近日,健康时报刊登了王君平老师的一篇文章《六味地黄丸不能乱用、滥用》,因为最近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六味地黄制剂说明书的公告,新增了一些不良反应的说明,包括有腹泻、腹痛、过敏等10多种不良反应。
王君平老师说:“吃药没有任何风险,基本不大可能,中成药也不例外”,但是“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能等同于乱用、滥用药物出现的药害事件”。
而且,药之害在医不在药,药能发挥其作用,在于会合理用药的医者。
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恰好又看到中医大号懒兔子上发的一则医案,是一个西医妇产科医生的中医药保胎故事。这位西医妇产科医生讲述了一些有关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给笔者带来不少思考。
比如她说,她所在医院的中医好友并不能通过把脉便明确她的状态究竟如何,还是要等她的B超和血激素的化验结果才能开药,而她后面遇到的名中医,基本上把完脉就对她的情况很了解了,以至于后来她几乎都懒得做B超了,就等着这位名中医把脉。
这里也就说明,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确实可以很厉害,就算是作为现代中医,这些技术还是不可废,还是需要努力修炼的。
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这位西医大夫说到自己在遇到这位名中医之前,一直的观点是:根本没想到中成药的使用也是需要辩证的……
而且,她之前一直认为中成药安慰多于治疗,滋补可能有效,对于所配出的中成药内的组方,基本能认识一二种就很不错了。此外,她还说,大多数的西医配中成药都是这种状态,而且现实中,大多数的中成药也都是西医在开。
简单来讲就是:大多数的中成药是西医在开,而大多数配中成药的西医是不懂中药的辩证论治的。
这也让笔者想起几年前,有不少家有小儿的朋友都反映,孩子感冒咳嗽去医院就诊,西医大夫都特别喜欢开一种中成药:蒲地蓝口服液,还有头孢等消炎药。她们转而求助中医便是因为吃了这些药后,实际的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为很多孩子都是寒症,并不适合用蒲地蓝口服液。这也是缺乏辩证论治思维的一种体现。
笔者在去年11月写过一篇文章:《中成药遭医院大规模停用?中医这又是触碰了谁的利益?》。可见这些都是实情,西医开中药(主要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因为大多数不懂辩证,所以错用滥用现象严重。因此对于大批医院将中成药、中药注射剂踢出常备药目录现象,也反映出这些医院其实在中医药的应用方面本身就是很欠缺的,在这里中医药本身就处于绝对的配角地位,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来。
中成药、中药注射剂要发挥出真正的效用,需要“适得其所”,需要会用且擅用的中医人,需要能承载其应用的中医机构。
罗大伦博士也说过:中成药是保护老百姓的一个重要武器,价格便宜,服用方便,而且用对了真有效,都是经典的方子。
这里面便有非常关键的前提:用对了!这“用对了”便是基于中医的辨证论治。
所以说“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实在是至理。
中成药修订说明书是好事,同时,让更多可以开中成药的西医大夫学会辩证使用中成药也非常重要。再者,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医,可以出现在医院的门诊岗位上或是中医诊所中,用中医药为人民健康助力,更更重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