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这些年的肿瘤病人也是越来越多,病人越治越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花宝金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机会去各大医院转一转,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年,各大医院的病人数是越来越多。据《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1~11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等统计,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77.0亿人次;2016年这一数据达79.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4亿人次;2017年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3.0亿人次,同比提高3.0%。
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这些年的肿瘤病人也是越来越多,病人越治越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花宝金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百姓健康意识强了,健康知识贮备不够
“病人越治越多,其实,这里面有不少都是带引号的病人,只是亚健康状态而已。”花宝金教授介绍说,现在国人的健康意识增强了,但对健康知识的贮备远远跟不上,怎么办?靠医生了!
就像老张,自从老伴因癌症去世后,就开始不停往医院跑,做各种检查,或是买各种有效药。
老张本身有糖尿病,关节还总不舒服,也偶尔消化不好,要是再问他还有哪里不舒服,他还会告诉你,眼睛痒、鼻内干、手腕没劲、膝盖隐隐疼、足后跟时痛时止、左前臂上的黑斑大了……唯恐自己一个没注意,病情就严重了。
老张说:“健康的事情,自己也不懂,弄错了就不好了,还是问医生的好,他们是专业的,咱也不费神。”
把健康的事情留给医生,这是不少人对待健康的态度和选择。但如果把获得健康的方式看成只有医疗消费这一种单一途径,则会陷入困境之中。
花宝金认为,很多疾病在稳定的情况下,出现机体失衡的时候,在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或者注意养生的办法就能解决,不用非得去大医院看病。“如太极、五禽戏、瑜伽等,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就可以用这些办法有效调整自己的状态。”
目前,很多疾病病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的调查表明,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影响健康和寿命的最主要原因,占60%。如果调整好生活方式和行为,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的慢病,包括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55%高血压(主要是原发型高血压),40%肿瘤。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研究发现,我们的肿瘤60%其实可以预防,因为大部分是生活习惯和感染性因素所致。
“理想的健康体系有四个方面:防、治、保、康,现在咱们都集中在治上面了,防、保、康做得太少了,”当然,要实现基层医院做好预防、保健和康复,大医院做治疗的分级诊疗,就要将医疗资源流动起来。“当大医院不在忙着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我们也就有时间去讲课了,培养更多的学生,给百姓讲靠谱的健康知识。”花宝金说道。
真正的健康,是用生活方式来防病
这些年,面对门诊里趋之若鹜的肿瘤患者,花宝金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地给人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真的是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从医生个人来说,如果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的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了误区,重治疗轻预防。
治疗真的能解决所有健康难题吗?
2013年,美国FDA发布了一个消息,在所有的药品里,最有效的是抗抑郁药物,但就是这最有效的药物里也有40%是没有效的。“而在所有的药品里,效果最差的是抗癌药,75%无效,只有25%有效,在美国,抗癌药如果30%有效,就是不错的抗癌药物了。”
“现代医学是对抗医学,天天在救火,以消除病灶为目的,但其实,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花宝金介绍,其实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是有招预防的。良好的生活方式,无疑,是肿瘤最好也是最为便捷的预防方式。
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知道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去实施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去做,或者知道如何去做,但很难坚持!
“中医讲养生,是从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的,是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除了吃喝拉撒睡,还包括坐立行卧和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 花宝金认为,如果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如何把我们每天的日子过好,如何吃喝拉撒睡更合适,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会成为一种惯性,每天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健康也就会真正成为工作和生活有力的保障了。
参考来源:
①中国政府网: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②国家卫健委官网:2017年1~11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
——END——
来源:健康时报 (记者 李桂兰/文 牛宏超/图)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