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大多数人看来,生病了首先就是吃药,效果不好就去医院治疗。而这篇文章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当今的医疗竟有很大的比例是无效的!
你相信这个结论吗?等看完文章,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
——《无效的医疗》
《无效的医疗》是德国医生尤格·布来克所著。
这本书给我们上了关于医疗领域触目惊心的一课,我们绝对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医学病理知识,来应对谣言带给我们的不真实信息。
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同志说: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已经非常突出。
我是肝胆外科的,在临床上,很多小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上的血管瘤对人是无害的,70%的胆囊结石是无症状的,医学上称为「安静的石头」,并不影响健康,但是现在只要进了医院,很多人都会选择手术。
——《无效的医疗》尤格·布来克著作
治愈疾病的到底是医学,还是人体自身?
在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很难区别,疾病的治愈究竟是成堆的药品和外科手术的作用,还是身体自我康复的结果。
全世界25000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200万篇医学论文,但其中70%研究结果都不公之于众——因为这些论文反映的是现代医疗的负面和弊端,是医疗界的「雷区」。
比如:10多年前,有一种「心脏激光手术」,是在跳动的心脏上烧灼出20—30个小洞,让血管得以再生来改善心肌供氧。
这项手术的创立者是瑞士克劳茨林心脏外科医学中心首席医生迪克·马斯,这项手术在欧洲曾经疯狂的盛行,后来经英国专家反复论证,此项手术并没有比仅仅服药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手术费用却非常之高。
对此,《无效的医疗》中谈到:
这是一个谎言,很多时候,它欺骗了生命,更多时候,它自欺欺人。从整形外科的神话,到心脏手术的误导;从无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疗,都令人忧虑。
《无效的医疗》:真实的支架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的状况就更令人担忧了,德国莱比锡医院的外科专家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
他们将100位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手术,另一组不手术每天锻炼身体,一年后,手术组的康复率70%,而没有做手术组的康复率却达到88%。
像这样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医疗机构是极不情愿公布于众的,因为心脏手术带来的高额收入是医院和外科医生都无法抵御的「诱惑」,从医的职业道德在强大的利润面前摇摇欲坠。
中国曾有个35岁男性病例,一天他心脏稍感不适,来医院就医,医生们发觉此患者有较强经济实力,于是在治疗过程当中居然给他心脏植入17个支架,使他终于无力支撑如此「优厚的治疗」而撒手人寰。
《无效的医疗》:真实的椎间盘手术
「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有四成是失败的,甚至术后病情恶化的达到了12%,英国在一次外科医生研讨会上,研究人员对220位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220位医生没有一位愿意因腰痛而接受手术治疗的。
即便像腰间盘突出这样的「顽症」其实也都可以凭自身慢慢恢复,英国的柯拉马医生强调:
脊背本身有惊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统的细胞会将从椎间盘脱位的物质视为异物,通过酵素加以溶解,这就是自愈作用,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医生永远也不会这样告诉患者,医生会说这种病永远不可逆转,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所谓的「永不治愈」。
《无效的医疗》:真实的癌症
几乎所有年长者体内都会有若干肿瘤,且只有极少数才具危险;而使事情复杂化的正是这种肿瘤特性。哈佛医学院的朱达·福克曼和拉格哈·卡卢里指出:
「大部分人都有些许肿瘤而不自知。」
癌症在检查中,只要组织切片的间距足够紧密,恐怕每个腺体都能筛检出肿瘤,即使不是100%的机率也差不多。
因为,每个细胞都有原癌基因,要是有一个原癌基因被激活就可能产生癌细胞。
早期发现固然给一些人带来康复,但若干多余诊疗也为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害,这种措施的利弊得失目前在医学界还是众说纷纭。
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癌症是否收效甚微
一份研究记录了1975年-2005年美国甲状腺癌、黑色素瘤、肾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患病情况,30年间,这5种癌症的患病人群都差不多增加了3倍,但死亡率几乎不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杨秉辉教授说:
「癌症筛查能使癌症病人获得较好的预后,这个假设是动人的,但走到今天,能不能早期及时获得确诊和治疗,即使能,所进行的筛查、诊治带来的风险、花费和获益如何进行评价,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曾说,根据目前掌握的癌症知识,「早发现、早诊治有利于癌症病人」并不违反逻辑,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已成为一种集体意识。
从医生的角度看,漏诊要承担巨大责任,而过度诊断则减少了风险。这成为大家都愿意垂青「双早」的理由。但是「我认为,首先不应该提倡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应该在高危人群中做。」要重视早期筛检技术的负面效应。
更要命的是还有心理负担这个难题。
一些癌症会潜伏10年甚至20年,而早期筛查出来的人带着「癌症」的帽子,将背负难以预知的心理阴影,这也可能诱发机体病灶发展、变化。
对早期发现的「癌种」,不能采取「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人」的轻率举措。
癌症并不像医生说的那么可怕,即便晚期的癌症都有很多保持稳定不发的,只要不去轻易「打搅」癌肿与免疫系统的「平衡对峙」状态。
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其实非常坚韧「顽强」,有研究资料显示正常人每天体内都会有500-800个癌细胞产生,但全部都会被人体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处决。
这是与医学哲学更密切的话题,我们都要承认,衰老是癌症最重要的原因,衰老不可避免,因此癌症不可能消灭,随着老龄化进程,癌症病人增加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我们要坦然面对衰老、癌症与死亡。
病症更倾向于自发消退
若干病症其实倾向于自发消退,所以实际上是靠人体自然恢复的。感冒时,找好医生是7天康复,遇到不好的医生则需要拖延了。
实际上医学的作用更倾向于安慰效应的发生,因为它唤起人体的自愈力:
人一旦开始感到需要帮助,可能就启动了自身的康复能力,以及类似药物引起的生化反应。
过去我们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医生,但今天真正的名医肯定说不要把健康交给我,健康不是我的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
身体自动康复的能力是最神奇的,如果身体没有自动康复的能力,任何医生,即使华佗再世也没有力量治愈疾病。现在我们只是通过各种方法去唤醒这种能力而已。
比如,你晚上睡觉有没有对心脏发布命令,说,我准备睡觉了,你别停止啊,你停了明天我就起不来了。你不命令心脏,它依然分分秒秒在跳动,即使你睡觉的时候它也在跳动。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自愈能力。古今中外的医祖大德,我们一直很敬重他们,但是我们自身的自愈能力比这些神医要神万倍。
历代的医祖医圣是怎么治病的?他们治病就是用智慧、用能量、用方法调动我们自身的自愈能力。如果我们自己的自愈能力没有了,那不论什么神医都束手无策。所以,我们自己就是最强大的「神医」。
再比如,我的手在流血,它会一直流吗?流到一定程度,伤口自然会凝结。这些是药物在帮忙吗?不是,这就是身体自动康复的能力。
为什么韩启德教授说,药物只起8%的作用,那92%是谁在起作用?
是我们内在的力量。
生命,只有影响到灵魂,影响到潜意识了,才能起作用,才能真正的改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