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速效救心丸、风油精、云南白药,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药品已经成了很多家庭常备的中成药。但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今年年初发布的《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这些名字可能都要进行更改。中成药为什么要改名?更改药名对中医药又会造成什么影响?来看记者的报道。
根据征求意见稿,已上市中成药中,名称存在“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疗效暗示字样,“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夸大疗效、封建迷信字样,以及人名、地名、企业名等内容,都在更名之列。记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数据库里查询看到,有数千种中成药的药名都不符合征求意见稿的规定。
传统名药 或需要重新更名注册
但在整治不规范命名的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征求意见稿可能会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其所代表的民族文化面临断层风险。在需要更名的中成药名单中,不乏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名药,比如以品牌价值深入人心的云南白药。如果药品命名不能使用地名,云南白药系列的7个剂型、7个产品都将受到影响。
北京的老字号“同仁堂”也面临同样的境遇。根据征求意见稿,中成药名称中不得包含企业名。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田瑞华告诉记者,初步统计,同仁堂有70多个产品可能被涉及,包括人们熟知的同仁大活络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牛黄降压丸等,都需要重新更名注册。
专家认为,与西药采用化学名称不同,中药有着一套独特的、形象化的命名方式,包含对药品来源地、药品发明人和制药理论的尊重和传承,而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如果用西药的命名方式进行一刀切式的规范,将使得中药成为没有文化支撑的无本之木。
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六味地黄丸,它前面还要加一个企业的名字,比如说同仁堂六味地黄丸、宛西六味地黄丸。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用生产企业的名字和用产地的名字,是对药材地道性的认可,以及对生产企业的信誉、历史、质量、工艺品牌的认可,所以中成药的改名就涉及到对传统、对历史、对民族文化特色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