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付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崭新着力点,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打开了优势互补、开放共赢的机遇之门。今年两会期间,中医药国际化如何沿着“一带一路”走出新格局,成为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认为,中医药国际化应因地制宜,先“诊病”,再下“药方”。
资料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子“最后一课”纪念校园,毕业生再次动手在人体模型上做针灸实验。唐小晴 摄
司富春提出,应创新中医药国际教育模式,支持中医药院校和国外医疗机构建立“中医学院”“中医培训中心”等,编著易懂、易学、易用教材,探索开展中医药学科境外教育,培养集中医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国际关系、贸易等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则认为,中医药通过“一带一路”实现国际化应注意分“三步走”。
杨金生表示,第一步是文化先行,重视文化宣传。“有了文化认同感,中医药才能被信赖和接受。”
第二步是技术“用得上”。杨金生认为,易学易懂、疗效好、有确切适应症的技术更易得到应用,因此应优先选择经临床“千锤百炼”的适宜技术,不要“一窝蜂地出海”。
三是服务“留得住”,培养当地从业人员,实现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谈及华侨华人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所起的作用,杨金生用“不可替代”四字评价,表示华侨华人是宣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
司富春也认为,海外侨胞更容易接受中医药理念,可借助所在国人脉关系影响当地民众,实现更好传播。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