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31日电 题:关于科创板,市场各方这么看……
新华社记者潘清
30日晚间,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发布关于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这也意味着,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又一重大创新,科创板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对于呼之欲出的科创板,人们最关心哪些问题?市场各方怎么看?
亏损企业也能上市?“包容性”制度设计打造成长“摇篮”
与现有A股市场不同,科创板将允许存在未弥补亏损、未盈利的企业,以及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等特殊治理结构的企业上市。在业界看来,通过更具“包容性”特征的制度设计,科创板将为科创企业打造成长“摇篮”。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科创板的设立将补齐现有资本市场的一些“短板”。
“受制于盈利不足以及股权结构问题,一些创新企业无法在关键时期实现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而不得不到境外融资。”杨德龙说,通过制度创新,科创板将建设成为科创企业成长的“摇篮”,从而让本土投资者不错过未来有可能成长为科技龙头的公司。
来自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观点认为,科创板将为众多成长空间大、发展速度快但同时受限于利润等指标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支持,与目前的主板、创业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等交易市场一起,形成更丰富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型经济的支持作用。
50万元门槛“婉拒”散户?全新交易制度要求投资者更专业
按照交易所公布的相关规则征求意见稿,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的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的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且参与证券交易满24个月。
对此,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科创企业商业模式较新、业绩波动可能较大、经营风险较高,对科创板投资者的投资经验、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撰文表示,科创板将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为尽快形成合理价格,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全新的价值判断体系,全新的交易制度体系,对投资者的考验是不一样的。
孙建波不建议个人投资者自己入场“肉搏”,最好通过专业投资者参与。在他看来,机构投资者必将是未来资本市场的主力,科创板和注册制将会加速这一时代的到来。
扩容、分流“阵痛”难免?着眼“增量”减轻市场担忧预期
有观点认为,科创板定位与创业板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而试点注册制带来的扩容势必对现有场内资金形成分流。这也让部分投资者担忧,渐行渐近的科创板难免给A股带来“阵痛”。
不过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着眼“增量”的科创板并不会对既有市场形成太大压力。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增量改革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减轻市场对科创板分流存量流动性的担忧预期。与此同时,入选科创板的企业往往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较强的成长能力以及较高的投资回报预期等特征。这些特征受到认可后,将会为市场带来新增流动性补充,从而增强资本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杨德龙则表示,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并不意味着降低“门槛”。注册制之下,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状况及承受能力决定新股发行的数量,不会出现集中上市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的情形。
“作为海外市场比较成熟的新股发行方式,注册制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进行新股的定价和发行,更能够体现上市公司本身的投资价值,同时有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杨德龙说。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