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猪拱白菜”的演讲引发关注的,不该只有这一句措辞不当的比喻,还有最后那一大段令观众抹泪的抒情——“那些无故诋毁我们的人,你见过衡中凌晨5点半时的样子吗?你以为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奔向操场,一边奔跑一边呼喊是为了什么?是假装吗?是作秀吗?我们是为了改命啊!衡中的考生,河北省的考生,他们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都肩负着整个家族几个世代的期望,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想要让他爱的人都能更精彩的活下去,活着!他们有什么错!”
这一段话相当令人动容,然而它并不是事实。首先,从来没有人诋毁过衡中学子,外界一向质疑的是衡中模式。学生能有什么错?学生当然没有什么错,学生也没有多少选择。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无论他是在河北省还是北京市,能做的都只有考试,考到当地尽量好的高中,或者尽力花钱上个好的民办,来实现尽量好的前途。无论学校是公立的还是收费的,是素质教育的还是刷题的,他们其实无力左右,只能接受而已。
作为一个学生,其实没必要把外界对办学模式的批评转移到自己身上。结合他歇斯底里的演讲方式,可见学校的同化能力之深,这也正是外界的质疑点之一。奋斗是奋斗,但青少年还是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整齐划一的口号、乃至整齐划一的思维、同一个节奏的疯狂,无疑是令人忧虑的。这样的规训也最容易造就极端和偏执,从这段感动之余稍微令人不适的演讲中,已经体现出些许端倪。
该同学把“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河北省的考生”作为衡中学子的标签,成功地放大了感染力,然而这一描述也失真了。事实是,衡中学生不等于河北省的考生,衡中学生也不等于穷人家的孩子。
这就来到了衡中模式令人质疑的另一个点,衡中并不是一所中学,而是包括公办校、民办校在内的若干学校组成的衡中系。公立部分用来完成本地招生义务,而民办部分可以用一部分名额来跨区域掐尖、以及收费招生等等。甚至还有跨省域的代培生源、跨省域的联合办学等等,这些全部都是收费民办业务。衡中系可以说是国内“教育产业化”最典型也最成功的标杆之一了。
它早已不是一所常规中学,它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各地教育格局的冲击也是非常之大,它当然要接受舆论的质疑。
衡中并不能代表河北省的考生,相反,可能受其影响最大的才是河北省的考生。衡中系的高考奇迹并不仅仅来源于高强度刷题,还有跨地域掐尖,造成河北省其它地市、其它中学优质生源流失,加剧了省内的教育不均衡。
不均衡才是真正伤害穷人家孩子的根源。试想从前,每个县都有升学率不错的重点高中,每个地市都有能培养清北学霸的省重点,所有的小城市和农村乡镇学子,都有机会就近考入优质中学进而实现大学梦,这是最低成本的路径。
而如果,头部生源都被省会或某个城市的名校给掐走了,中部生源也跟风流失了,甚至优质师资也逐渐流失了,县城和地市的重点校将慢慢凋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也培养不出清北和985,形成越办越差的恶性循环。
对穷人家孩子最难的事情,并不是刷题考试,而是拿出大把钱来异地就学,除了高昂的学费之外,可能还要陪读、租房等等,家里要有一定实力才能把孩子送进所谓的超级中学。衡中按分数收费招生的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确实是既掐尖、又创收的高招。这样的生源,能说是“穷人家孩子”的代表吗?
当然这种趋势全国各地都有,但衡中可能是最标杆的。全国各地也都在治理,采取限制跨区招生等手段来避免教育不均衡的加剧,包括衡中也曾被限制过,但对于深谙市场之道、并开拓了多种办学渠道的衡中系来说,并不难绕过监管。
如果要用“穷人家孩子”的标签,张桂梅领衔的华坪女高才真正适配,而这些没有张桂梅就根本没机会的大山里的孩子,才是教育不均衡的真正受害者。是张桂梅放弃了条件最好的重点校来到条件最差的山区校,放弃了利用清北率985率来市场化运作的掘金之道,恰恰是与衡中系、人大附系等牛校集团完全逆向的操作,才给了这些真真正正穷人家孩子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胖虎鲸 博主说得好,她远在深圳从教都能感受到衡中的冲击,她批评这样的办学模式,赚的盆满钵满就算了,还要抢占道德制高点来营销,不仅夺走了穷人家孩子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连他们身上唯一的“穷人”标签都要抢过来……
穷人家孩子的真正利益,在于均衡。只凭张桂梅这样的高尚个体,力量太微弱了。教育部门该办的事情,就是削峰平谷,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县城乡镇,送到三四线去。公立教育的公益性,恰恰就是对教育市场化的对抗,而不是顺从。尤其是那些利用公办校创品牌、民办分校来敛财的运作手法,无异于损公肥私,应该大力治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