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合作进展顺利
第7版(国际)专栏:年终报道
东亚合作进展顺利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伟
东亚是全球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今年以来,地区经济合作步伐也明显加快,合作形式异彩纷呈,合作趋势也更加清晰明朗。
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仍是东亚国家政府间合作的主渠道,今年又有新的发展,已形成了以领导人年度会议为核心,8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并存的格局,就经济、金融、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等8个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在当前10+3还基本处于经济合作论坛性质的情况下,更具实质性的东盟与中国10+1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与东盟去年11月签署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协议后,双方贸易谈判委员会迄今已举行了10次会议,进展顺利。
10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中国与东盟商定明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对500多种农产品先行降税,至2006年实现零关税。双方在会上还决定,从明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提出,中国设定的目标是在2005年把中国和东盟的年度双边贸易额,从目前的7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的项目,中泰之间自今年10月开始对188种蔬果实行零关税,明年还将陆续增加免税项目。
10月8日,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此外,温家宝总理还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使中国成了第一个加入这一条约的东南亚区域外大国,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同一个地区组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去年,中国同东盟一道就最敏感的南沙群岛问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今年,中国又正式加入涉及政治和安全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外交的大国风范:明智、大度、自信和成熟。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10月在印尼巴厘岛共同签署和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这是三方领导人发表的第一份合作文件,确定了三国合作的框架、原则和前进方向,是三国关系和东北亚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标志着三国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温家宝就今后的三国合作提出以下建议:一、尽早成立“三方委员会”,根据《联合宣言》对三国合作进行协调和规划。二、继续深入研究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问题。三、深化三国部门间的合作。四、明年在中国举办一次中国“振兴东北”与东北亚合作研讨会。
日本继我国之后也与东盟签署了2012年建成日本—东盟自贸区协议。12月中旬在东京召开的日本—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日本也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发表了《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提出了100余项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合作项目。韩国也加快了与东盟建立自贸区的谈判进程。
除10+1进程外,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世人瞩目的进展。东盟各国领导人10月共同发表了《第二巴厘宣言》,宣布到2020年把东盟建成为以商品、服务、投资自由流通为特点的共同市场与生产基地,东盟称之为“旨在提升东南亚地位的战略性经济计划”。
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不仅表现在货物贸易自由化。在服务领域,旅游业、运输业、工程承包业、邮电通信业等,各方合作更趋活跃。在金融领域,为防范金融危机卷土重来,新建立的东亚国家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今年已完成13项,金额达330亿美元;在短期资本流动监控、危机早期预警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对话等方面的合作也已积极开展。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今年起步,亚洲债券基金一期10亿美元顺利启动,二期进入筹备阶段。
在东亚经济合作中,我国作为持续、高速、稳定发展的经济体和庞大市场,在内需和外贸双发动机带动下,为周边国家的经贸发展提供了机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今年1至9月,中国自亚洲地区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43.1%,其中从日、韩、东盟进口分别增长39.7%、52.8%、54.5%,这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复苏的重要拉动力,“中国机遇论”被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认同。中共十六大后,我国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率先与东盟开始建立自贸区进程,认真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计划,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从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看,依次建立东盟自贸区、东盟与中日韩分别10+1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最终建立东亚自贸区,是东亚经济在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势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从全球各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看,东亚今年虽取得较大进展,但与欧盟、北美等地区相比,目前东亚经济合作进程还处于初始阶段,区域内各国的差别更为明显,情况更为复杂,今后还要经历很长的渐进过程。(本报曼谷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