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信号”系民心——郑州铁路分局党委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纪实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专栏:记者调查
“第一信号”系民心
——郑州铁路分局党委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纪实
姜洁 姬宏超 苗丽君
11月底的太行山深处已飘起了片片雪花。但是,太焦铁路干线上赵庄车站的13名职工却感到了阵阵暖流:在下雪前,他们全都搬进了亮堂堂的新宿舍。这个每天仅有1对慢车停靠的四等小站,前不久由于山体滑坡,职工宿舍、食堂的地板上出现裂纹。郑州铁路分局党委书记杨贵均、分局长贡海利实地调研后拨出专门资金,确保及时让职工住上新房。
这是郑州铁路分局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一个缩影。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过程中,郑州铁路分局党委把职工的忧乐冷暖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第一信号”,千方百计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让基层群众真正感受到“群众利益无小事”。
下班组,到基层,走沿线——捕捉“第一信号”
郑州铁路分局是全国铁路系统的特大型分局,拥有9万名干部职工,管辖地域横跨豫晋鲁三省,所辖区段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管内新菏铁路线和太焦铁路线上的31个偏远小站,生活条件艰苦,交通十分不便。
“沿线职工生活得怎样?有哪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不足?”在每年入冬之前,到分局管内进行调查研究,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是分局已经坚持10年的做法。今年下半年以来,虽然郑州铁路分局面临着迎接第五次大提速施工和弥补非典经济损失的双重压力,但从10月下旬开始,11名分局领导班子成员硬是抽出时间,分成5个调研小组,调研组成员跨黄河、走太行,上京广太焦、下陇海新菏,遍访管内78个单位、125个站区和近500个班组,带走了170件困扰职工生产生活的“大难题”,留下了500余万元解困资金和200多条帮助企业发展的“金点子”。
建家园,帮贫困,解难题——反射“第一信号”
不久前,位于豫东盐碱地上的内黄集小站上,职工们再也不用为喝不到水而发愁了。过去,由于这一地区饮用水不达标,职工们只好从家中带水来上班,而且一带就是15年。近日,分局和段里共同投资60万元,引进了纯净水设备,并在班组里安放了饮水机,职工们随时都可喝到清凉的纯净水。
“把沿线站区建设成为丰足的物质家园”。通过沿线调研,郑州铁路分局党委从职工群众中反馈回的“第一信号”入手,用最短的时间重点解决关系沿线站区职工吃菜、住宿、娱乐、洗澡、学习、就医等9个方面的问题,全面启动为沿线134个大小车站、近2万名职工建家园的活动。
现在,在实施了“集中供暖”后,大小车站的运转室、值班室及职工宿舍,都安装上了空调,配备了电冰箱、热水器等电器,站区还修建了美观、实用的小浴室,职工们实现了一年四季可以洗上热水澡的愿望。
“不让一名职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学龄儿童辍学,不让一名患大病职工无钱治病”,是郑州铁路分局党委在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中提出来的目标。
他们将分局管内55户特困职工实行了领导个人的“一帮一”包保,采取造册登记、责任到人的办法,先后送慰问金13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
他们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元,彻底解决了部分职工住宅漏雨、“缺水少电”等问题……
他们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并实施“帮贫致富”工程、“暖心工程”等,使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得到解决。
展作为,保安全,创效益——放大“第一信号”
在郑州铁路分局党委的倡导下,全分局所有单位全部建立了干部与一线班组的联系点制度,各级干部上机车、下班组、走小站,主动深入一线,切实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一位在沿线工作了近30年的老职工高兴地说:“以前在这是一年干、两年盼、三年死活要离站,现在小站变成了舒心家园,再也不想走了。”
企业关心职工,职工用实际行动回报企业。今年2月9日,一场30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袭击京广线许昌段,该区段接触网导线毁坏严重。刹那间,上至分局领导,下至普通群众,在10分钟内组织了几百人的抢险队,立即投入到现场抢险中。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里,广大干部职工与暴风雪搏斗了20多个小时,以最快速度恢复了线路,确保了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安全生产是铁路企业的永恒主题。郑铁分局今年10月8日实现了分局历史上第二个安全生产一千天。
经营是企业生存之本。今年,郑铁分局在非典疫情对运输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大力实施“以货补客”战略,精心调配运力,广开货源渠道,运输指标连刷新高,还组织开行了22趟“赴疆摘棉”民工专列和11趟旅游专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