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实践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2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实践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实践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移民局局长 漆林  '...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实践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实践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移民局局长 漆林
  三峡工程建设的关键在移民,难点也在移民。移民安置实际上是三峡库区部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和社会的再造,移民搬迁涉及到国家、地方以及企业、机关、学校、移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利益。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湖北省、重庆市和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移民群众的艰苦奋斗,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蓄水、发电、通航这一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截至2003年9月,全库区累计完成移民项目投资370.52亿元,搬迁安置移民80.6万人,建设各类房屋3398.8万平方米,搬迁、破产、关闭工矿企业1156家。目前已复建新建13个全淹和半淹城市、县城。同时,还完成了大量的公路、码头、输变电、通信等专业设施的复建工作。10年移民,三峡库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蓄水以来,库区政治、经济形势良好,移民群众生产、生活稳定,绝大部分移民对生活前景充满信心。
  一、民为邦本,始终把维护移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三峡工程的兴建本身就是为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而进行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是恩泽子孙的千秋伟业。在三峡移民搬迁安置的全过程中,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仅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各项权益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保护。首先,国家对移民安置区的道路、电讯、广电、学校、医院等进行了复建和扩建,使三峡移民受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等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其次,通过对三峡库区农业资源的开发、移民外迁安置以及企业结构调整等,发展库区高效和生态农业,拓展城乡二、三产业,改善就业环境。再次,根据实际,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移民相关政策的同时,着重点放在对移民政策贯彻执行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三个方面上,并鼓励移民积极参与移民安置资金使用管理和安置政策执行监督,增加移民工作的透明度。各级移民机构普遍设立了移民信访部门,最大限度地保障移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
  二、加强监管,确保移民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审定的三峡移民静态投资为400亿元(1993年5月价格水平)。从使用来看,主要用于对各种淹没实物的补偿。为了管好、用好移民资金,一是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二是对移民资金与移民任务实行“双包干”,即将移民任务和资金切块下达到省、市,按规划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三是对已审定的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补偿投资总概算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在资金运行上,严格按计划、投资包干合同进行拨付,实行专门的三峡移民资金财务会计制度。此外,还建立了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和质询制度;向重点乡镇和移民迁建单位实行分片区派驻移民稽查员制度;重大工程项目现场监督检查制度;移民项目预决算、工程标底和承发合同经办银行审查制度等。并明确规定库区各级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与此同时,建立了纪检、监察、审计、银行等部门组成的资金监督网络,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移民区县基本实行了“村账乡管”的核算体制。
  三、健全制度,不断提高移民工作的管理水平。由于三峡移民工作是涉及百万移民安置的系统工程,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看,三峡开发性移民的管理兼具社会经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区域管理的特点;从管理的目的和模式看,具有管理目标的多重性、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因此,决定了其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的特殊性。为了保证三峡移民工作顺利实施,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并于2001年作了重新修订,使三峡移民的权利得到了根本保障,也为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移民安置工作奠定了基础。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先后制定管理性规章制度、管理法规250多个。现已形成了一整套移民工作管理制度和法规,做到了依法移民,保证了三峡移民搬迁安置规范、有序地进行。
  四、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和完善移民工作的方针政策。1999年,国务院对移民安置政策适时作出完善和调整。一是增加农村移民外迁安置,由政府组织7.2万人外迁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市)安置;湖北省、重庆市内出县外迁安置4.3万人;移民自主外迁安置2.5万人。今年,国务院又决定将2.53万三峡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其中,重庆库区2.34万人,全部安置到外省市;湖北库区1900人在本省非库区县市安置。移民外迁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库区过重的人口承载压力,提高了移民的生产安置质量,有力地推动了移民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加大库区搬迁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力度。三峡库区原规划1629户为淹没搬迁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对原有企业迁建规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对产品有市场、资产质量好的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名优企业兼并等方式,将其中的617户合并重组为406户新企业;对1012户污染严重、产品无市场或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关闭。通过对三峡库区企业布局的调整和重新组合,优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库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下了好的基础。
  五、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库区文化发掘和“两个防治”工作。三峡工程建设涉及的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是移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的原则,已投入资金3.39亿元,开展了系统、有效地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已实施地面文物保护项目302项;实施地下发掘项目531个,完成考古勘测面积885.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93.27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数万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云阳张桓侯庙等重点文物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为确保三峡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库水质安全,2001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了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并从三峡基金中拨出40亿元用于库区地质滑坡和库岸高边坡的整治。现已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和正在治理的项目已达87.08%。初步消除了移民安置区一批重大的地质隐患。三峡库区在建的21座污水处理厂和15座垃圾填埋场,部分项目已投入运营。
  六、抓住机遇,促进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1992年,国务院号召全国21个省(区、市),10个大城市和5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方针,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十年来,通过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引入资金139.51亿元(超过同期移民资金投入的1/3)。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地区间的相互交流和经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
  三峡工程移民是人类工程建设史上的壮举,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还将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我深信,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奋斗,三峡库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