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文艺批评的误区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文艺批评的误区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文艺批评的误区   京盛   近年来,文艺创作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数量激增,批评之地如此广阔,文艺'...

文艺批评的误区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文艺批评的误区
  京盛
  近年来,文艺创作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数量激增,批评之地如此广阔,文艺批评的现状却不理想,有分量有见地的批评文章很少,文艺批评存在着严重误区,主要表现为三:
  一是官样化批评。官样化批评的典型特点是批评家总以领导的口气来评判作品。一开口或一下笔,气势凌厉,官气逼人。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物质精神,一体多元,一路讲下去,都是诸如先进性、重要性、可行性等。就是不去探讨作品的审美性。这类批评文章,往往都是从大原则、大背景、大文化出发,用一些现成的概念来拔高或矮化作品,从而消解了文艺批评的独立审美品格。
  二是浮泛化批评。比起官样化批评来,这类文艺批评总算是涉及到文艺本体问题。但这类文章的毛病,一是不肯在具体的作品层面或具体的理论层面去研究问题,只是立足于用文艺的一般和普遍规律去为作品定档次或做鉴定,诸如立意好、手法新、语言流畅等。二是这类批评家似乎都有“以一敌万”的本事,无论是评论小说、诗歌还是戏剧影视,统统都是一个路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他过不了的关。这种浮泛化批评,忽视文艺作品那些最动人的细节构成,不顾及各类文艺样式之间本质的区别,把雅致的审美过程简化为粗疏的轮廓勾勒,初读或初听似乎很有气势,细一推敲,却只剩皮毛和框架。
  三是随意化批评。最典型的表现场合是当今文坛盛行的各类作品研讨会。面对一篇作品,大家七嘴八舌,率意而谈,零碎散乱,太缺少学术批评的氛围和尺度。有的人明显连作品也未细读,就被拉来做现场发挥,逞才使性。这种批评其实本不该列入文艺批评的范围,但近来却有不少名家名笔也赶来捧场。事后,还把发言整理成文,见诸报端。这类文章缺乏起码的构思立意与逻辑理性,充斥了太多的口水,不但失去了文艺批评的意义,也使名家的身份大打折扣。
  官样化、浮泛化、随意化的三种批评模式,对创作无指导之功,对受众无提高之益,对文艺批评领域的自身建设也是一种伤害。从文风上讲,它是批评界的“新八股”;从学风上说,它有违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效果上看,它使文艺批评日益变得浅薄、迟钝甚至庸俗,当在努力戒除之列。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