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人情消费令农民“头疼”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人情消费令农民“头疼”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记者来信   人情消费令农民“头疼”   本报记者 江山   在吉林省农村,各种人情消费已成为农'...

人情消费令农民“头疼”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记者来信

  人情消费令农民“头疼”
  本报记者 江山
  在吉林省农村,各种人情消费已成为农民深感头疼的经济负担。
  东北农村人情消费讲究多,从过去生死婚葬、砌屋上梁等少数几个名目,发展到现在的参军升学、生日满月、工作调动、职务升迁,甚至连购买车辆、家用电器等都要有所表示。人情消费的数额也越来越大,过去的一二十元、二三十元现在已经拿不出手,一般的也要五六十元,多的则在百元以上。
  长春市孟家屯农民樊艳荣对记者说,他家孩子今年上了小学,村里的不少邻居都以孩子上学为名送来钱,少的50元,多的100元、200元。这些钱足够给孩子上学用了。但是这些钱也是自己以前拿出去的,这次大家又还了回来。以后别人家有事情,也还要还回去。
  不少农民认为,如果自家有事不收受礼金,以前的人情投资就打了水漂儿,心理上也受不了。因此总要借机把自己拿出去的再给找回来。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张金荣博士认为,造成农民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攀比心理。中国人重视礼尚往来,视之为人之常情。但人情消费给那些尚不富裕的农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包袱,更重要的是给正常的人际关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之间,你送我50元,我还你100元,人情消费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即使口袋里没有钱,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不少农民对人情消费虽有反感,但出于各种原因,比如爱面子、随大流等,总是无法抵挡,从而造成农村人情消费愈演愈烈。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