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讨农林局下属的种子公司欠下的一笔10多万元的种子款,292户村民组织大小讨债活动上百次。5年后,种子公司破产,农林局忍痛解囊。湖南湖海坪村——10万种子款,该由谁埋单?
第5版(视点新闻)专栏:监督与思考
为追讨农林局下属的种子公司欠下的一笔10多万元的种子款,292户村民组织大小讨债活动上百次。5年后,种子公司破产,农林局忍痛解囊。湖南湖海坪村——
10万种子款,该由谁埋单?
本报记者 周立耘
种子公司:早已负债累累,但还是和村民签下两年制种合同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雷公庙镇湖海坪村地处丰盈水库大坝下,自然条件良好,是一处难得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
1999年春,在该村蹲点的镇人大主席周新民的介绍下,常德市武陵区种子公司(下称“种子公司”)与湖海坪村委会正式签订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合同。合同约定:由种子公司垫资提供亲本种子和植物激素,并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全部收购当年生产的合格种子。为确保合同的履行,武陵区农林局和雷公庙镇政府还以“见证方”的身份,分别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
依据合同,村民们掐指一算,制种一年可顶得上种普通水稻两年的收入。武陵区农林局的出面,又无疑增强了村干部及村民们的制种信心。全村17个村民小组、453户村民争先恐后,纷纷要求试种。村、支两委经过反复磋商,最终决定将10个村民小组、292户村民家集中连片的1200亩责任田作为该村首批制种基地,并由村委会与村民逐一签订制种协议。
当年,村民们收得杂交水稻种子14万多公斤,价值98万多元,扣除种子公司垫付的15万多元亲本种子和植物激素等生产成本外,还有83万多元收入。村民们将种子按合同如数交了上去,却迟迟不见种子公司来结账。眼看年关将至,许多村民连口粮都没有着落,便三三两两上武陵区种子公司讨债。
2000年6月,村民们在困苦与无奈之中,迎来了新的制种季节。此时,种子公司共欠下村民61万多元种子款。种子公司一面向村民许诺还款,一面继续与村委会签订种子生产合同。村民们边讨债边生产,就在种苗扬花授粉的关键时刻,种子公司突然单方面撤走了驻村的3名技术员,这给了村民们致命的打击。秋收时一算账,扣除种子公司垫付的11万多元生产成本后,村民们忙活了一年仅有14万元的收入。
11月份,种子公司来村里收种子,遭到许多村民的拒绝。在村、支两委的劝说下,村民们总算按合同将种子交了。而种子公司不但不付一分钱的种子款,就连5万公斤种子的装卸费都不想付。
而据村民们了解,种子公司是于1996年划归区农林局管理的,该公司早在1995年就亏损了20多万元。和湖海坪村签订制种合同时,已经债台高筑。
制种村民:家里已揭不开锅,上访被公安干警轰出区委大院
两年下来,种子公司共欠湖海坪村民种子款75万多元。村民们为讨债,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据不完全统计,村民个人及自发组织的大小讨债活动上百次,总数达600多人次。其中,有村干部组织、参加的讨债活动就有15次之多,车费等开支达4万多元。他们围攻过村、镇政府,扣留过种子公司的小车,睡过武陵区农林局的地板,能使的招数都使尽了,能找的部门都找遍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许多制种户因无钱买口粮,家里已揭不开锅。村支部书记雷四海带领全村干部,再次找到种子公司追讨种子款。公司经理蔡隆其直截了当地说:“无法解决!”他们又找到区农林局,也碰了一鼻子灰。无奈之下,雷四海一行来到区委办,可他们苦苦等到深夜12点也没见到区领导的面,反而被区委办主任赵某叫来的10多名公安干警轰出了区委大院。
2002年11月,种子公司破产的消息传到湖海坪村,全村30多名干部群众再次来到区政府,得到的答复是:待种子公司资产变卖后解决。
制种当年,许多村民就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种田老本都搭上了,而种子公司又不能及时兑付种子款,对他们原本并不宽裕的生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全村有10多个孩子要靠亲戚朋友的资助才能勉强维持学业。
村民杨国顺两年制种10多亩,种子公司曾一度欠他家种子款4700多元。2002年5月,杨国顺的妻子突然发病,后确诊为癌症,等到村干部筹齐钱,将她送往医院住院时,治疗时机已经错过。今年4月,杨国顺的妻子病故。
村民胡金林双腿肌肉萎缩多年,家境十分贫困。1999年,大儿子因欠学校700多元学费而面临失学。制种合同签订的当天,村支书伍建国就找到胡金林,安排他将6亩多责任田全都腾出来制种,并给村小学校写了一份担保书。胡金林从此没日没夜地守在田边,令他备感伤心的是,种子公司至今还欠他1000
多元种子款。如今,仅差一学期就要小学毕业的大儿子已失学在家,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儿子也面临着失学的危险。
基层干部:失信于民,村里的各项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因拿不到钱而陷入绝境的村民们,对村干部失去了信任,拒不配合村里的工作。“5年来,村里换了4任村支书,但工作仍然没有起色。”现任村支书胡炳泉无奈地说。
去年初,湖海坪村40亩农田被列入退耕还林范围,但村民们坚决抵制,致使区里的退耕还林任务难以落实。
油菜是该村传统冬季农作物,但种油菜的效益越来越低,村干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号召村民种榨菜,遭到了村民们的强烈反对:“村干部的话,可千万听不得,他让我们种什么亏什么。”结果,全村没种上一棵榨菜。
今年初,全省农业龙头企业——金健米业下属的制种公司多次派人到该村做工作,要求与村里签订制种合同。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但最终只落实了270亩。
“收税收费更难!”周新民说,“该村以前从不欠费欠税。制种事件发生后,村民们就再也不愿上交各种税费。”去年,全省农村普遍实行了费改税,但这一政策在湖海坪村难以落实。村民们提出条件:“你们干部把种子款给我们,我们就交税。”
由于该收的税费不能及时收上来,不仅村、组干部多年未领一分钱的工资,就连联系该村的镇干部待遇也受到了影响。
区农林局:若不规范涉农公司的行为,政府将有埋不完的单
2002年3月17日,种子公司因资不抵债,向武陵区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8月20日,区法院裁定该公司依法破产。其破产时资产总额为26.88万元,负债总额为250.39万元。按破产法规定,公司资产应按清算组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劳动保险及退休保险统筹金、其他债务的顺序依次进行清偿。而种子公司的资产在拨付清算组费用后,尚不足以支付职工工资,更不用提欠湖海坪村的十几万种子款了。
区农林局局长罗仲春告诉记者,种子公司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自从1995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划归农林局管理后,越亏越多。到2001年1月,亏损总额达到300多万元,其中包括欠湖海坪村民的72万元种子款和内部职工的60多万元集资款。
“为还湖海坪村民的种子款,农林局动员全体职工集资8万元,区财政也拨了款。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农民。”罗仲春深有感触地说,“如何规范涉农公司的行为,确保农民的利益,是‘制种风波’留给我们的思考。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涉农公司准入制度,加强监管,否则,政府将有埋不完的单。”
“农民利益无小事。区财政再紧,也得把湖海坪村民的种子款给还上。”区委副书记陈昌玉说,“但无论是区农林局、镇政府,还是村委会,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什么、种多少,应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各级政府只能提供服务,不能直接参与其生产经营活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