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国议员要访朝 白宫却挡道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记者谭卫兵、严锋)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韦尔登26日说,由于白宫持反对态度,一个由他率领的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将推迟对朝鲜的访问。
韦尔登说,美国会代表团原定26日下午启程赴朝鲜访问,但由于白宫当天上午11时表示不赞成代表团此行,他们不得不推迟访问。韦尔登没有表示访问将推迟到何时,但他说有关商讨正在继续之中。
白宫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当天说:“鉴于我们希望把注意力集中在六方会谈的进程上,因此我们认为国会代表团在此时访问朝鲜是不合适的。”
韦尔登说,美国会代表团访朝的目的是为了缓和朝核危机。他强调,代表团成员仍然认为他们的访问将会对美朝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韦尔登曾于今年5月率国会议员代表团访问朝鲜。他在那次访问后建议,美国每年向朝提供50亿美元的援助,以换取朝鲜放弃其核武器计划,但遭到布什政府的断然拒绝。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巴民航会谈有望恢复
本报新德里10月27日电 记者张静宇报道:印度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宣布,为了打破印巴两国间在恢复跨境民航飞行问题上的僵局,印度已向巴基斯坦建议于今年11月3日至4日或10日至11日期间,就该问题举行下一轮技术性会谈。
印巴今年8月28日就恢复民航线路问题举行的首轮会谈,由于巴基斯坦方面坚持要求印度承诺今后不再为跨境飞行设置障碍而告失败。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巴基斯坦冷淡回应“橄榄枝”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迈赫穆德·卡苏里10月24日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表示,新德里22日提出的12点和平建议其实是在使用拖延战术,意在回避全面对话。此前,巴外交部已在印度提出和平建议的当天发表声明说,印方的建议令人失望,因为新德里“在提出这些建议的同时,重申其拒绝接受巴基斯坦提出的恢复实质性和持续对话以解决所有问题、其中主要是克什米尔问题的建议”。面对印度抛来的“橄榄枝”,巴基斯坦态度谨慎、反应冷淡,仿佛向新德里“泼去了一盆凉水”,印度媒体所期许的新建议“一扫笼罩在两国关系改善问题上沉闷气氛”的愿望也随之落空。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2日主持召开内阁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与巴改善关系的12点和平建议,其中包括继续进行有关恢复两国重开民航航线的谈判、开通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和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之间的公交运营以及孟买至卡拉奇之间的海上航线等。印度外长辛哈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一揽子和平建议是瓦杰帕伊今年4月18日向巴方提出和谈倡议的继续,印方期待着巴方作出积极回应。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巴基斯坦之所以没有作出印方期待的“积极回应”,而是用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来对待瓦杰帕伊的“热情”,主要原因在于巴方认为印度的建议缺乏应有的诚意,不过是在明年大选前为自己造势、赢分的“选举动作”而已。
辛哈在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瓦杰帕伊将不会在明年1月于伊斯兰堡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会议期间会见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并且认为巴仍然将“越境恐怖活动”作为对付印度的一种手段,重申“反对恐怖主义、特别是越境恐怖主义的战斗仍将继续”。尽管这些指责充其量不过是在重谈一些“老调”,但在巴基斯坦听来肯定仍十分刺耳。在巴方看来,克什米尔问题才是印巴关系的核心问题,并不断要求印度“停止用暴力镇压克什米尔人民”。巴基斯坦认为,此次印方在12点和平建议中不谈克什米尔问题,显然是故意避重就轻,是对对话毫无诚意的表现。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今年4月18日首先向巴基斯坦表示,为了解决两国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愿意与巴方进行对话。10天后,巴总理贾迈利给瓦杰帕伊打电话,邀请其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伊斯兰堡,从而最终打破了印巴关系自2001年12月印度议会大厦遭恐怖袭击后长达17个月的僵局。此后,双方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和公路交通往来。
但是,印巴重启对话进程和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速度比人们期望的要慢得多,唇枪舌剑自然少不了,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更是不时发生小规模交火。错综复杂的历史、宗教和领土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化解,两国政府谁也不可能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轻易让步。由于印巴间贸易和商业飞行中断,印度公司一年要损失数百亿美元,所以印度在12点和平建议中非常看重两国航空联系与贸易的恢复;而巴外长卡苏里24日对媒体表示巴希望同印的对话“涵盖两国间的所有问题”,表明了巴仍坚持在讨论航空、贸易与交通问题时不能将克什米尔问题抛到一边的立场。
今年12月印度将举行5个邦的地方选举,2004年还将举行全国大选。此间研究南亚问题的专家认为,印度政府在沉寂了数月之后此时向巴伸出“友谊之手”,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的外交得分,在明年的大选中获得更多选票。有分析人士指出,恐怕只有等到明年印度大选尘埃落定之后,巴基斯坦与印度才有可能进行“认真而严肃”的对话。
(本报伊斯兰堡10月25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总理称没有杀死阿拉法特计划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27日电(记者刘洪、聂晓阳)以色列总理沙龙27日在会见欧洲国家议员代表团时说,以色列没有杀死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计划。
但沙龙依然指责阿拉法特继续奉行“恐怖策略”,并应对“屠杀犹太平民”的行为负责。他还敦促欧洲国家领导人终止与阿拉法特的联系。
第3版(国际)
专栏:
涉嫌腐败丑闻 沙龙将被质询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26日电(记者刘洪、聂晓阳)以色列总检察长鲁宾斯坦26日批准警方可以质询涉嫌卷入两桩腐败丑闻的以色列总理沙龙。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这两桩腐败丑闻都与1999年沙龙竞选利库德集团主席有关。沙龙在那次竞选中获胜,并最终以利库德集团主席身份出任以色列总理。
在第一桩“希腊岛事件”中,沙龙被指控接受以色列建筑商阿佩尔的贿赂。当时,阿佩尔为获得政府支持在希腊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以聘请沙龙儿子吉拉德为顾问的方式,向沙龙家族支付了数十万美元。这些钱随后成为沙龙竞选经费。
另一桩丑闻则称为“科恩”事件。科恩是南非富商,也是沙龙的密友。他涉嫌于2001年向沙龙提供150万美元的政治捐献,以弥补1999年沙龙党内竞选经费的巨额亏空。
以色列警方两年前接到举报后介入调查。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环保局长获笹川环境奖
据新华社内罗毕10月27日电(记者于新超)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7日发表公报宣布,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与巴西一环保组织负责人乔瓦尼尼共同获得今年的联合国环境署笹川环境奖。
环境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说,上述两人分别在政府和基层组织从事环保工作。在动员和鼓励更多人投入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方面,两人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强调,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明,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给地区和世界的环境带来一定威胁的说法没有根据。
笹川环境奖是联合国在环境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1984年由日本基金会捐资设立,以当时的基金会主席笹川良一的名字命名,每年对世界上在环保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给予奖励。
第3版(国际)
专栏:
就俄首富被捕事件
普京说不与商界会晤
据新华社莫斯科10月27日电(记者董龙江)俄罗斯总统普京27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政府成员会议上发表讲话说,他不打算就俄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事件与商界人士会晤。
普京说,自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以来,俄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以及一些政治家要求总统与商界人士举行紧急会晤,但他没有和商界代表就尤科斯问题进行会晤的打算。
普京表示理解商界对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一事的忧虑。他说,尤科斯事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政府将重新审视私有化结果。他还呼吁停止围绕该事件出现的歇斯底里和投机行为。
俄罗斯总检察院25日起诉霍多尔科夫斯基,称尤科斯石油公司及其下属机构非法攫取的资金和逃税金额总共超过10亿美元。
第3版(国际)
专栏:
也门总统呼吁
伊斯兰国家要齐心协力
据新华社萨那10月25日电(记者杨元勇)也门总统萨利赫25日晚向全国发表书面讲话,呼吁伊斯兰国家加强团结,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萨利赫在讲话中指出,由于伊斯兰世界的分裂和穆斯林之间的猜疑、不信任,也由于敌人在搞阴谋,削弱伊斯兰世界的团结,使之不能保护自身安全、国家政体以及国家利益,因而伊斯兰世界目前处于软弱、涣散的状态中,现在已经到了伊斯兰国家抛弃前嫌、重建信任、携起手来共同对敌的时候了。他说,为了加强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各伊斯兰国家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切实行动起来,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萨利赫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应当在国际法和道义等方面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迫使以色列按照国际法行事,以便能在本地区实现公正的和平。
本月26日是伊斯兰教斋月的第一天,按照惯例也门总统萨利赫在斋月的前一天向全国发表讲话。
第3版(国际)
专栏:
小泉表示力争选举票数过半
本报东京10月27日电 记者曹鹏程报道:日本自民党总裁小泉纯一郎今天在此间举行的日本6个主要政党党首讨论会上表示,他将努力争取自民党单独过半数的选举结果,强调以多党联合执政政权为基础,继续推进改革。如果最后执政3党(自民党、公明党、保守新党)没有过半数,他本人将下野。
第3版(国际)
专栏:
一美军士兵在广岛遭枪击
据新华社东京10月26日电(记者张焕利)美国驻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士兵26日清晨在日本广岛市中区流川町的繁华街上遭到不明身份者枪击,身受重伤。
据日本媒体报道,遭枪击的这名21岁的美军士兵是美国驻日本广岛县岩国基地海军医院门诊部的卫生兵。日本警方目前正在对这起枪击事件进行调查。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格达连续发生5起爆炸
至少造成250多人伤亡
据新华社巴格达10月27日电(记者邵杰、李骥志)伊拉克首都巴格达27日上午连续发生5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34名伊拉克人和1名美军人死亡,220多人受伤。
当天上午8时30分左右,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伊拉克总部大楼附近发生自杀性汽车炸弹爆炸事件。红十字会官员帕斯卡尔·詹森说,有10人在这次爆炸中死亡,至少15人受伤。与此同时,巴格达城北沙阿布区警察局遭到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导致5人死亡,数人受伤。另外,巴格达城南赛伊迪耶区警察局也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3人死亡。上午9时左右,巴格达西郊哈得拉区警察局门前发生汽车炸弹爆炸,2名警察和1名平民被炸死,5名警察和3名平民受伤。此外,美军第四装甲师一名士兵在巴格达南部朵拉区拜拉警察局附近发生的一起自杀性爆炸中死亡,另有6名美军士兵受伤。
本报华盛顿10月26日电在巴格达拉希德饭店遭袭1名美军上校被炸死的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6日在此间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承认,布什政府低估了伊拉克武装力量的抵抗程度,没有想到如此强度的抵抗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
当天,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也在华盛顿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即使抓住了萨达姆,也难以有效结束伊拉克的抵抗和袭击行动。
据报道,布雷默认为,萨达姆仍然活着,并且仍然在伊拉克,但目前不知道他藏匿在哪里。布雷默承认,针对美英占领当局的袭击越来越多,而且抵抗行动显得更加有组织。他还说,他已经下令对袭击拉希德饭店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重建路不平坦
——援助伊拉克国际会议浅析
本报驻法国记者 王芳
10月24日在马德里闭幕的援助伊拉克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为伊重建筹款。会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筹到33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数额之高超乎预料,但同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评估报告中提出的2007年以前伊重建至少需要550亿美元还相差很远。与会国围绕捐款数额展开的紧张谈判,再次表明国际社会在伊问题上依旧分歧严重。由于美国继续主导局势,伊重建前景仍不明朗,且令人十分担忧。
本次会议是由美国、日本、欧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议“核心小组”倡议召开的。有73个国家、21个国际组织和13个非政府组织及伊拉克临管会的代表参加,与此同时,来自45个国家的330多名企业家也汇集马德里,研究和探讨私营部门在伊重建中可发挥的作用和在伊投资的可能。这是今年以来就伊问题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与会备受关注。安南在开幕发言中强调指出,伊重建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三个因素:伊的安全形势、主权保障及其未来政府的合法性。他认为,政治重建对推动整个重建进程十分重要,但重建的启动不能完全等待伊主权的恢复。他认为伊当前形势很不容乐观,他呼吁各国慷慨解囊,并主张把筹集到的钱优先用于伊基础设施、教育、就业、农业和水源等14个亟待重建的部门。此间媒体认为,如果安南不参加,会议就带有过重的“美国印记”,效果也就值得怀疑。
捐款问题是争论的焦点。在该不该捐、捐多少资金和如何管理及使用资金等问题上,不少国家态度谨慎。尽管美国做出一定的承诺,仍有许多国家不大情愿捐献。即便是捐助国,心态也不尽相同。一些国家直到会议结束前夕才最后表态。捐助内容部分为无偿人道主义援助,其他则为低息贷款或出口信贷,以及通过提供物资、设施服务和技术资助等方式支持伊重建。
致使与会国犹豫不决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伊政权的合法性及联合国在伊重建中的作用尚未解决。美英占领当局始终不愿在这两个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也拒绝就恢复伊主权问题做任何承诺。占领当局在伊重建中仍起主导作用,并按其意愿分配建设项目,致使项目分配不合理,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此次会议决定建立一个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伊拉克人参与的多边基金会,对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督,但该机构对占领当局究竟有多大约束力还难预料,援助资金中直接用于伊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数额也很有限,多数将投入美国控制的治安和石油生产这两个领域。二是伊政局不稳,安全形势恶化,社会治安混乱,暴力袭击事件不断,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被迫压缩到最低限度。一位与会的企业家说,没有基本的安全和法律保障,就谈不上投资和经济建设。三是经过长期的战乱和经济制裁之后,伊有高达3000多亿美元的债务负担,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依据国际开发计划署的估算,伊重建头一年只需90亿美元,但伊有能力消化的资金不超过50亿美元。
尽管联合国安理会10月16日刚刚一致通过了1511号决议,但西方国家在伊问题上立场仍不一致。欧洲国家中只有英、西、意、荷兰和瑞典5国加入捐助国行列。欧盟许诺给予15亿美元的援助。法国和德国仅同意在欧盟框架内出点钱,两国同俄罗斯一样,都认为“捐款条件还不成熟”,伊重建应与整个政治进程同步,让伊拉克人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恢复伊主权才是当务之急。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在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面对伊重建所需的巨额开支,不要指望反对军事入侵的欧洲国家有多大热情”。此外,在伊债务问题上美欧争论也很大。美在会议期间再度施压,要求法、德、俄放弃对伊的部分债权。而在这几个主要债权国看来,依靠石油收入,伊将会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马德里会议表明国际社会正加速启动伊重建进程,但是,在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下,重建之路绝不平坦。(本报巴黎10月27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度国防部认为 中国对印没有威胁
新华社新德里10月26日电(记者王建刚)据印度《政治家报》26日报道,印度国防部正在制定的一项远景规划认为,中国正忙于经济建设,因此不可能在军事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中国与印度的竞争是在经济领域,而不是在军事上。
这项长远规划试图对今后15年的战略形势和来自国外的各种威胁作出预测。规划认为,中国将在今后15年内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因此,中国不可能在继续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外形成军事威胁。
规划还认为,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在未来的15年内也不可能对印度构成重大威胁,但印巴之间小规模的冲突在所难免。印度在军事和经济领域都将超过巴基斯坦。
规划还涉及到今后15年至20年印度可能面临的战争模式,并对小规模的、有限的及大规模的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及必要的准备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预测。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振兴东北大有可为
——访原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大连事务所所长
本报记者 于青
4年前,一本《走遍中国东北》的书在东京出版,吸引了不少关注中国的日本读者。书的作者就是江原规由先生。今年10月在无锡举行的中日传媒交流论坛上,记者采访了江原先生。
记者:在《走遍中国东北》一书中,您谈到中国东北地区总有一天会受到世界的瞩目。请问您当时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江原:我是从1993年3月开始担任日本贸易振兴会(现改称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大连事务所所长的。在常驻的近6年时间里,我有幸访问过东北三省的许多地方,了解了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和产业,感到那里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我想把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告诉更多的日本人,让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块“地理上近,心理上远”的土地的魅力。这就是我写作此书的动机。
记者:作为“中国东北通”,想必您也很关心“振兴东北”这个热点话题。
江原:最近一段时间,温家宝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相继视察了东北地区,表明了中国政府要全力以赴振兴东北地区经济。我认为中国开始着手发展重工业了。
记者:您为什么特别关注中国的重工业?
江原:中国经济正在以世界罕见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可以说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增长。现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外资也纷至沓来。在这两个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轻工业品。中国每年进口700亿美元的设备,这个700亿美元超过了每年对华直接投资额。具体地讲,就是中国用卖掉轻工业产品的收入来购买进口设备。制造设备要靠重工业。中国在哪里可以制造设备呢?我认为只有在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是,这里存在能够生产重厚长大产品的全套产业基础,也就是说这里是拥有重化学工业基地的地区,这在世界上屈指可数。去年9月和今年6月,沈阳相继成功地举办了设备制造业展览会。我相信,中国只要建成了自己的、连接世界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就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记者:您认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江原:东北地区的确存在着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旧体制、保守性。东北地区的潜力,在海外还不太为人所知,而这个地区负面消息却被大肆渲染。还有因为缺乏了解而存在的偏见。常有企业界人士问我:中国东北是不是太冷啊?我说:“加拿大的渥太华、美国的芝加哥,你说冷不冷?与之相比,哈尔滨的纬度并不高。”我真心地希望大家更多地向世界宣传东北地区的潜力。
记者:获取更多的国际资源与合作,是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重要一环。日本和周边国家对于“振兴东北”有何反应?
江原:今年8月初,我陪同30家日资企业人士到沈阳、丹东和大连参观考察。许多参观者都认为辽宁省的重化学工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其中一位参加考察的大企业驻北京代表立即把考察情况汇报给日本总部。公司领导层立即决定来华考察。10月,我还有两个“东北日程”,一是陪同3家日本大企业代表前往东北地区考察,二是参加在吉林省珲春举行的以东北亚物流为主题的论坛,将有日本、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的代表参加。我在《走遍中国东北》中写道:“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大力合作,生产出重厚长大的产品,利用西伯利亚铁路向欧洲出口,这一天必将到来。”我认为东北地区具备吸引外资的魅力。
记者:东北地区与珠江、长江三角洲相比,有什么优势,发展前景如何?
江原:珠江、长江三角洲的深圳、浦东,其发展变化是从无到有。东北地区的发展变化是从有到有,即从有潜力变为有实力,从旧貌变新颜。东北地区有三大优势:一是具有从制造轻薄短小到重厚长大产品的全套产业基础和丰富人才;二是具有矿产、农业资源;三是占据地理优势,与俄罗斯、朝鲜和蒙古接壤,与经济关系密切的日本、韩国邻近。由北京、天津和青岛构成的渤海经济圈,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来看,大于珠江、长江三角洲。如果加强东北经济圈与渤海经济圈的经济交流,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如果北方的重工业与南方的轻工业协调发展,如果与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携手合作,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3版(国际)
专栏:
3000年木乃伊重返故里
10月26日,在开罗市的埃及博物馆,埃及国宝最高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展示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这具木乃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850年被盗并被偷运出埃及。近日,木乃伊的收藏者———美国迈克·卡洛斯博物馆把这具木乃伊从亚特兰大运回了埃及,无偿捐赠给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