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问牧哈密尔顿
——记胡锦涛考察新西兰高技术农牧业
新华社记者 陈鹤高 本报记者 蒋安全
新西兰哈密尔顿,知名的农牧业研究中心。10月26日上午,这座风光旖旎的城市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当天,哈密尔顿阳光明媚,轻风拂面。蓝天白云下,红、黄、青、灰、白等色的各式住宅掩映在奇花异木之中,牛羊安闲地在碧绿的草地上咀嚼。环境幽雅,风光迷人,来到这里的人们仿佛走进了田园牧歌的意境之中。
上午10时30分,正在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的胡锦涛主席从首都惠灵顿来到哈密尔顿,考察新西兰的高技术农牧业。
新西兰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其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为世界第一,其中哈密尔顿怀卡托区是世界上饲养牛羊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总理的陪同下,胡锦涛首先来到了德克赛尔公司的自动化挤奶中心。迎候在门口的中心主任和首席执行官陪同胡锦涛主席和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总理一起走进挤奶操作间。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试验性的操作间已实现挤奶流程全部自动化。科研人员用水、优质牧草和大麦饼等诱饵训练奶牛,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奶牛每天自动走进挤奶室,由机器挤奶。此外,每头奶牛腿上都有一块小型电脑芯片,微机控制系统据此可从数据库中读出奶牛的生长状况、上次挤奶时间和产乳量等相关数据,并可预测其产奶量。
胡锦涛详细观看了一头奶牛挤奶的整个过程:奶牛进入挤奶室,控制系统自动刷洗牛乳头后套上挤奶杯挤奶。挤奶结束,控制系统移开挤奶杯,奶牛自动离开。这时等候在挤奶室外的另一头奶牛马上走进来。该系统的优点是可以一天24小时连续运行,奶牛自主选择时间。系统如发生技术故障,会自动通过奶牛自身携带的无线通信系统通知技术员。当胡锦涛问起一台设备24小时能够为多少头奶牛服务时,主人回答道:可以挤150头次。
随后,胡锦涛来到新西兰皇家农业研究中心。皇家农业研究中心是新西兰最大的农业研究机构,有1340多名研究人员,其中70%以上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动植物基因、活性代谢物、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等。该中心同全球30多个著名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世界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胡锦涛听取了研究中心关于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的介绍,观看了那里的克隆奶牛,并参观了胚胎研究实验室。皇家农业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情况时表示,非常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推动新西兰农牧业的发展。胡锦涛向他询问了这种奶牛的优势以及市场状况等问题,主人一一作了回答。
在同科研人员的交谈中,胡锦涛谈到了对克隆技术和转基因工程等问题的看法。他说:我们支持克隆等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现代农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胡锦涛表示,希望新西兰皇家农业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的农牧业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的相关研究单位开展合作,为中新两国农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本报奥克兰10月26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葡两国民众示威
要求美尽快从伊撤军
巴格达市中心又遭袭 美军一直升机被击落
本报华盛顿10月25日电 记者任毓骏报道:大约两三万名反战者25日在华盛顿举行示威,要求美国尽快结束对伊拉克的占领并立即撤出军队。这是美国总统布什5月1日宣布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以来在美国国内发生的首次大规模反战示威。
示威者首先聚集在位于白宫南面不远处的华盛顿纪念碑周围。他们在演讲中抨击布什政府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而捏造情报、误导民众,要求美国军队立即撤出伊拉克。一名在伊拉克战争中丧生的美海军陆战队士兵的母亲在演讲中说:“我们要让布什意识到我们的孩子正在被打死……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死亡。”
民权活动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夏普顿在演讲中呼吁民主党议员采取行动阻止布什政府伊拉克政策的实施,如拒绝布什提出的对伊拉克拨款法案,并且让美国军队尽快撤出伊拉克。
当天旧金山也举行了反战示威。
据新华社里斯本10月25日电(记者赵晓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数百人25日在市中心的卡蒙斯广场举行反对美军占领伊拉克的示威集会。
示威者指责葡萄牙政府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花巨资向伊拉克派警察部队。葡政府24日在马德里举行的援助伊拉克国际会议上承诺将提供1750万欧元的援助资金。
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当天也举行了反对美军占领伊拉克的抗议集会。
据新华社巴格达10月26日电(记者邵杰、李骥志)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拉希德饭店26日早晨遭到火箭弹袭击,造成大约15人受伤。下榻这家饭店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没有受伤。
驻伊美军一名军官说,当天早晨6时许,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向20多层的拉希德饭店发射了6至8枚火箭弹。沃尔福威茨在事发后说,可能有一名美国人在袭击中死亡。目击者说,袭击事件发生后,沃尔福威茨立即在美军护卫下撤离拉希德饭店。
25日,在沃尔福威茨视察了驻伊美军设在伊北方城市提克里特的一个主要军事基地数小时后,美军一架“黑鹰”武装直升机在提克里特被伊拉克武装人员击落。
9月27日,拉希德饭店曾遭到3枚火箭弹袭击。
据新华社巴格达10月25日电 伊拉克民间机构战略研究中心25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伊拉克人对当前安全形势感到不满,并对驻伊美军维护安全的能力缺乏信任。
调查还发现,74%的伊拉克人不信任当地报纸,半数伊拉克人不信任当地各党派。在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的25名成员中,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基姆得到57.7%的伊拉克人支持,是获支持率最高的临管会成员。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基姆是在今年8月发生的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中遇难的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穆罕默德·巴克尔·哈基姆的弟弟,也是“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席。他曾指责美英占领军没有保障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并呼吁美英占领军撤出伊拉克。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中社发表评论
抨击日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新华社平壤10月26日电(记者姬新龙)朝鲜中央通讯社26日发表评论,抨击部分日本政界人士参拜靖国神社,并指出参拜活动是在赞美和煽动日本军国主义,是“严重的政治犯罪行为”。
评论说,众所周知,供奉有东条英机等二战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因此日本政界人士历次到那里的参拜活动都受到了亚洲国家人民的谴责。日本部分国会议员不顾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结伙参拜靖国神社,是对朝鲜及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的“正面挑衅”。
评论指出,日本内阁阁僚和国会议员屡屡参拜靖国神社如实地反映了日本社会“日益严重的右倾化”。
据报道,来自日本自民党和保守新党的19名国会议员以及49名议员或内阁阁僚的代理人本月17日参拜了靖国神社。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海军舰艇编队结束访问关岛
据新华社洛杉矶10月24日电 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在结束对美国关岛的友好访问后,于当地时间25日上午离开关岛。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芬兰反腐倡廉靠机制
刘仲华
10月7日,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公布了2003年度的腐败指数。其中芬兰以9.7分的得分连续第四年被评为世界上最清廉的政府。自1995年起,透明国际每年都公布其腐败指数。头两年,在最清廉国家的排名中,芬兰排名第四。1997年至1999年,芬兰连续三年名列第二。而自2000年起,芬兰连年排名第一。
透明国际公布的腐败指数评定的是公共机构的腐败现象。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在今天的芬兰极为罕见。芬兰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政治学博士鲍拉·提胡宁说,在芬兰历史上官员腐败问题也曾一度成为畅销报纸的头条。而现在,芬兰却成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深入人心的廉洁文化的影响。
芬兰刑法中并未提及腐败,而是使用了行贿受贿一词。芬兰从未有过专门反腐的法律或机构,腐败被视为刑事犯罪的一种,是政府无能或政治腐化的体现。因此,不同层次的法律、规章或监督体制都可以对腐败加以纠正。从宪法、刑法、民法、行政管理法到伦理道德都可用来反腐败。行贿受贿在芬兰受到的惩罚以罪行严重程度划分,从一般性罚款到判处最高达4年的监禁。公务员接受金钱、珠宝、家用电器、低利息贷款、免费旅行等都可被视为接受贿赂,甚至接受荣誉头衔和有关部门的推荐也可能被视为受贿。公务员如果被指控受贿,罪名成立,将被立即免职。法律还禁止芬兰公司在国外通过行贿来促进其产品出口。政府和议会分别设立财政监察局和国家财物检察官,对政府和国家的各项开支实行经济监督。如使用公款进行设备购置是否符合规定,所购商品价格、质量在多种报价中是否为最佳选择,政府官员是否用公款采购和营私舞弊等。
监督机制的完善有效遏制了公务员的腐败。首先,透明与公开是芬兰政府的一个主要原则,公共部门一切公开,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公共部门所有档案都对公众开放。其次,自17世纪以来,集体决策就在芬兰流行。芬兰人认为,如果决策机构只有一个人说了算,就容易导致腐败。行贿者会集中其所有资源和智慧贿赂该决策者。相反,如果集体决策,行贿难度和风险都大大增加。再次,芬兰各政府机构都设有审查官。虽然该职位不是很高,但行政首长在决策过程中,如果出现疑问或失误,审查官可以对该决策提出质疑,并进行独立调查。一位部长可以不顾审查官的异议而通过某项决策或制定某项规定,但没有审查官的签署,该决策不受法律保护。因此,芬兰政府为防止腐败上了两道锁。所有决策都要过两道关,一是行政首长,二是审查官。
在芬兰,对行政当局的起诉须由专门的行政法院来处理,以保护公民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议会也有监督职责。根据《部长责任法》,如果各部委官员有不合法行为,就会受到议员指控,包括:在官方活动中,得到明显不合法的援助或帮助;滥用官方身份、损害国家利益等。被控诉人可以在某段时间向议会作出解释。如果宪法委员会最后认定其违法,则把该指控提交到特别高等法院。另外,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该职位的设立最早可追溯到18
世纪。到了20世纪20年代,芬兰根据瑞典模式开始在议会设立议会督察员,对各级法院及其他机关遵守法律的情况实施监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任何芬兰公民都能自由地检举和揭发。据统计,申诉案例最多的来自监狱、各种封闭机构和军队。
在这种健全的监督机制之下,诚实可靠的政治文化被逐渐培养起来。每年芬兰只有很少人犯有受贿罪。据统计,1985年至1992年间,芬兰只有25起贿赂罪。芬兰政府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公务员保持清廉做出限制。芬兰年轻人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务员体系后,最重要的就是弄清“腐败”的界限,即接受礼品或受请吃饭的上限是什么。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公务员可以接受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治,但如果喝上葡萄酒那就危险了。”在接受礼品上,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根据物价指数该标准时有变动,大概是20欧元左右(1欧元约合9.60元人民币)。对于因公出差,各部门每年都有固定计划,出差目的、期限和报销数额都有规定。对于部局级高官的出访,因为涉及重要政务,出访都要经总理或议会批准。(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中东特使呼吁
通过和谈解决中东问题
巴总理要求与哈马斯会谈 以军炸毁巴3幢高层建筑
据新华社利雅得10月26日电(记者朱少华)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26日上午在利雅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呼吁中东各方通过和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王世杰说,中国对当前中东紧张局势非常关注,对局势发展的危险性表示忧虑。他呼吁巴以双方保持克制,避免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
他说,中国主张以色列的安全和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安全都应得到保证,巴以双方应停止“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以及沙特阿拉伯关于中东和平的倡议和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的和平建议尽快恢复和谈。
他认为,在重视巴以和平谈判的同时,不能忽视叙利亚和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叙黎两国是中东问题的重要方面,不解决叙、黎与以的问题,中东和平是不全面的,不全面的和平不可能实现地区永久和平。他重申,中国支持包括巴勒斯坦人民在内的阿拉伯人民的合法权益,主张通过和谈确立中东全面、永久、公正的和平。
王世杰指出,中东问题至关重要。当前,亟须在联合国的领导下建立有效的国际监督机制或机构,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当条件成熟时,应尽快举行新的中东问题国际和会。
据新华社利雅得10月25日电沙特阿拉伯王储、副首相兼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25日晚在这里会见到访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时表示,沙特希望中国在解决中东问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新华社贝鲁特10月24日电(记者潘立文)黎巴嫩总统拉胡德24日在贝鲁特会见来访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时表示,希望中国在避免中东局势继续恶化方面发挥作用。
同一天,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和外长奥贝德也分别会见了王世杰,双方就中东局势的发展交换了看法。
据新华社加沙10月25日电(记者周轶君)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伊实梅尔·哈尼亚25日宣布,巴总理库赖已致信哈马斯要求与其举行会谈。
哈尼亚说,哈马斯正在为会谈做准备。此间舆论猜测,库赖在会谈中将敦促哈马斯再次实现停火。
据新华社加沙10月26日电 以色列军队26日凌晨炸毁加沙地带中部3幢高层建筑,并称此举旨在防止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利用这些楼房监视附近的犹太人定居点。
以色列电台援引目击者的话报道说,以军在夜间包围了这3幢楼房,命令楼内及附近2000多名巴勒斯坦居民全部撤走,并允许巴救护车前往现场运送老年人。随后,以军士兵进入大楼,在各处埋设炸药,最后将大楼炸毁。以色列军方称,巴武装人员曾利用这些高层建筑观察定居点内以军士兵行动规律。
被疏散的巴勒斯坦居民带着毯子等简单物品离开住所,在现场外围过夜或投奔亲友。其中一位名叫尼达尔·易卜拉辛的巴勒斯坦人说:“这让我们想起中东战争中,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家园沦为难民的情景。”
24日,两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袭击了加沙地带中部尼兹萨利姆犹太人定居点,打死3名以军士兵。
第3版(国际)
专栏:
10月2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两三万名反战示威者走上街头,手举标语牌,抗议美国总统布什的伊拉克政策,要求美国结束对伊拉克的占领,并要求驻伊美军尽快撤回。(新华社记者 吕明响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朗称正研究停止铀浓缩活动
新华社德黑兰10月26日电(记者张胜平)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26日说,伊朗正在研究如何停止铀浓缩活动的问题。
阿塞菲说,伊朗已经同意暂停铀浓缩活动,目前正在讨论和研究如何暂停这一活动。他说:“暂停的意思是明确的,即我们暂时停止铀浓缩活动。我们已经向欧洲表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将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这位发言人当天早些时候曾表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已经停止,但他很快又发表了上述讲话。
伊朗政府高级官员21日同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德国外长菲舍尔经过数小时紧张会谈后达成协议,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更加严格的核查,完全公开伊朗的核计划并暂停铀浓缩和处理活动。
伊朗政府已于24日凌晨在德黑兰国际机场将伊朗过去和现在开展核研究活动的全部文件移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并表示将在该机构理事会11月20日举行会议之前签署附加议定书。
第3版(国际)
专栏:
“9·11”主谋供认策划内情
伊朗向联合国提供“基地”组织嫌疑人名单
新华社柏林10月25日电(记者戎昌海)据将于26日出版的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被认为是“9·11”事件幕后主谋的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及其主要助手拉姆齐·比纳尔谢比赫最近向美方调查人员供认,“基地”组织早在1996年就已经考虑使用飞机攻击美国目标。
报道说,哈立德·穆罕默德起初计划使用装有炸药的小型飞机,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反问道:“如果你能用推土机,为什么还要用斧头呢?”德美安全专家相信,这是“基地”组织准备劫持民航飞机的初步信号。
报道称,穆罕默德·阿塔等3名曾长期居住在德国汉堡市、后参与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学生是由本·拉登亲自挑选出来的。当时他们被告知已经被选中去完成一个“十分秘密的使命”,接下来他们要努力争取获得飞行员资格。
2001年2月,袭击行动的协调人比纳尔谢比赫从本·拉登那里得到了袭击目标。除了现在大家众所周知的目标外,原本还包括美国国会大厦。为便于内部联络,比纳尔谢比赫与驾机撞击纽约世贸大楼的穆罕默德·阿塔商定以“保时捷911”作为行动代号。
哈立德·穆罕默德于今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捕。他被认为是“基地”组织第三号人物和最重要的军事行动领袖,曾操纵着为全球各地“基地”分支提供资金的渠道。
据新华社德黑兰10月26日电(记者张胜平)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26日说,根据联合国第1455号决议的精神,伊朗已向联合国提供了225名“基地”组织嫌疑人的名单。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首富被批准逮捕
本报莫斯科10月26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莫斯科一家法院昨天根据检察机关的请求向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发出逮捕令,目前这位俄罗斯首富已被关押在莫斯科第一隔离侦讯看守所内。
俄罗斯总检察院昨天向霍多尔科夫斯基提起刑事诉讼,指控他犯有巨额诈骗、逃税、伪造公文、利用欺骗手段给他人财产造成损失、侵吞财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等罪行。俄总检察院指控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公司及其下属机构非法攫取的资金和逃税给国家造成超过10亿美元的损失。
霍多尔科夫斯基通过自己的律师驳斥了检察机关的指控。尤科斯石油公司也发表声明说,俄司法机构逮捕霍多尔科夫斯基是出于政治目的。
尤科斯石油公司是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也是世界第四大私营石油公司。据俄媒体介绍,该公司石油日产量达230万桶。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瑞士告别中庸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永久中立的瑞士内政一向以平静而稳定著称,尽管它也举行四年一度的国民议会选举,从而产生七人组成的联邦委员会(即政府),但自从一九五九年以来,联邦委员会始终由议会的四个大党———自由民主党、基督教民主人民党、社会民主党和瑞士人民党组成,被欧洲舆论界称之为“一致同意的民主制度”,意即一切决议都要在一致同意的前提下作出,不进行在其他国家司空见惯的激烈的政治斗争;四十多年来,联邦委员会的职位也始终在四个大党中按二比二比二比一的比例分配,被舆论界称为“神奇公式”。中庸的瑞士内政波澜不惊地走过了几十年,但在这次议会选举后,却令人刮目相看了。
十月十九日的国民议会选举使瑞士内政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在四大党职位排序中处于最末一位的瑞士人民党继一九九九年的大选跃上第二大党的地位以后,在本届大选中以获得选票百分之二十七的成绩包揽了国民议会全部两百个席位中的五十五席,一跃成为瑞士的第一大党。事情不止于此,在选举结果公布的当晚,瑞士人民党主席于利·毛雷尔向其他三党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联邦委员会为该党的首席候选人、名噪一时的右翼人物克里斯托弗·布洛赫尔多让出一个席位。毛雷尔威胁说,如达不到目的,瑞士人民党宁肯去当反对党。这种在瑞士政治传统中罕见的威胁性语言表明,作为稳定化身的“一致同意的民主制度”和“神奇公式”已不复存在。
瑞士人民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崛起依赖于其实际上的领袖布洛赫尔。这位六十三岁百万富翁的从政风格与奥地利的新右翼领袖海德尔颇为相似,都以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而著称。国际社会四年前追究纳粹黄金和犹太人存款的历史遗留问题时,布洛赫尔就公开向国际舆论挑战,声称这是对瑞士的“敲诈勒索”;他毫不含糊地反对瑞士加入欧盟,尤以其反外国移民的立场著称。
按照瑞士人稳健中庸的民族性格和讲究妥协让步的政治传统风格,布洛赫尔极端的立场和直率得近乎粗俗的作风是没有市场的。但是,瑞士选民在接连两届大选中,却一反常态,一步步地把瑞士人民党推上第一大党的地位。这个变化相当深刻,鲜明地反映出瑞士在冷战结束十余年后的今天,心理上经历着怎样的躁动。
冷战时期,瑞士以“东西方的桥梁”而自傲。独一无二的“桥梁”地位不仅确保了瑞士的安全,而且使它在经济上获益匪浅。几十年来,瑞士为自己所选择的国际孤立状态沾沾自喜。它没有及时认识到冷战结束的新时代将对瑞士的国际地位和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没有适时调整方向,导致瑞士的经济竞争力下降。整整十年,瑞士经济增长乏力,国债增长迅速,社会福利制度呈现难以为继的困境。而四党联合政府对解决瑞士的困境却显得力不从心,拿不出有效的办法。瑞士选民对瑞士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自信发生动摇,二00一年瑞士航空公司破产时,这种不安达到了新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当布洛赫尔站出来抨击瑞士僵化的国家官僚机器,反对外国移民、反对由欧盟控制瑞士经济时,就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对现状不满的选民的心理。而过去的第一大党自民党对选民的不满情绪熟视无睹,甚至认为布洛赫尔的崛起是昙花一现,很快会自生自灭。结果恰恰是自民党自己失票最多。
瑞士人民党的上升是否意味着瑞士向右转?对瑞士的外交意味着什么?布洛赫尔的右翼倾向固然明显,但还不能将他归于极右派。准确地说,这是瑞士传统的中庸政治的一次错位。据分析,布洛赫尔的人民党并不是以它一贯鼓吹的反对外国移民口号而获胜,而是靠减税和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程度的主张打动选民。就对外关系来说,布洛赫尔的得势说明了一点,即瑞士人仍然认为,加入欧盟不是解决瑞士经济困境的出路。可以预见,瑞士的自我孤立状态在今后几年不会有大的改观。
瑞士新政府将在十二月诞生。布洛赫尔会不会入阁,瑞士将向何处去,人们拭目以待。(本报柏林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