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科技助农增产增收
——“农业科技年”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蒋建科
“农民朋友们,早上好!致富早班车节目又和您见面了……”每天凌晨5时,主持人清脆的声音便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此刻,早起的农民兄弟早已围坐在收音机旁,准时收听今年“农业科技年”带给他们的这个帮助增产增收的节目。
农业部及直属单位率先垂范,带动“农业科技年”活动健康开展
十六大和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三农”问题放到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农业部党组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到亿万农民和广大城镇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并听取了专家和基层干部、农民的意见,决定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农业部首先确定了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8项重点工作,并以举办8项全国性重大活动为示范,引导科技年活动顺利开展。
6月27日,杜青林部长亲自带队,率领部党组成员及各司局领导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为农民科技书屋正式启用揭牌,向该村赠送农业科技书籍和VCD光盘,拉开了建设全国600个农民科技书屋的序幕。8月15日,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又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冒雨来到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将价值10余万元的优质鱼苗赠送给当地的养鱼科技示范户。
作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农业科技年”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确定了3大项共10个方面的工作以及12项标志性活动;中国水产科学院围绕“优势出口水产品区域发展规划”,组装配套“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等五大渔业关键技术进行推广,培训渔民3000人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织300人次科技下乡,培训农民1000人次;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组织开展了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咨询;中国农学会制作了一批实用技术的科普画册和音像制品,组织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展示推介会……
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年活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本地实际出发,纷纷拿出最好的农业科技成果,派出最好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解决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北京市应用航天卫星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育专用小麦和玉米新品种,应用生物芯片技术等开发生物农药和肥料,重点引进兽药、饲料和农药快速检测技术等,确保首都食品安全。
上海市围绕“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这个主题展开“农业科技年”活动,在16个领域开展重点攻关,还实行了科技兴农项目向海内外公开招投标,力争为上海世博会创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外部环境。
河北省选择优质专用小麦、无公害蔬菜等12种农产品,研究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进88个河北特产之乡基地建设,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骨干3万人,完成普及性培训1000万人次。
黑龙江省抽调省直单位的2000名农业技术人员和地市县的8000名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了“万名农业科技人员百日送科技下乡活动”,重点抓好高油大豆、专用小麦等5个优势农产品的关键技术创新。
江苏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将今年的农业科技经费提高到1.3亿元,重点支持4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实施以农业知识更新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培训工程,全年将培训新型农民5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70万人。
湖南省组织实施“人才工程”和“培训工程”,重点推广优质食用稻标准化开发等13项农业技术。
西藏自治区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力争使粮、经、饲比例从去年的80∶14∶6调整为78∶15∶7,抓好反季节蔬菜生产和10种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围绕棉花生产推广棉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环保型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棉花高密度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共650万亩。
“农业科技年”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向纵深发展
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初,“农业科技年”已完成任务过半。一大批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产生了明显效益。
黑龙江垦区大力推进水稻机械插秧,使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高油高产大豆示范也落实到60个农场。海南垦区利用电子商务中心的销售网络,为垦区职工销售7万多吨热带水果,减少了人员流动,降低了交易成本。新疆兵团举办培训班3200期,培训人员达20万人次,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近200万亩。北京和上海两垦区开展奶牛性能测定22万头次;北京应用牛良种快繁及配套技术生产奶牛胚胎3200枚;上海垦区积极开展网上洽谈新领域,今年上半年创利达到1.5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635万元增长315%。
全国农机系统上半年共举办机具现场演示会、技术讲座等603场,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11万多人次,投入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3834台,保护性耕作春播面积达106万亩。在农村防控非典最关键的时刻,农机系统调度及时有力,为小麦跨区机收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国共投入各类收获机械150万台,机收小麦2亿亩,机收比例达到70%。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全国自然生态保护会议提出
坚持四个原则 遏制生态恶化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保护与建设并举
●谁开发谁保护
●既尊重经济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
本报长春10月24日电 记者赵永新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今天召开的全国自然生态保护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扭转。
解振华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体现的是积极主动的保护思想,就是以最低的代价,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不是绝对的保护,一切都不要开发,而是要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重点资源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对生态良好地区实行积极性保护。
二是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目前,一些地区一边退耕还林还草,一边毁林毁草开荒占地;一边退田还湖,一边围垦湿地;一边划建自然保护区,申报自然遗产,一边进行无序的旅游开发;只抓生态建设,不注意生态保护,边建设边破坏。这不仅加大了国家生态建设的任务和压力,而且也无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实现生态环境状况的好转。只有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把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巩固已有的生态建设成果。
三是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长期以来,“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错误观念,使得生态环境保护被排斥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和计划之外,助长了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和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想在一些地方的蔓延。因此,必须按照环境资源的价值规律和公共属性,明确生态保护的责、权、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四是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要积极探索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在京举行
“神舟”五号返回舱亮相中华世纪坛
本报北京10月24日讯 记者阎晓明、王建新报道:今天下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拉开帷幕,普通观众首次近距离观看了遨游太空的“神舟”五号返回舱。
记者在世纪坛世纪大厅看到,由120块大型展板和20件模型组成的“飞向太空”科普展览,详细介绍了中国航天走过的数十载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而“神舟”五号返回舱、宇航服、降落伞和太空食品等实物更让观众兴趣盎然,大家纷纷在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展品前合影留念。
在世纪坛的展厅中,10多名中关村第一小学的学生端坐在“CZ—2F火箭发射控制指挥中心”模拟演示系统前,口中不停地发布指令:“1分钟准备”、“点火准备”、“倒计时开始”……原来,他们正在进行一次模拟火箭发射。伴随着孩子们“点火成功”、“起飞成功”、“飞行正常”的呼喊声,大屏幕上的火箭冲天而起,孩子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全场观众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小学三年级学生李昭含兴奋地说:“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做一名科学家。”
最让观众兴奋的是,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也来到展览现场,以观众的身份参观陪伴着他在太空遨游21小时的“神舟”五号返回舱等展品。身穿蓝色训练服的杨利伟神情轻松,以微笑回应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此次展览由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将从24日持续到30日。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十月二十四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展出的“神舟”五号飞船近三十件实物和“飞向太空”科普模型吸引了许多观众。图为小朋友在触摸航天服。
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杨利伟应邀与法国青年教育和研究部部长级代表通电话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奚启新、孙晓胜)24日16时,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应邀与法国青年、教育和研究部负责科研和新技术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前法国宇航员克洛迪·艾涅尔女士通过电话进行了交谈。两人就载人航天、和平利用太空等话题进行了轻松、愉快的谈话。
克洛迪·艾涅尔女士首先对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表示祝贺。她说,这是一次完美的飞行。中国利用自己的航天技术成功地发射载人飞船,您也经历了这个伟大时刻,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您的成功,这也是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得到提高的表现。
杨利伟对克洛迪·艾涅尔女士的祝贺表示感谢。他说,自从加加林进入太空以来,全世界已有数百名航天员遨游太空,我只是一个后来者。但对于我的国家来说,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民族的飞天梦想,表明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智慧和勇气。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克洛迪·艾涅尔女士说,欧洲现在有16位女宇航员,相信将来中国也会有女宇航员飞上太空。除了航天领域,我们还可以在其他许多领域合作。
杨利伟说,我们将来也一定会有女航天员飞上太空。听说您正在出访途中,祝您旅途愉快。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家税务总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大力整顿规范货物运输业税收秩序
本报北京10月24日讯 记者李建兴报道: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在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国税局、地税局密切合作,大力整顿和规范货物运输业税收秩序。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精神,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制定印发了《货物运输业营业税征收管理试行办法》、《运输发票增值税抵扣管理试行办法》、《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人认定和年审试行办法》和《货物运输业发票管理流程实施方案》,并印发了对纳税人的公告。
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钱冠林就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工作作了动员和部署。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介绍了总局关于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的基本思路。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累计投资30亿元改善投资环境
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十年产值增百倍
本报讯 目前,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总数已经超过2000家,2002年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分别是113亿元和78亿元。而10年前入区企业不到100家,总收入和总产值只有1.2亿元和0.5亿元。最近,科技部对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南宁高新区跃升至第二十八位,而1997年它位于第四十七位。
10年来,南宁高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新增工业总产值占南宁全市新增工业总产值的44.3%,已经初步形成以生物工程与制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研究开发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品800多项。
南宁市、高新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30多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大学路、科园大道、环城路北段、中心管理区、科技工业园一期工程,以及南宁软件园、大学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生物产业孵化园等几大园区,并建成了一批标准厂房、专家公寓和“高新苑”配套住宅小区等,为投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同时,南宁高新区通过构建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广西是全国率先为高新区立法的省区之一。高新区实行6天工作制,“一站式服务”,超前服务、主动服务、延伸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否定汇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1999年,高新区率先推出“只收税,不收费”的无费区政策,极大地降低了入园企业的投资成本,赢得了投资者的赞赏。高新区承诺,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只要3个工作日就可办好营业执照;对重点项目,从受理到发照只需两小时。 (王亚芬)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惠及东部 泽被西部
西气东输每年为新疆 财政增收逾10亿元
本报乌鲁木齐10月24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总投资1200多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为我国的中部、东部地区提供稳定的气源,而且每年可为新疆增加10多亿元财政收入。
为实现把新疆建成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国家逐年加大对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人民币,2000年为292.23亿元人民币。2002年,新疆原油产量达到2040万吨,日均产量超过5.5万吨。而1952年新疆全年的原油产量只有5.2万吨。也就是说,如今新疆的原油产量一天超过了解放初的一年。
石油、天然气及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就业人口的增加,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从1994年以来,随塔里木油田开发,每年新增职工人数超过18%;同时,有效支援了当地经济发展。
据悉,西气东输工程,无论是管道焊接、回填,还是伴行路施工,目前均进展顺利。与此同时,作为西气东输的基础,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1万亿立方米级天然气区。按照最初确定的目标,初期年供气120亿立方米,可以稳定供气30年。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开幕
本报厦门10月24日电 记者余继军报道: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今天上午在厦门市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总装备部、国务院有关部委、港澳台地区和韩国的参展团近40个,展出最新发明成果1100多项。
本届全国发明展主要由“发明创造展览”、“发明创新与专利保护论坛”、“科贸洽谈”和“评奖”四个主要活动构成。展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科学技术部、全国总工会、厦门市政府和中国发明协会主办。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国地方旅游资源开发高峰会举行
本报讯 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地方旅游资源开发高峰会于10月22日至24日在昆明举行。会议旨在通过网络媒介,汇聚各方力量,探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之路,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会上,中外专家学者就国内旅游生态规划、旅游业融资、地方旅游产业机构创新、旅游品牌经营、地方旅游评价与宣传等问题作了主题报告。来自全国旅游业的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在认真听取主题报告的同时,还针对各地旅游特点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袁飞)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丹江口问“水”
本报记者 孟扬
金秋时节,踏访湖北丹江口市,最吸引我们的仍是那一库清流。汉江之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曾因建起了“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而闻名;而今,又因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行舟问水,逆流而上,澄澈的水波,随风荡漾,晶莹透明。两岸山丘披绿挂翠,逶迤起伏,仿佛是两道绿色的屏障。而设置在高坡上的水质监测站,哨兵般注视着粼粼碧波……“这里的水又清又净,不信拿两瓶矿泉水来,倒掉其中一瓶,装满丹江口水库里的水,两瓶一比,真假难辨。”同行的环保局的同志自信地说,“通过生态移民、退耕还林、防污治污等硬措施,我市治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257平方公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持了丹江口水库优良的水质。”
停船上岸,走进一片新生的生态林。坡地上,新栽的松柏迎风轻摇;山顶平坦处,枇杷树苗伸展着枝叶;林木之间套种的金银花、黄花菜蓬勃生长。据介绍,3年来丹江口市完成退耕还林14万亩、荒山造林14.8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由2001年的34.4%上升到39.3%。他们还因地制宜,创造出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生态经济兼顾,防护林、风景林、致富林并重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营造模式,受到农民的欢迎。在健全护林制度、壮大护林力量的同时,丹江口市大力推行改砖代木、改燃代柴、改灶节柴,严格控制林木资源消耗。如今库区附近的几十个村子都建起了沼气池,3万村民用上了沼气。距水库最近的丁家营镇饶祖铺村村民杨余明说:“过去不管刮风下雨都要上山砍柴烧火。有了沼气,不用砍柴了,相当于每年每户封了4亩山。”
“山顶松杉栎,山腰栗果杂,山脚桔杏桃,山下高产田,河库鱼虾蟹”的绿色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些考察过丹江口水库的专家称,水质现状及预测良好,可满足地面水Ⅱ类水要求,是中线工程理想的水源地。然而,当丹江碧水汩汩北流的时候,人们不应该忘记丹江口人民所做出的牺牲。为保持一库净水,他们痛下决心先后关闭了81家耗能高、污染重的中小企业,其中包括每年向市里提供财政收入上千万元的丹江造纸厂。
丹江口市对新上项目严格进行环保评估,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近年又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水污染防治设施10台(套),年削减主要污染物4000吨,一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也正在建设中。
全天候观测库区水质的胡家岭自动监测站于去年12月20日投入运行。在这里,先进的水质检测系统每4小时发出一组水质标准参数,并通过卫星传输将数据实时传递到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站长吴军告诉我们:“经过几个重点断面水质监测站的测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为国家Ⅱ类标准以上的优质饮用水。特别是8月6日以来,丹江口水库胡家岭监测点的水质已达到Ⅰ类水标准。”
滋养着丹江口的一库清流,即将北上去缓解京、津等北部地区的干渴。采访中,丹江口市市长郭新明告诉记者,“去年温家宝总理视察丹江口时要求,确保丹江口水库永远是一库清水。这让丹江口人民备感责任的重大。今后,我们将按照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山水特色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京津冀豫人民喝上洁净的丹江水是丹江口人民的最大心愿。”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福建2400万农民全部用上电
本报福州10月24日电 记者蔡小伟、赵鹏报道:今年10月份,福建省最后一个无电村——惠屿岛村告别了无电的历史。至此,无论是大山深处的密林山寨还是远离大陆的海岛渔村,福建2400万农民全部用上了电。
福建缺油少煤,一直是个能源紧张的省份,一些边远山村用不上电。另一方面,福建河流密布、沟壑纵横,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为加速山区和边远地区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福建省把村村用上电作为为民办的一件实事,大规模实施全省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电,福建省委、省政府2001年专门出台了《关于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两年来,全省累计已有586处小型水利工程通过“卖、股、租、包”等形式得到改制。同时,福建各地还大胆改革投资体制,鼓励社会办电。据统计,去年福建小水电建设装机规模就超过30万千瓦,当年实现新增发电量7亿千瓦时。截至目前,福建地方电力在建工程中80%以上采取了集资形式,近年来每年地方办电投资都超过20亿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