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不该留的一个不留
——南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夏长勇
政府的职能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
2001年,江苏南京市开始大刀阔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短短两年内,全市各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从1738项锐减至279项,削减率达84%,其中市级政府审批项目只保留60项,仅占原审批项目总数的22%。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削减审批项目——不该留的一个不留
几年前,时任市委书记李源潮就指出,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与“富民强市”的目标不合拍,与“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不协调,与“招商引资”的任务不适应。在时任市长罗志军的直接指挥下,2001年初,南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改革的力度之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2001年当年就削减了585项,减幅为33.66%。2002年再次全面清理,前后两次共取消审批事项974项,力求不该留的一个都不准留。按照“谁设定,谁清理”的原则,改革重点把握三条标准:对不符合“合法性”要求的,一律取消;虽然有合法性,但审批条款内容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也一律削减;通过市场机制或中介组织可以解决并能依法进行有效后续监管的,政府不再审批。同时,对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生产安全的审批事项,在处理时慎之又慎,决不简单地一“减”了之。
削减之后,市政府要求政府部门每个审批事项的内容、条件、依据、范围、程序和时限必须在办事地点和政府网站公示;并规定符合审批条件但需择优审批的,必须以集体讨论、听证会、招投标、拍卖等方式进行,严禁“暗箱操作”。
与此同时,南京市通过有关程序,对被取消的审批项目中涉及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截至今年2月底,共取消了25部(个),从根本上防止了被取消的行政审批再出现反弹。
创新审批方式——体现政府服务功能
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之后,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将工作重心放到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蒋宏坤多次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为此,市政府各部门突出“方便群众”这个核心目标,对审批方式进行大胆创新,提出了在街道建立“便民政务超市”、在区县推行“政务大厅”、在市级政府机构设立“窗口大厅”、建立网上虚拟政务工程的改革思路,加快推动由“民求官”向“官为民”的转变,真正实现“民有所求,官有所应”。
在市监察局的牵头下,南京市还对保留下的行政审批项目逐个“过堂”,千方百计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参与审批的部门,从而使审批出现了4个“变”:
变多头审批为一个部门审批。一方面取消交叉审批或重复审批;另一方面采取主办部门负责制的办法,规定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审批权只保留给主办部门一方,由主办部门协调解决,不让群众东奔西跑。比如,对市级国有企业“工效挂钩”方案的审批,原来劳动局、财政局都有权审批,改革后取消了财政局的审批权,方便了群众。
变一个政府机关多部门逐个审批为“一个窗口对外”。目前,南京市工商、公安、交通等十几个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窗口服务大厅,申请人在一个窗口就可盖到这些部门几个处室的章,不再跑了楼上跑楼下,节省了时间。
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根据规定,有些重要的事项必须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别审批,为避免群众奔波之苦,南京市在市工商局开展试点,将申请注册企业的前置审批事项移至网上进行,并组织环保、卫生等23个部门参加,按照“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效能监察”的模式进行改革,实现了“并联式”审批,审批时间严格限定在12个工作日以内,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变一个系统多部门分散审批,为设立系统服务大厅集中办理。2002年,南京市在审批事项较为集中的建设系统成立了专业性服务大厅,至今已有计委、建委、国土、规划、市政等17个单位驻厅办公,为当事人提供“一条龙”审批服务。
健全监督机制——让审批更透明规范
南京市在赋予行政机关及审批人审批权力时,规定其相应的审批责任,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职责;同时建立了审监分离制度,实行一审一监,一审一核。
南京市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对政府有关部门执行审批制度的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经常深入各审批部门随机进行审批责任检查,到办文窗口明察暗访。
重大事项的审批事项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这是南京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又一重点内容。市委、市政府规定,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要进行社会听证;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审批事项,要实行专项审查(咨询)制度,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
在浓浓的改革氛围中,2002年5月,南京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成立,中心设在市监察局,其主要职能是受理群众对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的投诉,让群众来监督行政审批工作。一年来,行政中心共受理各类投诉278次,其中涉及行政审批问题的投诉26项。
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今年1—9月,该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已达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0%。古城南京正以其充沛的活力,引起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附图片)
压题照片:南京市建设系统政务大厅一角。戴弘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代新语
贵在摆正位置
夏言
群众讽刺“衙门作风”时,有句常用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少数干部爱摆架子,脸老拉着,说话横点,群众忍就忍了,但要是腿越跑越细、章越盖越多,事情就是办不成,群众肯定要骂街。所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削掉官员们本不该把持的权力,老百姓最得实惠,打心眼里拥护。
对这样的大好事,也有少数地方的政府官员态度不积极,有些地方是“旱天里打雷型”——雷声大雨点小,“放权”只放在嘴里喊,就是削减不下项目;有些地方是“金莲碎步型”,审批项目削也削了,减也减了,就是动作太慢,半天挪不了几步,叫群众看着憋气;还有些地方是“口是心非型”,有些项目说是不需审批了,具体操作时还得经政府部门默认,否则就有可能受到刁难。
看一看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的力度,这些地方的官员都应该有所觉悟。据报道,自2001年10月全面部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国务院已分两批取消和调整了1000多项审批项目,今年还将第三次取消和调整一批项目。国务院迅猛推进这项改革的一系列做法,为各地方政府树立了榜样,做出了样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谁用“推”、“拖”、“抗”的办法对付,谁就将落后于形势,落后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要求,就要被时代抛弃,就要损害党的事业。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质是要求政府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使政府的职能由“管理”转向“服务”。对这一改革的必要性和益处,握有审批权的政府部门官员人人尽知,他们中的少数人不愿意去动真格,无非是怕放权以后,部门和个人会失掉一些“利益”、会失去“坐等人求”的良好感觉。其实,旧的行政审批制度不改革,投资者会望而生畏,地方经济就发展不快,在地方大利益和个人小利益之间,你选择哪个?滥而杂的行政审批,直接损害政府形象,引发群众不满,形象不佳的权力要之何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日,政府转变职能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出局,谁又愿意成为改革的阻力?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些地方审批项目削减得很多,表面看轰轰烈烈,但对留存的项目从审批方式、审批程序,直到办理时限,都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来办事的群众看到的还是“官老爷”做派、衙门作风。这是典型的“简单化改革”,或叫“将改革简单化”,离“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相去甚远。从这个意义上看,南京市的做法很值得学习、推广。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农家小院听宣讲
吕国庆 邓卫华 袁建达
这里是河北省赞皇县院头村。
深秋的一天,村民张福建家的小院里挤着上百名村民,人们一边听退伍军人、河北省委干部王金良作的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一边向主讲人提出问题,上下互动,气氛相当热烈。这是王金良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宣讲近百次中的一次。
尽管正是秋忙时节,许多村民还是放下手中的活儿来到张福建家的小院里听宣讲。在王金良的宣讲中,群众对解放思想、发展经济等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村民米祖平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出了农民的所想所盼。我村是大枣生产专业村,产量很高,但销售是个问题,大伙希望上级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王金良向村民解释说,当前扩大销售除了依靠各级政府的支持外,村民应主动适应市场、学会掌握市场规律。王金良的话使院头村支部书记张增生深受启发。张增生说,他们的大枣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方深受欢迎,但长期以来他们只是坐等客户上门,大枣销售比较被动。听了这次宣讲,张增生表示将带领村民建立自己的运销公司,主动到南方推销自己的产品。
当王金良谈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听讲的村民活跃起来。老退伍军人秦苗来说,这一点讲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当前有少数干部不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只想着为自己捞好处,对群众的困难十分冷漠。
张增生也深有同感地说,有的领导只讲政绩,不关心群众,千方百计催你上项目、搞工程,承诺的扶持资金不兑现,使村里一下子欠了债。
王金良结合村民提出的问题解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就是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防止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
王金良的宣讲理论结合实际,用了大量老百姓的语言,并且不回避问题,所以吸引了当地许多村民前来听讲。院头村村民张法国在本村听完王金良的宣讲后,还追着到其它村继续听。他说,王金良的宣讲让老百姓感到很亲近。他希望王金良这样的宣讲再多些。
王金良当过兵,到省委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工作后,一直保持着在部队养成的良好作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王金良反复研读、学习。两年来,他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深入基层、结合实际,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告诉乡亲们。由于他的宣讲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振奋鼓劲,因此深受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建设治安防控网络 提高防范控制能力
北京警方开展“冬季百日会战”
本报北京10月23日讯 记者张涛报道:为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和良好的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百姓过新年和春节营造祥和安全的治安环境,北京警方今天宣布,自10月20日起至明年1月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冬季百日会战”活动。
据北京警方有关负责人介绍,“百日会战”期间,北京市警方将全面推进治安防控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防范控制能力。巡逻、治安、内保和社区组成了治安防范网络,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控制,加大对重点地区、部位和易发案时段的巡逻控制。此次会战中,警方将严厉查处和打击聚众赌博、制黄贩黄、制贩“三假”、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整治旧货业、废旧金属回收业,重点清理以合法站、点为掩护,非法收购市政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通讯设备等非法黑点,坚决铲除以自行车、手机为主的非法交易市场,严格控制销赃渠道。
据介绍,会战开始后,北京市警方将在全市开展“千家社区无案件日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治安重点地区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在山东东明县黄河滩区洪水灾区,有关部门给灾民送去食物、饮用水、帐篷,配备医疗队。图为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做游戏。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广安拓宽人才“绿色通道”
本报讯 四川广安市拓宽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目前已使全市各类专业人才骤增4000余人。
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引进优秀人才和紧缺人才的意见》,在引进、配置、管理和使用各类专业人才方面,提出了开放创新、解禁放权的各项新举措,建立起快速高效增加人才总量的新机制,为引进人才提供了政策保证。全市争取到了32名中高级人才任职或挂职锻炼。组织人事部门面向全国或全省,公开招考公务员和党群机关工作人员达1162名。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或公开考聘,引进专业技术人员479名。各企业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主动发招聘广告和派人到大专院校,选拔录用了220名具有学士学位以上应届毕业生,还引来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达2000多名,使广安煤、电、建材产业链得以迅速做大做强,食品及制造加工等支柱产业规模增大、效益提高。(林明 李永平)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邯郸:10万党员干部做义工
本报讯 清扫街道、擦拭电话亭、擦洗街道两侧的护栏,这是河北省邯郸市党员干部志愿者协会日前组织10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社会义工行动”的一个缩影。
旨在建树公仆形象、弘扬文明新风的邯郸市党员干部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多次实施社会义工行动,并为10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颁发了《邯郸市党员干部志愿者社会义工》证书。社会义工行动对于推动邯郸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陈凤娥)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保定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
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北省保定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通过“搭建再就业平台”,已安置下岗职工五千多人。他们从所辖的六十一个市场中调整出部分摊位,优先向下岗失业人员招商。目前,已提供摊位三千一百多个,减收摊位费三百余万元,使其中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人员实现脱贫致富。此外,还大力投资建设便民市场,其中十个耗资六百二十万元,年底即可全部投入使用,另有五个计划明年建设,将为下岗职工提供三千多个营业摊位。(李成福)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上海二支队党委服务基层
本报讯 武警上海总队二支队党委把官兵利益摆上突出位置,切实维护广大官兵权益。为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支队筹措五百多万元,配备医疗设施,改善基层单位的伙食,开展营养配餐试点等,还为七个中队饭堂和学习室安装了空调,完成了三个看押中队的“三级网”建设。他们还根据各基层单位的情况组建了醒狮、盘鼓、舞龙、管乐等十多支文体队伍,活跃了基层的文化生活。支队还开办了微机、英语、维修、烹饪、法律、管理、心理等各类两用人才培训小组共三十余个。(何兴德 姜广旺)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商城普法教育推出新举措
本报讯 河南省商城县近年来认真落实“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县规划,积极探索深化普法教育新举措,近日启动全县农村中小学普法教育“小手拉大手”活动。活动主要目的是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纽带,通过青少年学生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带回家,激发家长的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法制教育网络。
(邹复屏 毛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