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专题调查
江河源头正新生
——“三江源”生态建设见闻
本报记者 李忠辉 马应珊
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驱车沿214国道逶迤南行,过“黄河第一桥”,越巴颜喀拉山,抵通天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一片神奇、神圣的土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是一片让人揪心的土地,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惹人牵挂;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重整河山的行动正如火如荼……
“三江源”区是“中华水塔”,高原野生动植物王国,其生态质量好坏与国家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息息相关。
“三江源”区包括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全部,黄南、海南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各两个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有天然草场3.22亿亩、林地5732万亩,平均海拔4400米左右,绝大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湿地面积7.33万平方公里,其中河流180多条、大小湖泊16000多个、沼泽地6.6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沼泽分布区。还有雪山、冰川面积2400平方公里。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出自这一地区。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众多高原独有的生物物种。区内维管束植物有87科471属2238种,占全国植物种数的8%,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冬虫夏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里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整个长江、黄河流域的气候,关系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全流域的资源环境态势和社会经济发展。
天灾人祸催生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中华水塔”水质、水量每况愈下,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考验。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雪线升高、降水量减少及过载放牧、滥挖虫草、无序采金等原因,“三江源”区生态状况日益恶化。
“三江源”区土壤风蚀、水蚀、冻融灾害频发,极度、强度、中度侵蚀面积超过1亿亩。据统计,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1亿亩,年平均输沙量8814万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0.5亿亩,年均输沙量1303万吨;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0.4亿亩。
“三江源”区的冰雪、湖泊、沼泽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重要补给源和水源涵养区。如今,这里的冰川呈不同程度的退缩,冰舌被融蚀得支离破碎。众多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碱化。玛多县原有4000多个大小湖泊,现已干涸2000多个。大片沼泽湿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涵养水源功能下降。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黄河连续7年出现枯水期,1997年源头首次出现断流,年平均流量减少27%;长江上游水量减少24%;澜沧江上游水量减少13%。
鼠类天敌锐减,高原鼠兔、鼢鼠、田鼠数量激增,鼠害面积达754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17%,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8%。黄河源区有一半以上的“黑土型”退化草场是田鼠造成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每750亩草场平均有高原鼠兔洞口1624个,有效洞口579个,有鼠兔12只。鼠害严重地区,每亩平均有鼠兔27只。记者乘车从玉树赴果洛途中看到,大片草场被鼠兔糟踏得面目全非,肥硕的鼠兔四处乱窜,公路上到处是被车轧扁的鼠兔尸体。我们乘坐的越野车,沿途轧死的鼠兔少说也有几十只。
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目前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种数的15%至20%,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由于高原生物具有强大的抗逆基因和特殊性,随着高寒生物物种资源的灭绝、濒危,适应高寒生存环境的遗传基因优势受到威胁。
保护与治理并举,再造秀美山川,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保护行动在“三江源”区已呈燎原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苏森告诉我们,青海省委、省政府为保护“三江源”,先后制定颁布了《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关于在全省范围内禁止开采沙金的通知》、《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禁牧的命令》等一系列规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三江源”区建立了隆宝、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9.74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54%,涵盖了最需要保护和治理的生态区域。始于1998年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保护面积达1677万亩,完成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44.2万亩。对水土流失严重、产出水平低的25度以上的坡耕地,干旱缺水、广种薄收、农作物保收率低的25度以下山旱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高寒耕地和毁林毁草新开垦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目前已完成52.7万亩。果洛藏族自治州建设人工饲料基地12.3万亩,采取围栏、封育、补播和灭鼠等措施治理“黑土型”退化草场183万亩,灭鼠面积2980万亩。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称多、治多等县也已改良草场22万多亩。从1997年开始,在黄河上游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作业面积由最初的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6万平方公里,累计增加降水量75亿立方米,向黄河增加径流约16亿立方米,作业区内的牧草产量增加二成以上。玉树、果洛两州今年开始对1.54亿亩退化草场实施退牧还草,采取长期禁牧、阶段性禁牧、季节性禁牧、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措施进行治理,对生态功能重要、人工治理难以恢复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采访期间,我们看到:玉树县勒巴沟封育区茂密的次生林遮天蔽日,清清溪流直泻通天河,成群的尕拉鸡在林间嬉戏;巴塘草原已有为数众多的牧民住进了新建的定居点,游牧生活方式正在改变;果洛藏族自治州星宿海附近,成群的野驴、黄羊在草原上觅食,狼、鹿在公路旁出没……
当地财力有限,国家政策滞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困难重重,破解难题尚需时日。
“三江源”区局部生态有所好转,但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扭转,“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必须加大力度。然而,目前这项工作却受到诸多难题的困扰。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工程涉及25.8万人,需要移民安置13万人,然而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资金还没有着落。今年退牧还草试点的6个乡有1540万亩草场,牧民4800户2.4万人,需要迁出一半人口,每户费用15万元,合计3.6亿元。此外还要在定居点建学校、卫生所,通水电、广播、电视、电话等,当地乃至青海省的财力根本无法解决。没有钱,生态移民只能是一句空话。
——实施各项生态工程,须对占“三江源”区总面积50%左右的天然草场、湿地、森林、冰川雪山实行严格保护,1.8万牧民须转为生态管护员,组建近千人的自然保护区管护队伍,每年的管护经费逾亿元。这笔费用本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生态效益补偿办法,利用生态补偿金加以解决,可是国家至今没有制定出“三江源”区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偿和水资源补偿办法,更没有专项资金支持。
——按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须设立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州分局,阿尼玛卿雪山等21个管理站,需要行政事业编制416个,至今没有解决。
苏森副省长介绍情况时动情地说:“青海是经济小省、生态大省,对国家GDP的贡献有限,但保护好‘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期待国家给予必要的财力、政策支持。”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来自基层
编者按: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10多年来,湖北松滋市坚持不懈地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并在全面推广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农业部实施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扎扎实实地推进生态园建设工程,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新村,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其经验和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松滋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增收并重
沼气建设利民富村
湖北省松滋市10多年来坚持从农村沼气建设入手,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文明新村、旅游兴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通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增收“双赢”。目前,该市已发展沼气农业示范园12个,生态示范村80多个;全市已有7.1万农户使用沼气,占总农户的41%。通过以沼气为切入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农民增收9600多万元。全市林业覆盖率由不到15%上升到40%以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松滋市就将发展沼气列入政府10件实事范畴并纳入全市推广的10项实用技术之中,着力引导农户发展沼气及开展综合利用,并采取政策驱动、典型带动、宣传发动和服务联动等措施,使群众很快认识和接受沼气这一新生事物。政府规定:农户发展沼气可申请2000元左右贷款,可优先审批宅基地和减免劳工;各级技术员建池可减免劳工并在职称评定、评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为让群众用上“放心池”且不增加额外负担,市能源办与建沼气池的农户签订合同、填写诚信卡,做到包建设、包质量、包建后服务并承诺保修15年,使建池成功率达到了100%。他们还建立了7个服务站、11个施工队,培养了258名技术员,并在各村成立能源协会,让农户就近得到优质服务。为稳步持续地推进农村能源建设,他们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发研究,创新工艺,增加了沼气的使用效率,达到了更加卫生、方便、省钱的目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松滋市正发展成全省沼气池数量最多、服务网点最多、技术人员最多的县市,并获得了“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
松滋市委、市政府并不满足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需求矛盾,坚持把发展的目光紧紧盯在利用沼气建设现代农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并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上。2000年,在原有能源建设基础上,市里及时启动“生态家园建设工程”,组织引导农民以户用沼气为核心,在现有耕地和庭院空间实施保护性耕作、生态渔业养殖、无公害技术推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延长生态产业链条。
在实践中,他们围绕发展特色农业这一主线,全力打造以沼气为纽带、以种养业为依托、以应用无公害技术为重点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做到农业结构调整到哪里,沼气池就配套建设到哪里,努力建设精品能源工程。几年来,先后因地制宜大力培植了不同模式的生态示范基地80多万亩,形成了丘陵山区种果林、平原湖区养鱼、城郊种无公害蔬菜等“五大经济板块”,大幅提高了农副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其中,“猪沼果”的产业模式不仅使松滋年产商品猪百万头并跃升为全省养猪先进县市,而且增加了水果产量、提高了品质,使全市水果商品率、优质率分别达到85%和87%。白龙埂柑桔场等一批生态基地被省农业厅授予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目前,松滋生态示范户年出栏生猪已超过35万头,带动其它畜禽养殖量增加20%以上;建立绿色食品、花卉基地23个。沼气生态农业已占农业比重的35%以上,农副产品销售收入每年超过15亿元。近3年有5.5万贫困人口靠生态家园建设走上致富路。
一业兴百业旺,生态家园建设产生了“火车头”效应。近几年来,松滋林业通过有序开发利用,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汚水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因为环境优美、珍稀动植物景观资源丰富,先后吸引投资8.5亿元建成生态旅游景点及生态农业度假观光基地等20多个,年创综合经济效益3000万元以上。环境也是生产力要素,村镇环境的改善也激发了客商的投资热情,城郊林园、马鬃岭等村因普及沼气环境整洁,相继引进了望春花果汁公司等6家外资企业。市能源办及其他部门还积极组织劳务、技术输出,近3年来先后向外输送沼气建设技术员160余人次及种植、养殖能手1万人次以上,年创经济收入逾6000万元。
湖北省松滋市委宣传部 王先元 唐鹏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实话实说
楼起树死太不该
辽宁丹东市 赵秋麟
位于辽宁丹东市站前广场附近的双星大厦,是去年竣工的一座现代化大楼。大楼的东侧和北侧道边原来有13棵银杏树,其中8棵树龄接近百年,十分珍贵。去年1月,施工单位在挖掘这座楼的基础坑时,破坏了这些树的根系,园林部门不得不将其中毁坏较重的9棵当即移栽他处。后来又有3棵被挪走。唯一没有动的一棵近百年银杏树,因没有成活,最近被锯掉了,只留下个树墩,十分可惜。现在,这座楼的东侧、北侧道边无一棵树,与邻近的楼房相比很是尴尬。
城市需要高楼大厦,也需要花草树木,二者不应当势不两立。即使建筑施工确需挪走树木,也要事先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后,有计划按程序地进行。但愿这种楼起树死的现象能够少些,再少些。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社会聚焦
尧渡河盼清流
流经安徽东至县县城的尧渡河,昔日,河流清碧,渔排漂荡,鹅鸭嬉戏,鱼虾畅游,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如今,几千平方米的河面上长满了水葫芦,杂草丛生,臭气熏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除河上污染,还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图①:青山环抱的县城被污水环绕。
图②:这位老人说:“以前这里河水清澈。”
图③:美丽的民居被包围在水葫芦中。
安徽东至县文化馆 王文奎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答复反应
“宰人”事件已致歉
9月4日,我们的来信《黄龙旅游被“宰”记》刊登后,四川省有关部门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迅即责成旅游执法部门严肃处理,不仅对九寨沟格萨尔王营盘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停业整顿,同时对有关责任人及相关问题作出了处理。“格萨尔王营盘”的主办单位四川省阿坝州文化局也十分重视,多次打电话向我了解7月23日我们一行在“格萨尔王营盘”被“宰”的经过,并于9月28日派一名领导携“格萨尔王营盘”的业务主管到柳州向我道歉,同时还带来了九寨沟格萨尔王营盘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员工的书面致歉信。四川省有关部门能如此重视这一事件,不护短、敢于面对现实以及九寨沟格萨尔王营盘有限责任公司痛定思痛的认识和知错就改的行动,令我们感到欣慰。
旅游企业应以游客至上为原则,不断增强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绝不能以侥幸心理对匆匆过客坑蒙拐骗或巧立明目增加游客的负担。我们相信整顿以后的“格萨尔王营盘”能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游客面前。
广西柳州市黄启提等六人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建议与要求
农村应设垃圾处理场
近些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废弃物品大量增加,有破鞋烂袜旧衣烂絮,有酒瓶易拉罐食品包装盒,有编织袋塑料兜和农膜,有玻璃碴农药瓶,有白色泡沫等等,既影响美观,又污染环境,且潜伏着一定的危险,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农药瓶经雨水冲刷,残液会流入水井池塘,容易造成人畜中毒;玻璃碴掉进水田,被人踩着,轻则流血致伤,重则酿成大祸;塑料袋和农用薄膜,在地里久埋,影响地力的提升和作物的生长;破衣旧衫废棉絮及食品盒,是病毒细菌孳生的温床,是流行病、传染病感染的源头……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更应着手行动。城市街道都设有垃圾箱,农村近期虽达不到这个标准,但完全可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废弃物品处理场。要教育农民从有利于自身的生产生活出发,戒除随手乱扔废弃物品的毛病,将废弃物品放到指定的集中地点,并定期进行处理。农村基层组织应该为农民办好这件事。 湖南衡阳县 唐胜一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
要重视乡村道路建设
走进苏北一些乡村,我们感到行路难仍是制约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远离县城的村镇,大多不通公路,唯一的泥路,随着农村机动车辆的增多,雨天路上的泥水齐腿肚子深,外地的车辆根本无法开进来,本地车辆也无法开出去。一位老乡介绍说,有一次,他们村有个孕妇难产,用手扶拖拉机往镇卫生院送,半路上,拖拉机陷进了泥坑。几十个人帮助推,也没把拖拉机推出泥坑,孕妇只得下车,还没走多远,因路上泥太深,肚子又疼得厉害,跌倒在泥坑里爬不起来,好心的人只好用竹床抬着孕妇,十几个汉子轮流抬了10里路才赶到卫生院。到医院后医生立即进行剖腹生产,如迟来半个时辰,这两条人命就全完了。凡是道路不通的乡村,工业就进不去,大多农民都只能搞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最近是南美白对虾上市的时候,可今年雨水太多,路非常难走,外地商贩收购对虾,价钱也很高,但运输车辆进不了村,眼看满塘的对虾就要烂死在塘里,有的农民急得直哭。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上级领导干部下农村视察,首选的条件是车子能不能去,不通车的地方就不去视察,自然,这里的农民苦不苦、难不难,就因无路而无人过问了。农村道路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要让农民致富,先帮农村修路。 江苏省射阳县四明镇 蔡步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