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特刊·现场目击)
专栏:
内蒙古 飞天英雄凯旋
本报记者 蒋建科
也许是历史的某种巧合: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39年后的10月16日,又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0月16日凌晨,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个多小时的航天员杨利伟,就要从天外归来!
晨曦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主着陆场,牧草枯黄,寒气袭人。早已在此待命多时的搜救队员和新闻记者们个个精神抖擞,大家兴奋得彻夜未眠,不到凌晨1时就出发赶往预定地点,争睹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主着陆场地势平坦,就像大地母亲张开胸怀,准备拥抱天外归来的游子。
“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再入大气层”。6时0分开始,遍布在各地的测控站、测控船发出的一条条调度口令在着陆场搜救指挥车里清晰响起。车内显示屏上的数据表明,飞船已顺利完成返回动作,开始进入我国境内。
6时07分,距离地面已不到100公里的返回舱开始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高速进入40公里的黑障区,地面与飞船通信暂时中断,着陆场暂时变得异常寂静。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着陆区第一个捕获目标的前置雷达站,在飞船刚出黑障区时就准确捕捉到目标。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测量站的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目标。当飞船距地面30多公里时,测量站操作员果断地向飞船发出“回收主电源接通”的指令。这又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返回舱的回收主电源能否在此时打开,直接关系到飞船能否顺利着陆、回收。人们又一次屏住了呼吸。
“主电源接通,回收着陆程序启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零时”逼近,飞船与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近。
一场完美的太空接力,终于传向了最后一棒。“空中搜索开始!”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下达了命令。紧接着,5架直升机带着嗡嗡的轰鸣,在落区上空形成5点布阵,一张立体搜索网迅速展开。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令人激动的消息。直升机上的测向仪收到了返回舱上信标机传来的信号。随即,两架在地面待命的直升机立即升空,加入到空中搜索分队中。每架直升机都携带了相关的返回舱现场处置工具,只要发现目标,就会立即降落,对航天员实施现场救护。
6时12分,空中迸发一声惊雷似的巨响,“抛伞舱盖了!”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墨蓝色的天幕,急切地搜寻着。此时飞船已完成打开主降落伞、拉出天线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据回收现场的航天专家介绍,在距地面10公里高度时,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巨大降落伞打开,返回舱开始减速下降。距地面6公里时,飞船返回舱底部直径约2.5米、像锅盖一样的防热大底已被抛掉。这块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防热层能有效抵抗因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而产生的2500摄氏度高温,保护返回舱安然无恙。
此时搜救指挥车内的“着陆场搜救态势系统”准确地显示出空中分队、地面分队的行进情况以及落区地形、地貌等各种信息。电子地图上,代表5架直升机的5条曲线开始向落点会聚。
“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在那里,在那里!”“‘神舟’回来了!”
“我是‘神舟’五号,我已着陆。”指挥车听到了航天员沉稳的报告声。
“直升机报告,目视返回舱。”直升机缓慢下降,停落在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搜索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
舱体外表在穿越大气层时因产生高温而变成了深褐色,伸手触摸,余热尚存。
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了!搜救队员迅速架起处置平台,熟练地打开舱门,只见身着白色宇航服的航天员从返回舱中探头出来,显得神采奕奕,他把面罩打开,推至头顶,微笑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他说:“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一时间,草原上掌声雷动,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一位蒙古族姑娘向杨利伟献上了哈达。航天员杨利伟顺着滑梯缓缓走向地面,在航天医学专家的协助下,进行重力适应,记者们抓紧时间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的指派,总装备部副政委朱增泉前往着陆场迎接航天员杨利伟,并与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一起护送杨利伟乘专机飞回北京。7时40分,杨利伟搭乘直升机飞离着陆场,现场激动的人们目送着航天员,久久凝望着直升机飞去的方向。
此刻,天边刚刚露出第一缕朝霞。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再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附图片)
压题照片: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距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下图:本报记者蒋建科在飞船着陆现场。
本报记者现场采访示意图
第7版(特刊·现场目击)
专栏:
远望三号 惊心动魄四百秒
本报记者 赵亚辉
太阳正要从地平线上升起,13亿华夏子孙也正期待着1小时后中国航天员首次从太空回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南大西洋时间10月15日21时03分,“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驾驶室。举目望去,舷窗外的大洋漆黑一片,静谧的天地间只能听到海浪敲打船舷的沙沙闷响。此时,2万多公里以外的祖国已是10月16日清晨5时04分。
“丁零零……”一声长达25秒的铃声划破了南大西洋的寂静,“返回段工作段测控30分钟准备,全船进入一级测量部署,人员按部署就位!”号令从广播中清晰传出,全船立刻忙碌起来,所有船员高度兴奋,各就各位,开始进行最后时刻的准备。
每个人都深深知道,作为“远望三号”的船员,历史性的时刻就要来临。因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经进入绕地球飞行的最后一圈———第十四圈,回家的时候到了,在飞船飞过南大西洋上空的时候,“远望三号”只有400秒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对飞船的一系列高难度控制动作:“抓住”飞船并稳定跟踪、发送进站链、第一次调姿、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第二次调姿、变轨发动机点火实施飞船制动控制并适时结束制动。
这将是惊心动魄的400秒!
“远望三号”自9月8日驶出长江,南下太平洋,跨越爪哇海,横穿印度洋,抢渡好望角,挺进大西洋,全体参试人员与风暴和巨浪战斗了整整38天,30%的船员在晕船呕吐中坚持工作,为的就是这400秒。
大副赵文斌离开重病的母亲,测控工程师刘辉峰离开垂危的幼儿,还有三副何军发等10人舍下怀孕的爱人,大管轮俞金生等18人放下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们,为的也是这400秒。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设备调试,无数回方案讨论,无数场模拟演练,还有无数次回想、预想、联想,无数次查问题、查差距、查隐患,这一切,为的更是这400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神舟”,我们在等着你!
船指挥中心。墙上悬挂的“让航天员放心上天,保航天员顺利返回”的大标语首先映入眼帘,红底白字在灯光的映衬下异常醒目。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唐晓勇副主任和张忠华总工程师面色凝重,负责测控任务实施的年轻副船长蔡宏备早已坐在指挥台前,不断地进行指挥调度,负责试验、训练和装备的工作人员也在不停地收集着来自各方面的最新情况。
驾驶室。当了10年船长的季红星站在舷窗前,注视着正前方,不停地给舵工下达各种航行口令,航海设备上清楚地显示:航向345度,航速12节。在大洋上,海水波动导致船体摇摆,使测量船上各种测控通信设备稳定跟踪太空目标的难度骤然增大,我国的远洋测控科技人员刻苦攻关,创造了“匀速直线航行”等测量方法,构思奇巧,动中求静,为提高设备跟踪目标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创造了条件。“远望三号”此时正保持着匀速直线航行状态,正是测控任务所要求的航行工况。
惯导机房,人员早已全部就位,船姿船位系统设备也提前开机工作,组长茆金福带领全组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惯性导航系统校正、测星校正航向等最后准备工作。
通信机房。无论是联调演练,还是实时任务,通信人员每次都要比其他参试人员提前就位。这是必须的程序,他们对此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负责卫星通信的工程师陈展正仔细检查着设备状态,负责调度通信的工程师肖庆扬坐在调度控制台前,注视着设备,侧耳仔细听着北京中心的调度指令。
主机集控室。这里是全船的心脏,是全船的动力之源。一走进这里,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昼夜温差在40摄氏度以上。机声隆隆,噪音超过100分贝,讲话必须像吵架一样才能彼此听到。就是在这种噪杂、闷热的环境中,机电部门的船员坚守着各自的岗位,为船舶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为测控任务提供着电力保障。此时,打开减摇鳍的命令已经在这里执行,船底两侧展开一对四米长的减摇鳍,如鲲鹏展翅般支撑在洋流中,大大减少了海浪造成的船舶摇摆。
USB雷达机房。这里是主战设备机房,笼罩着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气氛,对飞船进行控制的指令将在这里发出。无论是有着多次实战经验的主操作手,还是配合工作的其他参试人员;无论是参加过多次任务来保驾护航的老专家,还是刚刚大学毕业首次参加任务的新手,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涌现出一种激动、兴奋而又紧张的表情。
甲板上,微波统一测控系统、超短波天地通信系统、单脉冲精密测量雷达等测控设备天线已经一齐指向西南方地平线,这里将是飞船出现的地方。时间过得飞快,“一分钟准备”的声音响起。端坐在操作台前的USB主操作手张旭东双手紧握天线操纵杆,双目紧盯着面前的示波器。刹那间,仪器上跳出一个亮点,天线主波束随即牢牢将其套住。
“330发现目标!”“长江三号USB发现目标!”监控台前副测控长许宁亲自担任双捕操作,在大天线稳定跟踪后,就迅速按下几个按钮,在不到五秒的时间内,完成了双向捕获。
“长江三号USB双向捕获”,天地信道建立起来了。船指挥中心的通报让全船上下松了口气。
1分钟过后,飞船的进站仰角一到7度,北京中心就下达了“发送进站链”的指令。飞船上图像、电源等设备开机。飞船下传的各种信息,包括飞船轨道、姿态、数字图像和航天员话音等,通过船载卫星通信站,迅速发往北京指控中心。
“一次调姿开始……”随着北京指控中心连续下达控制指令,一串串指令变成电波不停地从“远望三号”船上射向太空,飞船渐渐地按照预定轨道顺利返回,跟踪仰角在慢慢变低。
“一次调姿到位”,“轨返分离”,“二次调姿开始”,“二次调姿到位”,“制动开始”,“制动结束”,北京中心不停地通报指令的发送、执行情况以及飞船的运行情况。当跟踪仰角下降到5度时,中心机发出通告“遥控工作期结束”,并开始定轨和计算各分离点参数。
4度、3度、2度、1度,USB雷达天线一直稳定地跟着飞船。“330跟踪结束”,“长江三号跟踪结束”,这声通报响起,所有的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各机房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远望三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飞船返回舱也逐渐接近地球,向着设在祖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着陆场飞去。
大西洋海域当地时间22时42分,即北京时间6时42分,在焦急的等待中,北京指控中心终于传出了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消息。
“成功了!”“让航天员安全回家”的誓言终于实现了,“远望三号”上300多名船员立刻欢呼起来,又蹦又跳,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伴随着阵阵波涛,回荡在浩瀚的大西洋上。(附图片)
航天测量船在工作。
第7版(特刊·现场目击)
专栏:
酒泉 感受上升
本报记者 廖文根
几分钟后,当大地的震颤渐渐消失,茫茫戈壁滩重归宁静时,站在发射塔架1000米外,记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浩瀚的太空,终于有了中国人自己的位置……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鞭炮声此起彼伏,东风航天城的职工用最为喜庆的方式庆祝中国首飞航天员胜利返航。21个多小时前,就是在这里,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开始了令世界注目,令国人自豪的太空旅行。
10月,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东风航天城秋意正浓。10月10日记者抵达这里。而就在当天,中国进行载人航天发射的时间已经正式向世界公布。而在此次发射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称为“发射首区”,记者在这里亲历了中国的飞天壮举。
“发射”是这个戈壁生态城的主题,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每一次发射成功,都将中国航天事业抬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10月15日的这次发射,无疑为这个小城留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将中国送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7天的时间,记者收获的不仅是一次次激动。身处航天城,记者发现,在这个离绝大多数人较为遥远的地方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的心与共和国贴得那么近。
7天时间,记者的脑海中储存着许多故事,但让记者感动的仍然是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画面。
“截止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问题。”10月10日下午,针对大家关心的发射准备情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高兴地对记者说,“箭船的质量我们十分满意。”“首飞航天员作出了很大的付出。与此同时,在他的背后有很多无名英雄。为了这个试验,很多人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我们的工程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很多平凡的人作了很多平凡的事,平凡的事情做好,集合起来才是伟大的事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的话引起了记者的共鸣。而对近在咫尺的“飞天”,胡世祥信心在握:“别人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而且比别人干得好。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有志气的民族。”
“为什么我们能用比较少的经费,比较短的时间胜利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关键在于我们有一支宝贵的队伍。”10月11日下午,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谈起载人工程队伍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你看看我们的人多么仔细呀!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每次都把它发射成功,一成功,既节省时间,又节省经费。”
“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我们有幸能够担负这次任务,我们感到无上光荣。”10月14日下午,一场激动人心的见面会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在此次见面会上,中国首飞航天员梯队首次亮相。杨利伟与记者的对话至今仍在记者耳边回荡。
10月15日凌晨5时30分,还是在问天阁。一个载入中华民族历史的出征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4小时后,中国人的飞天壮举变成了现实。
10月15日9时,一个永载史册的画面在记者面前真实展现。(附图片)
本报记者廖文根在“神舟”五号转运现场。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