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深圳:做好“协调发展”大文章
王茂亮 张惠屏
今年前9个月,深圳市获得了“双胜利”:抗击非典实现“零死亡”,GDP增长16.7%。然而,与此同样重要的是,协调发展理念正在深圳各级干部中形成。
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今年视察深圳时提出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不仅仅以GDP论英雄
今年6月初,抗击非典的斗争还处在最后决战阶段,深圳市委、市政府就在深刻思考应从非典中吸取什么教训。市委、市政府认为,通过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能只关注GDP的数字,更要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与经济同步发展,将难以获得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只要是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有时即使牺牲一些经济利益,牺牲一些发展速度,多花些钱,也是完全应该的。像治理河流污染和环境卫生,虽然投入很大,不像盖幢楼、修条路、上个工程那样立竿见影有让人看得见的“政绩”,但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定要下决心解决好。
“协调发展”,摆上了深圳最重要的位置。20多年来,深圳的GDP年均增长30%以上。深圳干部一直以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自豪。如今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不仅仅以GDP论英雄,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深圳的相当部分干部来说,是个新课题。
怎么推进“协调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办法之一是:教育全市干部树立协调发展的政绩观,并改变干部考核思路和办法。
10月2日,深圳各大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重大交通事故每天通报,将行政区域、死亡人数、事故地点、所属(镇、街道办)辖区交警中队和有关部门责任人的名单全部向社会公布。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更是一种公开考核干部政绩的新形式。
在深圳,除经济发展指标之外,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还有许多新内容。
围绕解决深圳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突出矛盾,市委、市政府将解决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社会治安等问题,将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建筑等城市规划和管理问题,均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深圳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还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并考核。
事关提高公民素质的市民受教育程度,镇、村建设图书室,社区建体育设施等也都列入干部考核范围。而且,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和今年都将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列为议案,跟踪监督落实。
非典袭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不仅迅速健全城市应急系统,决定投资8亿元建疾病控制中心和传染病医院,同时还就建立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突发事件医疗救助体系、健康教育体系等八大体系建设,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明确任务。
对于群众反映的少数公安机关不破不立,片面追求破案率的情况,深圳市调整了对公安机关的考核指标,不把破案率作为衡量公安机关工作的唯一标准,而是把公安机关有案必接、如实立案、尽力破案作为考核内容。从2003年8月起,市公安局对每件报案必须向事主出具报案回执,并提供可供查询的电话号码,以便群众查询案件办理进展情况和进行监督。
对外来劳务工最低工资、欠薪保障、人身安全等方面的保护,更是深圳考核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核干部什么,干部就干什么。协调发展正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
从“打工仔”到兄弟姐妹
20多年来,深圳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700万以上,而户籍人口到目前为止只有140万左右,外来劳务工的数量达到300多万人,远远多于户籍人口的数量。
深圳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300多万劳务工的汗水,不关心劳务工,就没有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党政干部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那样对待外来劳务工。
工厂关门、酒店倒闭、企业资不抵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时有发生。一些破产企业拖欠员工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的工资。深圳的欠薪保障制度,为包括外来工在内的企业员工精心编织了一张保护网。随着《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欠薪保障条例》的实施,在171件劳资纠纷当中,已有20239名员工受益,拿到了欠薪保障基金垫付的2289万元工资。
外来工子女的读书问题一度是深圳的一大难题。深圳市在努力扩大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工子女入学的同时,鼓励社会办学,发展民办教育。在非户籍人口高达90%以上的宝安区,民办教育已形成国有民办、民办公助、企业办学、中外合办和租赁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今年还诞生了两个民办教育集团。该区中小学学位从4年前的不到11万个,增加到现在的19.4万多个。宝安区教育局局长郑映通说,现在不管是本地生还是外来工子女,宝安已实现了适龄中小学生人人有书读。而且,民校高考800分以上人数已占到全区总数的1/3以上。今年高考,全省历史单科“状元”刘九源和全市物理单科“状元”窦忠良,均出自宝安民办学校。
在深圳,外来劳务工当选人大代表、团市委领导已经不再是新闻,深圳早已把外来劳务工视为一家人,他们和户籍人口一样,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深圳围绕外来工权益保障问题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劳务工条例》、《劳动合同条例》、《最低工资条例》等一系列法规。2002年9月,深圳还为广大劳务工“度身定做”了一本法制教育读本——《深圳市劳务工学法用法读本》,免费送给每一位劳务工。
民心工程“净畅宁”
今年7月开始,深圳市以“净化城市环境,畅通城市交通,安宁社会秩序”为目标,全面推进“净畅宁工程”。这是深圳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全市部分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车辆拥有量以几何倍数增长,加之“带状城市”的先天不足,时常造成交通堵塞;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口,带来了比较复杂的治安形势。
非典过后,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更多地关注市民的公共利益,更多地关注民生:让老百姓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吃上真正放心的食品,让人人出门放心、行走舒心、在家安心。把深圳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市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去查看,亲自体验市民生活,实地了解群众疾苦,面对面倾听市民呼声。情为民所系,必然权为民所用、利民为所谋。今年7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即推出了关乎千家万户的“净畅宁工程”。市政府还把“净畅宁工程”的《实施方案》在深圳各大报纸全文刊发,动员人大、政协、广大市民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市区政府及公安、环保、城管、消防等部门雷厉风行,打击路面“两抢”行动,“秋季破案大会战”,狠狠打击犯罪分子;警察上路疏导、科学完善路网,让市民出行顺畅;治尾气、查噪音、排污水、清垃圾,净化城市环境……
据调查显示,有77.6%的市民认为实施“净畅宁工程”很有必要。两个多月来,深圳交通堵塞明显缓解,汽车尾气污染、恶性刑事案件和“两抢”等得到有效遏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78.4%的市民认为“净畅宁工程”有效果。
以规划为龙头搞好国际化城市建设
深圳市已经把建设国际化城市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正致力于提高规划水平和建设标准,以实现与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的高标准的协调发展。
在深圳,特区内的“城市形态”与特区外的“农村形态”也制约着深圳协调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努力将城市规划覆盖到特区内外2020平方公里。
今年,深圳加快了卫星新城的规划建设。今明两年重点搞好3到4个卫星新城建设,按照一市多城、众星拱月的思路,优化城市布局,加快特区内外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把中心区与边缘城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大城市体系。
今年8月,深圳对城市规划标准作出了重大调整:特区内外统一建设标准。新标准体现了特区内外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将原村庄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城市用地范畴,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分类,首次在用地分类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上将特区内外统一。同时,统一了特区内外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规划全市绿地率应大于45%,绿化覆盖率应大于55%,绿化面积覆盖全市一半以上。
延伸特区内外的干线道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一横八纵”干线道路年内启动,其中最重要的“一横”——南坪快速路已经开工,明年底实现主线通车。覆盖全市的“三环九射”大交通规划已基本确定。
在加快特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同时,深圳市委、市政府还高度重视特区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从1995年起实施的“同富裕工程”,就是为了使欠发达地区富起来。近两年,工作力度不断加大。8年来共投入44亿元扶贫帮困,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1.8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05倍,基本解决了行路难、上学难、照明难、通讯难、就医难,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市一起协调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昨日全国内地非典疫情零报告
负担卡中看变化
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交通村农民朱建华是个有心人,他完整地保存着1993年以来的11张农民负担卡。这些卡上的数字涨涨跌跌,卡名不断更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10年来农村税费征收工作的变化。
国庆期间,记者来到朱建华家。刚从田里拉稻草回来的朱建华把11张卡分别摊在桌子上,说:“2000年农民负担最重,我一家4口人,两个劳力,种了4.6亩地,缴税费1514.4元,亩均达到320元。今年最少,一共608元,是负担最轻的一年。”
记者从朱建华的10年税费凭证中发现,1993年是一张“监利县农业承包合同书”,1996年是“荆沙农民负担监督卡”,1998年改为“湖北省农民负担监督卡”。朱建华说:“往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交钱,也不知道该不该交。虽然有负担卡,但是卡内和卡外是两码事!”1997年朱建华的负担卡上填写的是应交款595.8元,但那年实际交了1103.5元。“有的年份卡外负担比卡内负担还要重,收多收少完全是村里的一句话。”
朱建华翻开1995年的收款票据,一共有8张,那年他交了996.93元,可开具的票据上只有收款金额,没有收费名目。
去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朱建华领到一个农民负担结算清退“明白袋”,清楚显示着去年他已缴税费以及后来结算清退的843元钱,他实际缴税费只有600多元。他收藏着两张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完税证”,第一次缴纳488元,后来核对计税面积,确定应计税489元,第二张完税证仅收取1元。“哪怕1元钱政府也给我们慎重地开票!负担真的减轻了,收税真的很规范了!”朱建华感慨地说。
据交通村党支部书记周泽民介绍,2000年全村税费为26万元,2002年降到14.8万元,今年还要少一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昨日全国内地非典疫情零报告
新疆新型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本报乌鲁木齐10月12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截至9月底,新疆已有29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的80%以上。更可喜的是,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为解决再就业问题,年初新疆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并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所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自治区有关部门还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再就业困难户重新上岗。仅今年年初,乌鲁木齐市政府就一次性购买了2000个公益性岗位,使那些年龄偏大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夫妻双方无一人就业或无一子女就业的下岗职工、家庭收入低于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下岗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为了提高再就业人员的创业能力,新疆劳动部门把就业再就业培训作为职业培训的重点,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技能培训。据统计,今年新疆就业再就业培训人数已经近30万人,经过培训后就业和再就业率达到75%。尤其是今年积极推行的创业培训,创业成功率达到55%,超过了全国水平。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新疆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今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员中,到国有单位的只有8%,到个体、私营及三资企业就业的占53%。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昨日全国内地非典疫情零报告
河南启动防非典工作机制
非典防治组织机构全面启动正常工作
本报郑州10月12日电 记者王明浩报道:为防止今冬明春非典疫情再次发生,全力做好非典防治工作,河南各地非典防治组织机构近日全面启动正常工作机制。
从10月1日起,河南卫生系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开始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保“95120”非典防治热线正常运行,发现可疑病例随时报告;各级流行病调查人员和消毒人员“全天候”值班,随时待命。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医院设立体温测量站和相对隔离的预检分诊点,各地规范设置的发热门诊重新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各级医疗机构和人口密集的场所入口处要设专人监测体温,发现体温异常(体温≥37.5℃)或有可疑症状者,立即送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筛选;省市两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和重症SARS患者救治组成员进入待命状态,随时接受调遣。
到目前为止,河南已在18个省辖市各指定了1所非典定点医院和1—2所后备医院,并设置了1962个发热门诊。省、市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了19个医疗救治专家组,56个重症救治组。
河南要求各地完善非典疫情专报系统,尽快形成一个覆盖全省城乡的疫情网络:全省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必须在10月10日前实现非典疫情上网直报。没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将由国家统一招标采购专用上网电话,11月中旬实现疫情直报。
为规范对发热患者的治疗,河南省卫生厅还规定,坚决禁止个体诊所、门诊部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意处理发热病人。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甘肃退耕还林逾一千四百万亩
本报兰州10月12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根据最新统计,甘肃省今年已完成退耕还林工程763.81万亩,占当年总任务的95.48%。加上前几年的成果,甘肃累计退耕还林1408万亩,连多年寸草不生的荒山和戈壁上,都现出了丝丝绿意。
今年甘肃省的退耕还林任务是800万亩。各地把江河源头及两岸、库区周围、林区林缘和生态脆弱地区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实行集中连片,山、坡、梁、流域全面治理,整县整乡整村推进,突出规模效益。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建万亩以上工程80多处,总面积超过100万亩,新建5000亩以上工程340万亩,其余大部分工程都在千亩以上。为保证造林质量,全省坚持县、地、省逐级检查,按验收结果向退耕农户兑现补助。此外还广泛使用抗旱技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确保了成活率。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沈阳初雪
10月12日,沈阳市儿童医院花园里的两只熊猫雕塑在“冒雪嬉戏”。当天凌晨,沈阳迎来今年秋冬之际的第一场大雪,气象部门说比去年提前了半个月。这场降雪是11日的一股强冷空气造成的,预计12日最低温度将下降到零下1摄氏度,而降雪前沈阳的日最低气温为11摄氏度。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多方筹集资金 优化教育环境
太原投资120亿元建设教育园区
本报太原10月12日电 记者安洋报道:太原教育园区的12个基础设施项目8日开始向社会公开招商,这标志着总投资约120亿元、太原市最大的教育园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学生入学率的大量增加,学校空间狭小、活动场所和校舍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情况已越来越成为制约太原市教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太原市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教育园区的建设规划,建设占地17040亩,园区建成后,可容纳人口约20万人,其中,学生总人数约13万人,教职工总人数约1.5万人,园区总建筑面积约450万平方米,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全国打击假烟成效显著
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做出贡献
本报北京10月12日讯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共查处制售假烟案件25.8万起,收缴假烟50.8万件,捣毁制假窝点2336个,查获制假烟机1360台,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烟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上半年烟草行业实现税利866.71亿元,同比增加103.54亿元,增长13.57%,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新贡献。这是1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公安部联合召开的卷烟打假表彰会透露的。
为深入开展打假活动,去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公安部建立了联合打击制售假烟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制度,并成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一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公安部先后10次派出工作组,对福建、广东、山东、江西、湖南等省的打假工作进行督导,在广东、福建组织了4次大规模的打假行动。今年4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发了卷烟打假案件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各省级烟草专卖部门将制售假烟、非法拼装倒卖烟机、原辅材料案件及违法犯罪分子的基本情况在网上登录;指定专人及时汇总分析有关案件线索,发布协查请求。自系统启用以来,各省共发布案件信息1684条,犯罪嫌疑人信息1927条,协查请求22条。
(胡文)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国政法大学授予范徐丽泰名誉博士
本报北京10月12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研究审核同意,中国政法大学昨天举行仪式,授予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会主席范徐丽泰女士法学名誉博士。
据介绍,这是中国政法大学依据《学位条例》第一次对外授予名誉博士。在授予仪式上,范徐丽泰女士为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做了一国两制和香港法制实践的专题演讲。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