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第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竞争中寻求公平——五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 '...

第3版(国际)
专栏:

在竞争中寻求公平
——五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
陈文敬 萨姆尔·雷兹克
  《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指出,“竞争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鼓励世界相互依存的国家之间以及社会生产部门之间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反对阻碍贸易和机会均等的垄断,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自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将竞争概念引入经济学以来,“看不见的手”一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从打破垄断到寻求公平竞争,这一历史演进过程既揭示出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对市场行为文明的诉求。
  从理论上讲,竞争是绝对的,公平则是相对的。所谓竞争是绝对的,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因为,资本来到世间伊始,就天生具有了增值欲望和强烈的利润最大化冲动。正是这种欲望和冲动,决定了市场竞争无时不在,永不休止。在竞争过程中,弱者和落后遭到淘汰,强者和先进获得发展,包括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体制与制度等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此乃其一。其二,竞争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从电气化到今天的电子信息化,从自然经济、工业经济直至知识经济,都离不开竞争的催生。其三,竞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尤其是随着贸易和投资壁垒的逐步消除,生产要素更加便利地跨境流动,使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不同的各经济体不仅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成为可能,而且变为现实。当然,受利益和利润最大化的驱动,盲目滥用资源和掠夺性使用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也会破坏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危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引起严重关注并予规制的行为。其四,竞争促进社会福利增长,而垄断则使福利受损。现在,世界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则,目的就是通过保护竞争,激活市场,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如此,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当今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之所以呼唤公平竞争,皆因竞争中的不公平行为普遍严重存在,它导致市场失灵、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整体社会福利受损。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此相继做出了努力,把公平竞争作为重要原则贯穿于各有关协议和协定之中,并成为各成员必须承诺共同遵守的纪律。
  事实上,公平只是相对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所谓公平是相对的,我们至少可从“形式上公平与实际上公平”的区别中得到一些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往往会约定俗成地形成某些惯例,或通过达成共识而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小到行业内,大到国家间,都有大量的惯例与规则。按照这些惯例或规则行事,就是公平的,否则就有失公允和公平,尽管这种公允和公平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甚至掩盖着实际上的不公平。比如,GATT/WTO制定了一系列协定和协议,各成员均须遵守,应当说形式上是公平的。
  如果趁新成员申请加入时对多边规则不甚了解或缺乏相关知识,在协议里写进一些有悖于WTO《保障措施协议》的条款,则有失公允。例如,将业已不再使用的“市场扰乱”概念重新用于针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或者一方面承认新成员缺乏“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又在某些关键之处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偷换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而且还把“严重”二字去掉,从而大大降低发展中成员实施保障措施的门槛;又如,对确定进口与损害或严重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表述含混,造成使用保障措施的随意性,影响正常贸易的进行。其实,《保障措施协议》对此已有明确规定,“如增加进口之外的因素正在同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则此类损害不得归因于增加的进口。”凡此种种,都有失公正、公平,也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公平竞争并非“自然竞争”、“完全竞争”。公平竞争是既承认差别又统一规则、既保护竞争又寻求公平的竞争。这里所体现的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握手,是现实与希冀的结合,是发展与稳定的兼顾,这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不公平竞争依然普遍存在的今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尚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进一步加强多边和区域合作、制订和完善竞争政策、消除市场准入歧视、给予内外资企业相同的国民待遇、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当前,人们对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十分关注,它能否真正成为“发展回合”,还要看各方尤其是发达成员为达成相对“公平”的协议所做的努力。如果“多哈回合”能在农业补贴、反倾销、加强发展中成员执行协议的能力建设等任何一个方面达成共识,也是新一轮谈判的成功和WTO对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做出的新贡献。总之,规则有利于竞争,在竞争中寻求公平,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注:陈文敬为商务部外经贸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萨姆尔·雷兹克为埃及学者、中东国际关系项目总秘书长) np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总统拒绝内阁辞职
  本报汉城10月11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总统卢武铉今天上午10时在总统府举行紧急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为稳定政局,他已经拒绝了内阁和总统秘书室的集体辞职要求。
  卢武铉说,今天一早包括韩国总理高建在内的韩国内阁成员和总统秘书室的全体秘书向总统递交了集体辞职的要求。为了稳定政局,我拒绝了他们集体辞职的要求。他说,目前韩国政局混乱的情况,我要负完全责任。他期望以高建为首的内阁和总统秘书室应承担起稳定政局的重任。
  卢武铉说,韩国政坛上的混乱由来已久。我作为总统执政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遭到各种势力的重重阻碍,在国会上内阁长官被无端攻击,新提名的内阁人选也被莫名其妙的借口否定。国会不仅不维护总统的地位和威信,反而处处与总统作对。为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我决定接受“国民再信任”的方式,解决目前的信任危机。
  在提到如何以“国民再信任”的方式,解决目前信任危机的问题上,卢武铉说,正考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卢武铉说,通过国民的最终评价,我有可能下台。“我认为,韩国有许多好总统的人选”。
  卢武铉总统拒绝内阁和总统秘书室集体辞职后,以高建为首的内阁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高建呼吁内阁要稳住阵脚,为稳定政局而做出努力。
  据韩国媒体的舆论调查显示,目前赞成“公民投票”的占47.7%,反对的占44.4%。 np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要求
 外国军队必须从伊撤出
 韩民众集会反对向伊派兵
  据新华社布特拉贾亚(马来西亚)10月11日电(记者邱孝益、荣守俊)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贝勒克齐兹11日要求外国军队撤离伊拉克,在伊拉克恢复独立之前,由联合国管理伊拉克事务。
  贝勒克齐兹在伊斯兰国家高官会议上说,“9·11”恐怖袭击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使伊斯兰国家受到巨大冲击。这一形势要求成员国团结一致,应对挑战。
  谈到伊拉克问题,贝勒克齐兹说,伊拉克人民饱受战争和制裁之害,目前伊拉克的独立和主权仍遭到严重损害,国内缺乏安全和基本的生存条件。
  关于巴勒斯坦问题,贝勒克齐兹说,由于以色列拒绝执行“路线图”计划,巴勒斯坦的局势在恶化,巴勒斯坦人民正在继续遭受侵略和掠夺。
  据新华社汉城10月11日电(记者张锦芳)韩国各界群众4000多人11日在汉城举行集会,反对韩国政府向伊拉克派遣战斗部队。
  351个韩国市民团体和社会团体组成了名为“反对向伊拉克派兵非常国民行动”的组织,当天在汉城举行了“反对向伊拉克派兵泛国民行动之日”的集会。
  参加集会的群众通过一项反对向伊拉克派兵的决议书。
  集会结束后,与会各界群众还在汉城市内举行了反对向伊拉克派兵的示威游行。
  当天,大田、大邱、釜山、光州、清州等韩国主要城市相继举行群众集会,反对韩国向伊拉克派遣战斗部队。 np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打造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后记
本报记者 黄晴
  9月下旬,在文化部的组织下,记者对马耳他、法国和埃及的中国文化中心进行了采访,对设立驻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必要性及其功能和现状有了一点直接的感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开始在国外设立文化中心。据不完全统计,英国先后设立了220个中心或文化教育办事机构,法国设有134个,德国有127个,意大利有86个,日本有21个。美国则在许多国家设有美国之家或美国中心等类似机构。冷战时期,苏联在国外共设立了52个文化中心,许多其后为俄罗斯继承。韩国、印度等国也在国外设有文化中心。中国目前在毛里求斯、贝宁、埃及、法国和马耳他设立了文化中心。
  各国设立文化中心的模式各异,但均为负有国家使命的行为,这反映了当代国家意识到文化影响力的巨大作用,为提升自己的软国力、宣传本国政策、树立本国形象而采取了这一措施。记者在法国和埃及顺访了英国文化中心,深感英国在推广英语上不遗余力。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不仅使主流英语国家获得经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甚至使英语教育本身也成为获利颇丰的产业。美国在马耳他没有文化中心,但美国大使在参加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式时对记者说,电视电影就是美国的文化中心。
  近代以降,中国在世界上处于积贫积弱的地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代表似仅为中餐。此后又出现了“功夫”这一中国文化符号,但这也主要是靠西方影视塑造的。20世纪后半叶,中国走上了独立复兴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大为提高,学习中文的热潮开始形成。法国、埃及和马耳他的中国文化中心相继举办了汉字展,参观者兴趣浓厚。以埃及为例,在13所综合大学中,有两所正式设有中文系,另有8所强烈要求开办中文专业,现有学习中文的学生约550人,比以前大为增加。在埃及中国文化中心,记者参加了一次“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的讲演活动,埃及青年学习中文的浓厚兴趣和踊跃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法国,记者采访的法国人士都谈到法国人关注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法国外交部远东处处长阿班苏尔认为,设立法国中国文化中心,与法中文化年活动大体同步,时机很好,符合法国人了解中国的期望。法国人不仅希望了解传统的中国,更想了解在世界各种潮流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对法国人来说,进行两种文化的对话,了解不同的文化,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人生的丰富。“9·11”事件之后,人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文化差异可以产生争端和冲突,增进相互的文化了解,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法国有一位中国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收藏者亨利,他在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过收藏展。他认为,法国人有尊重文化特性和独特的美的创造力。在去贵州的外国旅游者中,法国人最多,他们喜欢发掘旅行中的人文内涵,风景里有人,最重要的是人。巴黎国家歌剧院院长余嘉认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提供了一个两国人民的交流之桥,尽管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了方便的交流方式,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是不可替代的,否则,把自己封闭在机器前的人类可能会消亡。
  在马耳他建立中国文化中心是马耳他总统德马尔克的提议,他亲自参加了中国文化中心的开幕仪式。他认为,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不仅应该是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中心,而且应在欧洲—地中海地区起到文化辐射交流作用。
  综上所述,从已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的几个国家的情况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客观条件均比较成熟。从中国自身的情况看,综合国力已达到相当水平,对外联系水平提升很快,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不同国家间的文化理解,这已成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建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这一大课题中的必要步骤。(上) npU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