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第10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口袋党员”何时找到家 '...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近年来,流动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但因一些地方党建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许多人成为“口袋党员”——
“口袋党员”何时找到家
本报记者 崔士鑫
  “口袋党员”:不容忽视的党建“盲区”
  不久前,在广东东莞市凤岗镇一公司负责品质部工作的姜长华,重新参加了党员登记。此前,这位1985年入党、曾在湖南一家国企任职的党员,从1997年外出打工以来,已有6年没有参加组织生活了。
  无独有偶,在江西瑞金市,一位商业城的个体服装经营户、共产党员杨上海,直到商业城成立党支部时,许多人才知道,这个常年在外经商的个体户,原来还是名党员!而他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这个流浪多年的‘口袋党员’,今天终于找到家了!”
  “口袋党员”,是近年来的新现象。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共有党员212.6万名,仅占从业人员的2%左右,80%以上的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没有党员。
  对策滞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员的流动性大大加快,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党员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据统计,1989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从业人员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日前已聚集了1亿多人。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同,这些地方党组织暂时还不很健全,党员到这里以后,追求也与在国有、集体企业中有所不同,因此党员的角色定位、组织关系的衔接,都要求各级党组织及时采取新的对策,使党员管理工作不致“断线”、“脱钩”。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许多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非公”经济就是要对“非公”经济“网开一面”,害怕强调建立党组织是重复计划经济的“老做法”,吓走“非公”企业;有的则觉得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刚建起组织,人就走了,管理起来太麻烦,没有积极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建设,使组织关系迁出原单位的流动党员没有了“落脚点”。另一方面,一些“非公”企业主则担心建立党的组织会影响到企业自主、灵活机制的发挥,影响业主权威,党员开展活动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加企业负担等。而一些“非公”经济中的党员,也存在着“被雇佣”的思想,只顾挣钱、不问政治,有的怕暴露党员身份,被业主另眼看待,而有的想找组织接转关系,但因组织部门仍以老办法对新情况,最后也是面对重重困难,望而却步,成了“口袋党员”。
  在北京某中外企业家服务公司工作的许燕,大学时代就入了党,“北漂”在京已有3年,组织关系却一直没有着落。她先后到两家公司工作,但两家公司都不负责档案入组织关系方面的事,那里也没有党支部;档案到了人才中心,也因她没有北京户口、她工作的单位没有人才中心的所属支部,而无法接转组织关系。她还几次到社区居委会联系,人家也表示“不大好办”。
  多管齐下:党员管理的当务之急
  非公有制经济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到2002年底,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数已超过2640万家,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上缴的税收也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3,在许多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必须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而要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至关重要。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目前全国仅有约3%的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因此应以联合建、依托建、区域统建等多种方式,尽快让“非公”组织里的“口袋党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同时要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地位和任务,创新管理体制,方便和吸引“口袋党员”“回家”,壮大“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队伍,为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因企制宜地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打下基础。
  近年来,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的党员不愿亮明身份的现象,一些地方通过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通过在企业注册、招工登记时设置党员情况栏目和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月”活动等途径,正在逐步减少“口袋党员”现象,让越来越多的“口袋党员”归队,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UNB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国家司法考试今年将更严格
 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本报北京10月9日讯 记者武侠从有关部门获悉:即将于本月11、12日举行的国家司法考试,将比去年更加规范严格。目前,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考试试卷全部送达各地。
  据了解,司法部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对考试组织实施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等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印发了《国家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规则》、《监考工作规则》、《考场规则》等多个文件,使考试组织实施和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更加规范、严密。
  在考试环节的安排上,有关部门今年做了更为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尤其是在保密制度和考试纪律两个重要环节上,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考试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严格要求各地考区、考点、考场的各项工作;严格监考人员选配标准,加强监考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以暗访、巡查等方式对各地的考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UNB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西部老英模来到天安门
本报记者 潘跃
  国庆节前夕,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太阳徐徐升起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晨曦中,70多名年过花甲的老人肩挎金丝授带,眼眶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格外引人注目。
  这些老人是来自西部地区的老英模。他们当中有生产、技术标兵、革新能手;植树造林模范、农村牧区致富带头人。他们来自公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条战线,有蒙、藏、回等9个少数民族的代表。他们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升旗仪式结束后,西部老英模们立刻被广场上的游客包围。来自浙江的两个小伙子翻动着“全国特等战斗英雄”刘吉尧挂满胸前的军功章,当得知刘老已82岁高龄,是电影《智取华山》中刘参谋的原型,1950年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时,他俩十分敬慕,和刘老合影留念。一位在京的蒙古族青年搀扶着全国“三八”红旗手、70岁的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牧民珠拉。老人家带领牧民致富,美名传遍草原。当问及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时,身着民族节日盛装的珠拉一个劲地说“白日勒娜(高兴)”。
  一阵阵照相机的“咔嚓”声传来,北欧的一个旅游团发现了中国的“西部老英模”,他们询问着、赞许着,纷纷拍下了珍贵的镜头。宁夏的郭茂林、西藏的饮绕甲楚、重庆的何树明、云南的张式禹等老英模被他们摄入镜头。
  “祖国太伟大了,首都太美了。”1959年被授予“全国民兵战斗英雄”、事迹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雪山雄鹰”七林旺丹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后,眺望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激动地对记者说:“看到国家欣欣向荣,回想起当年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情形,觉得自己为平息反动武装叛乱,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稳定所做的斗争,非常光荣和值得!”80岁的贵州英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刘盛全老人对记者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大都已满头银发,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政府和中国老龄协会支助我们进京参观,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吃过苦、流过血和汗的人。
  在天安门城楼上,1960年荣获“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新疆玛纳斯县高级农艺师对记者说:“我专科学校毕业后从安徽来到新疆支边,在边疆奋斗了一辈子,在新时期,我们这些老英模将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为祖国的富强发挥好余热,奉献一生!” UNB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培养与引进并重
王新祥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哪里来?究其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本地人才,一是引进外地人才。
  重视引进人才本身并无不妥。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加快引进大量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是参与人才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缓解人才短缺、改善本地人才队伍结构的迫切要求。但是,如果把引进人才作为缓解人才短缺状况的唯一途径,或者不顾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了引进而引进,将本地人才培养的任务束之高阁,未免有失偏颇。本地人才始终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才总量的绝大多数,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光凭这一点,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本地人才培养。更何况,重视本地人才培养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好处。一是从人才流动的规律看,本地人才层次较高,对外地高层次人才本身就具有一种吸引力,从而实现“以才聚才”;二是从人才使用的规律看,本地人才充足,也有利于配合引进人才做好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三是本地人才还具有熟悉本地情况、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归属感相对较强等多方面的优势。从反面看,片面重视引进人才,忽视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容易出现“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挫伤本地人才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处理好培养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培养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并重,注重人才政策的协调和平衡,这是从人才工作实际出发、科学有效的正确思路。 UNB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河南郑州中级法院认真做好对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确保贫困的群众打得起官司。图为日前该院法官回访有关当事人。(刘红建 胡振琪摄影报道) UNB品论天涯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绿城中一颗璀璨明珠
——记发展中的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
郑盛丰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一座“草入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开”的绿城。改革开放以来,迎着西南出海通道建设、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春风,绿城南宁日益显示出无穷魅力。
  “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这既是壮乡首府的发展目标,也是此间正在变化着的现实。而最富内涵和潜质的变化,是城市技术含量的快速增长。在这方面,不能不提到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是这个高新区,每时每刻都在焕发着壮乡首府的青春,催动着中国绿城前进的脚步。
  相对于技术力量雄厚的中心城市,南宁处于滞后的地位。但南宁高新区留给人们的数字,却显示着骄傲和辉煌:10年来经济总量年均增幅在60%以上;最近6年,该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国同业中的排位,整整上升了10名!
  营造良好环境真诚构建投资者的创业乐园有没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常常是决定高新区盛衰的关键所在。
  南宁高新区人对此深有感悟和体会,也在这方面感受过艰难和欢乐。
  来到拥有“半城绿树半城楼”美誉的南宁,倘若你进入南宁高新区工业园,放眼望去,满眼皆绿,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创业园以及一座座标准厂房静立在蓝天白云下和绿树芳草中,如果不是路边的告示牌提醒,你或许会以为这是公园而不是工业园。而此时此刻,谁能想象得到原来这里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里最初的建设者却很清楚,眼前的主干道大学路原先叫“西乡塘路”。不言而喻,这里曾是南宁偏僻的西郊,四周尽是荒坡野岭。为了改变这里的面貌,修路架桥、改善硬环境就成了南宁市政府和南宁高新人的必然要务。于是,投入巨资改造拓宽了原先坑洼不平的近10公里的西乡塘路,把这片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连成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路”。而后,随着火炬路、科园大道及城市快速环道等多条道路相继竣工通车,这里的交通终成坦途……
  统计显示,10多年来,南宁高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多亿元,完成各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目前,南宁高新区已经形成中心区、工业园、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创业园以及生物产业孵化园等一区多园的格局。
  一个新型园区的创业和发展,没有必备的硬环境不行;有了硬环境,没有软环境更不行。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赠给南宁高新人一句话:“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联开放形象。”
  为了这个软环境,形成共识的南宁高新人众志成城,合力奋战。
  ——建设一个法治的高新区。199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使南宁高新区的建设和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随后,南宁市委、市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速高新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01年,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关于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实行特区式封闭管理的意见》,使南宁高新区在广西率先实施了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模式。全市29个部门授予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市一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职能,有效地促进了高新区管委会代表市政府在区域内的依法高效行政。
  ——建设一个诚信的高新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南宁高新人深知以诚招商、以诚待商以及建设“诚信园区”的重要性,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坚持以诚为本,实行“阳光作业”。如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孵化基金、税收减免、土地价格、基本建设、干部使用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高新区管委会所有员工必须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做到诚信行政、诚信服务。
  2002年8月前,在进入南宁高新区的主要干道大学路处有一座收费站,给高新区的建设者和投资者带来不便。为去掉“不便”,经市政府批准,高新区出资拆除了这个收费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高新区财政负担。一件小事可以折射出对投资者的诚意。当收费站撤去后,投资者和高新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而事业却做得更大了。
  ——建设一个服务型的管委会。发展离不开服务,南宁高新区管委会深知自身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为商家提供优质服务。为此,他们先后建立了新技术创业者服务中心、招商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信息中心、软件园管理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保险、银行也随之进驻,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日臻完善。
  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入区企业一致好评。其中“一站式”服务中心堪称开广西先河。他们为此承诺: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只需3个工作日就可办好营业执照;对重点项目,从受理到发照只需两个小时。如南宁好邦通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去年在办理入园土地抵押登记手续时,要求当天就领到土地权利证书。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为此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在许诺的4个小时内为他们办好了所有手续。
  “依法治区,诚信待商,高效服务”构筑起南宁高新区软环境的三大平台,吸引着众多企业和客商入驻投资、创业。
  据统计,到2002年,南宁高新区引进项目达4433个;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引进项目114个,保持着一天引进一个以上项目的平均速度。
  勇于创新南宁高新区赢得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南宁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也源于此———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在南宁高新区,有一个富有激情、令人不能忘怀的16字箴言:“鼓励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目的就是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鼓励探索。
  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一个个海外留学人员来了,许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教授和工程师们来了。至2002年底,南宁高新区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6项,开发新产品850多项,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200多项。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使南宁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据整个园区总产值的60%以上。
  为支持创新,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南宁高新区每一项成果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创业的传奇。
  南宁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是高新区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职能机构。创业中心确定了“三个梯队筑起孵化金字塔,三项创新铸就服务高平台”的创新孵化模式,即用三项创新来建筑“金字塔”式的企业化群体,缔结创业中心与被孵化企业之间的利益命运共同体。
  首先,通过大力推动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进程,培育第一梯队。中心经过严格考核,选择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作为重点产业化项目给予支持,并以融资和管理为重点做好全方位服务,使这些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南宁波尔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开发卫星多媒体应用及通信、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项高科技产品为主的高科技公司,所持有的“移动卫星多媒体系统”是一项国际领先水平的通信技术和产品,属国家“十五”重点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创业中心采取本地孵化和异地孵化相结合的方式给其全方位服务,使该项目迅速成熟,产品样机在深圳高交会和北京科技周上演示后,受到各方高度重视。目前已有合作伙伴,首批资金已到位,项目投产后可年创产值4亿元以上。
  受到重点扶持的南宁基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本地优势资源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构建特有生物酶的方式生产特种生物产品,其“基因工程法转化木薯淀粉生产海藻糖项目”所产海藻糖属国内首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该项目投产后年创产值6亿元以上。
  其次,通过重点孵化一些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形成孵化的第二梯队。中心不仅抓重点产业化项目,还以担保、立项或其他服务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后备产业化项目。如对移动式Ku频段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移动式Ku频段卫星通信地球站、小型战地医用诊断高频X射线机、酶工程法生产植物蛋白水解酶等,都给予大力扶持并从中筛选出一批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项目。
  第三,由招商引智引资、接纳新企业新项目而组合成第三梯队。为满足分级分层次孵化模式的需要,中心确立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孵化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和示范作用,凝聚了各种社会资源,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面向未来谋发展二次创业路更长如果说南宁高新区的“一次创业”依凭挑战和创业精神已渐入佳境,那么,在进入新世纪后的“二次创业”,则更具挑战性,更需竞争、创新和探索精神。
  新近数月间,兼任南宁市长助理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焕升,曾随南宁党政代表团分别到我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学习考察。考察回来,黄焕升给自己出了一道思考题:东中部高新区在快速发展,西部高新区在你追我赶,在激烈的竞争中,南宁高新区靠什么来发展壮大?在二次创业的征程中,南宁高新区应如何实现跨越?
  黄焕升进而提出高新人“四个更”:思想观念要比别人更新,政策措施要比别人更活,工作力度要比别人更大,工作作风要比别人更实。
  经班子成员深入调研、论证、筹划,南宁高新区绘就了一个“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三年翻一番,六年翻两番”的“1236”蓝图。具体说,今后3年,南宁高新区将创造出相当于前10年的业绩,实现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贡献份额、全国排位的四大提升,确保到2005年技工贸总收入突破250亿元,使之成为南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制高点、闪光点,努力把南宁高新区建设成科技与生态相结合、具有浓郁的高新技术文化氛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现代化新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南宁高新区将全面实施“经营高新区”战略,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的原则,调动各类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在统一规划、“一区多园”的模式下,打破区域、所有制及隶属关系的界限,鼓励各种实体进区进行成片开发。
  南宁高新区肩负着壮乡广大父老乡亲的嘱托和希望,迎着新世纪的呼唤和竞争,负重登攀,奋勇远征!风帆过处,相信将留给人们新的业绩和辉煌!(附图片)
  压题照片:南宁高新区中心区
  正在建设中的火炬大厦,是集办公、研发为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型创业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李绍华摄) UN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