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从收入分配角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主要观点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投资率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有关,或者说这些经济结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入分配问题的反映。因此,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导向,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一些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逐步突出起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某些问题变得更为突出,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有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反复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上。从当前的实际看,我们认为,从收入分配角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经济发展总是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常常通过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换而实现。结构不合理,各方面关系不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不可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收入分配问题是导致某些经济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样,收入分配政策的有效调整,也是解决某些经济结构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与收入分配问题有关的几个经济结构问题
在宏观层次上,收入分配问题造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投资率偏高。
投资率偏高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曾经研究过在当时条件下我国适当的积累率应该是多少,其结论是在25%—30%之间。但是,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投资率不仅偏高而且大幅度波动:在50年代后期“大跃进”期间,积累率曾经高达51%以上;而在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积累率又降低到仅有16%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们主动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在制定“八五”计划时,提出了30%
的投资率指标,并以此投资率来综合平衡宏观经济增长计划。但是,在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重投资、轻消费”的思想仍有一定市场,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的投资率实际上没有一年低于30%,而是基本保持在35%—40%、接近40%的水平上。90年代后期,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有效地扩大了内需,但也使投资率攀升,2002年投资率已经超过40%。2003年上半年,在消除非典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过程中,投资的增长速度进一步与消费增长拉开差距。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实际增长率为8%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高达31.1%。按目前的投资增长势头估算,2003年全年的投资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过45%。
实现较高投资率是后发展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优势,世界上不乏通过一定时期的高投资使本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例子,但其投资率都没有达到过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样高的程度和这样长的持续时间。投资和消费是国民收入分配中此消彼长的一对矛盾,长期过高的投资率意味着长期偏低的消费率。消费率低是即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障碍。从长远看,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当,会造成长期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长期的投资率偏高,再加上投资结构不合理,还会引起其他结构性问题的产生和恶化。
投资率长期偏高又导致了另一个结构性问题: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增长滞后。
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曾有效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使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80年代,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0.4%,而第三产业为12.3%,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也由80年代初的21.8%增加到90年代初的33.4%,同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则由46.4%下降到41.6%,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优化和升级的趋势。但在90年代,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了13.5%,而第三产业却减慢到9.1%。在这10年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42.1%增加到50.2%,而第三产业的份额却基本上没有增加。在经济过热的1993年—199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接近20%,而第三产业只有10%左右。投资增长过猛是造成经济过热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而长期的投资率偏高以及投资结构不合理,则是导致三次产业结构不平衡加剧的基本原因之一。1998年以来的5年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而第三产业为7.7%,增长速度滞后,仍然未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003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的差距更是明显扩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连续多年滞后于第二产业,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愈加不合理的趋势,这一最基本的经济结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且会影响其他各类型、各层次结构问题的调整,最终将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三产业增长的滞后也意味着服务业发展的滞后,这对于通过扩大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利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增加就业。据计算,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是第二产业的5倍以上。“九五”期间,我国新增就业人口的85%是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此外,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也要求我们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应对新的挑战。
在微观层次上,收入分配问题造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世纪80年代GDP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5.2%。可以看出,无论城乡居民分别计算还是总体计算,居民收入增长都明显低于经济增长,而且二者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量高速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4倍,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了5倍,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拉大。目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4%,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5%的速度。进入9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反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有4.5%。9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城市经济的作用比对拉动农村经济的作用更为明显,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原因是国债资金用于农村发展的部分相对较少。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明显下降,更加重了这一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造成较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和社会问题。
以上分析的三个结构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有关,或者说这些经济结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入分配问题的反映。
通过改进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通过改进收入分配政策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总的来说,经济结构通过不断调整而实现优化升级,是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收入分配政策导向根据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而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政策的根本宗旨,也是在宏观调控中保持适当投资率、注意提高消费率的关键。
在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困难群众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加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的力度,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积极改进和调整就业政策,但仅仅强调扩大就业还不够,因为我们不仅需要解决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提高占居民大多数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各个阶层特别是中等收入阶层提高收入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有效消费需求。这就需要根据目前不同阶层的收入特点,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达到总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目的。
对于农民,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农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同时,应增加国债资金中用于农村发展的部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为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创造条件,使农村居民能够直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得到好处。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占全国总人口2/3的农村居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减缓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对下岗失业的困难群体,各级政府应广开门路,努力为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真正困难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应注意区分真正的未就业者与隐性就业者,使真正的未就业者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促使隐性就业者包括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者进一步做到完全自食其力。
对国家公务员,政府应承担起根据经济总体增长情况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的责任。为公务员提高工资,不仅能增加这一部分人的收入,还能对社会各方面注意提高其雇员的收入水平发挥示范效应。
对一般企业职工,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最低劳动报酬标准。要通过立法和加强管理,认真保护职工的利益。同时,应鼓励和支持在用人单位和被雇用者之间建立和完善劳动报酬谈判机制。此外,可以考虑进行结构性减税,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适当减少对用人单位的税收等。还应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监管,加大维护社会公平的转移支付力度。
第9版(理论)
专栏:
释“疑点” 解“扣子” 把宣讲活动引向深入
——全国省区市讲师团学习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验交流会综述
鄂理
前不久,全国省区市讲师团学习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验交流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会议交流了前一段宣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围绕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引向深入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前几个月,在党中央以及各省区市委的全面部署下,在中央宣讲团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以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各地实际,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宣讲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力地帮助了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深入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发挥了独特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与会者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讲师团的头等大事、第一位的政治任务。要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研讨交流,精心搞好辅导,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及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主题、目标、核心、本质,要反复讲、深入讲,使其在人们头脑中深深扎根。同时,要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搞好专题演讲,释“疑点”,解“扣子”,把宣讲活动引向深入,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与会者指出,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是党的整个理论队伍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推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一支骨干力量。讲师团的同志要认清肩负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勤奋工作,锐意创新,为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深入开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在解决时代课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综述
王君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来自首都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交流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和体会。
与会者一致认为,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深刻阐述。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科学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并对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全党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会者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没有拘泥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而是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与会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研究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各个学科的研究者都应紧扣时代脉搏,深入了解我国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在研究和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出发点建言献策、著书立说,从而切实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创新需要锐气
于永军
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观念落后,思维方式陈旧,是不可能赶上飞速前进的时代列车的。时代呼唤创新,实践需要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创新。而创新需要有一种锐意进取、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锐气。
创新需要锐气,是由创新的本质所决定的。创新的本质在于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在不满足于现状、努力改变现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面对变化着的客观世界,人们却往往容易被习惯势力所束缚,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停留于现时的状况,沾沾自喜,墨守成规,不想再发展,不愿去突破。这是一对矛盾,创新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由不满足到满足,由新的满足到新的不满足,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克服这一矛盾、努力推进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强调:“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这“三个坚决”,实际上就提出了创新的要求,也体现了创新的锐气。只有具有这种锐气,我们才能冲破各种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发展的目标定得更高更实,使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稳,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创新需要锐气,是由创新的使命所决定的。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基本要求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就意味着,创新的使命是为人们改造世界开辟认识和实践的道路。比如,在实现发展中,创新就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原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进行再认识,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思路;二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三是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新发展,并在新发展中更加深刻地总结发展的规律。无论哪一种情况,都需要下一番功夫,需要吃苦头、克难关,而不能怕担风险、付代价。如果把创新看作一件很惬意的事,只会一帆风顺,永远鲜花相伴,那就错了。马克思曾说,科学的入口处如同地狱的入口处,其意在于强调追求科学真理的人要有一种不怕下地狱的精神。创新也是如此。尽管我们今天进行创新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创新之途同样充满艰难险阻,充满荆棘坎坷。没有一种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敢于承担责任,不怕作出牺牲的锐气,是难以实现创新、干成事业的。
创新需要锐气,是由创新的特征所决定的。创新的本质和使命决定了创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而是敢为人先,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具有很强的探索性,而探索就难免遇到困难和曲折,甚至出现失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逐步凸现,创新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特别需要敢闯敢试、决不言败的锐气。这种锐气,正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如果遇到一些困难和曲折,就失去信心,打退堂鼓,是绝无可能创新的。事实证明,一些地区和部门困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那里的领导干部缺乏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锐气和韧劲。
当然,创新所需要的锐气,决不是那种谈起来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做起来慢慢悠悠、亦步亦趋的“嘴巴创新”;也不是那种“情况不明胆子大”、不顾实际瞎胡来的一味蛮干。创新,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建立在对客观情况和具体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既不能落后于客观实际,也不能超越现实条件。把大胆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创新才能坚持正确方向,取得丰硕成果。增强创新的意识,坚定创新的信心,树立创新的勇气,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前进,充满希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