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明确责任 加强调度 严肃纪律
安徽全力做好生产救灾恢复重建工作
本报合肥10月8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10月7日下午,安徽召开全省生产救灾紧急工作会议,要求沿淮各地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更加有效地推动生产救灾、恢复重建和治淮工作,确保排涝秋种、灾后建房、校舍恢复、群众冬令生活安排、疾病防治、基础设施修复和治淮项目顺利进行。
今年沿淮行蓄洪区转移群众入冬前能否有两间入冬房屋?冬季群众缺粮如何解决?灾区校舍恢复重建能不能按期完成?灾区疾病防疫工作怎样?排涝及水毁工程修复做得如何?一系列事关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安徽省各级领导寝食难安。在全面调查研究之后,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生产救灾、恢复重建和治淮工作方案,决定把生产救灾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到位。
会上,省委、省政府重点排出了7项生产自救工作:排涝是当务之急,沿淮各地要在10月10日前完成堵口工作,10月20日前完成排涝任务,同时做好种子、化肥生产资料供应,确保秋种工作顺利进行。灾区建房万不能拖延,元旦前倒房户重建完成80%以上,春节前保证倒房户搬进新房。2300多所校舍元旦前要完成80%,明年春季开学前完成全部恢复重建项目。冬季1160万缺粮人口要落实到人头,重点救济的126万人的衣被要全部及时到位。疾病防治重点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基础设施修复重点在道路、桥涵、电力、通信,治淮项目完成要由2010年提前到2007年。
在通报了前一阶段生产自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之后,省政府与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巢湖9个市的市长签订了生产自救工作责任书。24个重灾县领导和省直、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同样担负起了相应责任。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王金山强调:任务已经量化、细化,进度必须确保实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能不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各项生产自救工作,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是不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试金石。会后,很多市县领导顾不得吃晚饭,就急匆匆赶往各自工作岗位,他们说,时间不等人,不真抓实干,就无法向党和群众交待。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福建以村为对象开展扶贫攻坚
筹资亿元扶持207个重点村
本报福州10月8日电 记者蔡小伟报道:福建省以村为对象开展扶贫攻坚,自去年7月开展后,当年省直16家单位集中捆绑资金3290万元,挂钩单位自筹资金2780万元,共计607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207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今年福建省提出了明确目标,力争三年内基本解决全省1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通过“八七”扶贫攻坚,福建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果。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77万人下降到2002年的12.4万人。福建省提出,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让一个村掉队。要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目前,这12万多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8个设区市的边远山村。省委、省政府改变过去以县、乡为对象的扶贫方式,将扶贫对象缩小到以村为单位,有效地对准贫困人口开展扶贫攻坚。通过调查摸底,省里确定了207个重点村,由省直机关包括省属的机关单位、群团组织、各大企业等112个单位挂钩帮扶。通过一年多的挂钩扶贫,207个重点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去年以来共修建道路460.7公里,解决了5845户农户卫生饮用水问题和4383户农户家庭用电问题。去年,这些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0至300元,大多数贫困户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正在北京地坛公园举办的书市成了市民长假期间购书的首选地。10月7日,一些市民利用假日的最后一天来到北京地坛书市选购图书。
新华社记者 孔鲁闽摄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近10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人次。在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灾日”到来之际,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今天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减灾事业的投入,实施国家减灾规划,提高全社会防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1999年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1999年至2001年严重的持续干旱,加上台风、地震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出1000亿元。
李学举说,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各类减灾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农业和农村的减灾工作,完善工业和城市的减灾设施,强化重点地区的减灾措施,逐步健全减灾法规体系。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民政部副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城市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说,目前,全国城市居民领取“低保”金的人数为2182.5万人,基本上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前的“低保”对象中,特困职工和失业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占95.8%,传统救济的“三无”人员仅占4.2%。
杨衍银说,“低保”对象主要分布在东北、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矿山较多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低保”人数都超过100万人。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重庆、云南、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保”人数都超过50万人。
民政部统计,今年1至8月,全国“低保”金总支出为95.1亿元,今年中央补助的“低保”资金达到92亿元。
杨衍银通报了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洪涝、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损失严重。截至目前初步核定,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5070.1万公顷,因灾死亡1911人,紧急转移安置631万人,倒塌房屋262.1万间,损坏房屋680.6万间。
据介绍,1998年至200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救灾款达207亿多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33.7亿元,地方各级财政安排73.8亿元,使2亿多人(次)灾民及时得到政府救济。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记者来信
西部农民渴望三类电视节目
本报记者 王方杰
●帮助提高致富本领
●反映现代生活
●反映难点热点问题
目前,电视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的覆盖率已达60%以上。通过电视,西部农民获得了大量的资讯和精神食粮。但是,对于目前电视荧屏上盛行的“复古片”、“帝王片”、“富豪片”等,西部农民群众深感头痛和无奈。他们希望电视节目贴近基层生活,贴近农民所想、所需。据记者了解,西部农民渴盼三类电视节目。
一是帮助农民提高实用技术、提高致富本领的节目。农村急需大量实用的科学技术,这些技术有时并不需要怎么高深,关键要具体,要能给农民切实的帮助。目前,很多技术写在书本上,落到实处的不够多。到底怎样驱虫,怎样提高单产,搞哪些项目最能挣钱,农民最为关心。
二是反映西部农民现代生活的电视剧。例如以类似《刘老根》这类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剧为依托,充分反映西部大开发中农民的喜与忧,充分反映干部群众在大开发中渴望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三是反映群众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节目。应多提供类似“今日说法”等节目,帮助群众树立法制观念,强化依法办事的意识。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最终必须解决城乡差别,必须解决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性。电视媒体应大胆揭露各种坑农害农的不良现象,对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的各种不法行为进行批评和监督。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拓展邮政新领域 开创服务新天地
——纪念第三十四届世界邮政日
国家邮政局局长 刘安东
金秋时节,喜逢盛事。在举国上下欢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的喜庆气氛中,我们又迎来了全球邮政的共同节日——第三十四届“世界邮政日”。
今年“世界邮政日”的主题仍然是:“邮政——帮您拓展新天地”。连续3年,万国邮联都确定这样一个主题开展纪念活动,表明了全世界同行都认识到邮政融入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潮的重要性。事实也证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邮政在不断帮助客户“拓展新天地”,满足社会用邮需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全球邮政的节日里,回顾我国邮政事业发展历程,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998年中国邮政独立运行以来,中国邮政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方针,把履行党和政府交与邮政的普遍服务职责,作为邮政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确保了党和政府的政令传递,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通信权利。与此同时,中国邮政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建设现代化邮政的步伐,建成了覆盖全国236个中心城市的邮政专用信息网,邮政的网络能力、技术层次、服务水平、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全国电子化邮政支局达到近2万处,近3万个储蓄网点实现通存通兑,2万多个电子汇兑网点实现全国联网。从2000年9月1日起实现了3次邮件提速,在城市城区范围内实现了包裹投递到户,开展了邮政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厦的“三进”工程。几年来,我们发挥“人民邮政”的信誉优势,全程全网的网络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三流合一”的功能优势,不断提高商业化服务质量,向着服务标准高、服务范围广、服务态度好的方向努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用邮需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近几年中国邮政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力度,为服务“三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今,高科技含量的种子、肥料传递到了田间地头;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传递给了家乡亲人;刊载着党的方针政策、致富信息的报刊传递进了乡村山寨,农民兄弟的家乡特产也通过邮政走出了乡村,走向城市、走出国门。绿色通道传递着绿色希望,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帮助。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结合“邮政,帮您拓展新天地”的主题,我们今年的邮政日活动,更加强化了邮政为农业、农村、农民“拓展新天地”的内容,我们要求各级邮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农村邮政网点扎根农村、了解农民、服务农业的优势,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做好农资配送、资金流通、报刊传递等多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要借助中央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扩展到西部农村邮政,研究制定促进西部地区邮政事业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农村邮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邮政对这些地区“三农”的服务支持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国家邮政局在认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之后,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发展,增强邮政企业克服困难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将团结和动员全体邮政职工,坚定信心,加快发展,积极拓展市场,努力开发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规范服务,提高社会用邮满意度。认真履行普遍服务职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努力拓展服务领域,开发服务品种,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用邮需求。
——强化管理,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责,依法规范邮政通信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好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用户权益。严格规范邮政企业管理,确保邮政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增强邮政核心竞争能力。积极推进邮政技术创新步伐,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大力推进邮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现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提高邮政网络运行效率和效益。
——深化改革,不断增强邮政发展的动力。遵循市场经济和邮政发展规律,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邮政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建立现代化邮政企业制度。
——抓队伍建设,为邮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将着眼于邮政长远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邮政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队伍,使邮政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进一步扎实。
我们坚信,通过广大邮政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中国邮政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必将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通信权利、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人事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出台规定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才市场开放水平
原则上允许外资有条件参与人才中介服务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 记者盛若蔚报道:由人事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三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于近日出台。据悉,这一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有关法规制定的《暂行规定》,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才市场的开放水平,加快人才市场发展,完善人才市场法规体系。
据了解,人事部在2001年发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已原则上允许外资以合资的方式有条件地参与我国人才中介服务。为顺利实施《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建立境外人才机构和组织进入我国人才市场的准入制度,三部门此次制定《暂行规定》作为《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配套法规,专门用于对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
《暂行规定》对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应符合条件、需提供材料,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部门、审批程序,以及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可申请开展的人才中介业务、对人才招聘的限制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首届浙江作家节举行
本报杭州10月8日电 记者袁亚平报道:数百名省内外作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数百名热心读者和青少年,今天晚上相聚一起,参加首届浙江作家节开幕式,热情地探讨主题:“作家贴近生活,社会关注文学”。
浙江省作家协会近几年来举办的“当兵三日”、“警官三日”、“畲民三日”、“瓯江文学大漂流”、“走向海洋”等大型文学采访活动,扩大了作家的社会生活面,大大拉近了作家与生活的距离。首届浙江作家节的主要活动有:“走进浙西”,“湖西大采风”,中国当代文学首届“西湖论剑”大型文学研讨活动,浙江作家免费讲座,江南文化散文研讨会,浙江作家作品指定专售书店揭牌仪式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