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科学家论坛 探讨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报北京9月28日讯 第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科研单位、企业和高校的科技工作者1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出席了论坛开幕式。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向论坛书面致辞。
由科技日报社主办,发现杂志社承办的本论坛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现代化的选择”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献计献策。在大会开幕式上,3位著名科学家成思危、曲格平、周宏仁分别作了虚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新型工业化、中国信息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报告。本次论坛将持续3天,30多位权威人士将围绕论坛主题发表精彩演讲。(肖佳)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电脑病毒一周播报
本周热门病毒:斯文(Swen):警惕程度★★★★☆,蠕虫病毒。通过邮件/mIRC软件/KaZaA软件进行传播。病毒运行时会将自己伪装成微软公司的升级邮件来迷惑用户点击,每发送一封病毒邮件就在病毒网站上进行计数,同时该病毒还会干掉多家反病毒软件,并且导致网络阻塞。V宝贝(BabyV):警惕程度★★★★。通过局域网/邮件/文件三种方式进行传播。该病毒是继“中国黑客”之后的又一个混合型病毒。病毒运行时会感染所有可执行文件,通过共享目录疯狂传播局域网,然后向外发送带毒邮件导致网络阻塞。
本周发作病毒:交响乐(Sinf):警惕程度★★★,后门病毒,通过网络传播。伪装成txt文件标识来迷惑用户点击,之后给系统开一个后门,便于黑客攻击。
本周升级版本:瑞星杀毒软件每周常规升级3次,本周将升级至15.55版,新增可查杀病毒310个。如遇病毒,请拨打电话:010-82678800或使用在线杀毒:online.rising.com.cn。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情洒特困生
何英
9月26日上午,秋雨绵绵,天气渐寒,但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二中的会议室,却暖意融融。9时许,在热烈的掌声中,该校又一次召开特困生及其家属座谈会。
特困生们穿着整洁的校服,青春的脸庞洋溢着笑容,与老师交流学习、生活情况,特困生的家长们百感交集,一遍遍诉说着感激之情。座谈会场悬挂着教师的承诺“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爱护学生。”
燕郊二中在近几年一直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诺言。该校自2001年被命名为省级示范中学以后,北京、天津等地一些学生都想来此借读,有的还愿多出费用,但大部分都被婉拒。相反每年燕郊二中都要为100多名特困生免掉学费、书费、服装费,有的连生活费都给包了。每逢特困生入学、放假或逢节假日,学校都召开这样的座谈会,来询问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校长赵长青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他们贫困而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希望工程就在身边。”
今年8月份,校长赵长青带领部分教师到兴隆县的茅山镇中学捐资助教,发现高雪娥、刘栋梁等一些特困生,虽家境贫寒,但品学兼优。赵校长与同行的教师们商量后决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那几名特困生的求学问题,把他们转到燕郊二中来,免掉他们所有的费用。
座谈会上高雪娥热泪涟涟地说:“燕郊二中是我人生的最大转折点,我一定刻苦学习,不负老师的关爱,早日成才,回报社会。”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送瘟神纪念馆”在江西落成
余江县连续四十五年没有血吸虫病
本报江西余江9月28日电 记者孙秀艳报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毛主席七律诗《送瘟神》中的句子。1958年9月,江西省余江县在全国率先消灭血吸虫,毛泽东主席在读罢人民日报的消息后“夜不能寐,欣然命笔”,写下了颂扬这一奇迹的七律诗。今天,在余江县,人们重新吟诵这些诗句,庆祝中国第一座“送瘟神纪念馆”在这里建成开馆,回顾余江创造连续45年没有血吸虫病的历史。
纪念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血吸虫防治的业绩。该馆目前已经被定为“全国血吸虫病科普宣传中心”、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江西省特色旅游观光点。目前该县组织成立专业查螺队,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在全县1/3地区进行查螺,并建立奖励机制,对发现的钉螺每只奖励30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先后动员2.6万人次开展了50余次大规模的钉螺检查,搬运土石128万立方米,填挖沟渠600多条,改造荒滩300多万平方米。切实有效的工作让余江人民45年来没有被“瘟神”困扰。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中国农业大学在烟台设校区
本报烟台9月27日电 记者宗卫东报道: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农业大学在山东省烟台市设立校区。新校区于9月26日在烟台市莱山区举行奠基仪式。
中国农大烟台校区占地约5000亩,学校将设立葡萄酒、海洋、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城乡建设、文理、商业和职业技术等8大学院,规划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30多个研究生学科学位点;学校将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争取2004年实现首批招生。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350多名专家学者历时10年编译
《诺贝尔奖讲演全集》出版
本报北京9月28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350多名专家学者历时10年编译的巨著《诺贝尔奖讲演全集》近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书中收集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发时起到2000年前后100年间诺贝尔奖颁奖词、获奖者的讲演词以及获奖者的生平、获奖原因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了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该书出版座谈会。
经过诺贝尔基金会版权授权的《诺贝尔奖讲演全集》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大分卷,共19册,1300多万字,反映了获奖者的思想、胸怀、人生经历和他们对科学、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全书是北京师范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会组织编译的,参与工作的除北师大的学者外,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京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据介绍,许多篇稿子经数人翻译,几度修改,编译者对篇章、段落甚至专用名词均进行了仔细推敲。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这里的农民护飞禽
於复玉
地处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西留堡村以养鱼闻名,但近年来吸引人的不仅是渔业兴旺,还有野生飞禽在这里形成的另一道风景线。
西留堡村出产的成品鱼有鲳鱼、罗鲱鱼等十几个品种,还有一个占地300多亩的鱼苗培育基地,每年出产鱼苗3亿—4亿尾,养鱼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六七年前这里来了两只白鹭,在鱼塘的水面上嬉戏,间或从水中嘬起一条小鱼。这里丰富的小鱼成了白鹭享用不尽的美味佳肴。看着自己的鱼苗受损,农民心疼,有人就要拣起石头驱赶,刚要扔就被乡亲们制止了:“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咱请都请不来,吃你几个鱼苗怕啥呢!你如果嫌吃亏,就从我家鱼塘里给你抓几条!”于是农民们就静静地蹲在远处看着,让白鹭在自己的鱼塘水面上尽情地玩耍。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鹭繁衍生息,越聚越多,其他野生飞禽也到这里聚集,粗略估计有三四百只。虽然一只白鹭每天要吃掉五六条小鱼,每年因野生飞禽吃掉的鱼达几千公斤,但是却没有一位农民猎杀飞禽。冬天,河道封冻,这里的地热水鱼塘更成了飞禽的天堂,成千只白鹭、丹顶鹤、喜鹊等一排排站在池边,像一支等待就餐的队伍,吃饱后,各种野鸟发出的鸣叫,仿佛是在赞美优裕的生活,也像是感谢人们的赐予。
秦岭北麓是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中地区的水源涵养地和天然生态屏障。近年来,这里开展了对乱采滥挖、旅游景区和各类接待服务设施擅自乱修乱建、修建公路随意毁坏植被等现象的专项整治,使这里的生态保护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这里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长安人民更重视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更注意珍惜自己身边的环境生态。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安童孤儿救助专项基金设立
本报讯 记者丁伟报道:中国儿童少年安童孤儿救助专项基金日前在京设立。基金由中国儿基会设立,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为基金捐赠了首笔三百万元善款,为残疾孤儿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北京“平安之家”成为该基金援助的第一个对象。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中国联通启用新型数据平台
本报讯 由中国联通、美国SUN公司和北京振戎融通通信技术公司共同发起的推广Java业务技术联盟成立。
中国联通将整合后的平台命名为“UniJa”,是继Brew平台的下载业务之后,充分利用CDMA1X网络的宽带数据传输能力,为用户提供的又一数据应用服务。
(刘娜)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白血病患者受资助
本报讯 来自甘肃兰州某院校的白血病患者于海涛日前在北京空军总医院血液病房受到了众媒体爱心团联合救助。社会各界已为他募集到手术资金十多万元,最近将实施骨髓移植手术。(夏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感染性疾病防控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 首都医科大学日前举办了“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后SARS时期国际研讨会”。来自德、韩、法、新加坡及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就综合医院就诊流程、医疗管理系统、发热门诊的设计、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探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伍莲)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通过鉴定
本报讯 由武汉华工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承建的“武汉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近日通过了专家鉴定。该系统集有线、无线、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决策、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显示等技术于一体,选用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DM3和双机热备份机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陈思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电视报告文学《郑培民》发行
本报讯 由陶冶创作的三十八集电视报告文学《郑培民》近日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报告文学真实地记录了郑培民同志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貌。
(科东)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美协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成立
本报讯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九月二十八日在京成立。委员会将召开环境设计研讨会、筹备举办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和出版会刊,以及开展中外学术交流等活动,把最新的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资讯和观念介绍给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樊晓哲)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一周回放
9月22日—9月28日
9月22日香港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宣布,香港拟定三级制整体应变计划,防范非典反弹。
9月23日科普展览拉开了主题为“科学文明,建设小康”的北京科技周序幕。
9月24日多年不见踪迹的“灭绝”植物菜芙蓉惊现河北内丘县,引起专家关注。
9月25日用40万盆鲜花装点的天安门广场与游人见面,天安门广场环境更加迷人。
9月26日昆明园通蝴蝶生态园开园接待游容,园内放养着人工繁殖的30多个品种共4000多只彩蝶。
9月27日北京市东城区举行多部门参与的“非典防控综合演练”。
9月28日一场由暴风雨转成的大雪“突袭”乌鲁木齐,将这座边城装扮成冬天。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依法保障核安全
——写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实施之际
本报记者 卢新宁
10月1日,《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将进入实施阶段。对于有着半个世纪核能、核技术开发利用历史的中国而言,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不仅标志着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也意味着我国核事业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台阶。
9月28日上午,在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环保总局等联合举办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座谈会上,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回顾我国核事业50年发展历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国核领域第一部法律实施的重大意义。
10月1日起,8300多家使用放射源的单位,7万枚放射源的管理,将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环境保护与公众健康安全,将就此获得一个有力的法律支点。
50年来核安全一直属于受控状态
我国对核能与核技术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那时至今,我国的核技术开发利用在经历了50年代的开创,六七十年代的开发利用,80年代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后,于90年代进入了规模商业利用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核工业经历了从国防事业到核能和平利用的重大转变。核技术在科研、教育、医疗、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比如,辐射加工技术在各行业的运用,使得X光机和CT技术成为医疗诊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惠泽了万千民众。目前核产业每年的产值已经达15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近80亿元,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福祉。
而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明显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经过50年的奋斗,目前我国已有11个核电机组在建或者运行,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的1.5%,到2020年,我国核电预计将达到全国发电量的4%。这些核电机组的建立,将对我国环境质量的改进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的蓬勃发展过程中,一个日益重大的课题开始摆在我们面前,防治放射性污染任务十分艰巨。
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再三强调核与辐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先后发布了4个有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行政法规。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总体来说处于受控状态,全国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放射性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的涨落范围内,全国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多年来没有显著变化,没有发生危及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放射性事故。
核工业的飞速发展呼唤依法监管
尽管在核工业发展中,我们有着50年平安无事的历史,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核能和核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利用,设计的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将这些容易产生问题的隐患归纳为:核设施的潜在风险始终存在;放射源管理尚不规范;铀矿的伴生放射性开发利用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这些隐患,构成了种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从1993年底开始,历时10年的努力,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防治放射性污染的专门法律,于今年6月28日通过,并确定10月1日起实施。它对核设施运营、核技术应用中的防治放射性污染问题作出了规范,结束了我国在核能、核技术应用中的放射性防治问题单纯依靠政策调整、缺少法律规范的历史。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叶如棠颇有感慨,他认为,对这部法律,各方面十分关注。尤其是核能、核技术以及铀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地区的人民群众,十分关心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将安全放在首位,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法律的出台,不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也会在依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上,作出突出的贡献。
法律实施必须有各部门的努力
“徒法不足以自行”。一部好的法律要实现它的立法初衷,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执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9月28日的座谈会上特别指出,这部法律的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在环境污染方面的一个法律空白,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完备。但有法不依,等于无法,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在执行、实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时,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张穹提出,作为一部法律,它所确定的制度相对比较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尚需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与其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而放射性污染防治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则表示,将加快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支持中心、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的建设,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形成快速反应能力,促进我国核能和核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首颗海洋卫星平稳运行一周年
我国海域实现大面积监测
本报北京9月28日讯 记者任建民报道:海洋一号A卫星已在轨稳定运行一年多,对我国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实施了大面积实时监测,78个单位获得了卫星数据与资料。
据介绍,海洋一号A卫星于去年5月15日成功发射,经过在轨测试后,有关部门在9月18日交付国家海洋局使用,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截至今年9月18日,海洋一号A卫星对全球海域连续进行了1338次观测,其中我国海域和陆地922次。卫星已获得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以及南北极地区的一大批水色遥感图像,多次监测到我国近海海洋灾害特征,并根据卫星观测原始数据生产出大量数据产品,分发给相关教学、科研和管理部门。卫星数据已逐步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等方面发挥作用,并且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显示出极大应用潜力。
海洋一号A卫星是我国第一颗用于海洋监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设计寿命为两年。我国计划将海洋卫星扩展为系列星,成为稳定运行的海洋立体监测网的组成部分。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研讨人口与发展
本报长春电 记者张玉来报道:为期两天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讨会9月26日在长春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省市区计生委领导和近百名人口学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人口问题的对策建议。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彭珮云、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出席会议并讲话。
彭珮云指出,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必须坚持以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的人口问题很多,也很复杂,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我们设想每年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两三个问题拿出科学价值较高、可行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向国务院提交一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报告》。
与会代表就人口数量变动预测与决策选择、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保障、人口迁移、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素质与科教兴国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