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马恩全集第五十卷——说明

字号+作者: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合著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26 17:43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说明   本卷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的最后一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的第Ⅱ稿;第二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从1840'...

说明Z2N品论天涯网



  本卷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的最后一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的第Ⅱ稿;第二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从1840年到1895年期间写的一些著作;第三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内写的一些书信。后面这两部分文献大都是本全集以前各卷出版后陆续发现的。
  马克思生前没有写成《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最终定稿,而是遗留下大量手稿,恩格斯在这些手稿的基础上编成了现行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前后的1865—1870年期间,马克思主要写了第二卷的四个手稿(编号为Ⅰ—Ⅳ),间隔几年之后,从1877年起直到逝世前,又写了四个手稿(编号为Ⅴ—Ⅷ),此外,各个时期还写了一些未编号的零星手稿。发表在本卷第一部分中的《资本论》第二卷第Ⅱ稿,就是写于上述第一个时期的。关于这个手稿,恩格斯说:“这份手稿,是第二卷的唯一相当完整的修订稿,稿上注明的日期是1870年”。恩格斯还引证马克思的话说,“第二个修订稿必须作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7页)。由此可见这个手稿的重要性。
  这个手稿的内容共分三章,其中论述资本周转的第二章正文,经恩格斯作少量文字上的修改后,几乎全部编入现行的《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二篇《资本周转》。因此,本卷只收入这个手稿的第一章和第三章的正文。这两章的论述有不少地方与现行的《资本论》第二卷的有关篇章不同,因而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这个手稿反映了马克思制定资本的流通理论的某些过程,同时使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卷时利用过的重要手稿之一的原有面貌。
  马克思在这里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时指出,资本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资本的生活就是运动,它既经历生产过程,又经历流通过程,二者密切相联,缺一不可。不过,在流通领域资本剥削的秘密被进一步掩盖起来,造成了新的假象。正是流通领域表面上呈现出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成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进行论证的依据。
  本手稿第一章所论述的是资本循环问题。资本的整个运动过程采取三种职能形式,这就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马克思在这一章中详细地分析了这些形式,这些分析已经非常接近于《资本论》第二卷中的最后论述。在分析生产资本的形态时,马克思高度评价魁奈的《经济表》,指出它用一些直线和斜线一目了然地总括和描绘出不同的循环形态,这是独创性和大胆行为。马克思评价说,“魁奈医生的功绩就是他第一个这样明确地规定流通……《经济表》被老米拉波列入世界七大奇迹以后的第八奇迹”(本卷第40页)。
  马克思在本章中关于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谈到商品流通速度的意义时,他说:“如果说资本价值在货币形式上是永生的,那么它在商品形式上会招致商品体的一切病害。经过一定时间,商品就会变坏。由于使用价值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也会减少。经过一定的时候,商品体会变成商品的尸体,而商品的美丽灵魂即价值从中消失。”(本卷第58页)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生产领域,而且要重视流通领域,尽量安排好流通过程,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进而促进生产的发展。马克思关于流通领域所揭示的一些原理,实际上对于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形式来说,都是适用的。
  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作本身是运用辩证法的卓越典范。马克思把黑格尔神秘化了的辩证法重新颠倒过来,加以彻底改造,使之成为锐利的分析武器。但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时遭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攻击,后者把马克思和黑格尔等同起来。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版跋》中关于辩证法和他自己同黑格尔的关系曾作出著名的论述。在本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最初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在回答欧·杜林的攻击时写道:“杜林博士在对本著作第一卷所作的评论中指出,我太眷恋于黑格尔逻辑的骨架,即使是在流通的形式中,我也暴露出黑格尔的推理形式。我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很简单。黑格尔是我的老师,自认为已经和这位著名思想家决裂的那些自作聪明的模仿者们的废话,我感到简直是可笑的。但是,我敢于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我的老师,剥去他的辩证法的神秘外壳,从而在本质上改变它,如此等等”(本卷第35页)。
  本手稿第三章分析的是再生产问题。这是马克思继《资本论》第二卷第Ⅰ稿之后,对再生产问题的进一步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在分析中反复考察和批判了关于在这个问题上的“斯密教条”,指出这个错误理论一直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这种教条认为,一切产品价值归根到底只分解为收入,不承认不变资本的存在。由此当然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斯密教条的错误根源就在于不懂得劳动二重性,不知道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去的具体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之间的区别,因而不懂得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区别。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错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马克思详细分析了社会生产两个部类之间如何在价值形式和实物形式上实现补偿问题。当时主要还是集中研究简单再生产问题。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仍把消费资料的生产归为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归为第二部类。马克思在分析中,先是把货币流通这一因素抽象掉,单纯分析两个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又把货币流通的因素加进来重新分析一遍,而且进一步把第一部类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把第二部类分为生产消费资料用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生产资料用的生产资料,因而整个分析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图式,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这些分析表明,马克思为了得出后来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那样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明确公式,曾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探索过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这个手稿的最后,当马克思开始分析扩大再生产的问题时,写作就停止了。但是,按照马克思亲自拟定的《目录》可以知道,马克思本来打算在最后分析扩大再生产问题。
  本卷第二部分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0年到1895年期间所写的二十八篇著作。其中有的在当时已经发表过,有的则以手稿形式保存到现在。开头几篇文章,同本全集第一卷和第四十一卷中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处于同一时期,即不来梅时期,内容也较近似。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二十岁前后的青年恩格斯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独立的见解,对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状况的关心,以及对宗教和教会所持的批判态度。恩格斯的民主主义立场,在这些著作中已经很明显了。
  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第一次收入本卷。其中《朱利安·哈尼反对菲格斯·奥康瑙尔》一文,为我们了解《新莱茵报》对国际工人运动,特别是对英国工人运动的态度,提供了新的材料。恩格斯认为,宪章运动中的左派领袖哈尼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人物奥康瑙尔的公开破裂,“对民主派事业来说是求之不得的”(见本卷第352页)。恩格斯指出,哈尼的观点代表了宪章派的大多数人,即工人群众。
  本卷关于宪章运动的另一篇文章,是马克思写的。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琼斯积极参加1848年革命和宪章运动的革命精神,同时批评了他对资产阶级妥协、损害无产阶级利益的错误,认为这种错误“是永远不会被无产阶级原谅的”(见本卷第355页)。
  本卷第三部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年到1895年7月4日恩格斯逝世前一个月这一期间所写的九十一封信。这些书信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方面的活动和广泛的联系,也包括了对某些理论问题的阐述。
  1847年9月29日马克思给威·韦尔特海姆的信,说明马克思曾经筹划在原有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之外,在布鲁塞尔再创办一家杂志。他认为,这家杂志应该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从德国实际情况出发,对各种思潮进行批判,同时:“这种批判不能从先入为主的原则出发,相反,应当指出德国政治的、宗教的和社会的政党和派别及其著作同德国经济条件的联系”(见本卷第407页)。马克思在这里为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确定了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即理论必须与实际密切联系。
  马克思关于地租问题的论述,在本卷中占有不少篇幅,其中包括马克思在1853年10月5日和10月18日给阿道夫·克路斯的两封信和1861年底写的关于地租的草稿。在10月5日的信中,马克思批驳了美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凯里的地租理论,指出凯里把地租说成是资本利润或利息的一种形式,又把利润(利息)归结为工资的一种形式,“只是用‘过去的劳动压迫现在的劳动’的空话代替‘资本压迫劳动’的说法”(见本卷第418—419页)。针对凯里把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基础说成是土地肥力递减这一错误观点,马克思指出凯里根本不理解这个理论本身(见本卷第419页)。马克思还扼要地说明了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这些论述同《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论述是一致的。马克思进而批判了凯里关于劳动总产品增长会使资本家、地主和工人均等地受益这种幼稚的说法,他指出“当利润增长百分之二十时,工人必须通过罢工才能提高工资的百分之二”(见本卷第422页)。这充分揭露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关于地租的草稿,很可能是马克思在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讲政治经济学课时的讲稿。在这个草稿里,马克思经过分析,指出地租就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超过其生产价格的余额”。这种表述方式同《资本论》第三卷和《剩余价值理论》中的说法是相呼应的。
  本卷发表的1872年到1875年马克思给莫里斯·拉沙特尔和茹斯特·韦努伊埃的信,使我们对《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的校订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马克思在1874年7月23日告诉拉沙特尔,这本书“不得不几乎重新全部改写”,并且“在许多地方补充发挥了一些新的重要的原理,使得法文版和德文原本一样具有独立的价值”(见本卷第45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认为沙皇俄国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沙俄的覆没将使欧洲各反动政府失去支柱,给人民革命的胜利造成极有利的条件。本书中收入的恩格斯在1879年12月14日写给托马斯·奥耳索普的信说明,恩格斯十分注意俄国国内的形势,指出“俄国专制制度的崩溃对德国和奥地利会有极大的影响”(见本卷第472页),而且认为“在这里所设想的当前的俄国危机,是1848年以来最重大的危机”(见本卷第473页)。
  本卷收入的恩格斯1893年5月27日给亨·德·芬埃德的信,是极其有意义的。恩格斯当时已经看出,在英国,甚至在法国和德国这样一些国家里,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开始减慢,而美国、俄国这样一些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正以不可遏止的速度向前发展。这说明恩格斯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本卷第一次收入了我国保存的马克思的两封书信,即1875年7月12日给茹斯特·韦努伊埃和1877年8月25日给尼·德利乌斯的信。这两封信于1983年3月9日第一次发表在我国《人民日报》上。
  本卷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十卷为依据,除个别著作和书信外,其余各篇都是根据俄文版翻译的。在本卷中,马克思手稿中原有的方括号改用花括号{ }。马克思在引文中所加的词句或标点符号,放在尖括号〈 〉内。编者加的标题和插入的文字用方括号[ ]标出。马克思手稿的原稿本编号和页码用方括号标出,括号中的罗马数字表示稿本编号,阿拉伯数字表示页码。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Z2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