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河南多家医院近40名专家跳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事引发关注,有人将郑大一附院此举称为“虹吸式”挖人。此事引起轰动后,河南省卫健委已发函叫停此次跳槽。22日,记者从多个知情人处获悉,集体跳槽团队或将退回原单位上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位副院长曾对媒体表示,这是医院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施的人才引进战略。随后,省内、国内还会有更多的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陆续加盟郑大一附院。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医生跳槽团队含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移植团队和阜外华中心脏大血管团队,跳槽的主要原因是考虑薪资待遇和个人发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后,“郑大一附院压力很大”。
“郑大一附院开出的条件很诱人,跳槽程序上可能考虑欠妥了,医生上午还在原单位手术,下午就到新单位报到。现在原单位执意不放,新单位执不了业,一开展业务便涉嫌非法行医。心脏移植、心血管搭桥、支架等手术,本身存在高危风险。万一出现医疗纠纷,执业在原单位,在郑大一附院就属非法行医,医生要被追责。”该知情人士说,省卫健委了解了相关情况后,也已经发函叫停,“接下来,跳槽专家团队或将退回原单位上班”。
针对此次事件,另一知情业内人士透露,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虽然实力雄厚,但也有个别科室相对“弱势”,比如其心血管外科。对外引进相关专家人才,可以弥补郑大一附院的弱势科室医疗水平。“之所以引起较大争议,可能是这些被引进的专家在离职交接手续上没有办妥。”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医生跳槽主要是基于薪资待遇、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原因,由于手术医生一般是团队式,一个带头人走了,所以其他人也愿意跟着走,这也是“集中式”跳槽引起争议的一个方面。
资料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门诊楼。韩章云 摄
客观而言,正常的人才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医院也不例外,而且,医生们集体“出走”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也并非是基层小医院,前者是国家规划在河南省部共建的区域医疗中心,后者为郑州市心血管病防治的学科领衔医院。换言之,郑大一附院挖的并不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人,为何依然被指“不讲武德”呢?
很明显这与郑大一附院挖人的方式有关,在相关医务人员没有变更执业地址的情况下就去新单位,涉事医师显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也很可能会给原单位后续的医务工作造成影响,有医院副院长甚至称,心外科有病区“几乎瘫痪”。相信,这类不良后果是有关部门叫停跳槽的重要原因。据悉,这些集体易主的专家平均年龄42.3岁,专业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学科和与之相关的重症救治及其辅助学科,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和业内骨干。这类骨干人才集体跳槽,无疑会给新单位的科室带来肉眼可见的实力提升,但也会明显削弱原单位的诊疗水准,还有可能引发后者向其他基层医疗机构“挖人”填补岗位空缺的冲动。医务人员成长周期较长,骨干医生尤其如此,如果非正常流动太多,可能会削减医院在人才培养的投入意愿,也与国家推动分级诊疗、均衡优质医疗资源的做法相违背。
当然,舆论之所以关注这场集体跳槽,还隐藏着对大医院“一家独大”的担忧。郑大一附院被戏称为“宇宙最大医院”,有4个院区和13个“院中院”,在床位量、手术量、门诊量等关键性指标上更是高居榜首。在医院做大的过程中,该院不惜开出诱人条件,招聘了不少省内地级市、县级医院的高水平医生,此前或多或少引发过舆论争议。这次,部分公众担心,头部医院对其他医疗机构的人才“虹吸”,可能会引发优质资源向大医院的过度集中,某家医院一家独大,最终损害的是患者利益。
虽然此次跳槽已被暂时制止,但医院要留住骨干医生显然不能只靠行政部门的叫停。毕竟,这次叫停更多是基于人事关系交接问题,下次需要“虹吸式”挖人,调整策略依然可以绕过行政阻碍。骨干医生出走,医疗机构也要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是工资、职位、编制等原因,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待遇,尽量满足医生期待,如果是因为相关医院开出的价格高于正常水准,就应该对医院扩张步伐适当加以限制和规范,以遏制非正常的人才流动。因为,头部医院大规模挖墙脚虽能迅速壮大自身学科、诊疗实力,但毕竟没有增加区域的医疗存量资源。羊毛出在羊身上,公立医院所用资源也是公家的钱,如果开出价码过高,又难以提升整个区域的增量资源,“挖墙脚”的代价可能还会让病患承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