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文化使命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党中央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创新使命。创新与实施这“两大工程”,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指导和引领作用。
积基垒石的伟大基础理论建设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深化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目前,这一工程已经成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重要阵地,聚拢了一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拔尖人才,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理论建设新局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充分发挥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路大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与职能部门紧密联系的功能、咨政建言快速转化的渠道,先后设立200多项重大课题,推出一大批有理论深度、有时间效度、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精品成果,是名副其实的党中央思想库、智囊团。
这些年来,工程牵头部署一系列重要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工作,在推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同时,还致力于党的创新理论的通俗化阐释工作,推出《法治面对面》《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新时代面对面》等系列出版物,参与《马克思是对的》《脱贫攻坚在路上》等专题片。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紧紧围绕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深化理论武装、加强研究阐释、开展宣传普及、做好对外宣介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走向世界。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意义重大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姊妹篇。在实践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于2011年正式启动,成功探索了一条创新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达成“三项共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帜和灵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明显强化,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问题得到根本扭转,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观。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
铸就新时代的思想创新丰碑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既要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又要创新发展模式。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理论研究,坚持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重点聚焦中国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提炼出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和命题,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原理和规律。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努力形成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学科体系。同时,还要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
“两大工程”要将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责主业,做好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推介作为重中之重,有力有效开展对外传播,向海外生动展现大国领袖的思想智慧和风采魅力,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幅度、释放效度、影响深度与认同广度。“两个工程”必须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根本任务,不断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断推动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提供理论支持、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理论新篇章的站位实施“两大工程”,更好构建学科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
推动形成更多原创性、独创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必须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注重从当代中国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学术滋养、推动学术创新,提炼具有原创性、标识性、解释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需求、更好理解中国文化、更加清晰认知中华文明。
努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离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便无所依凭、无所遵循。如果不加分析地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需要理论界作出及时、深刻、准确的回应。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更好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人对中国道路最有定义权、对中国精神最有发言权、对中国形象最有塑造权。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与西方现代化不一样的新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的单一路径依赖。这些伟大成就需要用中国范式、中国概念、中国理论、中国话语加以提炼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再现中华文明的本来面目,不仅彰显其历史价值,更要彰显其贯穿古今的当代价值,帮助世界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就一定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既要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事实,也要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情怀,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康共同体、网络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大旗,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网络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话语矩阵,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体系。实施“两大工程”,必须努力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才。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努力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彰显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8-2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