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应对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有能力也有意愿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必须妥善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现实条件。同时,实践不断带来的种种挑战也迫使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上追求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经济实力实现大的跃升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经济奇迹。这为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近年来,虽然遭遇种种历史性重大事件,但我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实力实现了大的跃升。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总额保持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特别是智能手机、计算机、电视、工业机器人等中高端新产品产量更是在全球遥遥领先。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里程分别达到4.01万公里、16.91万公里。机场港口、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世界前十大港口中就有八个为中国港口,其智能化水平和装卸作业效率在全球遥遥领先。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获得长足发展,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00.3万辆,比上年增长90.5%,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科技实力取得大的突破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品质。当前,我们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没有科技的不断进步,就没有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就不可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有了比较大的跃升,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一些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我国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我国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7956.3亿元,发表203.42万篇科技论文,科技成果登记数78655项,专利申请数524.36万项。2022年,PCT专利申请受理量7.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4件,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2.93%。[3]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数据,2020年,全球专利申请数为327.67万件,其中居于首位的中国专利申请数为149.72万件,占全球比重为45.69%,第二位的美国专利申请数为59.72万件,占全球比重为18.22%。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533个,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19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有1601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有212家。这些数据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在大踏步向科技强国迈进。
(三)人民生活需求不断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更高水平生活需要,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我国即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2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4778元人民币,折合12564美元,离世界银行最新确立的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13205美元以上的标准仅一步之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是2013年18311元的2.0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03%。反映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恩格尔系数也有明显下降,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2013年的35%、37.7%,降低到2022年的29.5%、33.0%。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显著增长,2021年,全国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41.8辆家用汽车、98.7台洗衣机、103.9台电冰箱(柜)、118.7台彩色电视机、131.2台空调、259.1部移动电话、47台计算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升级,对高、精、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经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的食品选择越来越讲究营养和绿色、服装追求个性和时尚、耐用品日趋高档化和智能化、交通越来越看重便捷和安全、住宅越来越注重格调和舒适,对旅游、休闲、娱乐、文化等精神生活方面需求越来越多,在教育、医疗、保健等发展资料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迫切要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能源资源使用趋于优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我国克服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外部约束的必然选择。当前,能源危机不断,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资源开采面临瓶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质量变革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自2010年以来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保持全球第一。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4.87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16.05万亿美元的比重为30.34%,是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美国制造业增加值2.5万亿美元的1.95倍。而制造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要大大高于其他产业,庞大的制造业规模,加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决定了我国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巨大,难以为继。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水资源产出率仅为世界水平的6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两倍。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数据,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为157.65艾焦,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26.5%,能源消费量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美国能源消费量92.97艾焦的1.70倍。“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7.07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343.44亿吨的31.18%,是第二大排放国美国排放量48.18亿吨的2.22倍。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迫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量,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外部不确定性增加
我国外部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甚嚣尘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美国对华战略已发生深度调整,对华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等已成常态,利用“台湾问题”迟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已成为其战略,联合其盟友对华实施各种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将会层出不穷。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进行了金融制裁、经济制裁、贸易制裁、科技制裁、文化制裁、体育制裁等,制裁措施超过一万多项,这些措施日后也很有可能用在中国身上。我国外部发展环境的恶化,大大增加了发展的不确定性,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被卡脖子的风险日益显现;我国消耗的能源资源很大一部分依赖海外,产地安全风险、运输风险日益加大;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引发金融动荡,导致货币结算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加大;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各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我国面临出口下降、国外循环不畅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度。
(二)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很多卡点断点堵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成本的下降,特别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产业链分工日益复杂,供应链超越国界,各国之间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程度显著提高,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做到拥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我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依然很多,存在很多卡点、断点和堵点。当前,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国际经济政治版图正在调整,各国经济脱钩断链的风险不断加大。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正在进行政策调整,迫使一些重要产业回流,这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造成很大影响。“美国供应链政策的极端化转向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新技术变革要求,给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带来不确定性。”[5]美国对华战略已发生转变,将我国确定为战略竞争对手,这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显著上升,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很多隐患。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工艺受制于人。我国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还不够强,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材料上的自给率比较低。二是我国产业链集成、协同和优化能力不足,产业基础能力不够强,产业链控制力不高,整体上现代化水平不高。三是产业链中的头部企业不多,获取较高附加值的能力不强,缺乏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支柱产业。四是供应链的灵活性、高效性、弹性不够,出现市场危机时的抗冲击力和韧性不强。五是供应链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绿色化程度不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不强。
(三)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量的合理增长就难以做到质的有效提升。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都表现出动能不足。很多家庭生活的耐用品已接近饱和,也没有形成消费升级的热点,加之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一些接触式服务行业衰退,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55%左右,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由于我国绝大多数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产能利用率只有70%—80%,2022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因此投资不可能高位运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有限。我国传统工业领域的投资已难以再高速增长,但在新基建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投资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都比较缓慢,加之美国对华开展贸易战,我国出口难以快速增长,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但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加深,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这也是未来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
(四)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
当前,我国经济仍然存在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的问题,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提供的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对优质商品和服务型消费的需求,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要求。产品的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有一定脱节,中低端产品供给大量过剩,导致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从供给侧来看,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及生态环境需要的供给能力不足。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水平、产品研发能力、产业供给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制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问题还没有攻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融合还需加强,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还没有完成,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从需求侧来看,总体上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居民消费能力还有待提升。同时,我国有一部分消费需求被压抑,没有得到很好释放。我国已形成4亿多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其消费能力和对高品质产品的消费意愿非常强烈,要合理引导和释放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居民对绿色食品、药品、卫生用品、健身器材、文化教育的健康生活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引导消费结构升级,促进餐饮、住宿、娱乐、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措施还不够得力。我们只有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科技创新与科技转化机制不畅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依赖于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依赖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当前,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从“并跑”向“领跑”的跨越,但在总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还不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不顺,产学研融合效果不够理想,科技投入与成果分享机制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科技创新活力的激发力度还须提高。
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证
(一)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党的领导要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完成好这一首要任务,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通过各级党组织来实现的,不同层级的党组织有不同分工,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领导领域会有所不同。党中央要经常审议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处理重大财经问题、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建设项目的原则和措施。各级党委要结合地方实际,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细化、具体化党的方针和政策,研究处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要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推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强化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监督权,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党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要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领导干部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深入思考重大经济政策,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升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成效;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查研究,善于在学习和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确保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还是确保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在坚持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新的概括,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新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是促进我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还是保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生产力基础。我们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国计民生产品供给、能源资源安全生产、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保证;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提高效率、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效率保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激发了劳动和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保护劳动所得、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整个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收入分配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收入分配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高低。习近平指出:“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7](p.242)这就意味着,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科学合理分配基础上的发展。这一分配制度,能够有效实现各种分配方式各扬其长,各种市场主体各得其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了政府作用,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激发了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确保经济循环畅通高效,实现投入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高质量的供给和高质量的需求相统一。而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需要市场和政府积极参与。
(三)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基本制度层面保证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还需要在一些具体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才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改革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风险创投机制,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优化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二是完善生产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我国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够发达,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大市场,存在很多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劳动力市场远没有统一,人才流动还受到户籍等制度制约;土地市场还不够规范,土地征用、收购、置换、开发等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较弱,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强;数据市场发育很不成熟,数据潜能挖掘不够,数据成交量较低。我们必须推进劳动和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改革人事制度,促使人员能够自主有序流动,实现全国医疗养老保险的互认互转,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
四、新阶段不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经济进入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且富有韧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加均衡、更加通畅、更加健康。
(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理想是奋斗的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开发利用。三是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是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全领域的根本遵循,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不二法宝。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效率保证,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条件,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注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脚点;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处理好经济建设中全局与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发展和安全、供给和需求、城市和乡村、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颠覆性错误、灾难性后果,确保高质量发展平稳、持续、健康推进。
(二)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综合考虑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行动指南,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现实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求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不是局部调整,而是全局统筹;不是放弃开放,而是全面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实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乃至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围绕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工作,切实打通经济循环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存
在的卡点、断点和堵点,补齐产业短板,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好高质量发展中的动力问题、质量问题、效率问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是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三是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是要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五是要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六是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确保海外资产和人员的安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4](p.112)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强大竞争力的首要动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持续不断的创新,产品的竞争力就难以提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就不可能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就不可能有质的提高,处于国际分工中不利位置的境况就难以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难以实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是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这方面的重要工作是列出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联合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一项一项进行集体攻关。二是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方面应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新活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三是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第一线,对技术变化最为敏感,需求也最为迫切,因此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四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立足经济主战场、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统筹国家科研机构、国家实验室体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五是要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这就要着力于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广泛使用节能减排技术,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降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的比重,提高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产业的比重,促使产业结构向智能化、数字化、集约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不断提高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的适配性,形成消费引领供给、供给促进消费的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的局面,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促使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我们不能搞超越发展阶段、没有市场需求、造成人民沉重负担的产业升级,不能搞没有资源禀赋优势、缺乏市场竞争优势、没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升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决定了我国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仍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p.30)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五方面着力:
一是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二是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四是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五是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五)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水平。产业链供应链是否有韧性和安全可靠,制约着一国经济活力大小,影响着一国经济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要求产业链供应链富有韧性且安全可靠。产业链现代化包括材料、设备、工艺、配套设施和结构的现代化,供应链现代化包括采购、仓储、运输、配送设施的现代化和流程的现代化,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向数字化、绿色化加速转型,其链条越来越长、分工越来越细、风险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美国不断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科技打压,其极端化的供应链政策影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给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带来不确定性。我国要确保产业链供给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这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是要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优势、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二是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三是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四是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优势,全面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五是要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六是要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密切与友好国家的经济联系,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作者简介: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重大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内涵、新特点和新要求研究”[2021mgczd017])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3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3-10-0711:22: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