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几对关系<?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眼下,转型升级是一个高频词。中央反复强调,地方频繁引用,学界出谋划策,上下共识,各地共行。
无论是自觉自醒的选择,还是“不可持续”的倒逼,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中长期发展战略,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积小胜而臻大成,以经济发展的空间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赢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
当此之际,想一想转型升级的任重而道远,理一理其中的辩证法,必要且重要。转型升级之过程,必然伴随各种选择、冲突、纠结,需要统筹考虑,辩证取舍。其中,规模大小、速度快慢、产业短长,首当其冲。
大与小——规模之争:别迷恋大,勿轻视小
大与小,相伴相生,对立统一。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与小是相对的,但也是确定的;大与小互相转换——大,盛极而衰变为小,小,聚沙成塔成其大。经济转型升级,渗透着这种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哲学关系。
大的优势显而易见:效益高、带动力大、辐射性强、抗风险性强,不一而足。我们也习惯于、擅长于做大:大广场、大马路、大建筑、大企业、大学校、大园区,比比皆是。大的张扬必定导致小的委屈。资源条件给定,大的挤占的多,小的拥有的就少。所以,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小微企业却整天高喊贷款难、融资贵。
小是大的基础,千万别轻视小。微软的前身是建在一家旅馆的公司,联想的前身是中关村的一间实验室。大有难言的苦,千万别迷信大。中国远洋巨亏,恐怕也是船大难掉头啊。
发展大的也培育小的,时髦的表达叫抓大壮小扶微。抓大不放小,偏小不废大,大小兼顾,这该是应有的选择。
有资料说,小微企业提供了70%的就业,贡献了 60%的税收。多给小的一些阳光雨露,这是应该有的气度。
1960年,大众公司的一则广告震动了整个汽车世界,广告的整个画面只有寥寥几个字:想想小的吧。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号召在成功就是资本增值和扩大地盘的时代缩小规模。随后,大众牌甲壳虫汽车横空出世。
1973年,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出版经济学经典,书名就叫《小的就是美好的》。他在扉页上引用甘地的话:“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物资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
英国国名以“大”字开头,却崇尚小。笔者前不久去英国培训,有几个经历很有意思。一是某次在路边停下来观察过往的车辆,数了 100辆车,91辆是两厢或紧凑型车。反观国内,豪车竞奢,既消耗能源又污染环境。二是发现酒店称“inn”多,称“ho-tel”少。三是英国培训机构介绍,英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政府采购的70%份额给予中小企业。
这些理念和实践,值得追赶的中国借鉴。
快与慢——速度之惑:快需要智慧,慢需要勇气
快与慢之间蕴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西班牙前驻华大使布雷戈拉特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真正的历史性事件。他的佐证是:1978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9%。他评价说,在一个历史用千年而不是用世纪计算的国家,现在发生的变化却必须以年而不是以十年为计算单位。然而,经济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快速消耗为代价的。2011年,我国 GD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今年有了变化。上半年,GDP增长7.6%。这是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当各种两难选择叠加、智慧暂不足以驾驭快速奔跑的经济列车的时候,适度降速,是一种勇气、一种担当,也是一种智慧啊。揆诸地方实际,慢下来很难。2010年,国家确定了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各地的报道,笔者发现,就在一年时间里,有 28个省(区、市)把新材料作为战略产业,把信息技术作为战略产业的也有 28个省(区、市),把生物医药作为战略产业高达 30个省(区、市)。
似乎有很多选择,结果却是别无选择地撞车。如此快速地高歌猛进,将会形成新一轮的新兴产业的雷同上马,积累新的产能过剩。
过去资本短缺,地方招商,是饥渴式的,见商就招,有资就引,大有得资本者得天下之势。而且强调有水快流。就在这样百舸争流的氛围中,项目引进来了,耕地被占用了,厂房盖起来了,烟囱树起来了,很快河流被污染了,蓝天被遮蔽了,群体性事件出现了,引来的商人圈地跑了,盖起来的楼废弃了。正如孔尚任在桃花扇里讲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这样的事情很残酷。它敦促我们反思:快是需要的,但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有没有勇气选择慢的方式呢?
有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当经济发展按照惯性向前的时候,可以先从生活慢下来开始。“慢生活家”卡尔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2010年10月,世界“慢城”联盟主席皮艾尔尔乔治治奥利维地来到中国,“慢城”概念在环保人士圈内引起热议。“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它们反污染,反噪声,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从 1999年起源至今,全球24个国家有了135个“慢城”诞生。
我们都知道快递。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呢?
在北京 798艺术区,有一家“熊猫慢递”店,专门提供信件投递服务。但是,它不讲究“快”,强调的是“慢”:投递的时间由寄信人自己决定,可以是 1个月后、1年后,甚至 10年后或者更晚。慢递小店开张后,已经有两万多封信被郑重地托付在这里,等待着投递它们的那个特定日期的到来。
当我们有勇气选择慢的时候,转型升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短与长——产业链之别:长是硬道理,但硬拉长没道理
长与短是比较出来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分析产业链的短与长,就可明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经济学界常用“微笑曲线”解释产业链条。“微笑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曲线左上角代表观念,这是高级的工业设计阶段,决定产品的形态和功能,紧接着是详细的加工计划,最下端是生产、组装和运输环节;从右边往上依次是分配、销售、服务等。几乎在所有的制造业中,中国都处于U型曲线底层。美国则处于上层,即U型曲线的两个顶端,而那里才是最赚钱的地方。
中国玩具业的毛利润接近于零,而美国美泰公司的毛利率在2007年超过40%。美泰公司不做制造,它掌控了除制造之外的其他所有产业链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美泰给中国制造商每个玩具1毛钱利润,它就可以赚3.6美元。
微笑曲线提示经济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促进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拥有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是必然选择。
前几年,有本网络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迷住了职场中人。小说中的杜拉拉演绎了一段曲折的职场升职记,她在现实生活里的故事也同样精彩。只不过现实中被提升的不是杜拉拉的职位,而是她的商业价值。3年时间里,《杜拉拉升职记》完成了从图书向文化产品的全方位转型,话剧、电影、电视、游戏、音乐剧、网络剧、无线增值等多个文化消费领域,都被涉及。这部小说,因为产业链的拉长,创造出了3个多亿的市场价值。
然而,不是所有的产业链越长越好,像太阳能光伏产业链,自上而下依次为:太阳能级硅材料、硅锭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最终作用于市场端,实现光伏发电。整条产业链中,处于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技术门槛较低、利润回报少。还有硅片生产,其主要技术流程包括铸锭、切方滚磨、用多线切割机切片、化学腐蚀抛光,其中铸锭环节高能耗,切割机等的投资规模较大,具有工艺、资金壁垒。这样的产业链条,能少则少,能断当断。大约 20年前,一个主产棉花的县级市的市长到北京汇报。他只讲了一个想法就打动了部委的领导。他说,我们市年产棉花百万担,是产棉大市,但我们力争5年内变成棉产品大市。从“产棉”到“棉产品”,一字顺序之变,产业链变长,转型升级立显。至今,这个市还受益于这次经济转型。
长短就在方寸间,方寸之间有智慧。
网编:客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