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王炳林 刘奎:关于“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1-09-09 14:0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王炳林 刘奎:关于“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

王炳林 刘奎:关于“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习近平曾在许多讲话中反复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与学习“四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1]。2021年5月,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青少年认真学习“四史”。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学界对“四史”融入思政课的维度、路径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党史学习教育与“四史”宣传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避免“四史”学习与原有思政课程的重复以及“四史”之间交叉重合等问题,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想法,与同仁交流。IJJ品论天涯网

一、准确把握“四史”的主题和特点IJJ品论天涯网

  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在时间上、内容上有很多交叉,如何避免简单重复,是“四史”学习和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准确把握“四史”的科学内涵,内容上强调各自的主题,结构上突出各自的特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IJJ品论天涯网

(一)内容上突出各自的主题IJJ品论天涯网

  “四史”时间跨度大、涵盖范围广,思政课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思政课就要抓住重点讲授,在内容上,每一部历史都可以突出一个主题。IJJ品论天涯网

  党史突出“复兴”的主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高度概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何以在近代中国数百政党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是谋一己私利之政党,而是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的党,百年来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历史观。中国共产党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成立的,百年来也是为着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所传承,历久弥新。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他们赓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李大钊、杨靖宇、董存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孔繁森、任长霞,新时代的李保国、黄大年,等等。这些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杰出代表,讲好他们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是学习党史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励当代青年朝着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向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讲授党史时,思政课要抓住“复兴”这一主题,把党的百年奋斗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结合起来,阐释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的道理。IJJ品论天涯网

  新中国史突出“发展”的主题。新中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同过去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相区别,新中国史的主题就是加快发展、实现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近代以来封建统治者的愚昧封闭、西方列强的入侵压迫,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进步,使得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一度落后于时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的历史中汲取的深刻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真正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重新挽回了民族的尊严与品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拥有了光明前景。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加快发展、走向复兴的艰辛探索中,新中国也经历了一些磨难,遭受了一些挫折。但这是探索中的失误、前进中的曲折,中国人民正是在深刻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伟大转折,取得了伟大成就。在讲授新中国史时,思政课要讲好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过程,讲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就能够解决新中国史和党史讲授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IJJ品论天涯网

  改革开放史突出“创新”的主题。创新是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给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都带来了巨大变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创新,改革开放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3]为什么要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强调理论创造?这就是要突出理论的原创性。一般来讲,创新包括继承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和原始性创新3个层面。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许多重大理论,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前所未有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原创。邓小平很中肯地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4]382。他还讲道:“乡镇企业是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发展得很快,见效也快。”[5]1350理论创新是先导,带动和引领着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思政课在改革开放史的教学中把握住“创新”这一主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成功的秘诀。IJJ品论天涯网

  社会主义发展史突出“信仰”的主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4]382,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种替代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是不断发展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4]383。历史大势不可逆转。邓小平说得好:“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4]383如果对理论没有彻底的认知,对历史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不可能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就有可能会因为诸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样“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而动摇。思政课要在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学中把握住“信仰”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IJJ品论天涯网

  新中国史的发展主题、改革开放史的创新主题、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信仰主题,与党史的复兴主题具有同一性,发展、创新、坚定理想信念,都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在讲授不同的课程中突出某一方面主题,有助于把握重点,突出特色,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IJJ品论天涯网

(二)结构上突出各自的特色IJJ品论天涯网

  对于每一部历史,如果都从纵向发展中讲授,难免出现重复。为解决“四史”融入思政课过程中遇到的简单重复讲授的问题,除了在内容上每一部历史都可以突出一个主题之外,还可以从结构上突出每一部历史的特色。IJJ品论天涯网

  学习党史,可以按照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这三大部分整合相关内容。201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6]785建党百年之际,党的历史又有了初心使命史、不怕牺牲史、为民造福史、政治锻造史等新概括。这些概括都与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三部分内容紧密相联,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党史的主流和本质。思政课可以从这一基本布局出发进行专题教学,层层剥开,完整、生动、立体地展示党的历史的全貌。IJJ品论天涯网

  学习新中国史,可以突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专题讲解。新中国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新中国史是中国通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的辉煌篇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国家各项制度从无到有、日趋完善,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有着为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良好发展环境的斗争。学习新中国史,可以从经济发展史、政治发展史、文化发展史、社会发展史、生态文明建设史,以及外交、国防军队建设等方面列出专题,进行专题讲解。这样既可以系统把握相关专题的内容,又能够突出新中国史的重点,避免与党史内容的简单重复。IJJ品论天涯网

  学习改革开放史,可以突出历程、成就和经验。科学把握历史分期是研究历史的前提。历史阶段划分得越科学,我们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把改革开放史划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历史阶段,分别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标注了两大历史阶段的特征。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两大历史阶段出发,把握住两大历史阶段的特征,向学生阐述好改革开放史的历程、成就和经验。“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是前一个历史时期的鲜明特征。这一历史时期,面对“文化大革命”10年造成的混乱局面,党领导人民冲破思想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7]9。这一历史时期,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8]40,“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4]375。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是后一个历史时期的鲜明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内外有些舆论攻讦中国搞的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有不少人对此心生困惑。面对这些诘难与疑问,习近平坚定地回应:“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1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9]110,坚定“四个自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生机。IJJ品论天涯网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要讲清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曲折演进的历史过程。思政课讲授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教育引导学生以更深远的历史眼光来看问题,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曲折性、长期性和必然性。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思政课教学,不单是学习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还要学习其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深化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与此同时,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不断发展社会主义。IJJ品论天涯网

二、学习“四史”的基本原则IJJ品论天涯网

  “四史”融入思政课的基础是深入研究“四史”,以正确的原则评价历史。在“四史”学习中,要坚持大历史观、正确党史观和整体性原则等基本原则。IJJ品论天涯网

(一)坚持大历史观IJJ品论天涯网

  大历史观,就是要用宽广的历史视域、总体的历史视角来认识和对待历史,进而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IJJ品论天涯网

  只有坚持大历史观学习历史,才能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善于运用大历史观认识历史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严肃的历史问题,还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只有坚持大历史观,从整体上把握这段历史,我们才能认识到这两个历史时期“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10]22。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讲道:“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7]40这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中国明清时期实行过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近代清政府的愚昧保守,就否认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历史毕竟整体上是宏观的。上下几千年、东西几万里,如果不能放眼整个世界历史的大局而只盯着某一点,恐怕不能算是真正理解了历史。”[11]168-169如前所述,在思政课教学中,“四史”的每一部历史都可以突出一个主题,这就是运用大历史观认识历史、融入教学的体现。“四史”融入思政课,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运用大历史观,把握历史的主题与主线。IJJ品论天涯网

  只有坚持大历史观学习“四史”,才能洞察历史规律与历史大势。习近平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3]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开创与发展,都是党领导人民把握历史大势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发展史本身也蕴含着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现实,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当下的事情”[3]。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教材。思政课必须把这些道理向学生讲清楚,只有这样,青年学生才不会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才能明白“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一论断的科学性,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坚定理想信念。IJJ品论天涯网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应具有的宏观历史视野提出了具体要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2]可以看出,习近平这一论述中所要求的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不仅涵盖了“四史”,还包括中华文明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IJJ品论天涯网

(二)坚持正确党史观IJJ品论天涯网

  党史观就是立场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的价值标准。如果没有正确的党史观,对于党的历史的评价就会走向反面。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历史观错乱结出的恶果。因此,坚持正确的党史观,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专门讲到了党史观的问题。他说:“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3]如何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3]。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来评判历史。IJJ品论天涯网

  要看到历史学科的主观性。历史进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后人对它的认知却是主观的,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评介都带有主观性。有研究者指出:“虽然我们说科学具有客观的标准,可是这个客观的标准离不开主观,总是我们思想里所肯定的标准,而不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什么东西。”[11]35对于历史的认知亦是如此,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3]146我们之所以说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就是因为我们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还原历史,但是在历史研究中,我们主观上是秉持着科学的历史观、朝着历史事实的方向努力的。因此,我们要警惕那些声称自己的历史研究成果是纯粹客观的、不代表任何一方利益的言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党的历史。IJJ品论天涯网

(三)坚持整体性原则IJJ品论天涯网

   “四史”的时间跨度很长,内容非常丰富,但彼此之间也不是割裂和孤立的,实际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 “四史”的学习和研究中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在全局过程中,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中看待历史。梁启超说过:“时代与时代,相续者也,历史者无间断者也。”[14]177这就是历史的整体性问题。IJJ品论天涯网

  坚持整体性原则学习“四史”,要关注历史与理论、实践之间的关系。龚育之说过:“理论从历史中来。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党的历史,才能深入掌握党的理论。”[15]4只有学习历史,才能更深刻地掌握理论、指导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都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其为全党所认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都经过了全党深入总结、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最终确立,是以延安时期全党学习党史为基础的。全党通过学习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统一了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也是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研究党的历史的过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学习研究历史的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武装全党,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深入学习研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分不开的。IJJ品论天涯网

  坚持整体性原则学习“四史”,要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历史固然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构成的,但历史不是历史事件的堆砌。历史事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结的,不能人为割裂开来,要善于通过历史事件洞察历史规律。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也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比如,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就要从整体上考察才能把握谱系的全貌。一是伟大精神贯穿了党的历史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着伟大精神,正是这些不同的伟大精神共同构成了谱系;二是伟大精神涵盖的领域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有精神的体现,所以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能够构成精神谱系;三是伟大精神的承载主体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先进人物,例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还有先进群体,比如“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等,还有以地域为代表的精神,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只有从整体上观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整个图景才能展现出来。IJJ品论天涯网

三、“四史”融入思政课要处理好几种关系IJJ品论天涯网

  “四史”融入思政课,要处理好讲道理与讲故事、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IJJ品论天涯网

(一)处理好讲道理与讲故事的关系IJJ品论天涯网

  “四史”融入思政课,一定要讲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要有理论提升,要有规律性认识。思政课重在价值引领,只有道理讲得好,理论讲得透彻,不怕“为什么”的追问,才能说明所讲的是真理,才能使学生信服。当然,讲理论不是在课堂上读教材、念文件,而是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习近平强调指出,不能“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12],“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6]。有些教师担心过多阐发会出现政治问题,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问题,就不用担心在政治上出问题。”[12]IJJ品论天涯网

  思政课是一门有温度的课、有情怀的课。讲道理不能太抽象,必须要依靠生动的故事来对道理进行阐释。“四史”为思政课的温度和情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历史养料。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还是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有着许多蕴藏着深刻内涵、崇高精神的生动事例。我们要善于将其化而用之,从而教育引导学生。习近平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2]需要注意的是,讲故事不是讲段子,讲故事要有精神、有内涵、有品位,不能为了一味地迎合学生、调节气氛而走向庸俗化和低级趣味。总之,“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12]。IJJ品论天涯网

(二)处理好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的关系IJJ品论天涯网

  无论是党史学习教育,还是“四史”宣传教育,学习历史知识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但不能满足于此。1926年蔡和森在强调党员学党史的时候说到,党员同志们“必须亲切的深刻的知道党的历史”[17]。“亲切的”就是要带着感情,“深刻的”就是要把握规律。历史知识属于感性认识层面,只有把历史知识互相联系起来,理清历史的脉络,才能把握历史的规律。毛泽东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18]286因此,在“四史”学习中,要处理好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的关系,要在历史知识当中看到规律、看到趋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只有在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基础上才能把握这个深刻道理。IJJ品论天涯网

(三)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关系IJJ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12]思政课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也要充分利用一些实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习近平身体力行,为全党同志作示范,他讲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每到一地,……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19]实践教学不单纯是走向社会,在课堂里也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类的教学环节,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影像资料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12],这些都是将“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可以采取的手段。IJJ品论天涯网

  强调实践教学并不代表着完全抛弃课堂讲授,或者是将课堂讲授降到可有可无的地位。要充分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讲授引领,学生的实践就有可能沦为走形式、看热闹,实地参观也只是走马观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IJJ品论天涯网

(四)处理好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关系IJJ品论天涯网

  学习历史不能脱离了那个时代的背景,一定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感受。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669在思政课中学习“四史”,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历史性,感知历史情境,提升历史的共情。翦伯赞说过:“离开了历史主义,就不是马克思主义。”[20]7脱离了历史性,就会对历史作出不符合事实的评价,就会犯苛责或诘难前人的错误。IJJ品论天涯网

  学习“四史”还要注意挖掘历史的时代价值。历史不能再现。历史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也只是“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21],而不是原模原样。历史是要新旧更迭、新陈代谢的,这才符合辩证法。因此,研究历史要有现实观照,如果缺少这一点,历史研究也就没有了意义。梁启超说过:“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14]224,这也是“历史所以要常常去研究,历史所以值得研究”[14]224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每到关键时期都是总结历史经验,善用历史思维鉴古知今,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为了“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3],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干事的信心和动力。历史的目的,也是“为社会一般人而作”,是“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14]8-9。“四史”内容丰富,思政课要善于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传授给学生,供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把握当下、思考未来。IJJ品论天涯网

  (作者: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IJJ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IJJ品论天涯网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IJJ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1-09-09 14:05: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