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军:英雄之战——震撼人心的上甘岭
走进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营区,就能看到一道几十米长的英雄墙,上面满满写着英雄们的名字:黄继光、孙占元、易才学……他们大多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英雄人物,那是军史上光辉的一页——
英雄之战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韩军队的大口径炮弹以每秒钟6发的速度突然落在上甘岭的志愿军阵地上,凶猛的炮击炸断了上甘岭通往后方的所有电话线,24岁的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拎起线拐冲了出去。新拉的电话线连续4次被炸断,他迅速接上又前进,快到537.7高地北山上的1连时,炮弹的弹片打断了他的右腿。
担架员看见他拖着断腿消失在漫天的炮火中。电话通了!只通了3分钟!指挥所抓住这宝贵的3分钟,一口气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下午13时,另一名电话兵在弹坑里发现了牺牲的牛保才,他右手捏着剥去胶皮的铜线,另一个线头咬在嘴里。他让电流通过自己的躯体,用生命接通了3分钟的电话。志愿军总部为牛保才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在537.7高地北山阵地上,伤员南树德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冲上阵地的韩军架起机枪向他们扫射,猛烈的射击声震醒了一个5处负伤昏迷的战士,他浑身是血地站起来,一声大吼扑向机枪,另外10多个敌人却从另一侧扑过来。那位战士从地上抓起3颗手榴弹,拉开了弦……
这个战士名叫孙子明。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他是上甘岭战役中以身殉国,与敌同归于尽的第一人。
在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有38位!孙子明是他们中的第一个。而在这38位有名字的英雄背后,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那个阵地活下来的只有南树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他的见证,孙子明也将是众多无名英雄中的一个。第15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就在第一天,在上甘岭上打出7位战斗英雄,以后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英雄涌现。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4.5万人的第15军打出各级战斗英雄12383人,占全军总人数的27.5%。
那真是一场英雄之战!
黄继光的战友们
10月19日夜,是黄继光牺牲的夜晚。我军向上甘岭发起反击,537.7高地北山仅用20分钟就被攻取。战斗的焦点转移到597.9高地。
当晚守在597.9高地上的是绰号“水牛”的美军第7师17团,美军唯一曾打到鸭绿江边的部队。和轻装上阵的中国军人相比,他们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纪念馆还收藏着当年在上甘岭缴获的美军防弹衣。这种T52型防弹衣由12层防弹尼龙制成,是当时最新型的高科技装备,刚刚发到前线,进攻上甘岭的美军人手一件。
战斗打响后,8连从主坑道里杀了出来,一口气攻下1号阵地,在向9号阵地冲击的路上,被阵地东侧的美军地堡拦住去路。两次组织爆破均未得手,3处挂彩的机枪手赖发均抓起手雷冲了上去。运动途中,他被子弹击中,仍带伤扔出手雷,把地堡掀掉一个角。残存的美军用机枪向他扫射,他再次负伤。连长李宝成看着他趴在坡上歇了片刻,似乎在积攒身体里最后一点力气。然后,他伤残的躯体猛然爆发,连人带手雷扑上地堡。
美军把主峰阵地巨型岩石下掏空,修筑起一座大地堡,凶猛的机枪火力压住了进攻部队。已经连续炸毁两个地堡的苗族战士龙世昌拿起爆破筒冲向地堡,半路上被美军的炮弹炸断了左腿。龙世昌顽强地爬上去,将爆破筒塞进射击孔,里面的美军把爆破筒推出来,他一把抓住又塞进去,敌人又拼命推出来,断了一条腿的龙世昌眼看不支,毅然用胸膛紧紧抵住爆破筒……
后来,电影《上甘岭》再现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影片里的英雄形象融汇了黄继光和龙世昌两个人的身影。
实际上,黄继光的英雄形象也凝聚着无数战友的忠诚和勇敢。黄继光牺牲时,刚刚被任命为6班班长。他牺牲10天后,新任班长吕慕祥再次带领6班冲向597.9高地主峰。途中被敌人火力点阻挡,身上4处负伤的吕慕祥冲上前去,当快要接近地堡时,他再次负伤倒地。吕慕祥顽强地爬向地堡,重伤的手臂抡不起一公斤重的手雷,他同样连人带手雷扑上地堡。
这就是黄继光精神,是中国军人传承不息的军魂。
一个苹果的故事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无不为一个苹果的故事所感动,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7岁的运输员刘明生往前线运送弹药途中,在一个炮弹坑里拾到一个苹果,带上597.9高地坑道,送给135团7连连长张计法。张计法把苹果交给步话员,步话员又将苹果传给重伤员。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连长手里。连长带头咬了一小口,再往下传,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两圈才吃完。
这个苹果就是上甘岭坚守坑道战斗的真实写照。我军退守坑道后,美韩军队使出各种手段破坏坑道:用炸药炸、用火焰喷射器烧、用硫黄弹熏、用毒气弹打……同时严密封锁后方通往坑道的路线,坑道里的饮水顿时成了最大的难题。战士们干渴难忍,连牙膏之类一切含有水分可以润喉润唇的东西都被吸吮干净。
得知坑道里的部队想吃苹果,军后勤部门马上从平壤买来苹果,准备向坑道里送,从上甘岭到后方医院沿途几十里路上,朝鲜群众自发摆起茶水站、苹果站。
但苹果就是送不进去。从志愿军后方的阵地,到上甘岭的坑道口,近的只有500多米,远的不过1000多米,可就是这样一点距离被美军的飞机和大炮隔成好几条封锁线。只要看到一个运输员,马上就呼叫来飞机大炮,把山谷打得烟尘冲天。3兵团派参谋来前沿观察,亲眼看到一个送弹药的运输班遭遇炮火拦截,无一幸存。
军政治部下令:只要能把一筐苹果送进坑道,就能立一个二等功。军长秦基伟的警卫员王六申请上前线,秦基伟特意让他带一挎包苹果进坑道,但王六在途中牺牲。老兵们在回忆中谈到:通往坑道的路上满地都是被炸飞的慰问袋、萝卜、苹果、馒头……
但一个苹果的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11月2日,400多名韩军在山谷中集结,准备向我阵地发动进攻,我军主阵地上的观察哨发现后当即呼叫炮火,把400多敌军一举覆盖。这个观察哨里的战士就是一个苹果故事中的主人公。
沉默的无名英雄
在留下姓名的英雄们身后,还有很多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
12月3日,韩军第9师对537.7高地北山发动大规模进攻。阵地上炮火扬起的烟尘有十几米高,坑道口8米多厚的石层被炸塌,把守在坑道里的部队全都埋了进去。炮火延伸后,2号阵地上只剩下一个战士,他是因为没来得及进坑道就被炸伤,自己藏进石缝里幸存了下来。这时候发现敌人上来了,他端起爆破筒扑进敌群,与敌同归于尽。
因为这个阵地上的官兵全部牺牲,这位舍身赴死的战士姓名始终未能查清。上甘岭背后还有一位特殊的英雄。他是师侦察科的一个参谋,原来是上海洋行里的翻译,能讲流利的英语,到前线专门负责侦听,对美7师报务员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连续43天顶在指挥所里,只要美军一开口他就知道哪一个部队上来了。打到紧急时刻,急昏了头的美军密语也不要了,直着嗓子就喊。这边话音刚落,那边情报就出来了,指挥部马上呼唤炮火,直接盖了过去。
在这种高度紧张的侦听中,他的双眼都发炎了,有一只还流脓。最后他评了功,但没评上英雄,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让我们引述莫斯科红场无名烈士墓上的铭文,表达对这些沉默的英雄的敬意: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后来,秦基伟将军在回忆上甘岭战役时说:“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网络编辑:张剑
英雄之战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韩军队的大口径炮弹以每秒钟6发的速度突然落在上甘岭的志愿军阵地上,凶猛的炮击炸断了上甘岭通往后方的所有电话线,24岁的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拎起线拐冲了出去。新拉的电话线连续4次被炸断,他迅速接上又前进,快到537.7高地北山上的1连时,炮弹的弹片打断了他的右腿。
担架员看见他拖着断腿消失在漫天的炮火中。电话通了!只通了3分钟!指挥所抓住这宝贵的3分钟,一口气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下午13时,另一名电话兵在弹坑里发现了牺牲的牛保才,他右手捏着剥去胶皮的铜线,另一个线头咬在嘴里。他让电流通过自己的躯体,用生命接通了3分钟的电话。志愿军总部为牛保才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在537.7高地北山阵地上,伤员南树德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冲上阵地的韩军架起机枪向他们扫射,猛烈的射击声震醒了一个5处负伤昏迷的战士,他浑身是血地站起来,一声大吼扑向机枪,另外10多个敌人却从另一侧扑过来。那位战士从地上抓起3颗手榴弹,拉开了弦……
这个战士名叫孙子明。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他是上甘岭战役中以身殉国,与敌同归于尽的第一人。
在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有38位!孙子明是他们中的第一个。而在这38位有名字的英雄背后,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那个阵地活下来的只有南树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他的见证,孙子明也将是众多无名英雄中的一个。第15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就在第一天,在上甘岭上打出7位战斗英雄,以后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英雄涌现。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4.5万人的第15军打出各级战斗英雄12383人,占全军总人数的27.5%。
那真是一场英雄之战!
黄继光的战友们
10月19日夜,是黄继光牺牲的夜晚。我军向上甘岭发起反击,537.7高地北山仅用20分钟就被攻取。战斗的焦点转移到597.9高地。
当晚守在597.9高地上的是绰号“水牛”的美军第7师17团,美军唯一曾打到鸭绿江边的部队。和轻装上阵的中国军人相比,他们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纪念馆还收藏着当年在上甘岭缴获的美军防弹衣。这种T52型防弹衣由12层防弹尼龙制成,是当时最新型的高科技装备,刚刚发到前线,进攻上甘岭的美军人手一件。
战斗打响后,8连从主坑道里杀了出来,一口气攻下1号阵地,在向9号阵地冲击的路上,被阵地东侧的美军地堡拦住去路。两次组织爆破均未得手,3处挂彩的机枪手赖发均抓起手雷冲了上去。运动途中,他被子弹击中,仍带伤扔出手雷,把地堡掀掉一个角。残存的美军用机枪向他扫射,他再次负伤。连长李宝成看着他趴在坡上歇了片刻,似乎在积攒身体里最后一点力气。然后,他伤残的躯体猛然爆发,连人带手雷扑上地堡。
美军把主峰阵地巨型岩石下掏空,修筑起一座大地堡,凶猛的机枪火力压住了进攻部队。已经连续炸毁两个地堡的苗族战士龙世昌拿起爆破筒冲向地堡,半路上被美军的炮弹炸断了左腿。龙世昌顽强地爬上去,将爆破筒塞进射击孔,里面的美军把爆破筒推出来,他一把抓住又塞进去,敌人又拼命推出来,断了一条腿的龙世昌眼看不支,毅然用胸膛紧紧抵住爆破筒……
后来,电影《上甘岭》再现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影片里的英雄形象融汇了黄继光和龙世昌两个人的身影。
实际上,黄继光的英雄形象也凝聚着无数战友的忠诚和勇敢。黄继光牺牲时,刚刚被任命为6班班长。他牺牲10天后,新任班长吕慕祥再次带领6班冲向597.9高地主峰。途中被敌人火力点阻挡,身上4处负伤的吕慕祥冲上前去,当快要接近地堡时,他再次负伤倒地。吕慕祥顽强地爬向地堡,重伤的手臂抡不起一公斤重的手雷,他同样连人带手雷扑上地堡。
这就是黄继光精神,是中国军人传承不息的军魂。
一个苹果的故事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无不为一个苹果的故事所感动,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7岁的运输员刘明生往前线运送弹药途中,在一个炮弹坑里拾到一个苹果,带上597.9高地坑道,送给135团7连连长张计法。张计法把苹果交给步话员,步话员又将苹果传给重伤员。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连长手里。连长带头咬了一小口,再往下传,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两圈才吃完。
这个苹果就是上甘岭坚守坑道战斗的真实写照。我军退守坑道后,美韩军队使出各种手段破坏坑道:用炸药炸、用火焰喷射器烧、用硫黄弹熏、用毒气弹打……同时严密封锁后方通往坑道的路线,坑道里的饮水顿时成了最大的难题。战士们干渴难忍,连牙膏之类一切含有水分可以润喉润唇的东西都被吸吮干净。
得知坑道里的部队想吃苹果,军后勤部门马上从平壤买来苹果,准备向坑道里送,从上甘岭到后方医院沿途几十里路上,朝鲜群众自发摆起茶水站、苹果站。
但苹果就是送不进去。从志愿军后方的阵地,到上甘岭的坑道口,近的只有500多米,远的不过1000多米,可就是这样一点距离被美军的飞机和大炮隔成好几条封锁线。只要看到一个运输员,马上就呼叫来飞机大炮,把山谷打得烟尘冲天。3兵团派参谋来前沿观察,亲眼看到一个送弹药的运输班遭遇炮火拦截,无一幸存。
军政治部下令:只要能把一筐苹果送进坑道,就能立一个二等功。军长秦基伟的警卫员王六申请上前线,秦基伟特意让他带一挎包苹果进坑道,但王六在途中牺牲。老兵们在回忆中谈到:通往坑道的路上满地都是被炸飞的慰问袋、萝卜、苹果、馒头……
但一个苹果的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11月2日,400多名韩军在山谷中集结,准备向我阵地发动进攻,我军主阵地上的观察哨发现后当即呼叫炮火,把400多敌军一举覆盖。这个观察哨里的战士就是一个苹果故事中的主人公。
沉默的无名英雄
在留下姓名的英雄们身后,还有很多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
12月3日,韩军第9师对537.7高地北山发动大规模进攻。阵地上炮火扬起的烟尘有十几米高,坑道口8米多厚的石层被炸塌,把守在坑道里的部队全都埋了进去。炮火延伸后,2号阵地上只剩下一个战士,他是因为没来得及进坑道就被炸伤,自己藏进石缝里幸存了下来。这时候发现敌人上来了,他端起爆破筒扑进敌群,与敌同归于尽。
因为这个阵地上的官兵全部牺牲,这位舍身赴死的战士姓名始终未能查清。上甘岭背后还有一位特殊的英雄。他是师侦察科的一个参谋,原来是上海洋行里的翻译,能讲流利的英语,到前线专门负责侦听,对美7师报务员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连续43天顶在指挥所里,只要美军一开口他就知道哪一个部队上来了。打到紧急时刻,急昏了头的美军密语也不要了,直着嗓子就喊。这边话音刚落,那边情报就出来了,指挥部马上呼唤炮火,直接盖了过去。
在这种高度紧张的侦听中,他的双眼都发炎了,有一只还流脓。最后他评了功,但没评上英雄,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让我们引述莫斯科红场无名烈士墓上的铭文,表达对这些沉默的英雄的敬意: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后来,秦基伟将军在回忆上甘岭战役时说:“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网络编辑:张剑
发布时间:2014-09-30 15:35:52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