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前发:学习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
毛泽东在带领全党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勤俭建国和勤俭节约的思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彰显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眼光。作为伟大领袖,毛泽东本人又是勤俭节约的典范。今天,学习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
勤俭节约的思想贯穿于毛泽东革命斗争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就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采取办法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掌握了政权,毛泽东仍高度重视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在由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毛泽东认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这样的矛盾,即“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与“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我们的勤俭建国方针,提倡厉行节约,是全面地持久地节约,克服困难需要厉行节约,困难过去了,仍然需要厉行节约。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这里把厉行节约,积累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当成只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这是不对的。难道困难少了,就不需要厉行节约了吗?”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
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1955年,针对一些合作社存在的不注意节约的不良风气,毛泽东在《勤俭办社》一文按语中指出:“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不,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同年10月,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中,他指出:“要勤俭办社,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1956年4月,他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生产费管理费都要力求节约。”同年11月,他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小组长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在企业、事业和行政开支方面,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195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五七年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提出“在工业、农业的生产中,在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营中,都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广泛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增产节约运动很快在全国各企事业单位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勤俭节约应成为党和国家的优良作风。毛泽东认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勤俭节约不仅是积累资金、加速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也是整肃党纪、提高工作效率和转变党风社会风气的方针,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他指出:“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他强调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懒则衰,就不好”。1957年10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提出:“要将大吃大喝、不善持家的风气转变过来”,“不然,统统吃光了,有什么富裕呀”,“应当教育全国城市、乡村的每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有志气。大吃、大喝,统统吃光、喝光,算不算一种志气呢?这不算什么志气。要勤俭持家,作长远打算。什么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这是改革旧习惯。”他还探讨了用10年时间改革这些陋习的可能性。
二
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政策上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辉典范。
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注意勤俭节约,处处爱护公物,注意节约水电”,“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不易,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浪费,这都是来自人民,是劳动人民流血流汗生产的果实,如果浪费了,就是白白丢了人民的劳动果实和自己手里的财富,影响我们国家财富的积累,万万不可这样做”,“几颗小麦做一个馒头?几株稻子做一碗米饭?有谁算过这笔账?”又说:“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要浪费掉365粒米。这样,八亿人民一年浪费的粮食积累起来,就能救济很多灾民。如果八亿人民每人每天再节约一粒米,其数量不就可观了吗?实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再富强,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提高。”他说:“只要大家注意,处处都可以节俭,积少成多嘛!节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重要的一条。”
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的饮食生活素以简单随意著称,一日两餐或三餐,最多不过是四菜一汤的家常菜。平日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将一天仅有的两顿正餐都省了,饿了时常以烤芋头、麦片或压缩饼干等充饥。196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毛泽东给自己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这一年,毛泽东连续7个月没有吃一口肉。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毛泽东和许多群众、干部一样得了浮肿病。他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吃饭不小心掉到桌面上的饭粒,他都一粒粒夹起,送到口中,从不浪费。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被也打了54个补丁。
毛泽东不仅讲究节俭,更强调“公私分明”。就像全国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一样,毛泽东生活中所有的日常开支,都是严格地从他的工资里支出的。在物资紧张的年代,他用粮用布也和所有人一样限量;他也每月按时支付房租费用;甚至在开会的时候,会和大家一样支付茶水费。毛泽东外出视察工作,能带的日常生活用品都会带着,大到毛巾被,小到牙膏、牙刷以及火柴。吃饭要给粮票,住宿同样要付给费用。在毛泽东的生活账中,甚至还有他在武汉付洗衣费的记载。他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不许他们搞特殊,谆谆教导他们:“人哪,生活还是向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有出息。”
毛泽东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毛泽东身居高位,却生活恬淡,不求奢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曾说过:“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三
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带领人民战胜贫穷、走向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优良作风,突出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十八大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即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今年1月,习近平同志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这些举措赢得了全国上下一致好评,奢侈浪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节俭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其中公款消费浪费更是危害巨大、影响恶劣。有人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产量的近1/10。除了餐桌上的浪费,在某些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现象也相当严重。一些重复建设项目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一些人消费追求奢华,有的产品过分包装,有的活动讲究排场……严重的浪费现象令人痛心,为人诟病。
一位哲人说过,热爱节俭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节俭的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从中可以看出,节约既是修身养性所必须,也与党、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公款浪费是腐败,会恶化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殷鉴不远,当深思之,史上很多王朝因奢靡而亡就是一面镜子。
现实国情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节俭。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能源资源紧缺愈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虽然我国粮食连续第9个年头实现增产,但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富裕,全国还有近一亿农村扶贫对象、两千多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众多的困难群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奢侈浪费。
作风正才能事业兴。党的十八大强调“三个没有变”,号召全党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今天,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也是对毛泽东勤俭节约思想与风范的最好继承和学习。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网络编辑:张剑
一
勤俭节约的思想贯穿于毛泽东革命斗争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就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采取办法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掌握了政权,毛泽东仍高度重视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在由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毛泽东认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这样的矛盾,即“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与“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我们的勤俭建国方针,提倡厉行节约,是全面地持久地节约,克服困难需要厉行节约,困难过去了,仍然需要厉行节约。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这里把厉行节约,积累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当成只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这是不对的。难道困难少了,就不需要厉行节约了吗?”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
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1955年,针对一些合作社存在的不注意节约的不良风气,毛泽东在《勤俭办社》一文按语中指出:“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不,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同年10月,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中,他指出:“要勤俭办社,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1956年4月,他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生产费管理费都要力求节约。”同年11月,他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小组长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在企业、事业和行政开支方面,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195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五七年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提出“在工业、农业的生产中,在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营中,都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广泛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增产节约运动很快在全国各企事业单位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勤俭节约应成为党和国家的优良作风。毛泽东认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勤俭节约不仅是积累资金、加速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也是整肃党纪、提高工作效率和转变党风社会风气的方针,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他指出:“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他强调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懒则衰,就不好”。1957年10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提出:“要将大吃大喝、不善持家的风气转变过来”,“不然,统统吃光了,有什么富裕呀”,“应当教育全国城市、乡村的每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有志气。大吃、大喝,统统吃光、喝光,算不算一种志气呢?这不算什么志气。要勤俭持家,作长远打算。什么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这是改革旧习惯。”他还探讨了用10年时间改革这些陋习的可能性。
二
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政策上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辉典范。
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注意勤俭节约,处处爱护公物,注意节约水电”,“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不易,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浪费,这都是来自人民,是劳动人民流血流汗生产的果实,如果浪费了,就是白白丢了人民的劳动果实和自己手里的财富,影响我们国家财富的积累,万万不可这样做”,“几颗小麦做一个馒头?几株稻子做一碗米饭?有谁算过这笔账?”又说:“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要浪费掉365粒米。这样,八亿人民一年浪费的粮食积累起来,就能救济很多灾民。如果八亿人民每人每天再节约一粒米,其数量不就可观了吗?实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再富强,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提高。”他说:“只要大家注意,处处都可以节俭,积少成多嘛!节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重要的一条。”
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的饮食生活素以简单随意著称,一日两餐或三餐,最多不过是四菜一汤的家常菜。平日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将一天仅有的两顿正餐都省了,饿了时常以烤芋头、麦片或压缩饼干等充饥。196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毛泽东给自己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这一年,毛泽东连续7个月没有吃一口肉。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毛泽东和许多群众、干部一样得了浮肿病。他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吃饭不小心掉到桌面上的饭粒,他都一粒粒夹起,送到口中,从不浪费。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被也打了54个补丁。
毛泽东不仅讲究节俭,更强调“公私分明”。就像全国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一样,毛泽东生活中所有的日常开支,都是严格地从他的工资里支出的。在物资紧张的年代,他用粮用布也和所有人一样限量;他也每月按时支付房租费用;甚至在开会的时候,会和大家一样支付茶水费。毛泽东外出视察工作,能带的日常生活用品都会带着,大到毛巾被,小到牙膏、牙刷以及火柴。吃饭要给粮票,住宿同样要付给费用。在毛泽东的生活账中,甚至还有他在武汉付洗衣费的记载。他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不许他们搞特殊,谆谆教导他们:“人哪,生活还是向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有出息。”
毛泽东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毛泽东身居高位,却生活恬淡,不求奢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曾说过:“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三
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带领人民战胜贫穷、走向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优良作风,突出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十八大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即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今年1月,习近平同志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这些举措赢得了全国上下一致好评,奢侈浪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节俭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其中公款消费浪费更是危害巨大、影响恶劣。有人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产量的近1/10。除了餐桌上的浪费,在某些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现象也相当严重。一些重复建设项目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一些人消费追求奢华,有的产品过分包装,有的活动讲究排场……严重的浪费现象令人痛心,为人诟病。
一位哲人说过,热爱节俭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节俭的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从中可以看出,节约既是修身养性所必须,也与党、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公款浪费是腐败,会恶化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殷鉴不远,当深思之,史上很多王朝因奢靡而亡就是一面镜子。
现实国情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节俭。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能源资源紧缺愈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虽然我国粮食连续第9个年头实现增产,但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富裕,全国还有近一亿农村扶贫对象、两千多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众多的困难群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奢侈浪费。
作风正才能事业兴。党的十八大强调“三个没有变”,号召全党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今天,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也是对毛泽东勤俭节约思想与风范的最好继承和学习。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网络编辑:张剑
发布时间:2013-07-24 15:18:32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