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节选自《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莱钢道路与莱钢经验研究》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的第一章“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课题组所撰写的莱钢系列调研报告的一部分。因篇幅较长,共分为三部分刊出。
第一章 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
三、莱钢道路与莱钢经验:中国改革与发展视阈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鸟瞰式地展示了“莱钢奇迹”;回顾了莱钢“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用铁一般的事实证实了“莱钢奇迹”的存在。如果人们有机会到山东莱芜,亲眼看到莱钢的现代化面貌,就会作出与我们相同的判断。同时,肯定也会想了解这个奇迹产生的“奥秘”。
43年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已经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莱钢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攀登高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在内陆地区,一个偏僻的山区,没有城市做依托,几代莱钢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使莱钢由一个钢产能不足五千吨的三线小厂,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千万吨钢产能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到相关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提升,创造了震惊国内同行的“莱钢速度”。同时,莱钢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莱芜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县城,发展成为今天拥有百万人口的地级市,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十里钢城,贡献了伟大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描绘了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辉煌画卷,谱写了伟大工人阶级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的英雄篇章。
道路引导发展,道路趋向目标,道路造就奇迹。谜一般令人惊叹的“莱钢速度”与“莱钢奇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解析和把握“莱钢道路”的本质与内涵,需要系统全面深刻地研究莱钢道路,总结莱钢成功的经验。
莱钢奇迹不是孤立的现象,莱钢现象是中国现象的具体呈现。莱钢奇迹与莱钢道路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奇迹”和中国道路的一个缩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的现代化迅猛推进与经济高速增长,令世界感到震惊,已被称为“中国奇迹”。这是一幅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由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长卷,它生动具体地展现在中华大地上,由莱钢这样的无数绚丽花朵和篇章组成。
因此,对莱钢奇迹的研究,对莱钢道路的思考,绝不能孤立地进行,要有开阔的视野,要联系中国奇迹和中国道路这个大现象和大趋势,在中国历史性改革与发展的视域中考察与思考。只有深刻认识中国道路的本质与内涵,才能准确清晰地理解与评价莱钢的具体实践及其成果。换言之,对莱钢道路的本质、内涵的解析和把握,是以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和内涵为基础的,这个大前提和大背景,不可以忽略。
1.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与中国道路的开拓
莱钢道路是中国道路的缩影,莱钢奇迹是中国奇迹的缩影。莱钢道路和莱钢奇迹,是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息息相关的。
(1)中国道路的历史条件与现实选择
中国道路是由中国社会所处的现实历史位置和发展阶段决定的。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考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位置,我们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被延迟的艰难的后发现代化过程。在人类六千余年文明史上,中国曾经有四千年左右走在文明发展的前列,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26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始终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30%左右 。18世纪与19世纪的交叉点,是中国历史坐标系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发展水平由远远超出的两条曲线逐渐接近相交后,又迅速向反方向拉开距离的一个历史拐点。在工业革命发生以来的200多年间,中国从18世纪的世界一流强国下降为19世纪的世界二流国家,到20世纪初又跌落到世界三流国家的境地。这就是中国没有抓住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历史机遇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近代以来,中国处在深刻的历史转折过程中,“走什么道路,向何处去”成为一个需要深刻认识与正确选择的严峻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宣告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屈辱的世纪”的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成立,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实对多次失去历史机遇的中国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出的历史性选择。但如何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已有先行者苏联的情况下,开始时学习苏联的经验和模式,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充分发挥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动员能力,充分利用了新社会制度诞生使全体劳动人民地位改变的巨大政治效应和政治热情,迅速动员和集中使用了全国的资源,并借助前苏联的援助,以苏联模式为样本,在旧中国及其落后的基础上,以外延扩展型经济增长与高积累、低消费的投入带动型赶超发展战略并重,使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使现代教育和科研体系基本形成。这些不可低估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随着苏联模式逐渐暴露出其缺点和弊端,作为一贯从实际出发考虑中国问题的极具独创性的毛泽东,提出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他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事实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这是历史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有极大难度的历史性课题。要探寻到一条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科学道路,没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的过程,是不可能的。从认识到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到真正探寻到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必然要经历一个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的反复探索过程。期间,发生一定的偏差与失误也是难以避免的。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我国经过20多年充满曲折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经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出现了种种失误,遭遇了重大挫折。邓小平在1988年明确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
历史提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道路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的要求。邓小平经过对原来走过道路与体制模式的全面总结与深刻反思,分析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进行改革开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的伟大抉择。邓小平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在中华大地展开。
(2)中国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与中国道路的内涵要素
在20世纪初、中期,东亚和东欧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现代化还未展开的国家,革命胜利后,充满着强烈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存在着对“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设想”实现条件的忽视,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条件没有清晰认识,误以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提供了一个非常确定、清晰的蓝图,我们的任务只是按照这一蓝图来抓紧“施工”。因而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简单照搬和“复制”这一设想,结果造成现实社会主义历史定位和模式设定的一定失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以往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在人们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存在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发端性问题,是社会主义复兴的思想起点。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这一思想起点肇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拓一直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这个问题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最基本的是,在东方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是符合现实社会历史条件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
历史和现实表明,虽然主观上认识到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但怎样科学地解决这条道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难题。选择和认识发展道路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准确确定社会发展阶段,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基本国情,要找到我国确立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总依据。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还有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商品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涉及到社会主义模式与道路的问题。社会主义与商品(市场)经济的相斥和对立,是一个根深蒂固、流传已久并在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产生了很深影响的理论观念。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部困惑和失误,都根植于这一具有巨大难度的历史性课题未解的奥秘之中。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第二大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从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启动了这一方面的探索,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一步明确了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怎样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怎样保障党的这种核心作用的发挥?怎样使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作用与一般社会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既相分离又相配合?用什么样的制度和机制来有效实现这种职能分化与协调配合?只有科学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与“中国道路”直接相关的“第二问题”,是从宏观层次到微观层次都需要探索与创新的问题,在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这个问题非常突出,具有紧迫性且有相当的难度。
第三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到世纪之交,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条件下,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表明,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重大的阶段性转变,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思考和解决怎样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体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就成为新发展阶段凸显的重大问题。在“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作了肯定而明确的回答以后,“怎样才能科学发展”就成为我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及其特征的深刻把握,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指导下,实现了对以往全部发展思想的新综合,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使它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思想,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中国道路的完善和提升指出了方向。党的十八大已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道路的开拓:多要素融合创新
中国道路就是在上述三大问题的思想觉醒与理论创新中开拓与发展的。三大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就是对现实历史阶段存在的基本要素的综合创新过程。中国现实发展阶段蕴含的基本要素有:现代化要素、商品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党的领导、革命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发展理念。中国的新型现代化进程就是这些基本要素的历史性契合。
道路的正确选择与创建,就要在客观全面认识决定基本国情的各种要素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解决由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若干基本问题,而认识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这些要素的历史性契合。因此,中国发展道路的提升与开拓,就是要实现这些因素的历史性融合与系统重构,从而实现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再造。
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
列宁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主义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我们党也一再提出要吸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吸收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切有益的东西。这都是告诉人们,要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与融合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解答“三大问题”、实现“多要素融合创新”中,开拓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就是打破了僵化的、单一的、脱离现实的、背离现代化基本因素和要求的、不能趋向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然而,怎样在改革中实现这种多要素的融合与创新,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索,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践中创新。作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莱钢,以其鲜活、生动的实践,验证和体现了“中国道路”的开拓和“中国奇迹”的实现。
2.历史性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莱钢道路”
莱钢道路之所以成为“中国道路的缩影”,是由于中国道路的开拓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行为,莱钢是其中的微观组成部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此,只有对中国道路的共同本质与创建的整体特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莱钢道路的具体开创及其贡献和意义有比较清晰和有深度的把握。
(1)党的基本路线与“中国道路”的开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与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奋勇前进的历史进程。列宁曾经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中国道路的开拓与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执政党领导亿万人民共同参与的历史创造过程,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道路开拓与制度创新过程,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复兴之路。
党的基本路线是开启中国道路开拓与创新的前进灯塔。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被概括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党的基本路线可以称之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路线”,就是引导中国人民探索和开拓一条正确发展道路的指导路线。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口号。党的十五大郑重指出,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时刻,“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八大在展望我国未来发展时又强调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进行历史性改革与发展这一伟大实践的创造性成果。中国道路的开拓,是中国人民在一个由不断发展的理论、路线、政策与战略指导下自觉地创造历史的过程。这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结合在一起的探索过程。实践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但又不是理论充分准备和理论比较完备条件下的实践创造过程,“摸着石头过河”即是这种状况的反映。随着实践的推进,理论也在随时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发展,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的过程,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国道路是实实在在的,既需要理论层面的探索与创新,更需要现实层面的实际开拓与创造。道路是要通过实践来具体开拓的,中国道路在现实中的开拓,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干部和群众去具体实践和探索。因此,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实践中的各个地区、领域、行业和企业中的发展道路的开拓,是中国道路的开拓与创新的具体展现,党和人民是中国道路的探索者与参与者。这种具体发展道路的开拓既是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也为这一理论的提升与创新不断提供了新鲜丰富的养料;不仅为企业创造着发展道路,同时也为中国道路的开拓作出贡献。在全国优秀企业中,不乏杰出的代表,莱钢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
(2)莱钢道路的开拓及其意义
莱钢奇迹,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莱钢人创造性实践的产物,是在实践中迸发出来的前所未有的现实成果。莱钢道路,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莱钢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莱钢的具体实践中产生的优异成果。
莱钢道路,是中国道路的具体体现。中国道路,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成果,莱钢道路,自然也是莱钢历届领导层和全体职工在改革与发展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企业各个系统中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成果。莱钢道路,是莱钢人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产物。从中国道路开拓与创建的整体特征角度考察,应该说,这就是莱钢道路的本质,也是莱钢经验的本质。
莱钢道路,是中国道路的缩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莱钢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发展面临问题的缩影。莱钢道路,是在解决它面临的一系列有难度的问题中开拓出来的;莱钢道路的内涵与意义,是由这些问题的性质及其难度决定的。
中国道路是中国社会大系统全面改革与发展的体现,既有宏观层次的问题,也有微观层次的问题。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的微观存在,莱钢更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虽然不可能包含中国道路要解决的全部问题,但包含着中国社会在现阶段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是中国发展道路要解决的问题的微观缩影,在“建设什么样的莱钢,怎样建设莱钢”这个基本问题中就蕴涵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这种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三大基本问题”在新时期一经提出,就在实践中不断展开和深化。
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往往都是中国存在的典型问题,国有企业自然而然地肩负着为解决中国道路问题进行探索与创造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莱钢道路就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对“建设什么样的莱钢,怎样建设莱钢”这个问题的成功解答。
莱钢人是开创中国道路的实践者、探索者与排头兵,莱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成功之路。
通过调研和思考,我们把“莱钢道路”内涵初步概括为: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以生产力和产业发展为中心,以钢铁主业的赶超型发展为根基,走新型钢铁产业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企业现代化;坚持“五不动摇”,坚持全面改革与创新,创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很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高效完善制度体系的现代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集团,实现了由赶超型快速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与提升;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推进“科技莱钢”、“数字莱钢”、“生态莱钢”、“人文莱钢”等社会主义新莱钢建设。
莱钢道路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
扭住一个中心;坚持五不动摇;坚持全面改革与创新;实现八个结合;握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总抓手,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扭住一个中心。对中国来讲,发展是硬道理,就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后发位置和落后状况决定的,是实现生产力赶超型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任务决定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莱钢作为一个钢铁企业,本身就是直接进行经济建设的,钢铁产业又是处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理所当然地要以把钢铁产业做大做强为全部工作的中心。莱钢人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紧迫任务,他们始终以生产力和产业发展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不断增加现代化因素,尽快吸收现代生产力、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等各方面的现代文明成果,在企业各个系统全面推进现代化,最大限度扩大生产、创造财富,奋力实现赶超型发展,建设全面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产业。他们决心把莱钢的发展问题解决好,把莱钢做大做强,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这是莱钢历届领导层和全体莱钢人的工作中心和核心奋斗目标。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任务与目标在莱钢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我国基础经济结构的现代转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超大型产业分化与提升的过程。工业化是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钢铁工业又是整个工业化的基础性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需要钢铁产业的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位置和经济发展目标,要求工业化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快速推进的世界现代化进程,要求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骨干或重点之一,是中国新型钢铁产业发展道路。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中,钢铁产业也要纳入新型工业化轨道。按照国家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莱钢结合自己的实际,努力探索钢铁产业的新型发展道路,认清企业自身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位置,承担起企业在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具体任务。他们努力找准切入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探索传统钢铁产业向新型钢铁产业转变的道路。
莱钢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钢铁产业发展道路,在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主动进行产业升级与产品升级,积极推动钢铁产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而且不断探索自己在中国钢铁产业中的特定位置与特定发展方向。不断开拓技术进步、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莱钢技术进步道路,促进产业发展与提升。
坚持五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优势不动摇;坚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不动摇;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不动摇;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不动摇。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莱钢的具体体现。坚持“五不动摇”是莱钢道路开拓与发展的方向保障。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才能开拓正确的道路。莱钢领导层和广大职工,在莱钢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上,头脑十分清醒,信念非常坚定。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制度,由于它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客观上需要改革。但绝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本身,改革中必须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计划经济虽然存在弊端,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计划性。国有企业进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改革,企业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不能变。改革和发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历史进程是推进现代化,我们搞的现代化,虽然在许多内涵上是与其他各国的现代化是相同的,但基本性质不同,这种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是以公有制为制度的主体的,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变。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东欧国家如何动荡,他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优势不动摇,坚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他们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莱钢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
改革与发展要取得成功,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不能蛮干,不能仅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莱钢人在企业创建与改革发展中深深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莱钢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稳步前进;实事求是是探寻企业改革与发展之路的法宝,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是企业发展与创新的成功保障。
坚持全面改革与创新。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全面快速推进,是一场历史性的全面创新,是全国各个领域和地方的创新,既包括国家创新,也包括地方创新、企业创新和人民创新。中国道路是伟大创新的总成果,是党的创新与人民的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创新,从而共同完成的创新。
中国道路,是一条改革与创新之路;莱钢道路,也是一条改革与创新之路。是从理念到实践、从制度到体制、从技术到管理,从企业实体到企业精神文化的全面创新之路。是在坚持开放的条件下企业各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企业大系统的全面转型与创新性构建。莱钢人充分认识到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他们坚持改革的深刻性,要实现企业体制有计划型向市场型的深刻转变;他们坚持改革的全面性,在企业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都进行改革;他们坚持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在改革中实现创新;他们坚持改革的持续性,认为不断创新是一个企业迅速发展、迅速崛起、迅速强大的根本动因,而衰败的根源就在于不能创新,压抑创新。在莱钢,“人人可创新,事事可创新,时时可创新”深入人心,创新成了家常便饭,创新成了常态,创新促进了莱钢的突破性发展。
实现八个结合。莱钢道路的开拓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各项制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与构建过程。大型企业是一个内部构造复杂的多系统的综合体。莱钢道路具体表现于企业各个系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莱钢道路是一个总命题,是莱钢多系统组合体中的各方面改革与发展道路的总称,是在各个具体领域中的体现出来的。
43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期内,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制度变迁与构建现象,无论是在时间的急迫性、变化的深刻性、系统性方面,都是独特的。莱钢道路在企业各个系统、各个方面的具体展开与实现,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在改革开放中,莱钢人针对企业各个子系统面临的问题,按照党的基本路线指出的方向,实现了“八个结合”,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莱钢道路”是在解决各种问题,全面改革创新中开创出来的。
第一,“在改革与发展中怎样发挥党的领导与党建创新的作用”,是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问题在国有企业中的具体表现。莱钢人在实践中回答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和促进生产经营发展,不断强化党对企业行政、职工群众工作的一元化领导。在实现党的领导作用方面,既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又结合企业发展的新实践,进行党的领导体制、职能和实现方式的创新,创建确立党的政治核心地位的体制和机制,努力发挥这种体制和机制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了一条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党的领导并不断进行党建创新的道路。
第二,国有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国有企业怎样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主体?国有企业如何探寻适应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国营企业,能否转换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国有企业?公有制企业或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如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这些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真正结合,在国有企业中如何具体体现的问题。莱钢人坚持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坚持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及中国国情相结合,开拓了一条在体制改革中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及企业治理结构的道路,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企业体制创新之路。实现了由计划型工厂制企业向市场型现代国有企业的的企业制度变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企业制度的历史性变迁与提升。
第三,国有企业怎样构建起现代高效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怎样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比较简单和粗陋、僵硬的管理体系,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开放性、竞争性经济的企业管理体系?莱钢人努力实现自身优秀传统与国外先进理念及方法相结合,开拓了一条从计划行政加政治精神的管理体制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体系转变的改革与创新之路。在保持原有优秀管理思想与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努力实现凸显公有制企业性质与特征的管理创新,并在创新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实现了全面管理创新,构建起一个有特色的高效企业管理系统。莱钢企业管理体系在短时期内实现了企业管理的阶段性跨越式快速提升,促进了企业的质量效益型集约式发展。
第四,国有企业能否和怎样在短时间内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提升?怎样实现赶超型的技术进步?怎样实现与技术进步相关联的产业发展与提升?莱钢人在技术进步方面坚持大胆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产业发展方面坚守主业与相关产业及现代资本运营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罕见的从超乎寻常的低起点,通过几个阶段性的快速提升,使技术水平追赶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技术进步“奇迹”,开创了一条在尽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由消化吸收转向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道路。实现了技术进步的大跨度的阶段性提升,走出了一条莱钢特色的技术进步与创新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开拓出以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生产力发展之路。
第五,国有企业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如何能够走在前列?莱钢人以循环经济为起点和核心,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追求更高发展效益及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举措的全方位实施相结合,逐步从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莱钢,形成了具有莱钢特色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走上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新路子,走出了一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了企业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六,国有企业应该怎样培育企业文化?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莱钢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努力实现企业实体建设与企业精神文化系统建设相结合(企业硬实力与企业软实力相结合),同时努力实现多种文化要素相融合,走出了一条莱钢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之路。实现了企业文化的不断叠加与积累,形成了莱钢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构建了新型的莱钢企业精神价值系统,形成了强有力的企业软实力,推进了人文莱钢的创建。
第七,国有企业怎样成为一个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深受社会欢迎的企业?处在特定地区的国有企业怎样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在发展过程中,莱钢人不断提高对国有企业性质、功能和责任的认识,坚持追求企业全面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多方面地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为促进莱芜市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大型企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走出了一条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之路,一条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之路。
第八,怎样构建以人为本、共赢共享的和谐国企、幸福国企?国有企业怎样实现分享改革与发展成果?莱钢人在企业分配与发展目的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共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构建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职工个人的利益关系,正确对待各种利益相关者,走出了一条效率与公平的历史性统一、实现多方面共赢共享的发展道路。使劳动者共享企业发展的多方面成果(包括物质利益、权利、精神文化等),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起以人为本的和谐莱钢、幸福莱钢。
握紧总抓手,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莱钢道路发展的实践成果,是“五位一体”在莱钢的具体体现。莱钢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总抓手”,促进“六要素融合”,即实现党的领导、公有制优势、商品市场经济、现代化要素、科学发展理念与中国革命精神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莱钢道路,是通过“六要素结合”,在系统、全面深刻的改革与创新中开拓出来的。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推进“科技莱钢”、“数字莱钢”、“生态莱钢”、“人文莱钢”建设,使“五位一体”建设在莱钢得到具体实现,并取得丰硕成果:在经济建设方面,新型钢铁产业发展道路推动莱钢产业奇迹般的发展,使生产力不断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企业民主不断巩固与发展,构筑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根基;在文化建设方面,莱钢创建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企业价值与企业精神;在社会建设方面,莱钢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企业与地方协调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莱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取得优异成绩,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莱钢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创新。创新的成果,就是“新国企、新莱钢”的出现。新莱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莱钢,是科技莱钢、数字莱钢、生态莱钢、人文莱钢、和谐莱钢、幸福莱钢的综合体,是“五位一体”建设在莱钢的具体展现。
莱钢道路的实践特征。正确道路的科学开拓,既要有正确的方向,也要有科学的方法,这表现在道路开拓的实践特征方面。莱钢人在向着既定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把握原则性与变革性相结合,坚持“五不动摇”与“全面改革”相结合,实现务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勇于改革创新与实现多方面和谐、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局面相结合。
只有把“坚持五不动摇”与“坚持全面改革”结合起来,才能探寻和创造出一条正确的新路,既不会重走“老路”,也避免走上“邪路”。莱钢在坚持“五不动摇”时,坚持与时俱进,防止僵化,克服教条主义。在全面改革与系统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防止走偏,走邪。坚持五不动摇,有一个怎样科学坚持的问题,不能僵化对待,不搞教条主义,不搞形式主义,必须与时俱进。莱钢人在开拓新道路、创造新莱钢的过程中,坚守正确理念与原则,但不保守、不僵化;既大胆探索与创新,又坚守底线、坚定方向;既避免封闭僵化,又防止走偏走邪。
莱钢道路的精神特质。莱钢在改革与发展中,在莱钢道路的开拓中,在莱钢奇迹的创造中,呈现出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莱钢特色的精神状态与精神特质。这是莱钢取得成就、创造“莱钢奇迹”的重要条件,是莱钢道路的精神动力和保障,也是莱钢经验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调研中,时时处处都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和“学习、超越、领先”的莱钢精神所感动;为莱钢道路彰显出来的精神气质所感动。莱钢人在艰苦创业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优良的精神特质,如疾慢如仇的赶超精神特质,自我加压的负责精神特质,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特质,不尚空谈的实干精神特质,尊重规律的求是精神特质,善于学习的进取精神特质,抢抓机遇的敏锐精神特质,自我变革的主动精神特质,等等,这些具体的精神特质,既是对莱钢道路的反映,也是莱钢人的“不凡”之处。
解析莱钢奇迹,总结莱钢道路,提炼莱钢经验,是我们调研的目的,也是课题组的整体任务。在对莱钢道路和莱钢经验做了初步的梳理和认识之后,下面,我们对莱钢道路和莱钢经验在八个方面的具体展现,对莱钢道路的实践特征和精神特质在全方位改革与创新中的具体展现,分别进行梳理、总结和阐述。
网络编辑:嘉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