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袁祖社:唯物史观视域中“四史”叙事逻辑研究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2-02-04 17:2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袁祖社:唯物史观视域中“四史”叙事逻辑研究 '...

袁祖社:唯物史观视域中“四史”叙事逻辑研究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历史波澜壮阔。世界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科技革命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社会、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人类文明转折和节点性意义来讲,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探索创新,堪称其中最具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上述这些中国主导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启了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新历程。P8H品论天涯网

一、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有机统一: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P8H品论天涯网

革命斗志、革命精神、革命实践贯穿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100年历史的伟大历程,是党和国家无比珍贵的财富。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伟大社会革命和勇于自我革命的崇高精神品质。P8H品论天涯网

对于革命的本质,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报告》中提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深刻表明,就起源上讲,革命首先是阶级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之间斗争的集中表现;就本质而言,立足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革命则是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冲突结果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最后,着眼整个人类历史,革命的发生和革命的实践,指向的是理解整个人类世界存在范式的转换。P8H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共产党人所理解和所从事的革命运动,就是要推翻一切不合理、不平等的旧制度,建立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的社会制度,最终实现人类历史上真正的自由和平等。P8H品论天涯网

1954年9月14日,毛泽东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你们记住,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我们的目标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让那些内外反动派颤抖去吧!中国人民不懈的努力一定会稳健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民万岁!”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历史现象”,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初心和使命,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也72年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习近平深刻指出:“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他强调,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自我革命的精神,我们一刻也不能丧失。党的百年历史上,以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革命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P8H品论天涯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坚持不懈地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的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政党,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此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和其他进步阶级、阶层的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在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后,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明确把“工业化国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艰辛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全面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盛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对以往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并将一以贯之进行下去。P8H品论天涯网

伟大社会革命伴随着伟大“自我革命”。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就明确告诫全党:“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这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也曾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习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先后进行了多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我革命。1927年八七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都是在极端危急关头,党勇于自我革新,实现了党的历史伟大转折;延安整风运动则是党在抗战时期通过总结历史经验,通过批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筹备过程中毛泽东关于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教导,是自我革命的继续;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全面拨乱反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自我革命的深化;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进入新阶段。P8H品论天涯网

“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相辅相成,二者是辩证的、历史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党的自我革命旨在让全体党员牢记使命、初心和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力量之源,是实现伟大社会革命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实践中每一个伟大成就的取得,伟大社会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中的每一步前进,党的奋斗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的不断实现,党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曲折,都极大地促进了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向纵深推进。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P8H品论天涯网

二、道义制高点与发展合理性:中国道路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真理的生动诠释P8H品论天涯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100年来,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伟大真理,并以此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法宝。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其最大价值一方面在于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创造的真正主体与机制;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信仰,其基于价值观向人们描绘了未来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蓝图。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基本规律,是立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步的上升的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不合理的制度,才能实现最好的解放,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批批“觉醒了的群体”,曾或主张学习日俄,或仿效欧美,作为改良运动的“百日维新”、声势浩大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社会陷入封建复辟、军阀混战、列强欺凌的境地……路在何方?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迷茫和困顿,唯物史观的理论主张极大地启发、唤醒了迷茫中的中国仁人志士。P8H品论天涯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先进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开始用马克思的新的社会历史哲学理论审视人类历史,审视中国传统的循环史观、时势造英雄的唯心史观以及狭隘的进化论等错误历史观念。历史是前进的,劳工大众要当历史的主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的思想深入人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社会的历史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人民,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团结带领人民顶住巨大压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书写了为中华民族崛起奋进的宏伟篇章。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40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以不断探索、创新的勇气,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小康社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创新,越来越具有强大的共识性与凝聚力。P8H品论天涯网

从国际社会的格局和态势来看,当今世界愈来愈充满了严峻的挑战。从国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样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课题”“难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历史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伟大真理,审慎反思、理智对待社会现代化的西方现代性的理念、道路、理论和实践逻辑,努力探寻文明正道与发展的正统。何谓“文明正道”?所谓“文明正道”就是站在历史制高点(历史规律与必然性)、道义的制高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文明制高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制度)、价值制高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本位,以公平求生存、以正义求发展进步的历史之康庄大道。何谓“发展正统”?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发展主导的新发展观,旨在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区别于资本主义,它秉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念、立场,承认并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最终促进其能力的全面提升。建党1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功。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摸准了历史进步的法门,顺应了社会历史的规律,抓住了、认准了、看清了、做对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够始终勇立潮头,任凭风云变幻,我自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信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以及中国文化的实践,在整体性意义上,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重新界定、重新建构人类文明的新标尺。P8H品论天涯网

三、社会现代化与文明新形态的新范式:中国共产党是人类进步的旗帜和引领者P8H品论天涯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科学论断,着眼人类历史的长时段以及整体性意义上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总趋势,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真理。P8H品论天涯网

现代化实践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是世界近现代史领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论题。现代化开启了现代性文明之所以可能的广阔前景,在一定意义、一定程度上丰富、深化了人类对于文明形态的认知。尤其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和引领下的以市场化、商品化、工业化等为核心内容且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代化西方实践,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切实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现代化的暂时“成功”,使得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于现代性与文明的未来抱有更多美好的期待。但与此同时,现代性文明理论的提出者、社会现代化实践的欧洲实验等,从一开始,在其理念、逻辑、模式和目标等方面,就存在着先天不足和明显弊端,存在着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抽象假设。现代思想关于上述问题的反思性批判与质疑,其典范性方式,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康德所代表的启蒙现代性之“何以可能”的知识论意义上釜底抽薪式追问,同时更表现为《追寻德性》一书的作者麦金泰尔基于主体和主旨辨析意义上的思想语式与表达:谁之“现代化”?何种“文明”?一方面,现代化与人类文明之间首先是一种价值正相关的关系。作为一种不争的历史性事实,世界范围内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实践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的新的工业文明形态,拓展了文明的边界,深化、丰富了文明的内涵,提升了文明的境界,为人类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和文明范式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人类思想理论对于文明的理解逐渐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明不再被简单地理解为财富的累积,而是成为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本位的共同价值、公共价值的践履,一种依托人类集体行动的逻辑,对于人类共有的、共同期待的美好生活理想的创造。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实践同向而行,现代化的水平决定着人类文明的水平。随着社会现代化推进,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质量,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价值观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现代化与文明之间同时存在着一种历史辩证法意义上的内在悖反现象,卢梭称之为“野蛮的文明”:“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漂泊于森林中的野蛮人,没有农工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彼此间也没有任何联系,他对于同类既无所需求,也无加害意图,甚至也许从来不能辨认他同类中的任何人。这样的野蛮人不会有多少情欲,只过着无求于人的孤独生活,所以他仅有适合于这种状态的感情和知识。他所感觉到的只限于自己的真正需要,所注意的只限于他认为迫切需要注意的东西,而且他的智慧并不比他的幻想有更多的发展。即使他偶尔有所发明,也不能把这种发明传授给别人,因为他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认识。技术随着发明者的死亡而消灭。在这种状态中,既无所谓教育,也无所谓进步,一代一代毫无进益地繁衍下去,每一代都从同样的起点开始。许多世纪都在原始时代的极其粗野的状态中度了过去;人类已经古老了,但人始终还是幼稚的。”随着社会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生态失衡、德性堕落、价值迷失、精神生活虚无等现象出现……现代性文明出现了依靠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克服的内在的悖反性现象,现代性文明走到了它的反面——以一种文明反对一种文明的反常现象,文明失去了确定的方向,没有了主心骨,陷入了“自相反对”“自我迷失”的境地,业已引起了全世界普遍的怀疑、恐惧、警惕和警觉。P8H品论天涯网

文明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被称为是“现代性”的,这种文明崇尚技术理性、资本逻辑,标榜速度、财富,用有的研究者的话说,这种文明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以“文明”的名义,在文明的旗帜下,强调对自然的帝国主义态度,对他者的种族主义立场,对传统的虚无主义姿态,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理性的过分迷信,对自由的单向度阐释,对民主的均质化理解。西方现代化所创造、所代表的文明是狭隘的,这种文明如果同时伴随着对别的文明的歧视、侵犯、压制,应该说是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从世界范围来看,迄今为止,人类的现代化实践经历了两次大的浪潮,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次浪潮”。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涉及的人口不到4 000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日本、苏俄和德国等为引领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覆盖人口超过4亿;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国家兴起为代表的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则涉及近40亿人口。西方有研究者强调,和先发现代化大国崛起方式完全不同,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靠彻底推翻原有的世界秩序,而是主张通过改革开放改变自己,中国无疑是并正在成为第三次现代化浪潮顺利推进的主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创新性实践,勇于直面现代性发展的弊端,致力于发展“文明新形态”,发现社会历史的“真价值”,确立了现代化实践的人民主体性逻辑。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其理念的创新、模式的变革与目标的设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质:一是人民主体性信念价值统领:蕴含着“发展观”的自主变革与“美好生活”创造与实现的现代化;二是人类共同价值自觉:以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正义的社会现代化;三是生命、生存生活与生态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现代化实践;四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五是中国特色现代化提供了(关涉、创制、代表、呈现着)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载体的现代化新范式(道义制高点);六是基于文明交流互鉴,在承诺全球治理和善治意义上,维护公平正义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具体而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有机融合和创新发展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所开创的文明形态,是中华文明的新形态,更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一方面,这种新型文明形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本质,彰显着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就其本质而言,一定是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属性和根本规定,其所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越性。共产主义是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理想社会。唯物史观理论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人类文明新形态,表征的就是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涵容力和博大的天下胸襟与情怀,贡献了一种具有典范性、引领性的文明价值观。这种文明有效地回应了 “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的时代之问,直面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和挑战。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实践,戳穿了启蒙现代性“西方文明优越论”的神话,直面民族—国家利益本位所导致的“国强必霸”、文明冲突的狭隘逻辑,突出了中华文明所崇尚“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精神特质,秉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是一种能够给人类带来希望、曙光的值得期许的文明新形态。P8H品论天涯网

 P8H品论天涯网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11期P8H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静穆P8H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2-02-04 17:21: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热点评论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