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王建朗: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2-02-06 16:4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王建朗: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

王建朗: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110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黑夜,拉开了武昌首义的帷幕,也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数月之间,清朝政府被推翻,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P0U品论天涯网

 P0U品论天涯网

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不断抗争和求索P0U品论天涯网

 P0U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历史,但在西方工业革命后,中国落伍了。1840年,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P0U品论天涯网

  面对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林则徐、魏源等呼吁国人睁眼看世界,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P0U品论天涯网

  反抗清朝腐朽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切实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探索。在内外压力下,清朝政府步履蹒跚地走上变革之路,开始了洋务运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近代工业初步诞生,中国国力也有了一定发展。然而,洋务派的历史局限性使其难以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甲午战争的失败迫使国人痛定思痛:为何数十年的洋务运动,仍不能使中国振兴和强大?维新思想的幼苗开始成长,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变法主张。戊戌变法因不可避免地触及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不到百日便失败。经历了辛丑之年的惨痛后,清朝统治者不得不开启新一轮改革,但清末新政最终也以破产告终。P0U品论天涯网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时代大潮中登上了历史舞台。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从19111010日武昌新军起义,到19121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再到1912212日清帝颁布退位诏书,短短4个月,清朝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后的必然选择,是一场必然到来的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P0U品论天涯网

 P0U品论天涯网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P0U品论天涯网

 P0U品论天涯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是,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经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P0U品论天涯网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周而复始,无非是王朝易姓而已。辛亥革命所终结的不是一个王朝,而是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亘古未有之巨变。辛亥革命后的短短6年间,出现了两次帝制复辟,但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辛亥革命的基本成果不可撼动。民主共和的理念在中国已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变化。数千年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被打倒,这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的思想探索提供了可能,为释放社会活力提供了可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大事变距离辛亥革命仅仅10年。P0U品论天涯网

  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有待真正改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有待继续完成。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完成国民党改组,重新开始了革命征程。壮志未酬身先死。孙中山先生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殷殷嘱托。P0U品论天涯网

  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领导人民继续前行的重任,继续推进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振兴中华大业,成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P0U品论天涯网

 P0U品论天涯网

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P0U品论天涯网

 P0U品论天涯网

  辛亥革命以来中华民族110年的奋斗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明的历史启示,既是对过往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征程的科学指引。P0U品论天涯网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无数志士仁人为振兴中华而探索而奋斗,但由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未能改变中国一盘散沙的状态,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0U品论天涯网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P0U品论天涯网

  在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充满曲折和艰辛。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未屈服,而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前进道路上,我们依然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坚决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P0U品论天涯网

  在同舟共济、加强团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近代以来,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尤其是在抵御外来侵略的危急时刻,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战胜了实力远强于己的外敌。面向未来,我们要紧紧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P0U品论天涯网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长久期望,也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0U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近代以来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愈是此时,愈是深感辛亥革命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不仅要缅怀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更要传承他们的伟大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P0U品论天涯网

 P0U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保罗P0U品论天涯网

来源:《人民日报》20211021P0U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2-02-06 16:41: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热点评论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