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本刊邀请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学者,以及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Г.А.Зюганов)、瑞士共产党总书记马西米利亚诺·阿伊(Massimiliano Ay)、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弗朗切斯科·马林乔(Francesco Maringiò)就讲话精神撰写笔谈文章,现发表如下,供大家学习研究参考。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党、国家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艰辛历程和丰富成果。要深刻理解这个重要思想,我们首先要回答和解决一个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元问题”: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一开始就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发挥作用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需要
毛泽东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被人民所接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首先是因为中国社会有客观的内在需要。
要回答中国社会为什么需要、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就要从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国人民的艰辛抗争说起。近代以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中华民族到了内外交困的生死存亡关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国家民族危难,一批批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孜孜追求救亡图存之“大道”,求索实现民族复兴的“大本大源”,但一次次求索、一场场努力最终都没有成功。
龚自珍、魏源开始“睁眼看世界”,大声疾呼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他们没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只是渴望从技艺层面而非制度层面来改变中国,当然不会有什么效果。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导思想“拜上帝教”,把外来的基督教思想同中国本土的大同社会理想加以糅合,但该理论没有汲取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精髓而是固守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观念,没有汲取西方先进文明成果而是吸收其非科学的基督教思想,当然不能长期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太平天国虽然谋求实现大同社会理想但缺乏正确的实现路径和方向引领,虽然在运动后期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和《资政新篇》的初步纲领,但并没有上升到理论自觉和实践层面,最终走向衰亡。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目标并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尝试,但其核心主张是以先进技术来维护落后制度的“中体西用”理论,这种指导思想当然难以实现所谓的“中兴”目标。维新派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发出“救亡图存”呐喊,企图通过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但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主义制度,在经济上不敢动摇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世说”、大同社会思想与欧洲近代的政治学说、进化论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改良主义思想体系,根本不能动员组织起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量。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但是,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三民主义并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民族主义只反对满族统治者而对帝国主义不加反对且抱有幻想,民权主义并不代表中国最广大民众而只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民生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而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指导思想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也就不可能提出真正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革命果实很快被封建军阀所盗取。
近代中国日益下滑和沉沦的方向和趋势,中国人民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的痛苦磨难,迫切需要科学的新思想来加以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没有新的科学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就不能把握历史发展方向而难以找到正确道路,就不能摆脱自在自发状态而上升为自觉自为的历史主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永远只是一个梦想而难以成为现实。而此时,马克思主义早已经在欧洲诞生,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科学思想一旦同中国的客观需要发生碰撞并实现紧密结合,必将引领中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实践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就在中国人民问道无果、寻路无门的彷徨无奈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给正在苦苦探求的中国人指明了方向。
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杰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人类的曙光、中国的希望。李大钊以激动的心情写道:“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不只是欢呼十月革命,更着力探索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以求找出中国革命的出路。经过分析研究,李大钊得出自己的结论,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马客士(Marx)的功业”。青年毛泽东也认识到,“列宁之以百万党员,建平民革命的空前大业,扫荡反革命党,洗刷上中阶级,有主义(布尔失委克斯姆),有时机(俄国战败),有预备,有真正可靠的党众,一呼而起,下令于流水之原,不崇朝而占全国人数十分之八九的劳农阶级,如响斯应。俄国革命的成功,全在这些处所”就是说,这些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十月革命胜利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由此,他们率先在思想上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转变。
当然,这个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经过了复杂的理论鉴别和实践检验,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清算和自我革命。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曾接受过多种思想熏染,即使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也依然对道德主义有所依恋。陈独秀也是到1920年发表《论政治》时才全面彻底转向马克思主义。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就抱定实现中华崛起的决心,致力于“邃密群科济世穷”,东渡日本之初甚至试图学习军国主义以强国,在认识到军国主义罪恶后断然放弃,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但直到远赴欧洲深入学习后才彻底转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从接触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历程更为艰辛复杂,他在1918年初次进京时就接触马克思主义,但是彼时他对社会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实验主义等更为钟意,五四运动时更倾向于互助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在“问题与主义”论战中更倾向于胡适的问题论而不是李大钊的主义论,直到经历了驱张运动、实验主义尝试、湖南自治运动等挫折后,才于1920年底彻底转向马克思主义,提出要用主义把大家团结起来,坚持“马克思的方法”“俄国式的方法”,坚持用“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改造中国与世界。
这就是说,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外力逼迫的结果,不是盲目依从的选择,而是独立自主地比较借鉴、反复推究后的自觉。这些自觉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迅速把历经千辛万苦而确定的信仰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党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曲折都没有动摇过。毛泽东在建党前夕就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习近平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的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努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开始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三、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科学判断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探索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制定符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战略策略,抓住并解决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不断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实现重大历史跨越,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壮丽史诗,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在百年坚持不懈的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善于进行实践创新,而且善于进行理论创新,不仅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丰富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特征进行创造性结合,与时俱进地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绚丽华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程,创立了十大关系学说、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等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社会革命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并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核心问题,创立并不断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实现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实现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百年前,中国人民在痛苦磨难、山穷水尽之时,迎来并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辉煌发展和历史跨越,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人民的选择何其正确。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人民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继续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丰富的科学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4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