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袁红英:开创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1-10-22 07:57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袁红英:开创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

袁红英:开创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是我们党历经百年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生动写照,具有非同寻常的伟大意义。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减贫历程波澜壮阔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贫困问题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也是与贫困不断斗争的过程。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5JX品论天涯网

近代以后,在封建腐朽统治和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亿万民众处于贫困甚至赤贫状态。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繁荣富强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5JX品论天涯网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百业凋敝的困难局面,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除了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制度因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基本制度保证。5JX品论天涯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减贫进程加快推进,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面对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的形势,我们党实施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从国家层面开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随着农村贫困问题大大缓解,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分层、分块、分化等新特征,我们党就此制定新的战略,继续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向纵深推进,我们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实施一系列扶贫开发新政策新举措,把中西部地区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区域……我们党领导的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5JX品论天涯网

随着扶贫开发的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因素不明、扶贫措施不准等问题日益凸显,脱贫难度逐渐加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随着扶贫对象聚焦到贫困人口个体层面,我国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方略,通过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针对性,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能。20212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减贫成就彪炳史册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发展史就是与贫困不懈斗争的历史。奋斗百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5JX品论天涯网

脱贫攻坚战对我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贫困人口减少与贫困发生率下降,按照现行贫困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9年末的551万人,同期贫困发生率由97.5%下降到0.6%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稳定提高,2020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比2019年增长8.83个百分点,2013年以来实现年均增长率11.6%;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基层群众自治更加有效、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5JX品论天涯网

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减贫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5JX品论天涯网

一是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规模。从减贫数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我国共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极端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从减贫速度上看,按照国际极端贫困标准,全球贫困发生率1990年为35.9%2015年为10%,年均贫困发生率下降1.04个百分点。中国贫困发生率1990年为66.58%2015年为0.7%,年均下降约2.64个百分点,我国减贫速度显著高于全球,带动了全球减贫速度。5JX品论天涯网

二是有力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不断深化减贫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建立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对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亦有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积极向有关国家提供援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进入新时代,中国担负大国责任,推动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实施惠及民生的国际减贫合作项目等方面都有所贡献。5JX品论天涯网

三是为世界减贫贡献了宝贵经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而且通过搭建平台、组织培训、智库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减贫交流,分享减贫经验,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减贫实践凝结中国经验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我们党立足实际,深刻把握中国贫困特点和贫困治理规律,加强对减贫事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精准扶贫方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5JX品论天涯网

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5JX品论天涯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扶贫减贫的根本动力。10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既注重解决群众眼下面临的生存难题,也关注实现群众的长期发展;尊重群众意愿,将贫困群众是否得到实惠、生活是否改善、评价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减贫成效的根本标准。可以说,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识贫、扶贫、脱贫,减贫才会有不竭动力、明确方向和好的办法。5JX品论天涯网

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我们党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构建了自上而下的扶贫治理体系,明确中央、省市县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与工作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责任与体系保证;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坚持专项、行业及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此外,持续性的扶贫资金与人力投入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JX品论天涯网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减贫事业,同样要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多年来,我们党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既坚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又坚持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还坚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发挥了拔穷根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党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5JX品论天涯网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我们党带领人民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面向未来,我们还需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接续奋斗。5JX品论天涯网

 5JX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保罗5JX品论天涯网

来源:《经济日报》20217265JX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1-10-22 07:57: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热点评论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