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万欣荣 陈鹏: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意蕴及时代价值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1-07-15 09:0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万欣荣 陈鹏: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意蕴及时代价值 '...

万欣荣 陈鹏: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意蕴及时代价值

  伴随文化多元化向纵深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碰撞和摩擦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引发的冲突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多,“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严重威胁到世界文明和平发展的美好图景。不同文明是继续摩擦碰撞,还是平等交流合理借鉴,这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站在国家长远发展与世界共同进步的战略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为指导,在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事业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表了一系列论断和见解,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对促进世界文明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现实意义。cUq品论天涯网

一、挖掘与剖析: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cUq品论天涯网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258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既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深刻反思,又是对时代发展诉求的敏锐审视,深刻体现了人民领袖的深谋远虑,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从学理上探讨和阐释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加强对其科学认识和深刻理解。cUq品论天涯网

(一)历史呼唤:中国古代文明思想的深厚底蕴cUq品论天涯网

  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为人处世智慧,对当前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时代变迁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5000多年积淀形成的深厚底蕴是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历史溯源,其中不乏蕴含着“和而不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深厚思想与历史底蕴,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是中华文化优秀基因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是在继承“和而不同”思想和秉承君子之风基础上提出来的,传承与汲取古人处理邦国关系的文化基因和道德精髓。“和而不同”主张各集团之间通过交流协商解决矛盾,是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共同的奋斗目标,被誉为是人类文明尤其是政治文明的最高境界,习近平曾提及“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524,并强调应该挖掘多样文明中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价值追求。[2]464“和”与“同”这一对范畴蕴含着对于不同文化差异因素的宽容精神,鲜明体现了古代思想家的辩证智慧和政治远见,对当前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文明交流互鉴正是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仅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还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cUq品论天涯网

(二)现实反思:世界发展现状的深刻总结cUq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既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全面分析研判了世界发展现状。因其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势不可挡,不仅意味着“中心—边缘”旧格局的消解和多极主体的崛起,还意味着一种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人类共同生存状态的形成。[3]概而言之,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是基于多元文明并存的世界格局和世界各国齐心协作的现实诉求而提出来的。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世界已经成为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出多元文明共存的局面。增进共同利益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世界各国追求合作共赢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仍面临着各种世界性难题和挑战,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目前,世界经济贸易摩擦、政治文化冲突、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陆续显现,同时还面临恐怖主义、难民危机、自然灾害等诸多威胁,“丛林法则”的霸权逻辑与“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仍然存在,“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4]465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与日俱增,不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的国家同舟共济才是相处之道,我们“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4]428 ,搁置利益分歧与价值争议,最大限度凝聚文化文明共识。cUq品论天涯网

(三)理论延续: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继承创新cUq品论天涯网

  任何科学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不是无源之水,而是遵循科学理论框架与价值评判体系的,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而形成的,既揭示了世界文明变迁过程和发展规律,又阐释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时代课题。其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快速发展是文明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世界文明的变化过程。文明本身是一个不断演进与发展的过程,“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5]147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其二,分工细化及普遍交往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助推力。文明伴随着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分工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交往水平的高低以及交往范围的大小是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前提性条件。现代化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的先河,马克思洞察私有制条件下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是不自洽的,使得这种共同利益以虚假共同体的形式出现。随着民族性历史向世界性历史的转变,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其三,每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价值旨归。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是站在资产阶级的根本立场探讨世界文明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规律,而马克思是把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设定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私有制不再是控制与奴役人们的手段,个人的能力和潜能将得到充分发挥,人类文明将进入“自主活动”的崭新文明形态,也就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阶段。cUq品论天涯网

(四)实践借鉴: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cUq品论天涯网

  任何一种文明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回顾与总结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明发展的规律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文明事业,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想理论与政策方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文明智慧。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为人类解放事业奠定了制度文明基础,他曾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6]157邓小平着眼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正确把握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强调:“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7]330随着世界市场一体化步伐加快,针对各国如何化解风险、共同进步,江泽民指出:“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8]474进入 21世纪,人类如何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认为:“应该努力使世界上所有文明、所有民族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9]445-446。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倡导以交流对话的方式增进了解、减少隔阂,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差别,而是相互包容、彼此促进、共同发展,让不同文明对话而不是对抗成为世界各国共识。cUq品论天涯网

二、探索与解构: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主要意蕴cUq品论天涯网

  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深入把握世界文明发展规律、深刻阐明世界文明发展方向、追求世界文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逻辑标准和价值导向,文明交流互鉴以平等互尊为根本原则,以开放包容为基本态度,以互学互鉴为践行路径,以合作共赢为价值旨趣。cUq品论天涯网

(一)平等互尊: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原则cUq品论天涯网

  所谓平等互尊,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地位一致。文明交流互鉴反对强权主义思维和霸权主义逻辑,旨在探讨一条世界文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各国根据本国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形成的文明应该得到尊重,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遵循各国文明一律平等的原则,因为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1]259。世界各国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文明都是基于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都是特定地域人们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生动显现,“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4]468,都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文明地位平等是不同文明能够交流互鉴的基本前提,应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彼此认同,使多元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和而不同。5000多年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明秉持谦虚的态度与其他文明进行平等交流,并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文明多样性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多种文明的共存和互动见证了世界文明的伟大进程,我们倡导以平等尊重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摒弃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排外主义的错误思想,尊重多元文明的客观存在,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文明才能不断获得进步与发展。cUq品论天涯网

(二)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态度cUq品论天涯网

  所谓开放包容,意指不同文明通过相互学习以增加了解,不贬损其他文明,不企图同化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当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是时代所趋,我们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然而,有部分学者认为冷战后更大规模的地区冲突是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10]7这只是看到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并过分夸大由此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但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种差异。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别,不同文明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文明差异带来的地区动荡和社会纷争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愈演愈烈。中国共产党从全人类利益角度出发思考文明共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认为文明不应是东西方碰撞冲突的文明,而应是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明,可以通过积极交流有效借鉴来解决不同文明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1]259-260,充分展现了中国领袖对不同文明包容的态度,显示出中国领袖宽厚仁爱的君子胸襟。“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11],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拥有开放胸襟与包容心态的君子风范才会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可能。cUq品论天涯网

(三)互学互鉴: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路径cUq品论天涯网

  互学互鉴,不仅需要对其他文明进行客观鉴赏,还要对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合理借鉴。西方工业文明确实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之间的交往,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不同文明的普遍交往,一旦资本扩张换取利润空间达到临界值时,逆全球化现象就会随之而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导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必然是文明交流互鉴,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激发文明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种新型文明观既要包容他国文明的发展,也应不断学习和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习近平曾指出:“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2]482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文明互学互鉴需要吸纳不同文明的有益成果,同时又要注重克服不同文明所存在的缺陷,正如中华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吸收,同时又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不应忽视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传统,绝不是对其他文明的拙劣模仿和简单复制,而是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发展诉求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将其他文明成果与本国文明创造性结合。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原因就在于善于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开拓创新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文明交流互鉴要求从本国本民族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诉求出发,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流与合作,集中各国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cUq品论天涯网

(四)合作共赢: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旨趣cUq品论天涯网

  合作共赢是指在兼顾各国合理利益关切时追求本国利益,通过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在谋求本国发展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331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不同国家紧密联系、命运与共,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当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起时伏,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逐渐凸显,人类实现共同发展还任重道远。习近平倡导在文明多元平等基础上谋求合作共赢,不仅是构建新型世界文明秩序的可行思想,还是推动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科学方案。随着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世界文明发展的新要求,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合作共赢才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普遍的价值选择。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诸多威胁多种挑战,仅仅依靠单一文明的力量难以应对诸多风险解决各种挑战,这就需要不同文明积极谋求合作实现共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等,表明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文明新秩序。cUq品论天涯网

 cUq品论天涯网

三、镜鉴与超越: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cUq品论天涯网

  世界各国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我们应该直面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探索处理不同文明关系的实践路径,回应世界文明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诉求。文明在开放中发展,在融合中共存,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反映了世界文明的本质特征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cUq品论天涯网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批判与超越cUq品论天涯网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作为文明冲突论的代表人物,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文化的区别,最普遍和最危险的冲突在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10]5-6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是对“文明冲突论”的反思和超越,其完整严密的逻辑框架与深邃丰富的思想内涵折射出大国领导人的世界情怀与历史担当,是当前不同文明交往的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塞缪尔·亨廷顿试图展现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但过分夸大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其实质是以西方国家利益为价值旨归的文明理论,是西方实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直接结果。虽然各国的地理位置、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等存在较大差异,但不应成为国家之间交流交往的鸿沟,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2]544。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等陈旧观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4]46。世界文明发展进程充分印证了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性,唯有交流才是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互鉴才能推动世界文明繁荣。人类社会发展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世界各国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交往中不断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既没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也没有东方中心论的立场,旨在探讨一条世界文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批判与超越,极大地消解了其不良影响和危害。cUq品论天涯网

(二)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cUq品论天涯网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提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范式是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模式,包括基本理论、原则、方法等。[12]不同文明的交往程度影响着其自身发展状况,应该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世界文明新范式,文明交流互鉴是符合各国人民发展诉求的崭新理念,是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受“二元对立”思维范式的影响,对待不同文明囿于“非敌即友”的冷战思维,习近平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包容宽厚的胸襟,辩证地思考世界文明交往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处理不同文明关系指明了方向。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孤立隔阂会造成文明冲突甚至引发战争,积极推动不同文明的友好交流与平等对话,能够消除由于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社会制度等原因造成的隔阂与误解。文明交流互鉴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破解了西方文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与超越,意味着一种新型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诞生。文明交流互鉴顺应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的局势,符合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生动诠释了一种崭新的文明交往逻辑,还为各国提供既实现发展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崭新方案。cUq品论天涯网

(三)应对现代风险社会的伟大构想cUq品论天涯网

  “风险社会”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反思现代性基础上提出的,用以表达现代性社会在“后工业时代”的断裂和转化的结果。[13]由于后工业化带来的发展失衡,现代人活动和生活的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传统的风险应对方式在范围及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根本无力应对高度复杂的全球风险,如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并迅速席卷全球,这种难以完全预料的重大传染病事件就是“风险社会”理论的典型例证。如今,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突出,武装冲突、环境安全等威胁持续蔓延,部分国家民粹主义思潮泛滥,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俱增,“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4]46。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道路的国家协力应对才是可行之道,文明交流互鉴作为应对现代风险社会的思想理念,有效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风险治理的悖缪,超越传统全球治理模式低效失序困境,是应对层出不穷危险挑战而提出的美好愿景。[14]面对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强化国际合作是唯一的应对之道,全球为遏制疫情而进行的共同努力彰显了世界文明合力的光辉。按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逻辑展开,隔阂并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旋律,同化也不是世界文明繁荣的可行之道,文明交流互鉴才是全人类共同应对风险、维护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cUq品论天涯网

  参考文献:cUq品论天涯网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cUq品论天涯网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cUq品论天涯网

[3] 韩升,毕腾亚.基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阐释[J].贵州社会科学,2020,(6).cUq品论天涯网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cUq品论天涯网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cUq品论天涯网

[6]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cUq品论天涯网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cUq品论天涯网

[8]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cUq品论天涯网

[9] 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cUq品论天涯网

[10]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cUq品论天涯网

[11] 习近平.携手努力共谱合作新篇章——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公开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11-15.cUq品论天涯网

[12] 洪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性”范式及其建构[J].宁夏社会科学,2020,(1).cUq品论天涯网

[13] 赵坤.风险社会中的共同体重建——兼论中国社会共同体治理的具体矛盾与治理智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cUq品论天涯网

[14] 吴增礼.“全球风险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与构想: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J].南京社会科学,2018,(8).cUq品论天涯网

  (作者单位:万欣荣,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鹏,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cUq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cUq品论天涯网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cUq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1-07-15 09:09: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动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