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唐爱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意识形态战略选择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1-06-21 1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唐爱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意识形态战略选择 '...

唐爱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意识形态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规律出发洞察世界发展大趋势,把握我国历史方位,作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6月23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国框定了历史方位和时空坐标。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要置于这一大变局中进行新的谋划、必要的战略调整,形成新时代意识形态战略方案。QEq品论天涯网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与基本构成QEq品论天涯网

  诸多学者从基本内涵、主要要素等各个角度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取得了诸多学术成果。从一般意义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括了“主体”(什么发生了大变局)、“属性”(主体的类别以及主体变化的性质)、“时间”、“效应”(对世界、地区、中国等客体造成的影响)等要素。我们认为,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还是要回到唯物史观:坚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揭示世界发展大趋势、时代本质以及中国的历史方位;坚持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方面的“结构变迁”“力量转移”揭示大变局之“变”。从唯物史观的原则高度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多重要素相互作用的大变革,包括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领域、物质财富和经济基础领域、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以及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等“变革群”构成的经济社会演变趋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涉及四个层面。QEq品论天涯网

  一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层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近代以来,人类的生产力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力形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即“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当前,人类社会正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先导,以数字经济为主要产业特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主要技术特征。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发展模式,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力布局;深度改变人类物质生产体系,以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数千年来的文明兴衰、大国起落无不验证了这一原理。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西方启动和推进的,西方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对非西方的绝对主导优势。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我国要抢占制高点,抓住这一巨大的历史机遇。QEq品论天涯网

  二是物质财富和经济基础层面。它主要关涉到两个方面。其一世界经济格局之变。最大的变化就是发达国家群体与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对比。按照经济总量(GDP)计算,发展中国家群体已占全球经济总量一半,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群体。据预测,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GDP规模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投资中的比重接近60%。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从欧美转移到亚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以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为外围的“中心—边缘”的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其二财富创造模式和发展范式之变。以1979年撒切尔革命和1980年里根革命为起点的新自由主义日益成为风靡全球的发展模式,自由竞争、私有化、市场化、贸易全球化等构成其基本特征。该模式遵循“赢者通吃”原则,已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冲突等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出现了严重危机,人类社会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发展范式”正处于深刻调整中。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为人类社会“发展范式”变革提供了新的选择。QEq品论天涯网

  三是思想观念层面。其一自由主义思潮面临严重挑战,国际思潮更加复杂化。二战后一直占主导的自由主义思潮不断式微,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等兴起。民粹主义进一步强化了身份认同政治,使得整个世界更加分裂。其二多元文化主义陷入困境。少数族群意识与主流族群文化、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趋严重,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甚至国家主义等思潮回流。其三西方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极化趋势明显。西方国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经济上,分配失衡导致贫富阶层两极分化;政治上,政治精英分化、政党分化以及意识形态分化;文化上,社会分裂与文化冲突。QEq品论天涯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P592)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要积极有效应对“生产方式—经济力量—权力秩序—价值观念”的变革,形成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的意识形态战略选择。QEq品论天涯网

二、针对“非西方导向”趋势,积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QEq品论天涯网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通过资本开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同时也重构了世界秩序:“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P36) 21世纪以来,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秩序逐步被打破,整个世界格局出现了“力量转移”或“力量转换”。“力量转换的最大影响是导向问题。”[3]整个世界出现了从“西方导向”走向“非西方导向”的大趋势,它涉及经济力量、政治格局、思想观念等各个领域。从思想文化和价值观领域来看,发展范式、价值观、国际关系理论、全球治理规则等方面都呈现出“非西方导向”。西方诸多学者认为,中国崛起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还是一个文化事件。比如,英国学者雅克指出:“西方将会越来越多地在准则、价值观和制度方面与中国竞争。”[4](P343)以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为代表的“非西方导向”话语体系越来越具有国际话语权。我们应当用好力量转移带来的导向变化的战略机遇期,积极主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价值观体系,促进“中国实力向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转化。对此,至少有三个层面值得我们重视,基于此形成基本的战略思路。QEq品论天涯网

  1.构建、传播“中国人的世界观”,构建中国自己的世界秩序话语QEq品论天涯网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争取国际话语权提出了时代要求。与此同时,我们在“观”世界、解决人类问题等议题上,要构建、传播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5](P85)QEq品论天涯网

  一是构建新的世界秩序观。国际话语权首先是对国际社会、世界秩序的解释权。冷战后,西方提供的有广泛影响的世界秩序话语主要有两个:“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没有未来的,整个世界秩序是“自由民主秩序”“普世文明秩序”。“文明冲突论”认为,后冷战世界秩序是由不同文明体构成的,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的,在未来世界,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将与西方文明出现大规模冲突甚至是“断层线”战争。这两种世界秩序话语极大地配合了美国对外霸权战略,尤其是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特朗普政府时期,构建了“自由世界秩序”与“压制性世界秩序”二元话语,实施对华竞争战略。概述说来,西方世界秩序观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零和博弈”的对抗思维,以西方特殊价值和制度模式为标准,追求世界的同质化。针对西方旧的世界秩序观,我们要积极构建新的世界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其有效尝试。QEq品论天涯网

作为中国的世界秩序话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处于不断发展中,但是,其基本原则是清晰的、确证的。首先,它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理念范式。其次,它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和“零和博弈”思维,强调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再次,它是以共同发展为核心诉求的发展型世界秩序观。第四,它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成现实世界秩序的核心主张。第五,它旨在构建世界秩序的“理想类型”。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QEq品论天涯网

  二是深入阐释、积极宣传回答“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当今时代的“世界之问”。我们要直面“世界之问”,在世界舞台上积极主动宣传好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比如,主张世界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的世界观;强调国家之间相互平等的国家观;强调各国都有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权利的制度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主张以包容性为核心的发展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观;坚持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等等。QEq品论天涯网

  2. 从文明论高度深入阐释、宣传中国道路与中国发展QEq品论天涯网

  西方对中国道路、中国发展的歪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只有财富没有自由”,常常用“极权主义”、“威权主义”等话语规制中国道路,认为中国道路是游离于现代文明主流的“例外”。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中国发展必然会挑战现存国际秩序,导致冲突与战争。亨廷顿的观点具有典型代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种霸权地位。这个目标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自然结果。所有其他大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和苏联,在经历高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同时或在紧随其后的年代里,都进行了对外扩张、自我伸张和实行帝国主义。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后不会采取同样的做法。”[6](P205)西方一些人总“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7](P264)针对西方的“中国强权论”“中国威胁论”等话语陷阱,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要超越基于力量、实力甚至软实力逻辑,而是从文明逻辑、价值逻辑对中国道路与中国发展进行话语构建。中国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绝不是追求“世界排名”,而是超越旧有国际格局,构建更高类型的文明。主流意识形态要从中华传统文明的“和平基因”(比如,“和为贵”“和而不同”“内圣外王”“睦邻友邦”“天下大同”等价值理念),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比如,“共同富裕”“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等),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政党理念等各个文明维度、价值维度,构建有效的对外话语体系,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一种威胁。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而不是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国发展是超越“国强必霸”逻辑的文化发展、文明发展。QEq品论天涯网

  3. 警惕国际领导权中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平衡自身利益与国际责任QEq品论天涯网

  所谓“金德尔伯格陷阱”指在世界权力转移过程中,如果新崛起的大国不愿或不能承担领导责任,不为世界提供必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就会导致全球经济混乱和安全失序。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强调“美国优先”,美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意愿都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填补美国留下的“责任空间”,承担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责任。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我们要促进“中国实力向国际影响力”转化,将我国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但是,在宣传中国的国际责任与国际贡献的同时,一方面,一定要警惕被“捧杀”的危险,防止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成为我国不能承受之重,要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唱衰西方”,不能犯冒进错误。在构建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进程中,我们要在利益与责任之间寻求平衡,防止透支实力,迟滞民族复兴的危险。总之,在掌握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上,要强调辩证法,在战略选择上,既反对“话语保守”,又警惕“话语冒进”。QEq品论天涯网

三、研判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新动向,维护好我国意识形态安全QEq品论天涯网

  随着中国发展和世界力量转移,中美关系开始发展质变,美国对华政策由“接触”(Engagement)调整为“规锁”(Confinement),美国正在形成“全政府对华战略”(a whole-of-government strategy on China)。《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定位为一个长期的“战略竞争者”和“修正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遏制与渗透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领域的妥协退让无法改变大国竞争的客观事实。对于美国意识形态遏制战略及其新特点,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QEq品论天涯网

  一是从国际层面看,针对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锐实力”新话语,进一步渲染“中国威胁论”,推动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不断上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显著表现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对“衰落”,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家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一力量对比导致西方的担忧,直接催生了“锐实力”新概念、新话语。2017年底,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发布了《锐实力:崛起的威权主义影响》(Sharp Power: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的研究报告。“锐实力论”是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塑造的新的“中国威胁论”。“锐实力论”主要涉及三个要素:推行主体是以中俄为代表的“威权国家”;权力行使方式主要是“对外审查、操纵和干扰”,不同于自愿性、公开性、开放性等“软实力”作用方式;战略意图是塑造价值观、制度认同。此外,“锐实力论”认为,中国的“锐实力”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主要是两点:其一利用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诸多优势(比如,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等)。其二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诸多需求(比如,资本需求、文化需求等)。西方一些势力利用这一概念,把这些年我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妖魔化,将我国在海外开展的智库和文化交流合作等项目定性为“像楔子一样渗透进西方的价值观”战略举措。“锐实力论”担忧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文化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扩散。中国崛起对美国和西方不是“主权威胁”,而是“价值观威胁”。它将中国道路、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方案等视为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体制、“华盛顿共识”的对抗。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变局下西方对我国意识形态遏制的新变化:从接触战略下的“价值观改造”到规锁战略下的新的“中国威胁论”。对此,我国意识形态战略一方面要管控矛盾分歧,在国际舆论场上,要“弱化”“软化”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性、对抗性;另一方面,主动批判、积极破除以“锐实力”为核心的新的“中国威胁论”,要解决“意识形态赤字”“话语赤字”等困境,不断构建正在发展的中国所需要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QEq品论天涯网

  二是从国内层面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战略重心从“主义之争”转向“问题之争”,抓住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矛盾大肆渲染,试图制造“合法性危机”。“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5](P53)近年来,随着美国等西方社会危机的加深、价值观推广进程中“双标”等问题的暴露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化,“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话语的虚伪性日益被人识破,西方一些势力逐步转向“问题之争”:利用我国社会体制转型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问题,大肆渲染,刻意放大,煽动民众不满情绪,试图消解党的政治合法性。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任何一种发展道路也不能是“全优”模式的,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矛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制度和中国道路同样如此。可是,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利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炒作,煽动基层群众对党委和政府的不满,挑动党群干部对立情绪,企图把人心搞乱”。[5](P53)QEq品论天涯网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问题之争”,常常表现在:歪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恶意炒作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恶意炒作我们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对经济个案风险进行夸大式炒作,宣扬“经济悲观论”;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被蓄意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站在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价值立场炒作信访、环保、医疗、拆迁等民生领域的个案,煽动质疑公共权力的情绪,等等。在社会转型和互联网条件下,这些经过西方意识形态“构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又产生了叠加效应、放大效应、诱导效应等,给我国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极大危害。西方的“问题之争”渗透战略意图在于消解民众政治认同,引起“合法性危机”,进而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要牢牢掌握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释权和话语权,要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非体制化”(核心是非政治化、非全局化),“避免一些具体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现大的意识形态事件和舆论漩涡”。[5](P53)此外,对于一些传统的老问题,要积极主动解释,通过一定的有效方式释放“社会情绪”,减轻“意识形态库存压力”。不能一味回避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能总是朝着有利于自己的经济社会形势和国内舆论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或话语构建,容易造成国民群体性误判。要正确揭示事情真相尤其是负面的事件,对此进行科学理性分析,要对民众心理和国民精神等进行“预建”。QEq品论天涯网

四、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掌握意识形态建设主动权QEq品论天涯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正处于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文明转型”,第四次工业革命必将在诸多领域超越以往工业革命取得的文明成果,整个人类社会将面临全新的知识革命和思维革命。我们要加强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研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体系,尤其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掌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意识形态的主动权。QEq品论天涯网

  1. 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意识形态 “本体论”议题QEq品论天涯网

  从基本理论看,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基本图式被重构,大数据(以及其他新智能要素)改变了意识形态的因变量。经济基础决定论演变为经济基础与大数据共同决定论。大数据构成了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的中介原则、基本机制。从基本形态看,意识形态显现出从大工业意识形态到(由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构造的)大数据意识形态、从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到非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型。比如,在人工智能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二元对立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力会有所下降,非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比如,“亚意识形态”“次意识形态”)会广泛存在,并对特定社会人群产生决定性影响。从实践逻辑看,“意识形态生产与分配”整个环节和机制将会发生根本性变革。比如,人工智能通过机器人写作改造了意识形态、信息内容的“生产环节”,通过智能“算法+推荐”改造了意识形态、信息内容的“分发环节”,形成了大数据时代的“算法分发模式”。它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编辑分发模式以及社交媒体的社交分发模式。从治理逻辑看,意识形态治理呈现从主观性治理到客观性治理、从灌输型治理到互动型治理、从模糊性治理到精准性治理、从真实性治理到虚拟性治理等模式变迁。QEq品论天涯网

  2. 研判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风险QEq品论天涯网

  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一是要警惕人工智能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被边缘化的风险。在新媒体异军突起、新技术应用、受众偏好变化、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变化等诸多要素的“合力”下,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会受到极大削弱,甚至存在被边缘化、“虚置化”等风险。二是要正视人工智能“算法+推荐”信息分发模式造成的“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从而加剧社群区隔和价值分化冲突的危险。“算法+推荐”信息分发模式,基于用户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倾向性、个性化偏好、价值立场,通过算法为不同的用户推送和呈现他们感兴趣或价值认同的内容。只给“他喜欢的”,极容易导致人们信息、视野窄化和观点极化,不同群体的认知、价值观更加倾向于偏激、固化,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整合难度。三是要警惕人工智能时代新闻消费与网络空间的过度感性化、碎片化、实用化、娱乐化以及公共意识弱化等问题。借助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信息分发模式,新闻舆论、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感性需求甚至感官刺激的信息或知识,它一方面导致了新闻舆论、媒体的过度感性化、碎片化,另一方面降低了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严肃话语的关注度、弱化了公众对重大公共事务的理性分析、反思的能力。QEq品论天涯网

  3. 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文化和意识形态风险预警防范机制QEq品论天涯网

  在大变局中,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生成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的外来意识形态或非主流意识形态危害与威胁;二是由于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变革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安全新风险。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生物空间以及“多重融合空间”,它们必然会建构意识形态安全的多维空间及其关系。对此,我们要在物理空间、非物理空间等不同空间,建立意识形态危机审查巡查制度。比如,在网络空间,可以通过大数据监测机制全方位地预测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制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等等。建立和完善审查巡查制度的核心环节就是构建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在不同技术条件下、不同意识形态空间形态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监测机制。通过监测、研判、分析不同意识形态空间、领域的焦点、热点等信息,精准把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动态和方向。二是警报机制。当发现监测结果(包括分析研判结论)显示意识形态安全出现警情征兆时,通过相关渠道、机制向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发出警报。三是反应机制。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管理机构快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意识形态安全事件。QEq品论天涯网

五、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交汇期,更加重视国家凝聚力建设QEq品论天涯网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要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增强国家凝聚力。此外,在大变革时代,凝聚力对国家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凝聚力是指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政党以及人民群众在理想、目标和利益共同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国家凝聚力包括了国家物质凝聚力、国家精神凝聚力、国家政治凝聚力、国家文化凝聚力、国家安全凝聚力等方面。从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角度看,加强我国国家凝聚力建设,着重要处理好三对关系。QEq品论天涯网

  1. 处理好对外来观念和价值的吸收与批判之间的关系QEq品论天涯网

  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有开放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有批判性,尤其要质疑和批判那些影响国家凝聚力、误导国家发展方向的观念和价值。“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8](P170)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人们通过质疑一些国家建构的核心观念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进而威胁到政治秩序的稳定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集中表现为“观念入侵”“价值观输入”。“美国的对外交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政策,而是传播价值观的工程。它认为其他所有民族都渴望照搬美国的价值观。”[9](P305-306)在大变局下,我们要警惕西方恶意渗透式“观念入侵”,比如,要批判“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等西方意识形态观念,要警惕消解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合法性的西方话语陷阱,比如,“新官僚资本主义”“极权主义”“威权主义”“政治专制+经济自由”等。同时,还要警惕非恶意渗透式“观念入侵”,比如,要防止全球化极端民族主义浪潮刺激和助长国内民族分裂主义。QEq品论天涯网

  2. 处理好“强国”与“富民”、“民族复兴”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QEq品论天涯网

  国家凝聚力建设,除了抵制、批判外来观念和价值观渗透,关键还在于做好“内功”,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中轴构建国家精神凝聚力。在中国梦的建构与宣传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将“强国”与“富民”、“民族复兴”与“美好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国家精神凝聚力。要坚决反对两种错误的“离心力”话语。一是“抽象强国论”。它把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误读为不顾甚至以牺牲个人自由和幸福生活为代价的“强国梦”。中华民族复兴不是抽象的,最终是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上。国家只有满足人民的需要,才具有凝聚力。二是“小民尊严论”有论调说:“我不在乎‘大国崛起’,而只在乎‘小民的尊严幸福’。”“小民尊严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它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追求歪曲为所谓的“军事的耀武扬威”“经济的财大气粗”“政治势力的唯我独尊”;它完全站在个人主义、民粹主义立场上,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对国家凝聚力有很强的杀伤力。对此,我们要警惕,要坚决批驳。QEq品论天涯网

  3. 处理好民族的价值观与普遍性价值观、特殊性叙事与普遍性叙事之间关系QEq品论天涯网

  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对一个国家凝聚力至关重要。但是,国家凝聚力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民族的特殊性叙事上,排斥普遍性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之所以崛起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除硬实力之外,普遍性价值叙事的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消弭国家内部种族、民族、阶层的矛盾,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精英形成强大的外在吸引力。我们要批判西方“普世价值”,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伪善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天下胸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既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要“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当前,国家精神凝聚力建设要将特殊性叙事与普遍性叙事有机结合起来,警惕在强调“中国特色”的过程中,走向“中国—世界”“特殊—普遍”的极端二元论,要更加凸显普遍性叙事,站在全人类视野上,构建、宣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QEq品论天涯网

 QEq品论天涯网

  参考文献:QEq品论天涯网

[1]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6-24(1).QEq品论天涯网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QEq品论天涯网

[3] 张蕴岭.对“百年之大变局”的分析与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QEq品论天涯网

[4] [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QEq品论天涯网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QEq品论天涯网

[6]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QEq品论天涯网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QEq品论天涯网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QEq品论天涯网

[9] [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M].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QEq品论天涯网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意识形态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QEq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QEq品论天涯网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QEq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1-06-21 10:00: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动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