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吴倩、刘建军: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2-05-12 20:2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吴倩、刘建军: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 '...

吴倩、刘建军: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

在当下的国际舆论中,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与提升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外对中国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偏见,特别是在对中国的爱国主义进行解读时,西方媒体喜欢冠以“民族主义”,对中国爱国主义的历史演进与时代特征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什么贡献、还要作出什么贡献。更重要的是,别人乱说我们一通,如果我们不及时加以澄清和纠正,就会以讹传讹,反倒让世人觉得我们输了理似的。我们要主动发声,让人家了解我们希望人家了解的东西,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分析阐释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对于回应和澄清西方社会对中国爱国主义的不当理解,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ODH品论天涯网

一、爱国主义传统与当今现实需要相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中,“爱国”始终是一个不变的主题,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既与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爱国主义一脉相承,又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这既源于传统,又是当今现实的需要。ODH品论天涯网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之一ODH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中就有“家族”“万邦”与“天下”的观念。到了周公时代,国家意识进一步强化。《诗经·小雅·北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尚书·五子之歌》篇说,“明明我祖,万邦之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信仰对象是“天地君亲师”,反映了一种面向大自然、面向现实生活的强烈家国情怀。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写道,“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表达了想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愿望。2000多年前的这些爱国理念至今依然存在并且“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之一。ODH品论天涯网

此外,在我们的文化中还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爱国诗句,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还有许多凸显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被世代称颂,如岳飞精忠报国,霍去病扫荡匈奴,戚继光牢记父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都含有家国之爱。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也包含着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以及《曾国藩家书》等。中华传统礼仪也蕴含着诸多爱国主义内容。清初思想家颜元曾说过,“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从对祖先的祭拜到对英雄的祭奠,从行走之礼、见面之礼到入座之礼、饮食之礼,都蕴含着家国情怀。ODH品论天涯网

(二)爱国主义符合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ODH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这是我们把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梦”这一重要概念,并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即中国梦包含着国家、民族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梦想,这个梦想把三者统一起来,表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愿景是统一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当下我们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更应该将“中国梦”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联系起来。ODH品论天涯网

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古有报国无门的仁人志士,近有流血牺牲的英雄人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涌现了许多大胆尝试、开拓进取的先锋前辈。相比之下,新时代的我们更加幸运,因为我们处在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近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对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深刻把握基础上总结出的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疫情中的逆行者、冬奥会上的志愿者、奋进在科技创新一线的科学工作者等许多新时代的爱国者,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爱国传统与当今中国现实需要的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二、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体现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刻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ODH品论天涯网

(一)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历史地形成的ODH品论天涯网

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在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斗争史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进程中逐渐确立的,这一特征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的侵犯与欺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历史境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才有所改变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投入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革命战斗中,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牺牲生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就此止步,紧接着就投入到带领中国人民推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革,使中国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ODH品论天涯网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实现了深度融合ODH品论天涯网

对中国而言,“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新中国的建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也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着国家的建设、繁荣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或私心,而是一心一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把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放在心里,落到实践中。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ODH品论天涯网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实践中,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因此,很容易流露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与热爱。社会民众所表达的对祖国的认同与热爱,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又进一步保障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大程度地实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甚至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ODH品论天涯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生命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发展必须与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和必由之路。ODH品论天涯网

三、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相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今的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多元、更加开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当今的中国必将是更加开放的中国,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也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种更加开放的爱国情怀,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从而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ODH品论天涯网

(一)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世界情怀ODH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在中华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大同思想。到了春秋,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尚书》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礼记·礼运·大同》中明确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唐代李世民曾指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宋代张载有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清末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这些思想都包含着浓浓的天下情怀,充分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有浓浓的爱国情怀,也包含着宽广的国际胸襟。ODH品论天涯网

(二)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ODH品论天涯网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博大的历史智慧,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其中第六点提到要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中国始终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追求,始终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强调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是面向世界,关照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把为全人类作贡献作为重要使命。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宏大的战略抱负,胸怀祖国,兼济天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100多年的筚路蓝缕中践行了爱国情怀与国际胸怀的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三)当代中国爱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相统一的现实印证ODH品论天涯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世界和平,为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30多年来,中国军队已参与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超过4万人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我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推动中国与世界共同可持续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日见成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已加入5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和议定书,在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达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我们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主动作为,提供了大量抗疫援助和防疫物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疫苗,以“中国力量”助力全球抗疫。所有参与以上行动的中国人,都是当代中国践行爱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统一的典型代表。ODH品论天涯网

四、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相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来说,“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主义”,是一个概念表达,具有一定的理论概括性和理论抽象性,它来源于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爱国”现象。但是,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爱国主义”则是现实的、具体的,在特定国家或民族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表现,最终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在特定社会中生活的个体身上。在新时代的中国,“爱国主义”是高度具化的,它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的复兴前景联系在一起,具体体现在新时代爱国者的言行之中。因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落实得更加具体,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爱国情和强国志、报国行,实现三者的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一)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增强人们的爱国之情ODH品论天涯网

爱国主义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社会民众对国家的依恋和忠诚情感,因此,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涵养社会民众的爱国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情感的产生最初具有一定的自发性,而爱国情感的产生往往源于个体对出生和成长的家乡的眷恋,包括家乡的土地、父老乡亲都是个体眷恋的对象。个体由对家乡的眷恋,逐渐产生对家乡所属国家的热爱。这种在生活中产生的自发的情感,还未达到理性之爱的层次。因此,需要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个体实现情感的升华,从自发的爱上升至自觉和理性的爱。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自己的故乡之情时,动情地说道,“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做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把对家乡的自发的爱,上升至理性和自觉的爱,需要结合理性的认知,即个体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实现爱国之情与知国之理的融汇贯通和深刻统一。ODH品论天涯网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情感转化为行动的意志ODH品论天涯网

对国家的爱恋不能停留在情感的层面,而要进一步转化成为行动的意志和实践的动力,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特点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一直以来,我国都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强调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教育全过程。从学前教育阶段起,我国就非常重视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强调爱国要从娃娃抓起,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在日常习惯的培养和各种游戏及活动中均渗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情感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为主;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强调知识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大学阶段要求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求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把爱国主义教育置于国际化大背景下,培育大国国民心态。另一方面,在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机制化,逐渐建立了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我国也开始注重依托重大纪念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激发人民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以及依托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科学工程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从而把爱国从情感层面上升到意志高度,“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ODH品论天涯网

(三)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情感、意志要最终转化为行动ODH品论天涯网

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以实践为导向的,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感到行动,必须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实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特别是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注释略)ODH品论天涯网

 ODH品论天涯网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ODH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张剑ODH品论天涯网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3期ODH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2-05-12 20:21: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动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