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李艳艳: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与启示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3-03-03 23:0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李艳艳: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与启示 '...

李艳艳: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与启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总趋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将通过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得以解决。同时,他们也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只有在个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增长起来以后,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视界,从而通过按需分配的方式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围绕着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有矛盾、有什么样的矛盾、如何解决矛盾的问题,也曾出现过一系列的争论与反复。其中尤以斯大林承认——否认——勉强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反复,对世界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影响深远。探究斯大林思想反复的主要原因,对于科学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矛盾运动规律,进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历程

  20 世纪上半叶,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纵深发展,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出现了承认——否认——勉强承认的思想反复。具体地说,在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认识上,他经历了承认基本矛盾及内外部两种矛盾——承认基本矛盾但否认内部矛盾——否认基本矛盾及否认外部矛盾——再次承认基本矛盾将继续存在的思想反复。

  (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从承认到否认的历史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列宁基于苏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曾经指出,“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从而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遗憾的是,列宁没能亲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便已辞世,未及探索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现实道路。

  1924 年斯大林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1925 年 5月,斯大林不仅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而且在联共 ( 布) 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种性质的社会矛盾,一种是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内部矛盾,另一种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外部矛盾。

  五年后,他又进一步把 “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内资本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补充为外部矛盾。透过斯大林的言论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时期不仅从思想上承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而且区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从 1936 年起,随着以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标志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及反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 “反党联盟”和反布哈林 “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斯大林逐渐转向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观点,认为工人、农民 “这些社会集团间的经济矛盾在缩小,在消失”,“这些社会集团间的政治矛盾也在缩小,也在消失”。

  由于斯大林认为苏联社会仅仅存在敌对性质的外部矛盾,为了解决威胁社会主义制度的敌我矛盾问题,他进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起了肃反运动。经过 1937 -1938 年两次大规模的公审和镇压,反对派被彻底消灭了,于是斯大林主观判定外部矛盾也得以解决并消除,社会主义苏联不仅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适合,而且整个社会进入了没有矛盾的新时期。所以,1938 年斯大林在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断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从而彻底否认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1939 年他在苏共十八大上更是进一步提出苏联人民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已经完全一致,并明确指出,这种一致已经取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二)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再认识: 从否认到再次承认的历史阶段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全民和集体农庄两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着产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制两种交换方式,因此存在局部经济利益和整体经济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20 世纪 50年代以后,斯大林顺应现实形势开始重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他在 1952 年 5 月发表的 《关于尔·德·雅罗申科同志的错误》一文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进行了历史阶段分期,认为当时阶段的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 “完全适合”生产力增长,未来阶段的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仍将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斯大林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无疑是对自己先前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适合观点的修正,其中包含了三层基本意思: 一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贯穿于整个苏联社会主义历史时期,1952 年那种社会生产关系 “完全适合”生产力增长的情况只是偶然的暂时的现象。他批评那种以为在苏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的观点是自满的、不正确的,并且明确判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指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可以缓和。具体地说,“只要领导机关执行正确的政策,这些矛盾就不会变成对立,而这样也就不会弄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三是指从长远来看,集体农庄制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必定应当被消灭。他预言,一旦全民和集体农庄所有制被一个有权支配全国所有消费品的所有制形式代替的时候,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就会消失,从而由商品货币关系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将随之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如何反复,他始终坚持认为变革生产关系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重要途径。所以,他才会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中指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会有落后的惰性的力量”,其惰性在于,“它们不了解生产关系有改变的必要”。对此,斯大林乐观地认为这种惰性力量不难克服,更不至于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陷入冲突之境地,只要采用生产资料集体农庄制、全民所有制、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制等先进的生产关系组织形式,就有可能使暂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及时主动地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反复的原因探析

  有学者认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个人性格和主观意志的多变导致了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思想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探寻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反复的原因,自然不能脱离 20 世纪上半叶苏联社会的内外部环境,尤其是不能忽视此间苏联经历了卫国战争、资本主义包围封锁、社会主义改造的重重考验。事实上,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不可能是某个单一因素的产物,而必然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苏联经济状况等国内国际形势来看,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演变阶段总是与苏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高度的历史契合。1925 年,斯大林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内外部两种性质矛盾,这是因为,此时苏联外有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包围、武装干涉的威胁,内有旧制度复辟的危险,同时面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任务。内忧外患的双重现实困境成为斯大林在思想上承认内外部两种矛盾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在国民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相当份额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形式。例如,在工业领域,资本主义成分比重超过了 20%; 在农业领域,农业资本家阶级还有相当大的力量,整个农业几乎是个体小农户经济的 “汪洋大海”。因此,斯大林判定需要改造工业尤其是农业领域的落后生产关系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协调的矛盾。

  1936 年前后,由于日德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对苏联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在此形势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亟待建立。在国内,政治上的 “大清洗”运动已近尾声,经济上以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标志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高达 99. 8% 的工业生产总值、98. 5% 的农业生产总值、100% 的商业企业和零售商品流转额均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部门所创造,国家、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掌握了绝大部分国民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基础地位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以全面确立。基于此形势,斯大林在 《关于苏联宪法草案》中阐述道,苏联社会人剥削人的阶级结构已经消除了,只剩下同属于无产阶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集团,他们相互之间是友爱阶级,彼此之间不存在经济、政治矛盾,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相应得以解决。

  1952 年 5 月以后,斯大林再次重提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其时代背景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对峙之势,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急剧紧张,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南斯拉夫关系破裂,同时战后苏联国内进行了意识形态批判运动和政治清洗运动,国际国内局势均呈现出尖锐的对立冲突。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使得斯大林不得不反思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完全适合、完全一致于生产力发展的既有观点是否陷入了绝对化的困境。尤其是在国民经济领域,在苏联进行了大规模集体农庄合并运动的形势下,虽然生产力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人民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改善和提高。例如,1952 年苏联小麦总产量比 1940 年增长了 48%,达到 80 亿普特。但是人均消费量却呈下降趋势,1940 年全国人均消费 195 公斤,1952年全国人均仅消费 190 公斤,甚至比集体化改革之前的 1928 年还少了 11%,诸种对社会主义的不满和质疑的情绪开始升温。对此,斯大林只得加以正视和重视,并进而重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不过,他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归咎于生产关系领域存在着人的 “惰性力量”,简单地认为,只要进一步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暂时矛盾终会得以解决。斯大林这种强调以调整生产关系为突破点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对于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的现实问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思想使生产关系孤立割裂于生产力,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层面来看,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出现的不断反复与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认识水平紧密相关。毋庸置疑,斯大林对生产关系概念作出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的具体阐释,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然而,斯大林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三个方面的明显不足:

  其一,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等同于生产关系。斯大林基于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简单地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片面地把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解为改变所有制形式。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当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以后,斯大林便自然认为整个社会生产关系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了,阶级矛盾也随之消除了,进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就能够在苏联实现了。可是现实的特殊情况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集体农庄中,虽然土地、机器等生产资料属于国家,但是产品依然属于各个集体农庄单独所有,换言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仍然存在着分配问题。斯大林显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他仍然没有从分配方式入手解决问题,而是认为现行的 “国营成分和集体农庄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是不完善的,所以寄希望于将来出现 “一个包罗一切而有权支配全国一切消费品的生产成分”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问题。由此可见,斯大林把变革所有制关系当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唯一法宝,而忽视了生产制度、交换制度、分配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其二,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选择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所决定的。斯大林虽然肯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生产力怎样,生产关系就必须怎样”,然而他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特殊性,即生产关系 “决定生产力进一步的而且是强大的发展”。基于这一思想,斯大林不顾苏联建国之初较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坚持认为 “集体农庄运动如今已成为农业建设的一个主要的和决定一切的因素”,强行在农村推行公有制、全盘农业集体化,从而使得农村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适应、不协调。其结果是,把小农经济转变为共耕制等拔高农业生产关系的政策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全国农村发生了多起暴力事件,导致全国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对此,他仍然坚持将来要不断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去发展生产力,并且期冀以全民所有制取代集体农庄所有制、以产品交换制替代商品流通作为最重要的途径。

  其三,把阶级矛盾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割裂开来。唯物史观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然而,1936 年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适合、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的观点,同时却再次强调阶级斗争尖锐化,从而出现了理论上的割裂和悖反。斯大林对此解释说: “如果阶级斗争的一端在苏联境内有所行动,那么它的另一端却延伸到包围我们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境内去了。”换言之,阶级斗争仍然尖锐,不过其在内涵上不再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经济关系意义上的阶级斗争了,而是转变为对付国外派来潜伏特务的政治斗争,并且据此制造了 “大清洗”运动。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反复的启示

  总的来说,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建立在两个理论假设基础之上: 其一,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的,适合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其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方面,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必须要不断变革和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为此,斯大林进而提出要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把商品流通过渡到产品交换制,由中央政权计划调节整个社会生产。在此种过分倚重生产关系的思想指导下,1952 年苏共十九大正式提出,要 “通过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途径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并开始制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时间表,这对苏联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十分深远。在苏联国内,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充分的状况下推行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的思想被制度化、固定化。在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上,这种片面强调变革生产关系的思想被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样板,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国家稍有不同意见,就被视作异端。例如,波兰党总书记哥穆尔卡提出 “建设波兰的社会主义”口号后,不久就被扣上右倾 “民族主义”等罪名,被逮捕入狱。南斯拉夫坚持独立自主,奉行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内外政策,就被指责为 “走上了叛卖劳动人民国际团结事业的道路”,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其严重后果是,不仅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难以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发展方式,使社会主义的道路越来越窄,而且由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裂。

  因此,对于斯大林在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有必要进行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

  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要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动态统一。斯大林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割裂开来,仅仅把社会主义视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着力从发展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出现了 “大清洗”等扭曲社会生产关系的严重错误。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不仅是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过程,更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过程,应该始终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处于历史的、具体的动态协调发展状态之中。既要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合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要防止脱离生产力实际状况、主观地拔高或压低生产关系水平。在社会主义不完善不发达的历史阶段,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生产力,奠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始终坚持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突破口,同时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使现实的生产关系合理化,才能通过不断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动态统一,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要警惕经济利益差别转化为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是一对仅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简单矛盾,而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对立统一关系的复杂矛盾系统,它既包括生产力子系统内部人与自然关系的诸种矛盾,也包括生产关系子系统内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者之间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的诸种矛盾。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为例,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在总体上消灭了剥削,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本质上不是对抗性的; 另一方面,由于集体农庄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产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同时并存,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在此情形下,如果经济利益差别处理不当,甚至差别扩大化,有可能使生产力子系统和生产关系子系统内部出现对抗性矛盾,进而使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例如,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用指令性计划干预经济生活,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低收入低消费,长期忽视人民的经济利益诉求,致使工人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经济效益低下,产品质量差,国家管理机关内腐败滋生。

  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要防止经济领域内的矛盾扩大化为社会领域内的矛盾。正如列宁曾评价的那样,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的重要贡献在于, “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矛盾系统,其概念阈主要存在于社会经济领域范围内,而不是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领域。然而,由于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因而,能否解决好经济领域内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对于能否顺利解决社会其他领域的矛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1939 年以前,斯大林曾经一度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的事实,造成苏联农业粮食产量猛跌、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部门之间关系紧张、矛盾突出。这启示我们,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矛盾拥有各自不同的理论阈,但却是相互关涉、彼此影响的。尤其是,生产的社会化、科技化程度,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智力素质及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能否提高; 生产关系的合理化、公平化程度,影响了一个社会行业、阶层、家庭、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概言之,只有妥善解决经济领域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才能为顺利解决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其他矛盾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略】

  

  网编:客卿

  

  

  
发布时间:2013-03-03 23:04:18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