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2008年新设的一个政治性现实性极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为什么要建立这个二级学科,它同中共党史学科的异同点是什么,它的学科内容体系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为该学科采取的新举措有哪些,这个学科如何建设。笔者结合自己对该学科建立的前前后后的了解,谈谈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一、建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建立,是我国在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需要,特别是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作为其学科支撑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它进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但是对作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充分的学术研究。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应有的学科支撑,科学性不足,影响到教学实效。
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2005年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缺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研究,特别是缺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研究,缺乏从中国历史的层面去论证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是由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的,是建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显然,2005年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反映仅从理论上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不够的,缺乏历史实践的证明。学生也有这种要求。同时,2005年中央批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影响到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和这门课教师队伍的稳定。
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需要出发和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出发,2008年4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说,“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逐步形成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同时,为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经专家论证,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一个二级学科。”这个学科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加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需要。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为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水平服务。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使其真正能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为培养人才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服务。
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新中国加强高校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由于包含丰富的政治教育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开设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
1950年10月4日,《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指出,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重点包括: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国革命的前途。
1953年6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指出,从1953年开始,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
1956年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规定(试
行方案)》规定大学二年级开设中国革命史。
1961年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规定“中共党史”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的一门课开设。
1964年10月11日,《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中共党史》以党的历史为线索,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中心,学习毛主席著作,使学生初步领会毛泽东同志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
1970年5月27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提出,设置“以毛主席著作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般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
1982年10月9日,《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中指出,“有些学校还举办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要求,大学“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
1986年3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说,“国家教委首先抓了‘中共党史’课的教学改革,召开了座谈会,明确了‘中国革命史’课的步骤、做法;接着又委托清华大学举办‘中国革命史’教学研讨班,介绍清华大学五年来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的经验。”还提出开设“中国革命史”的具体步骤:一九八六年,总结清华大学等校改“中共党史”课为“中国革命史”课的试点经验;组织编写供不同类型院校使用的示范性大纲,推动教材建设。一九八七年,在较多的院校开设“中国革命史”课;评审推荐全国试用教材。一九八八年,在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开设“中国革命史”课。
1987年3月1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中说,1987年已有11所高等学校设置了“中国革命史”本科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试办办了“中国革命史”研究生班。
1991年8月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要求四年制本科继续开设“中国革命史”,保持课程的相对稳定。
1993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行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
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为依托。
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历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还规定四年制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仍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国革命历史课程。
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委关于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说,要把“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历史教育”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重要内容,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作为爱国主义重要内容。提出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国革命史论课程。
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还说明,“毛泽东思想概论”主要是进行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懂得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决定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本科生开设的四门必修政治课之一。
2005年3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还提出,抓紧开展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有关工作,积极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为了科学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提高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人的学术水平。笔者1996年从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先后从事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一直到2009年正式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13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生涯中,笔者深深地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长期以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
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同中共党史学科的异同点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主要相关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中共党史”学科是两门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相同点远大于不同点。
二者的相同点为:
从性质上讲,都是政治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非常强的两门学科。在很长时间里,中共党史是作为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开设的。虽然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共党史”是历史学的一个专门史,但这仍然改变不了它的政治性、意识形态属性。
从内容上来讲,二者的内容存在很大重合性、交叉性。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直到今天的历史,都属于这两门学科研究的内容。
从学科目的来看,都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属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不同点为:
从学科性质上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党史”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从研究对象来看,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的历史,具体就是2010年6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指出的:“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
从内容来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时间跨度更大、范围更广泛,它还包括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历史,而且除了涵盖中共党史内容外,还包括人民群众、近代中国统治阶级的历史。中共党史的研究内容是1921年后的中共的历史。
201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首次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提出中共党史应该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学科支撑。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代表中央作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建党89年来,我们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最大牺牲,作出最大贡献。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天,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新的形势对党史工作提出新的任务,要求党史工作进一步提供历史经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习近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党史研究工作者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统一。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
习近平的讲话虽然是针对党史工作来讲的,但因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个学科与“中共党史”这个学科在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合性,这两个学科的目的是一致的,而且中央党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共党史”要作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支撑,所以习近平的讲话也是指导“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体系
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学科的研究内容,是要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研究,深入开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研究,深刻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科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三个选择”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规律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目前还处于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科体系建构的初始阶段。关于它的学科定位和建设思路,还缺乏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成型意见。对本学科体系的探讨以沙健孙的《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8期》和齐鹏飞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为代表。学术界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首先,关于学科性质和学科的社会功能的界定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设立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有着明显不同的学科归属和学科性质,它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在总体上、主体上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的社会功能定位,是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的社会功能定位。
其次,关于学科建设的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问题。
一方面需要借鉴和吸收“中共党史”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吸收“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积极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以已经初步规范化、体系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建设一一包括教材建设的内容,作为最直接、最主要的参照系——包括目前本科生阶段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四方面说”以及基本框架设计的“三编、三综述、十章”结构。
再次,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关系。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关系,学者认为要注意到二者之间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不同和相对独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建设必须提升到“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建设的高度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不能降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课程建设的程度和范围来进行。简单、机械地将“课程学科化”或将“学科课程化”均是不可取的。
总的来看,关于本学科的学科体系的探讨,目前研究不足。对该学科的研究目前主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展开,集中在如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上,充分体现了本学科为教学服务的特点。学科体系探讨不充分,将极大地制约本学科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四、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和举措
2005年12月26日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后,一直非常重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新举措。
2007年,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伟研究员的《毛泽东与中国社会改造》一书得到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表扬。
2008年1月,龚云的专著《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形成的评析(20世纪30-60年代)》,被作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者文库之一,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茅家琦专门来函,称该书“论述全面,评价客观”。南京大学历史系方之光教授在《江苏文史研究》2008年第4期发表长篇书评,称该书是“一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学术力作”。这本书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具有重要资料和理论价值。
12月,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赵智奎研究员主编、李红岩、金民卿、龚云副主编、12名学者参加的、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结项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史》,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向改革开放献礼的图书,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得到许多著名专家的好评。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原主任郭德宏教授认为该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2009年,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出版了:《36位著名学者纵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赵智奎研究员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60周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图书;金民卿研究员主编的“共和国起步丛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金民卿著),《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陈亚联著),《政权 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贾可卿著),《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李建国著)和《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磨难》(龚云著)。龚云的《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磨难》在2011年建党90年时,被西单图书大厦作为纪念建党90年“特别推荐书目”和一些高校作为纪念建党90年“阅读书目”。
2010年中央召开的党史工作会议提出把“中共党史”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科支撑。为了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专门设立党建党史研究室,作为发展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组织依托。并把党建党史学科列入社科院重点学科和马工程进行建设,每年拨付7万元进行专项建设。
为了把握本学科的前沿、引领本学科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每年编写的党建党史学科年度综述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在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改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中,专门组织编写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前沿报告,由党建党史研究室负责撰写。
同年5月,为了深入探讨党建党史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邀请了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专家,召开了学科建设的研讨会,分析了优势、劣势,探讨了当前党建党史研究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了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史”、“党的执政规律研究”、“基层党建研究研究”作为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党建党史研究室集体撰写《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史》。
同年8月,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史工作会议和习近平在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委托,金民卿研究员撰写了《中国社科院贯彻落实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的情况汇报》。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召开了相关会议,研讨了党建党史学科规划。
2011年1月,《中共党史》(第二卷)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龚云按照中宣部的要求,写了《〈党史〉二卷舆情要报》一文。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作为全国最大、最权威的国家级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应该加大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建设力度,整合社科院相关学科力量,提升本学科水平,发挥在本学科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建议
从整体来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发展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本学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队伍建设。现有的队伍主要是高校原来从事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的政治课教师,这些教师主要是党史专业毕业。最近几年从高校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补充了一批青年教师。从全国来看,缺少本学科的知名学者和带头人。目前在本学科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担当重任的还是一些老学者。全国从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教师,从整体来看,要么历史学训练不足,要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需要提高。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队伍要求既要有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知识,又需要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唯物史观有比较深的理解和掌握。目前这方面的培训是不够的。而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同时科研能力整体不强,造成本学科的队伍建设显得非常迫切。
本学科建设中另外一个迫切问题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定位。应该说,这方面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本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展开研究,如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对象、范围,与相近学科,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队伍建设的培养。当前主管部门和高校主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在展开。这是必要的,但远远是不够的。如果这样,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就不能充分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供学科支撑。毕竟课程建设不能代替学科建设。而且,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学内容问题和教学主体——教师还不能充分胜任问题。
如何在未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科建设应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提高队伍的整体学科素养,提升科研能力。改变现有的培训模式,注重人才的学科能力质量,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针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训练和史学基本功训练。
第二,加强对学科体系的探讨。增强学科规范意识,提升学科建设地位;优化学科发展,确保学科建设质量。学科建设要提倡学术自由、学术规范和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建设评估,制定评估体系。
第三,加强与相近专业交流,加强与国外“中国学”交流。特别是加强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和党史专业交流,充分利用这两个专业的积极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理论提升和转化。特别是加强与党史学科的联系,真正使党史学科成为本学科的支撑。
第四,提高本学科建设的学术影响力,增强学科建设服务功能。学科建设要体现面向的丰富性,不仅要面向学生、学术、学科、学界,还要面向政府的决策、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本学科要提高对全社会历史素质的影响力。作为加强对全社会历史教育的主渠道。
第五,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关系。不能完全割裂,也不能完全等同。对年轻学者来说,要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老一辈学者在这方面树立了好的典范。对年轻学者,这方面需要加强。
网络编辑:嘉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