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论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政治秩序倾覆了;既有礼教丧生了其智识的说服力,也丧失了其情感的吸引力;官僚帝国的等级体系在种种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分崩离析,尤其是科学制度的废除使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变成了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中国文化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的挑战。中国知识分子需要找到新的意识形态,既为外在的社会奠定秩序的思想基础,也为内在的心灵寻觅安身立命之地。这是一个需要乌托邦并且产生乌托邦的时代。无政府主义便是其中之一,它与其他社会主义的流派一道,自1910年左右起,便构成了中国现代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激进主义知识分子成为中国现代化舞台上的主角。
无政府主义受到大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的青睐,与其说是智识因素毋宁说是情感因素使然。正象历代王朝末年的士大夫一样,对现有秩序心怀不满的中国知识分子,唤发起对理想社会的强烈憧憬。不绝于历代儒生典籍,深藏在民间传说迷信,凸现在反叛文化的口号之中的乌托邦意识,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强化起来。他们总想,并且坚信能够找到一个最终的解决之道。无政府主义,正象所有的无政府一样,诉诸人的道德和人的尊严,在他们构画的乌托邦蓝图中,一切美好的价值,自由、平等、正义、理性飞利他主义等等,统一在一起。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眼里,无政府主义不啻是大同理想的现代翻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乌托邦精神不仅在促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无政府主义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就象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一样,往往从极其简单的常识外推,以口号的宣传代替智识的探究。在中国无政府主义者身上,儒家式的道德理想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分外突出,从完善个人到完善社会的"至善"主题和"小我与大同一"的内驱力一再展现。
为了实现其理想,无政府主义几乎不排除一切手段;然而,正是这种无所不包的特色恰恰使其实现理想的手段高度贫乏。手段的无所不包性与美好价值的一元统一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坚持自己的不妥协性,他们拒绝一切过渡性的选择。可是,短短几年之后,无政府主义运动便在中国销声匿迹。象所有的乌托邦一样,无政府主义在道德上也许是"福地乐土",而在历史上,它却是"乌有之乡"。
然而,无政府主义在20年代末期,奠定了中国激进主义文化的一些基本要素,这不仅体现在(如 Dirlik 所说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为激进主义提供了关注的问题,思考问题的语言以及普遍的价值取向,如"劳动"和"互助"等。(68)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中国激进知识分子当中散播了一种强烈的乌托邦意识,激发起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的热情和改造社会的冲动。乌托邦的梦想充斥着他们的心灵,他们相信,一个美好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即将到来。为使梦想成真,他们苦苦求索着革命的道路,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注释:
①例如,参见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运动启蒙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年增补版);李新:《伟大的开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蔡韦(张静如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反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增补版)。
②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和"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
③美国学者舒衡哲是"启蒙一一救亡"模式的另一位提出者,参见其《中国的启蒙运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据说,李泽厚与舒衡哲曾讨论过这一模式,参见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编织中国现代思想的一些问题",《二十一世纪》第二期(1990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关于李泽厚模式中黑格尔主义式的历史必然性意涵,参见拙著《中国启蒙的历史图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章。
④马思乐(英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
⑤Arif Dirlilt:me αTFmofωTheseαrFEEtmhrn(Odod University Rms,1989)。该文以下简写为Dirlilt(1989).Arif DirliKARat?hhm m fhe Chhese Revolution (Berkeley:UMvemity of Califbmiahms,1991).
⑥See Dirlik(1989),PP.95-96.
⑦参见(日)森时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小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页,以及第36-37页。
⑧参见郑佩刚:《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若干史实》,载葛悉春等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简写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952-953页。
⑨邓颖超:"五四运动的回忆",载《五四运动的回忆》(二)第352页。
⑩Dirlilt(1989),p.28。
(11)李大钊:《青年与老人》,《李大钊文集》(上),第368页。
(12)李大钊:"阶级竞争与互助",《李大钊文集》(下),第10一19页。
(13)《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即"马克思主义专号",事实上并非在五四运动前出刊,而直至1919年9月才出版。而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写作日期大约在该年8月。参见刘维:"一个必要的考证",《光明日报》(1960年8月4日)。
(14)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李大钊写了如此之多的讨论青年人生观的文章,如"《晨钟》之使命"、"新生命诞生之努力"、"青春"、"今"等;
(15)Robert Scalapino and George T.Yu:The Chinase Anarchist Movement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Iiforia Press,1961),第16、18、19页。
(16)李大钊:"阶级竞争与互助",《李大钊文集》(下),第16页。
(17)孤松(李大钊):"工读(一)",《新生活》第18期(1919年12月21日),载《李大钊文集》(下),第171页。
(18)李大钊:"都市上工读互助团的缺点",《新青年》七卷五号(1920年4月1日),载《李大钊文集》(下),第212页。
(19)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三期(1919年9月15日),载《李大钊文集》(下),第45页。
(20)关于《劳动音》杂志的情况,可参见《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二集上册,第71-74页。中共历史学家一般仅把创办《劳动音》归功于邓中夏,不提无政府主义者在其中的作用。郑佩刚在回忆中说,《劳动音》是黄凌霜主编的,参见郑佩刚:前引文,载《资料》,第962页。张国焘也说黄凌霜是《劳动音》的主编,参见其《我的回忆》(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9年),第106页。
(21)关于该社团的情况,参见《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291-292页。
(22)See,Im Fei-gon:αerz h-du--TEe FbtmderofαIL nese CormmguMParv(New Jemy:R?inCeton IJnivemity nms,1983),P.56.
(23)参见仁建树:《陈独秀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46,65-68,69页。
(24)关于陈独秀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可参见顾昕:"从意识形态的鼓吹者到社会的批叛者:试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陈独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载汤一介《论传统与反传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第215-MO页。
(25)关于陈独秀的民主思想的详细分析,可参见:"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试论陈独秀的平民主义民主观",载《五四:多元的反思》(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215-240页。
(26)陈独秀在1919年1月还对十月革命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十月革命是"平民压制中等社会,残杀贵族反对者"。在四月发表于《每周评论》上的"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一文中,他认为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参见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8页。
(27)参见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第109页,115页。
(28)据郑佩刚回忆,陈独秀在上海期间与各派社会主义者友好无间。他们利用"民声社"存下来的一部印刷机办了一个印刷所。郑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师复的妹夫)。参见郑佩刚:同前文,载《资料》,第957-960页。
(29)恽代英:《义和怜,《东方杂志》第11卷第四号,载《恽代英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30)天逸(恽代英):"怀疑论",《光华学报》第一年第一、三期,1915年5月1日,1916年3月1日,载《恽代英文集》(上),第17页。
(31)《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罗整奄少宰书"。
(32)恽代英:"社会性之修养",《光华学报》第二年第一期,1917年1月7日,《恽代英文集》(上),第27-32页。
(33)参见《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118-119页。
(34)张濒:同前书,第242页。
(35)载《恽代英文集》(上),第3页。
(36)恽代英:"力行救国论",《青年进步》第17册,1918年11月,载《恽代英文集》(上),第178页。
(37)恽代英:"怎样创造少年中国?",《少年中国》第二卷第一期、第三期,载《恽代英文集》(上),第249-256页。
(38)以上讨论参见《新青年》七卷五期,1920年4月1日,Dirlilt(1989,P.180)认为,在这场讨论中,胡适和王光祁持右派观点,陈独秀和戴季陶持左倾观点,李大钊偏向胡适,这是不确切的。
(39)施存统:"‘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育",载《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423-439页。顺便说,施在此文中对胡适的见解最为不满。
(40)同上,第436页。
(41)施存统:同前文,载《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436页。
(42)利群书社大约是在1921年秋天由社员主动提出解散的,参见廖焕星:"武昌利群书社始未",载《"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96-302页。此后,该社员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共产主义运动中,他们大都保持着高昂的理想主义精神,许多人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献出了生命。
(43)恽代英:"论社会主义",载《恽代英文集》(上),第254-255页。
(44)恽代英:"致王光祁",载《来鸿去燕录》,第110页。
(45)施存统:"‘工读王助团'底实验和教训",《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439页。
(46)恽代英:"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载《恽代英文集》(上),第293页。
(47)S.M-Upset:me Erst New NatIbn (Garden ciw:Anchor Books Doubleday&Co.Inc.1967),pp.77-78.
(48)参见朱志敏:"论五四时期的平民主义思想",《近代史研究》(北京人1989年第二期,第41-59页。
(49)对《青年与农村》的分析,参见马思乐,同前书,第87-96页。
(50)若愚:"学生与劳动",《晨报》1919年2月15日,参见《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第105页。
(51)谭鸣谦:"‘德漠克拉西'之四面观",《新潮》第一卷第五号,1919年5月1日,第807-821页。
(52)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1919年12月1日,第13-21页。
(53)参见舒街哲,同前书,第103-109页,以及151-153页。
(54)施存统:同前文,《五四时期的社团》(二),第422页。
(55)恽代英:"致刘静仁",《来鸿去燕集》,第88-94页。
(56)李守常:"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李大钊文集》
(下),第239-241页。
(57)S.M Upset,op.citf.78.
(58)罗章龙:《椿国载记》(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第
106页。
(59)同上。
(60)see DirHK(1989),p.67。
(61)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载《独秀文存》,第3∞-302页。
(62)陈独秀:"谈政治",载《独秀文存》,第361-371页。
(63)关于这场论战笔者将另文分析。
(64)江春:"无政府主义之解剖",《共产党》四号,1921年5用7日。
(65)蔡和森:"致陈独秀",《新青年》第九卷第四号,1921年8月1日。
(66)关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参见马思乐:同前书,尤其是第二部分。
(67)李大钊:"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李大钊文集》(下),第371-436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