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奚洁人:心怀国之大者: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建构的大逻辑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2-11-10 16:0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奚洁人:心怀国之大者: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建构的大逻辑 '...

奚洁人:心怀国之大者: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建构的大逻辑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然而,理论和思想的产生,除了时代客观现实条件外,创造主体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作出科学系统的回答,“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wMo品论天涯网

  我们知道,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有自身规律,即客观逻辑,而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形成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即主观逻辑。因此,理论建构的逻辑,就是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的辩证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顺应时代潮流、坚定理论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论,围绕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主题和总任务,从六大逻辑维度出发,系统回答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建构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三大理论定位的严密理论体系,实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为传承创新中华文明和中国智慧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wMo品论天涯网

一、坚定政治自信以把握中国发展的大逻辑wMo品论天涯网

把握中国发展的大逻辑,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政治选择,是近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上下求索、苦苦探寻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当然,也是“经过俄国人介绍”,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因此,这个中国发展的大逻辑,就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理论和实践三大逻辑的统一,是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逻辑把握。认清和把准这个大逻辑,也就牢牢掌控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命脉。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由此,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中国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政治自信昭告世界:“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wMo品论天涯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每一时代党和国家都要面临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把回答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比作写一篇大文章、跑一场接力跑。习近平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把握这个大逻辑,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写好这篇大文章,跑好这场接力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要的是要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决议》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因此,我们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最关键和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坚强卓越的政治领导力。习近平强调,历史和实践证明,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领导力是最关键的条件,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全党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总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力,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就一定能够续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wMo品论天涯网

二、开启新征程以把握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大逻辑wMo品论天涯网

把握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大逻辑,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新时代,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坐标之一,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也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正式开启。那么,“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我们党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必须把握的中国未来30年历史发展的大逻辑。这个大逻辑的结构和顺序是,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明确”包含新征程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安排。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任务和战略目标中,富强,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和强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民主,是坚持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和谐,是创造世所罕见的社会长期和谐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处的民族共同体;美丽,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第二,谋划确立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与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战略,以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为主线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一系列强国之治的基本方略和行动纲领。第三,创造构筑不同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强国现代化道路发展逻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概言之,就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和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点”。特点主要有: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着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永不称霸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创造了在5000年中华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理论内涵和发展逻辑,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文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相一致,核心内涵包括: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批判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遵循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和资源优势,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五大文明相协调为形态特征;四是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种文明平等交流、多元互鉴为价值导向。第四,历史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导思想。习近平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清晰地阐明了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要求。wMo品论天涯网

三、坚持执政理念以把握共产党执政的大逻辑wMo品论天涯网

把握共产党执政的大逻辑,回答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必须“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这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回答的重大历史课题、必然要明确的根本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能否解决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检验我们党能否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大逻辑的根本标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始终清醒地意识到并坚定地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担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公开真诚地宣称:“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为全党进一步增强对执政理念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作出了表率。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心向背是执政者的生死存亡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已为古今中外历史所证明了的不可抗拒的铁的执政规律。谁能顺应民心、守住民心,就能守住江山、长期执政;谁要是逆民心而动、失去民心,就会失去政权、失去江山,为历史所抛弃。同时,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赢得民心,长期执政,关键在于要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心并长期执政,是因为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信仰;始终牢记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捍卫党的优良传统,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决不允许、坚决防止党内形成特殊利益集团。《决议》强调:“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苏联共产党执政70多年垮台了,其原因较复杂,但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苏联共产党丧失信仰、迷失方向,党风不正、政风败坏。党内存在着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最终脱离广大的苏联人民。二是搞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联共产党历史,把人民的思想搞乱了。最后,“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到长期执政,永葆青春活力,关键在于我们党有勇于自我革命的法宝,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执政党又一条长期执政的铁的规律,是执政党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保证。《决议》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这一客观逻辑认识的深化和准确的把握,遵循这个共产党执政的大逻辑,我们党就能长期保持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习近平指出:“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总之,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牢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wMo品论天涯网

四、坚持守正创新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逻辑wMo品论天涯网

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逻辑,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大逻辑,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同时代特征和党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百年来,我们党顺应和把握这个大逻辑,围绕党在一定历史时期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概括,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相应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逻辑阶段。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并创造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逻辑的认识,丰富发展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机制。把握这个大逻辑,笔者认为应做到坚持以下四方面。wMo品论天涯网

  第一,必须坚定理论自信、增强理论自觉,坚定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百年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党崇高的理论信仰、思想旗帜和政治灵魂。自觉坚持在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wMo品论天涯网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赋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的灵魂和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论以新的丰富内涵。2022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将其概括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解放思想,就是防止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消除思维定式,创新思想观念。习近平突出了要坚持和推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实践的理念,强调了思想与实践相互激荡、促进能产生强大思想引领力的观点。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探求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更强调,“我们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这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实事求是提升到共产党人信念的高度,要自觉坚定,毫不动摇;还要增强本领,因为本领不强,还是难以做到实事求是;要付诸实践,就是在作风上要坚决反对“纸上谈兵”,强调知行合一,实干兴邦。“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精华;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的灵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方法论。“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必须“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鲜明其时代特色,强大其生命活力,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创新”,就是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明、中国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品格特征,强大其生命力,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wMo品论天涯网

  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一方面善于吸收群众实践创造的丰富经验和思想智慧,坚持做到党的每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强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坚持用党的理论教育和引导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可以转变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基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wMo品论天涯网

  第四,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强调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wMo品论天涯网

五、回答世纪之问以把握世界发展进步的大逻辑wMo品论天涯网

把握世界发展进步的大逻辑,提出了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动荡变革期,经历着急剧的深刻演变,引发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世纪之问。“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绵延至今的古代文明,几千年来创造积累的文化精神也具有跨时代性。因此,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应时代之问、世纪之问,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优势和重大理论贡献。事物是发展的,世界是进步的,历史总是要前进的。把握世界发展进步的大逻辑,就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把握世界发展进步的大势。wMo品论天涯网

  首先,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观察世界,认清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规律。习近平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对于当今世界的观察,“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因此,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迈进,就是顺应历史发展、世界进步的大逻辑。历史观就是方法论,是观察世界的定位仪和望远镜。“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从思维方式角度看历史,冷战历史早已终结,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因此,“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wMo品论天涯网

  其次,要坚持以正确的大局观分析世界矛盾,透过复杂多变的国际乱象,把握住世界发展的全局和本质。习近平指出:“所谓正确大局观,就是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当今世界充满变革,新的机遇和挑战层出不穷。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但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没有变。“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我们怎么办?21世纪马克思主义把握大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坚持“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文化理念,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我们强调坚持和推动发展多边主义的大局观;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促进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共创21世纪世界的美好未来。wMo品论天涯网

  再次,树立正确的角色观。“所谓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因此,角色观就是把握战略全局,找准自身战略定位,制定正确战略方针,保持战略定力的战略领导能力。习近平强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总是能够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有力地保证了党能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角色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在把握世界进步大逻辑的前提下善于发现和创造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机遇,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推动自身发展和人类进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wMo品论天涯网

  最后,将把握世界大势的历史观、全局观、角色观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大胸怀、大格局、大智慧,“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贡献。wMo品论天涯网

  总之,21世纪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愿意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促进世界进步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前景。wMo品论天涯网

 wMo品论天涯网

六、坚定文化自信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化的大逻辑wMo品论天涯网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化的大逻辑,就要不断熔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每一次文化的觉醒和重大发展,都会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升华,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wMo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熔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自觉担当,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和独特优势。熔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本质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当代化和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深入研究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思想精髓,使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获得新的升华和蓬勃生机,成为推动中国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中华文化自身新陈代谢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因此,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新辉煌,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当代化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进程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准确把握这个大逻辑,熔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wMo品论天涯网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是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同道路、理论和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坚定“四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自觉”,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里讲文化自觉,主要是指对中华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因此,我们要充分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深刻道理和重大意义。wMo品论天涯网

  第二,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思想体系、主要特色和思想精髓是基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这个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把握。一是哲学思想体系,就是习近平讲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包含真善美相统一,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相统一的思想理念。马克思讲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因此,从熔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定位看,哲学层面的思想精髓当属第一层次的。比如,“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对立统一的朴素唯物辩证法;“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知行合一”,即知行统一的实践理性认识论;“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思想和宽厚仁爱、扶正扬善的道德伦理思想;“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其独”的自省自律和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培养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人类情怀,等等。二是治国之道,即执政的智慧。比如,“以百姓心为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德法兼治思想;“一勤天下无难事”“吏不言平,则治道衰”的吏治和廉政思想;“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人才资源和人才选拔思想;“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之道,等等。三是文化思维方式。比如,“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历史思维;“不创新者必日退”的创新思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战略思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善战者,求之于势”的势胜思维,等等。wMo品论天涯网

  第三,准确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熔炼机制。习近平强调,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此,一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坚持做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到“两个相”。习近平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显然,这“两个相”就是文化当代化的核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其一,在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上必须同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二,是在文化产品特征上的群众性和传播方式上的广泛社会参与性,要有鲜明的当代性、现代化的功能特征,比如,要十分重视发挥信息化和网络空间的作用。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必须既要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又要反对文化上的部落主义”。我们要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丰富中华文化,更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wMo品论天涯网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自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和中华文化的理性思辨,从六个逻辑维度出发建构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严密结构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wMo品论天涯网

 wMo品论天涯网

文章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年第5期wMo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静穆wMo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2-11-10 16:09: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思想争鸣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