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俞敏:十月革命后列宁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前进轨迹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2-08-08 09:4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俞敏:十月革命后列宁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前进轨迹 '...

俞敏:十月革命后列宁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前进轨迹

  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指列宁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十月革命后列宁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前进轨迹,指在夺取政权的斗争胜利和建立工农政权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途径的过程中,列宁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在前进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可视的路径痕迹。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十月革命后列宁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前进轨迹有两条: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前进方向的轨迹,二是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轨迹。当前研究和阐述这个问题,对于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并献身于这项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0oq品论天涯网

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前进方向的轨迹0oq品论天涯网

  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是精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二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极力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和设想。十月革命后,他朝着马克思恩格斯指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推进无产阶级事业,用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理想激励人民奋力向前。对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发现,他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呈现出一条以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前进方向的轨迹。 

  《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是十月革命后列宁起草的第一个宣扬共产主义原则和动员人民朝着共产主义方向推进事业的文件,即十月革命后第一个表明列宁社会主义社会观的文件。由于十月革命之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权决定举行“立宪会议”,且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产生了参加立宪会议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列宁和俄共(布)政治胸怀宽广,认可了这个事实。在1918年1月初正式召开立宪会议前夕,列宁代表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起草准备在立宪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即《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0oq品论天涯网

  该宣言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并将其与苏俄当时的实践相结合,阐述了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列宁在宣言中提出:“立宪会议的基本任务是消灭人对人的任何剥削,完全消除社会的阶级划分,无情地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使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获得胜利”。接着,他提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国内斗争中应完成的任务。如废除土地私有制,宣布全部土地连同一切建筑物以及农具均为全体人民的财产;批准关于工人监督和建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法令,以保证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统治,并使其作为工厂、矿山、铁路以及其他生产资料完全为国家所有的第一个步骤;批准将一切银行收归工农国家所有;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规定所有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消灭社会上的寄生阶层;武装劳动者,建立红军,解除有产阶级的武装。在国际斗争方面,他提出了下述任务:帝国主义使全世界淹没在战争的血泊之中,苏俄无产阶级胸怀坚定不移的决心,要把人类从魔掌中拯救出来;同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殖民地的政策决裂;批准苏维埃政权关于废除沙皇、地主和资产阶级政府所签订的债约的法令,即废除旧政权对外的债务,沉重打击国际银行资本。他表示:“深信苏维埃政权将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直到国际工人奋起反对资本压迫的斗争获得完全胜利。”上述苏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斗争任务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是将它们坚持下去,达到理想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在列宁的思想上,实施这些任务,理想的结果和目标是“消灭人对人的任何剥削”“完全消除社会的阶级划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使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获得胜利”。这样的结果和目标,实际上是全人类摆脱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显然,列宁对苏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斗争任务的阐述,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这说明,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即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设想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已经运行在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前进方向的轨道上。上述《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没有被立宪会议通过,因为它遭到出席立宪会议的资产阶级政党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的代表(他们占代表的大多数)的反对。这样的后果有力地证明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内容的共产主义性质以及它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不相容性。也因为如此,苏维埃政权解散了立宪会议。 

  1919年2月形成的《俄共(布)纲领草案》是列宁提出的另一个显示自己社会主义社会观的文件。俄共(布)的第一个党纲于1903年党的二大上通过。1917年二月革命结束后,面临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掌握政权的任务,列宁提出必须修改党纲,使党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在俄共(布)六大、七大上,列宁先后就修改党纲的问题发表意见,并且为做好这一工作准备了很多文字材料。1919年2月,他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重新起草《俄共(布)纲领草案》。在此纲领草案中,他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和设想来规划俄共(布)以及无产阶级的任务,为党和无产阶级指明了事业发展的方向。0oq品论天涯网

  列宁在《俄共(布)纲领草案》中阐述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要达到的目的。他就总纲部分的修改提出条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从而解放全体被压迫的人类,因为它将消灭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一切形式的剥削。”关于党纲中经济部分条文的修改,他提出,必须把已经开始并在主要方面基本完成的对资本家的剥夺,即把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变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财产即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财产的工作进行到底。“苏维埃政权力求使任何劳动的报酬一律平等,力求实现完全的共产主义,但在目前只是采取最初步骤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不能给自己提出立刻实现这种平等的任务。”“在分配方面,苏维埃政权现时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初期,立即消灭货币是不可能的……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为消灭货币作好准备,首先是以存折、支票和短期领物证等等来代替货币,规定货币必须存放到银行等等。”关于党纲中土地问题条文的修改,列宁提出:“苏维埃政权在完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以后,已着手实现一系列旨在组织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办法。”“鉴于城乡对立是农村经济和文化落后的最深刻的原因之一,而在目前危机如此深重的时代,这种对立已使城市和乡村面临衰退和灭亡的直接危险,俄共认为消灭这种对立是共产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综上所述,列宁就党纲的总纲部分提出条文强调“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解放全体被压迫的人类”“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等,正确、全面地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他对党纲中经济部分、土地部分的条文修改提出意见,强调要把剥夺资本家的财产并将其变为全体劳动者财产的工作进行到底,“任何劳动的报酬一律平等”“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为消灭货币作好准备”“组织社会主义大农业”、消灭城乡对立“是共产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等,也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上述事实证明,这一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相吻合和相一致。他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前进在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轨道上。 

  1920年10月,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书里表明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观以及它以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前进轨迹。当时苏俄的国内战争已接近尾声,和平建设的新形势即将到来。着眼于迎接新形势和新任务,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于当年10月2-10日举行。列宁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的讲话随即发表于《真理报》,同时以单行本形式出版。这就是《青年团的任务》。0oq品论天涯网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就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他说:“共产主义社会就意味着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这就是共产主义。”这是列宁就“共产主义社会”所下的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它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他在此书中提出了青年团员应该怎样学习才能无愧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员的称号这一问题。他回答说:“我应当指出,看来首先的和理所当然的回答是: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他接着说,学习共产主义,绝不是只领会共产主义的教科书、小册子和著作里所讲到的知识,而必须将学习与工作、斗争相联系。关于青年团员的任务,列宁提出:“你们应当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老一代人的任务是摧毁旧社会。“旧东西应该摧毁,而且已经摧毁了,它应该变成废墟,而且已经变成了废墟。地基已经清理好,年青一代的共产主义者应当在这块地基上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你们当前的任务是建设,你们只有掌握了一切现代知识,善于把共产主义由背得烂熟的现成公式、意见、方案、指示和纲领变成能把你们的直接工作统一起来的活生生的东西,把共产主义变成你们实际工作的指针,那时才能完成这个任务。”综上所述,列宁一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下了一个定义,二是要求青年团员努力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并且将理论学习与当前的工作、斗争结合起来,三是要求青年团员努力完成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他就共产主义社会所下的定义,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证明他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设想相统一。他要求青年团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斗争努力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并且要求他们完成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足以证明列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证明他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强决心以及对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万分的信心。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前进在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朝着共产主义社会推进事业的轨道上。0oq品论天涯网

  1922年5月2日,列宁撰写的《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一文显示了他的社会主义社会观运行在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向着共产主义前进的轨道上。《真理报》由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12年创办,在俄国国内发行。当时是群众性的工人报纸,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党中央的机关报。该报创刊十周年时,列宁受邀撰写了题为《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的文章,发表于该报上。0oq品论天涯网

  在《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一文中,列宁回顾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环视了眼下世界革命的形势,表达了自己关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的信心。他指出,1900年创办旧《火星报》的时候,只有十来个革命者参加。1903年举行建党的会议时,有40来个革命者参加。1912年《真理报》创刊时,拥护这份报纸的工人已经有几万人以至几十万人。1917年10-11月,在斗争中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工人和有觉悟的农民已经占劳动人民中的大多数。看俄国以外,占人口大多数的各国劳动人民已经觉醒,正在投入战斗。他写道:“而印度和中国在沸腾。这有7亿多人。再加上周围和它们完全相似的亚洲各国,那就占全世界人口的一大半。那里的1905年即将到来,而且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愈来愈快地到来……而印度和中国的日益发展的革命现在正在卷入或已经卷入革命斗争,卷入革命运动,卷入国际革命。”显然,在列宁的思想中,20多年以来,世界革命运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完全无力阻挡。同时他提出:自欺对革命是有害的。0oq品论天涯网

  “国际资产阶级曾竭尽全力地阻挠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十倍地加剧它诞生时的危险和痛楚,现在它还能借助白卫分子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等等使千百万人遭受痛苦和死亡。这是我们不应当忘记的。”他还指出:“资产阶级现在还能恣意折磨、虐待和杀害人民。但是,资产阶级却不能阻止革命无产阶级必然的和从全世界历史的观点看来为期不远的完全胜利。”综上所述,在《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一文中,列宁强调必须看到俄国革命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必须看到眼下世界革命“突飞猛进”的形势,还必须对革命事业的曲折性有思想准备。他特别强调,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世界无产阶级的“为期不远的完全胜利”。可以看出,他要求俄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世界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证明他自己具有这样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是世界革命胜利的信心,是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到来的信心。从列宁对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到来的信心和期盼中可以认定,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前进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指明的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轨道上。0oq品论天涯网

  总之,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中,列宁在《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中表达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在残酷的国内战争进程中,他在《俄共(布)纲领草案》中表达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在国内战争即将结束以及和平建设任务就要到来时,他在《青年团的任务》中表达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在实施新经济政策过程中,在面临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增长的背景下,他在《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中表达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观。事实证明,十月革命后,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一直前进在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前进轨道上,且形成了一条鲜明的轨迹。0oq品论天涯网

二、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轨迹0oq品论天涯网

  看列宁十月革命后的文献,可以发现有些内容是面对人民的社会实践和评价人民的社会实践时形成的。他在面对人民的社会实践和评价人民的社会实践时提出的观点,主要是关于人民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的经验教训。当然不是说列宁可以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评价和总结人民的社会实践,而是说任何政治家和理论家的任何观点都应该有多重意旨且其中必定有一个主要的意旨,下文论及的列宁的一些观点,主要的意旨在于人民的社会实践方面。他的这些观点证明,他善于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0oq品论天涯网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提出,“计算和监督”就是社会主义。这里所说的“计算和监督”是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改造的第一个措施。它的内容是在企业中建立工人团体和组织,如工厂委员会、工人代表会议等。由这些工人团体和组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进行监督,对企业有关的账目进行计算,本着有利于工人的目的对资本家的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制约。可是,它是以不剥夺资本家的财产为前提的,或者说它是“非剥夺剥夺者”的措施。1917年4月初,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即已提出,在下一个阶段的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的任务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的第二天,列宁起草《工人监督条例草案》,并领导苏维埃政权通过正式的《工人监督条例》,迅速展开了“计算和监督”的实践。按照条例的规定,工人数不少于5人、年周转额不少于1万卢布的一切企业,都必须实行工人计算和监督;较小的企业可由全体工人直接实行监督;较大的企业则由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代表,由工人代表进行计算和监督;企业的一切账簿和文据,以及一切仓库和库存的材料、工具和产品,都必须对工人代表公开。刚刚迎来苏维埃政权的工人群众热烈地、积极地参与了“计算和监督”的社会实践。列宁针对此提出,“计算和监督”就是社会主义。同年11月4日(俄历),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让工人着手在自己的工厂建立工人监督吧,让他们用工业品来供应农村,换取粮食吧。每一件产品、每一俄磅粮食都应当计算到,因为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计算。”同一日,他在另一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用加工工业的产品交换粮食,对生产实行严格的监督和计算,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开端。”他还说:“社会主义就是计算。如果你们愿意对每一块铁和每一块布都实行计算,那就是社会主义。”可见,列宁同一日在不同的几个会议上的讲话中都讲到“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如“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计算”,监督和计算“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开端”,实行计算“那就是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设想中,没有关于“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的内容。苏俄这个时期的“计算和监督”是以不剥夺剥夺者即不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前提的,它本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然而列宁说它是社会主义。 

  列宁之所以说“计算和监督”就是社会主义,在于他认识到这个措施或社会实践是工人群众热烈拥护和积极参加的,或者可以说是工人群众自己创立的。如他在说到“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时接着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显然,在列宁的思想中,“计算和监督”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当时工人群众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而且,列宁认识到这个社会实践由工人群众自己创立,受到工人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工人群众积极参与这个社会实践,展现出苏俄无产阶级事业蓬勃发展的景象和无限美好的前景,所以列宁说它就是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例证。0oq品论天涯网

  1918年7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正是社会主义。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4月提出转变工作重心,把发展生产、加强经济管理提到一切工作的首要地位,并全力以赴地展开了工作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苏维埃政权要求劳动者遵守严格的劳动纪律,不怠工,不盗窃,还主张吸收旧社会过来的科技专家和管理者参与企业管理,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他们对于管理生产的机构进行了不断的改组和变革,如对铁路管理局、内河航运管理局、国民经济委员会等进行了不断的改组和变革,提高了这些机构的工作效率。然而,正是由于上述改组和变革,敌视苏维埃政权的人攻击说苏维埃政权不胜任工作,建设事业一定失败。针对这种论调,列宁在1918年7月上旬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中回应说:“是的,我们像改组铁路管理局一样,多次改组了我们的内河航运管理局,而且我们现在还在对国民经济委员会进行大改组。”他高度评价了上述改组和变革的意义,说:“变革的意义就在于:把社会主义从只是被一无所知的人谈论的教条,从书本知识和纲领变成了实际的工作。现在工人和农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他还说:“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这里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过去是通过阅读书本的方法认识和掌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在会议上讨论和争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在则要看人们的社会实践,根据实践的内容和经验来认识和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然而仅仅有思想方法的改变是不够的。还必须以这个思想方法来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即必须给出一个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结论。他指出:苏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实践中有局部的挫折和错误,“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局部的挫折和错误,通过实践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大厦。当四面八方都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时,我们说: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社会主义”。当时的情况是,铁路工人群众提出需要改善生活条件。列宁认为,他们的要求是正当的,而且河运工人也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农民也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是无可非议的。需要指出的是,他说,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正是社会主义。显然,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设想里,没有这一条——“改善生活”和“过好日子”是社会主义。列宁之所以这样说,在于他认识到这是当前人民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全体人民的愿望。人民盼望实现社会主义,同时他们盼望改善生活,盼望过好日子,那么盼望改善生活和盼望过好日子就是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又一个例证。0oq品论天涯网

  1918年7月(与上述问题同一时期),列宁提出,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俄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1917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诞生伊始即陷入饥荒的威胁之中。1918年7月,粮食生产青黄不接,国内反动势力的叛乱和破坏活动加剧,国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日益疯狂和凶残。正确地解决粮食问题、克服饥荒,成为俄(布)和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列宁在上述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中指出,现在解决粮食问题有旧方式和新方式的区别。旧方式是资本主义的方式,即让富农和粮商自由买卖、进行粮食投机、发国难财的方式,也是让广大工人和农民挨饿的方式。新方式即由工农国家实行粮食垄断的方式,即苏维埃国家规定统一的价格统一收购粮食的方式,是禁止自由买卖的方式,是苏维埃政权以及工人和贫苦农民对富农和粮食投机商进行斗争的方式。他说: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不应该按照旧的方式来解决,不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拉着车子前进,上山,而不让车子后退滚下山来”。这里,“拉着车子前进”和“上山”,体现出列宁关于坚持以新方式解决粮食问题的巨大决心和勇气。当时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关于解决粮食问题的一系列的决议和决定,国家粮食领导机关组织许多征粮队到产粮地区收购粮食,工会机关和城市有关大企业也组织一些征粮队下乡征粮。铁路管理机关调配列车,做好粮食运输工作。收集到并运回的粮食由城市消费合作社进行统一的、合理的分配。针对上述情况,列宁指出:“我们说,只有现在,当我们走上了这条道路的时候,社会主义才不再是空谈,才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他还说:“如果需要战斗,我们将毫不犹豫地用大刀阔斧的法令进行这场战斗。这是真正为了社会主义的战斗,——不是为了教条,不是为了纲领,不是为了一党一派,而是为了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为了在俄国先进地区几十万、几百万饥民中间分配粮食,为了做到有了粮食能拿来进行比较合理的分配。”他的意思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粮食问题展开了斗争,使得苏俄有可能按照新的方式解决粮食问题,有可能对劳动者合理地分配粮食,这样苏俄才出现“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按照新方式解决粮食问题即合理地分配粮食等于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他之所以这样说,在于他深切地认识到,无产阶级以及全体劳动群众都赞成和支持合理地分配粮食,都参与了这场斗争。这也是列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例证。 0oq品论天涯网

  1922年11月,列宁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人民群众说“这比旧制度好”的事物是社会主义。他是在论及机关改革的意义时讲这句话的。十月革命时,俄共(布)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打碎旧国家机器的原理,打碎和废除了旧国家机器。新建立的政权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是十分精简的机关。可是在国内战争过程中,由于红军建设的需要,地方政权机关的许多工作者参加红军,导致地方政权机关的管理者太少。于是,苏维埃政权将革命前旧政权机关的一些工作者吸收到苏维埃机关中来,让他们参与做管理工作。这些人进入新机关以后,将旧时的官僚主义习气带进新机关,造成苏维埃机关官僚主义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列宁在苏俄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后,反复强调进行机关改革和反对官僚主义。1922年11月20日,他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中说,苏维埃机关仍然是旧的,必须通过机关改革使它改造一新;必须将现有的共产党员分配好,让他们掌握他们所在的机关,而不是像人们经常看到的那样,是机关掌握他们。他郑重指出:“这就是目前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的任务和我们面临的困难,目前我们踏上了实干的道路,我们必须走向社会主义,但不是把它当做用庄严的色彩画成的圣像。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必须使一切都经过检验,让广大群众,全体居民都来检验我们的道路,并且说:‘是的,这比旧制度好。’这就是我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他的意思是,必须通过改革来改造国家机关,从而促进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呢?他说,社会主义不是“圣像”,不是什么玄奥的东西,社会主义就是人们的生活当中,凡是被广大劳动人民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东西,就是社会主义。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将来,或者什么抽象图景,或者什么圣像的问题了……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我们应当弄清这一点。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任务。”这个论断强调社会主义不在遥远的将来,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或者说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社会主义的东西。此论断同前一论断的思想是一致的。两者都强调应该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什么是社会主义,强调被人民群众所肯定、所赞成、所支持的事物是社会主义。列宁之所以这样看问题,在于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放在无比重要的地位,认为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所采取的一切政策和措施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否应该肯定,必须由全体人民群众来评判。只有被全体人民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才可认定其存在的必要性,才可付诸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值得指出的是,这个事例证明了列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观。0oq品论天涯网

  综上所述,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提出“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1918年7月,他提出“大家都想过好日子”是社会主义,同时提出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1922年11月,他提出被人民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事物是社会主义。他之所以提出这些论断,在于他高度地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高度地重视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愿望,高度地重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意见。简言之,他形成了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心愿为依据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观。而且从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到国内战争时期,再到1922年即列宁晚年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已经呈现出一条鲜明的轨迹,即随着实践的进展而前进的轨迹。

三、沿着两条轨迹前进的列宁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0oq品论天涯网

  沿着两条轨迹前进的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使自己领导的革命运动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始终朝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的伟大目标即共产主义社会前进。也就是说,它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形势下制定的党的纲领、路线和战略,必须体现上述伟大的目标。可是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形势下,面临着性质和内容各不相同的斗争任务,它必须为完成这些任务提出策略思想以及措施、办法和手段。就俄共(布)而言,它在建立的时候就在党纲中写明,党必须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对伟大目标的确认。在以后的斗争实践中,它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伟大目标不动摇,使党的事业始终前进在正确的轨道上。但是,俄共(布)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形势下,面临着性质和内容各不相同的任务。如1905年革命时期,它面临着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这次革命失败后,党面临着整顿和组织工人队伍、抵抗白色恐怖、推进工人运动的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并向人民群众宣传革命的任务。1917年二月革命结束后,党面临着将革命推向下一阶段、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建立工农政权的任务。在俄共(布)的历史上,坚持伟大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与它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完成的不同任务是融为一体的,或者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由此看,沿着两条轨迹前进的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一方面朝着“伟大目标”前进,另一方面着力说明和解决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两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0oq品论天涯网

  1.沿着两条轨迹前进的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第一,它为俄共(布)提供思想武器,使其产生强大的政治定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21年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活跃起来。俄共(布)内一些人对此未有正确认识,以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复辟,要求遏制和禁止资本主义的发展。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则幸灾乐祸地叫喊,苏俄走向了通常的资本主义道路,布尔什维克失败了!这时俄共(布)需要有强大的政治定力,排除各个方面来的干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将事业推向前进。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特别是前进在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轨道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列宁指出:由于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而且这个政权已经经受过各种严峻挑战的考验,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可怕;苏维埃政权需要以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途径,创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新经济政策的俄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的俄国。显然,认定新经济政策的俄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的俄国,是俄共(布)强大的政治定力的结果。它的力量源泉就是上述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特别是前进在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轨道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观。0oq品论天涯网

  第二,它向人民群众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形成社会正能量,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的一些工人在下班后“义务加班”,修理好几台损坏的机车。随后该铁路局全体工人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为支援前线和保卫苏维埃政权,于星期六进行义务劳动。这一活动得到全国工人的响应。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一活动在全俄持续开展。苏俄能够产生和形成这个活动,是列宁和俄共(布)思想引导的结果。1919年6月28日,列宁发表《伟大的创举》一文,称这个活动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认为它体现“后方工人的英雄主义”,认为它是比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更困难、更重大、更深刻、更有决定意义”的变革的开端。列宁还说,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支持下,“共产主义的幼芽不会夭折,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起来,发展成为完全的共产主义”。可见,列宁宣扬的正是他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即前进在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轨道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或者说,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在人民群众中发挥了正能量的作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持续发展。 0oq品论天涯网

  第三,它及时地反映和宣扬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经验,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促进事业的发展。如列宁说“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既是对当时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映,也是对这个实践经验的肯定和宣扬。他说“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正是社会主义,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被人民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事物是社会主义,也都是这样——既是对当时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映,也是对他们社会实践经验的肯定和宣扬。在苏俄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社会主义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社会制度,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不断的斗争和奋斗才可以实现的新社会制度。他们期盼着这个新社会制度早日实现。现在列宁说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中的某一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无疑拉近了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抬升了对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这样做将对人民群众产生激励,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参与社会实践,为建设新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0oq品论天涯网

  2.沿着两条轨迹前进的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0oq品论天涯网

  第一,它有利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加强思想建设,使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内有些干部埋头于日常事务性工作,放松了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淡化了理想和信念,尤其是淡化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地提出,党内某些干部缺少精神之“钙”,必须给他们“补钙”,让他们牢牢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他在2019年春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提出:“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上述论断的思想和精神与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尤其是前进在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轨道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观之间,是高度一致的。它来源于前者又丰富和发展了前者。显然,研究和学习上述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第二,它有利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干部牢记初心和使命,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7年10月,习近平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发表讲话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他还说:“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上述论断准确地揭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干部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的思想。如前所述,列宁在阐述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时,尤其是在阐述自己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时强调消灭人对人的剥削,消除社会上的阶级划分,废除土地私有制,将全部银行和企业收归工农国家所有等,体现的是让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获解放的思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牢记初心和使命的思想与上述列宁阐述的思想是一致的和一脉相承的。显然,研究和学习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特别是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前进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干部做到牢记初心和使命,为党的事业终生奋斗,具有现实启示的意义。0oq品论天涯网

  第三,它有利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地会有一些新政策和措施出台。对于如何认识某些新政策和措施,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即“不争论”。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的,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如果争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则一定会耽误时间,错过机会,对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值得指出的是,“不争论”的经验在列宁那里也可以找到。如列宁1921年在《论粮食税》中提出,苏俄应该允许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利用这些经济因素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当时有的人认为列宁的说法是“奇谈怪论”。列宁说:“少争论些字眼吧。直到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毛病还非常大。多积累一些各种各样的实际经验吧,多研究研究这些经验吧。”他的这个论断及思想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不争论”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如前所述,列宁在当时的实践过程中提出“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正是社会主义,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被人民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事物是社会主义。事实说明,列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和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上述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可以使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得到启示,不要争论字眼,应善于从人民群众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发现并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应给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更多的支持。

  (作者简介:俞敏,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0oq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0oq品论天涯网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5期。0oq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2-08-08 09:49: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