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来源是毛泽东思想开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中,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完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必须搞清楚它的理论基础、思想来源和文化根基。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领人民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为指导,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不动摇,坚持“两个结合”,立足时代之基、反映时代之声、回答时代之问,形成了总结时代经验、引领时代之变、凝结时代精华的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年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深有感触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决定了“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可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源头活水,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联系,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百余年来,无论世情、国情、党情如何风云变幻,它都是中国共产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无论革命、建设、改革如何纷繁复杂,它都是中国共产党认清本质、澄清迷雾、找准规律的总开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充满不确定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坚持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的最新成果,更是我们党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金钥匙”。
(二)提供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是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决地为人民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全世界受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就有了实现社会革命的科学理论指导,全世界渴望解放、追求自由的人民群众就有了通往理想之路的锐利思想武器。一百多年来,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之中,才能历经批判质疑而不灭,跨越国度时代而不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必然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充分贯彻,使得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立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三)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而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则耸立着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推动着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还分别论述了关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世界市场,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累积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内在逻辑,关于按劳分配、共产主义阶段划分,关于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等一系列重要理论,不仅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而且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对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正确地认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地制定经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为基础,勇于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
(四)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政治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必须“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建立工农联盟、领导和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国家形式、主体和阶级基础、历史任务的思想,关于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论述,关于国家机关必须由社会主人变为社会公仆、接受人民监督的论断,都是以人类几千年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作为客观基础,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哲学前提,并在其科学体系中具有内在本质联系的、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是一切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制定和实施其纲领和路线、战略和策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加真实、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民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宝库。
(五)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会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生产出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只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但落后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果不加以破除,就会阻碍社会发展进步。这些观点在新中国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事实证明,一个民族想要持续发展,就不能丢失文化自信、脱离理论自觉;一个社会想要充满活力,就必须克服思想上的保守与懈怠、打破观念中的僵化与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论断,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在新时代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六)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建,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这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以自由、平等、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恩格斯结合《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一系列主张,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紧紧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工作,对民生进行持续的保障和改善,不断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向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迈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许多科学预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七)提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生产方式变革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变化,并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将犹太人问题归结为资本 主义制度问题,认为正是由于私有制、“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制度才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辩证思考,认为人类从自然中产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靠自然界生活”,同时又通过实践使得自然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绘了大量工业革命后英国恶劣的自然环境问题,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负面后果,如河流遭到污染,水生生物逐渐消失,空气污染严重,人们生存环境恶化,各种疾病泛滥,等等。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些重要论述无疑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刻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生态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加以考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逐步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八)提供了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在马克思的视野里,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性的存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内在一致性。从以血缘为核心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到以利益为核心的虚幻共同体,再到以人的本质为核心的真正的共同体,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以共同体为把握世界的根本方式,马克思构想了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实现途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社会的把握立足于对世界历史的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从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打破了各民族间的界限,使民族史成为世界史,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各国日益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关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预言,早已成为历史的现实,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站在全人类进步的高度,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践行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构建全球安全共同体,引领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网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从理念形成到付诸实践,从远景目标到现实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阐释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前景,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体”、世界历史等思想的科学性。
(九)提供了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管党治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管党治党的指导思想,是指那些富于原创性特色的、并经社会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过的、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科学思想观点。如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其本质属性是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党的纲领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大胆起用新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执政后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党必须组建和领导无产阶级军队,等等。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宣言》《怎么办》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进一步、退两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既是党的学说不断发展创新的前提和先导,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思想方法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他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提出要建设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深化对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和建设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开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同时也是发展的理论、开放的理论。作为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作为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时代、反映时代、引领时代。这些都需要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相伴相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过程中接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并经历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历史飞跃。毫无疑问,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乃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包括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书写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篇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这是毛泽东留给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他最好的怀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推进,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都是党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思想成果。它们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原则,又解决了毛泽东思想受时代局限而不能解决的新老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接力书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接续推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也是一脉相承的,前人的理论创新必然成为后人的思想来源,只有这样,才能接力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因其如此,我们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它们直接的思想来源,毫无疑问,都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飞跃的科学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一,它们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矛盾观、发展观、实践观和阶级观、人民观、文化观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态度观点,又包括实事求是方法、唯物辩证方法、实践检验方法、社会意识反作用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这些都是无产阶级进行科学理论创造、实现理论创新的基本依据和思想出发点。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具体实际的分析和论述的理论基础来自马克思主义,它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首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成果,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起到了开创性、奠基性的作用。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党的事业影响深远,它在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军队建设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祖国统一、国际与外交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在新时代仍旧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所蕴含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接续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无不以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前进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飞跃的思想成果,不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源头活水,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中汲取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持续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大文章,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二,它们有共同的理想价值和目标追求,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求解放的学说,在它的理论体系里,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共产党宣言》里说得很清楚,以前所有的运动都是少数人的运动,或者说是为少数人的运动,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思想同样是为人民利益而生成发展的科学理论。“人民”二字重若千钧,贯穿于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毛泽东思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全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事业的惟一价值取向,作为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并把群众路线确立为党的根本路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立场,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这些都充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在理想价值和目标追求上都是完全一致的,具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第三,它们拥有相同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其所处时代的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不会将自己的理论奉为教条,而把它当作指导人们下一步行动的指南。他们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毛泽东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把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实事求是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和手段,堪称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典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他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坚决避免,任何落后于实际、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坚决纠正。这些都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在理论精髓上也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四,虽然时代条件有所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理论主题,这就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从此无产阶级就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科学变为现实。在中国,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价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在奋力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坚持、创新和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历史已经深刻验证过,如果丢了社会主义,党就要变颜色,国家就改旗易帜,人民就会遭殃。他还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都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在理论主题上同样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五,它们同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如前所述,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邓小平同志讲过,不要丢掉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这面旗帜丢了,就等于否认了我们党的光荣历史;而高举这一旗帜的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丰富和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它的思想来源不仅包括毛泽东思想,还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它们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所在。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掘和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他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这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脉”。他要求全党拓宽视野、开放胸襟,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自觉肩负起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担当,不仅相继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等重要论断,同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将“民族基因”激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将“文化血脉”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之中,将“精神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同中国共产党人一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其定义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将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立足点统一起来,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哲学智慧、辩证思维、道德观念、精神气韵与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一起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文化自信、文化力量,揭开了中国共产党谱写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新篇章。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根基。
(一)从“民本思想”中凝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着眼于安邦定国,以民生为核心,以安民、富民、养民为基础。《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主张“国将兴,听于民”;《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些以民为本的思想资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历史文化支撑。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并把坚持这一思想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明确要求把它贯彻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他总结我们党一百多年来艰苦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人民至上的理念,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要求全党“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些都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
(二)从“革故鼎新”中汲取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中华古代经典《周易》之“易”,实为“变易”,即要顺应时势做出变革。从制度层面看,《周易》认为应该“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也就是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既以开拓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又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正是这种“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推动几千年中国历史赓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历久不衰。勇于改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创新,他站在中华民族5000 多年发展的历史高度,激发全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他还充分运用历史文化资源,阐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在谈到当前的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时,他引用古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谈到改革既要有冒的勇气、闯的劲头又要循序渐进时,他引用古训“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在强调改革必须凝聚共识时,他指出我国历史上多次变法,由于当时统治集团内部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遇了强大阻力,甚至变法者自己最后都身败名裂。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主持和推动下,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克服重重风险挑战,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可以说,中华文化中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作用。
(三)从“大智立法”中彰显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利用历史上的法治文化来资佐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提出“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他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指出“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同时他以史为鉴,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中国历史上著名变法中汲取智慧,认为“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我国历史上的历次变法,都是改革和法治紧密结合,变旧法、立新法”,强调在新时代要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法治思想的基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从“为政以德、清廉从政”中涵养廉政文化中华文化
中关于修身立德、正身律己、清正廉洁、忠于职守等思想,是历代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正己”的智慧,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他认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的历史,考察其中的成败得失,可以涵养廉政文化,给人以深刻启迪。他曾援引中国古人的名言警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来传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志;援引“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来强调慎独慎微、手握戒尺的意义;援引“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来宣示执纪问责、严明纪律的决心;援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来阐明人民监督的思想。他赋予这些古训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五)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领悟生态文明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质朴睿智、丰富多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 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包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认为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他强调“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举例说到《论语》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认为“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在充分吸收中华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他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因,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明智慧,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六)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孕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文明一贯倡导的处世之道。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秉承“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一带一路”为主要抓手,以全球治理为重要平台,大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维护和平,将和平融入进了血脉和基因中,“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正是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历史智慧、继承发展新中国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他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辟回答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以怎样的立场、原则、理念和态度去建立大国外交、构建国际关系与格局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开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来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在去年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起点和思想来源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这一传统文化根脉不动摇,在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铸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思想高峰。
文章来源:《东岳论丛》2024年第2期
网络编辑:静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