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冯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的规律性把握与时代展望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5-1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则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到'...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则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到推动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自1984年正式设置专业以来不仅与社会各领域共同经历着复杂发展境遇,而且其自身发展也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行规律性把握与时代展望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多角度梳理与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特质,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未来发展指明方向。xsZ品论天涯网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规律性把握xsZ品论天涯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也不例外。从一定意义上讲,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行规律性把握的过程,只有从中形成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并不断深化这些规律性认识,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持续且深厚的力量。xsZ品论天涯网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服务育人大业。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科化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内在要求。一方面,党的领导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保证了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性、原创性成果,无论是学科的设立还是调整均与党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所作出的相应战略选择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党的领导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和发展全过程,是保证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的鲜明底色。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共同构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其不仅是一门“有学问”“重实践”的应用型学科,还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学科,即兼具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自身发展壮大,进而又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供思想基础。xsZ品论天涯网

服务育人大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彰显学科价值的关键所在。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围绕“育人”这一关键词不断进行系统建设。一是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为各领域各战线持续输送一批又一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行高尚、专业素养突出、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为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作出重要贡献。二是以学科创新发展推进育人理论和育人实践创新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并促进基础理论创新,积极扩大学科研究范围;在课程建设方面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推动课程建设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模式转换,不断探索课程提质增效的可行路径。三是持续推进学科制度建设,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不断增强制度意识,推动学科体制机制实现从无到有、由零到整的跨越式发展,从而为服务育人大业提供重要保证。xsZ品论天涯网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并且在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旧模式与新情况的不断碰撞从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xsZ品论天涯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绝非凭空而来,而是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所作出的主动之举和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代表性举措,在扩大国企自主权、提出国企承包制、试行利改税、实行劳动合同制等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大幅提升了工人群体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升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却在社会经济成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的过程中,造成了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模式上的改变,这给当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多以“单位”“系统”为基本单位,有着一套在长期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并得到检验的成熟且高效的工作模式,不过随着我国传统的单位制的变迁,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难以触及的区域,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xsZ品论天涯网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科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讲话、会议、报刊文章、政策文件等形式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影响和广泛讨论。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在高校开设政治工作的专业以及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的要求。同年,教育部组织召开学科专业论证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名称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名称达成一致意见,为次年即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正式设立进行铺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设立到发展始终与社会发展进程高度契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主动求变求新以实现长期快速发展。xsZ品论天涯网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个体发展需要相适应。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之下,改革开放作为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思想指导下,以经济改革作为突破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重塑着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体发展需求,从而导致个体、集体在价值观念领域的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之间差距拉大,给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造成影响。“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简单而抽象的规定”。[2](P121)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许多社会热点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当时人们置身于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想、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价值迷茫,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融合中明确、实现个体发展需要的迫切性,这些共同构成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必要性。xsZ品论天涯网

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逻辑必然,这不仅体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也体现在个体发展需要中,具有内在规定性。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与发展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是与社会整体发展轨迹和个体发展需要密不可分的。从个体发展需要的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设立的目的在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将实践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把规律性认识进行理论升华,最后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回应和解答人们在理论创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的种种困惑,引导人们对所需要的美好生活的真谛形成正确认识,并找到满足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个体发展需要的正确方式,从而逐渐消弭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xsZ品论天涯网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根植本土兼具全球视野。从语词的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素质等都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创性概念,均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国本土特色学科的话语范畴。不过,从德育的广泛性意义上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都有着基于各自社会历史文化、社会形态、价值体系而开展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也存在支配社会精神生活生产、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都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相似,能够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一定参考。xsZ品论天涯网

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根植本土,表现为学科设立伊始就十分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君子人格”“以教道民”“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充分汲取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深度把脉烙印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传统、文化基因和心理特征,不断厚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底蕴;还表现为不断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自成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xsZ品论天涯网

另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兼具全球视野,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发展同向共进。20世纪以来,科学化与学科化成为大多数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课程层面,“大多数国家陆续取消公立学校中的宗教课程,把德育放在各学科中,或开设相应的科目,如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英国的道德课、美国的社会科和公民学等,有些国家没有取消宗教课,但也在内容上有了重大变化,并同时开设有关道德教育的课程,如德国等”。[3](P21)在理论层面则以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融合式研究为主要特征,通过交叉学科研究推进知识体系建构和教育计划的制定,以更好地应对社会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复杂挑战。整体视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设立之初参考了国外发展成熟学科建制经验与模式,后续本土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借鉴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在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xsZ品论天涯网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特质xsZ品论天涯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特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在特定时期、阶段的映射,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赋予的时代任务和发展要求。把握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特质,对于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基本方位和前进方向、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xsZ品论天涯网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党的理论创新同频共进。中国共产党在创新理论过程中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也为党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出重要贡献。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理论研究以及学科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xsZ品论天涯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组织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系统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着重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进路,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时代价值和基本要求,高度概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根本遵循与基本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夯实了理论根基,指明了基本方向。xsZ品论天涯网

此外,习近平在其他会议或场合的重要讲话同样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的重大命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根据我国教育工作根本任务以及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出的相关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概念;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主体性”;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提出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基础的凝聚与巩固”等,这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xsZ品论天涯网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撑更为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与发展跟政策支撑密切相关,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政策导向。相关政策的设计和制定一方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基本考量,始终保持相关政策之间的衔接性、渐进性、稳定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也高度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xsZ品论天涯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于2017年和2021年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分别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与整体规划。此外,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如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引领、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由此可见,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都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而得以科学制定,高度关注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准确研判学科发展中各要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行之有效、行之有力的解决思路方法,呈现出体系化、立体式、全方位发展态势。xsZ品论天涯网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为充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主要受外驱动力和内生动力影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既要向外寻求可供依靠的外驱动力,也要向内积极探索持续稳定的内生动力。虽然外驱动力和内生动力都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相较于外驱动力对来说,内生动力无疑是更为深层的力量,其源于特定阶段学科实际状况和预期状况之间的张力,二者属于实然和应然的矛盾,构成了学科持续发展的不竭之源。xsZ品论天涯网

其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凝聚育人共识,充分调动和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理论研究、课程讲授、日常工作等方面的主动性,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对象思维,聚焦时代新人培育,充分关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P540)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反思思维,既有理论层面的内在审视,也有实践层面的总结回顾,在明确学科功能作用,找准时代定位的基础之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的各二级学科进行内部比对,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人文学科进行外部对比,高度关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积极吸收好的做法和成熟经验,在对照中找到不足,在补齐中继续发展。其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运用系统思维,动态调整与优化学科整体架构和知识体系,致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生态。xsZ品论天涯网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导向更为凸显。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创建到发展再到繁荣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坚持创新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40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成果的重要遵循,也是推动学科持续发展深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导向得到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xsZ品论天涯网

在理论研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队伍渐成规模,专业化、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多学科背景、有实务经验的老中青三代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汇集组建学术共同体,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在其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不断深化,产出了一批具有学科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赢得学界普遍认可,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象建构具有积极影响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极大促进了学科研究范式、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有力推动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队伍的科学组建与长期建设不仅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理性作出贡献,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提供坚实支撑。xsZ品论天涯网

在实践探索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并将这些规律性认识进行理论转换,通过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以高校为重要平台和基本单位,从整体上切实推动全国各地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积极建立校际协同机制以促进学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始终关注“人的问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思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育人效果为检验标准,一方面,通过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学习机会、授课环境和科研支持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则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提供多方面帮助和指导,力求实现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两手抓”,从而为学科发展积蓄深厚力量。xsZ品论天涯网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展望xsZ品论天涯网

今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式跨入“不惑之年”。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界通过持续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提升了学科意识、学科自信和学科质量,同时也为开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下一个10年奠定了基调。进言之,对学科发展未来进行展望既不应当盲目自信,也不能过于保守,而是要以科学的眼光、系统的思维、多重的视角,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xsZ品论天涯网

第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面向。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始终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今后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以及培养时代新人。xsZ品论天涯网

其一,学科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本面向。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进程。”[5](P232)中国式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时空场域并确立了基本面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跨越式发展应和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节奏及我国社会变迁的律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本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本面向,就是不但要发挥出学科的应然作用以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思想层面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长远发展的角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从而确保学科发展既不出现方向性偏差,也不与时代发展相脱节。xsZ品论天涯网

其二,学科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面向。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口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以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和目标。提升学科质量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来的主要任务,当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体现。这既包含了学科发展的经验总结和规律认识,也是面向未来进一步发挥学科作用、增强学科发展生命力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面向,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体性概念,不是就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而谈的,而是要体现在课程、科研、实践等各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摸得着”“看得见”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还应当包括学科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需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体系、队伍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且破除各部分之间横向、纵向壁垒,实现协同发展。xsZ品论天涯网

第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形象。形象是主体对某一事物相关现象的印象集合。形象的形成是主体根据“前见”即主体在理解对象之前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意识结构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形象的好坏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必须要具备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形象。xsZ品论天涯网

一是要建构学科的内部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部形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广义上的内部形象,主要是指其他学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印象或评价;另一方面,狭义上的内部形象,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印象或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形象建构的关键在于继续推动学科的科学化、学科化、规范化,使其尽快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优势学科;产出受到其他学科以及业界广泛认可的,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尊重和考虑不同学科属性、功能、作用的前提下理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式发展。xsZ品论天涯网

二是要建构学科的公共形象。课程形象、人员形象是学科公共形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形象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象,是公众基于先在思想系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存在状态、表现样态、结果形态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人员形象是指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和毕业生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公共形象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当以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提升课程质量培育优秀人才,依托“大思政课”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步逆转部分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刻板印象。xsZ品论天涯网

三是要建构学科的国际形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人的需要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别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时也为学科国际形象的建构提供了可能。从学科的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应用型学科,具有特殊性;从教育的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世界各国德育功能相近、作用相似,具有普遍性。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好、理论成果传播好、实践经验总结好是建构学科国际形象的“硬道理”,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拓宽学术研究的国际视野,让各国关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知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国”。xsZ品论天涯网

第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贯通式发展。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式的过程,而是一个兼容并蓄、守正创新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若要继续保持当前良好发展势头就一定要深入推动与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人文学科、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在“四个贯通”中实现持续创新发展。xsZ品论天涯网

其一,与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相贯通。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正式设立至今只有40年的历史,不过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有着漫长的历史。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关于道德教化、修身治国、尊老爱幼等的部分观点和理念在今天依旧适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要实现与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必须坚持“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以当前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导向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时代发展需求为基准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进行提炼与升华,以当下社会实践视角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内在审视与合理扬弃。xsZ品论天涯网

其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相贯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二级学科分别承担相应的任务目标,彼此间是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做到“在马信马”,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且也要做到“在马言马”,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最新成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各二级学科在理论研究、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贯通。xsZ品论天涯网

其三,与人文学科相贯通。“当前,无论是从科学发展规律还是从学科发展现实看,进一步加大学科交叉研究力度,探索新的研究论域,建设新的分支学科,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6](P7)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实现与人文学科相贯通,一是要在明确学科边界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主动与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人文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二是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在其他人文学科研究中得到明确并实现共通,避免因概念泛化或窄化造成交叉融合过程的“错位”“失语”,让思想政治教育从人们眼中的“边缘学科”逐渐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获得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支持。xsZ品论天涯网

其四,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相贯通。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4](P48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要实现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具体来看,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把牢意识形态性,在此基础上合理吸收与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二是要进一步增加专家学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工干部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定期赴海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在横向比较中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xsZ品论天涯网

第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文化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一种政治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培育和确立文化主体性的关键,在文化的发展、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文化发展相耦合,必须要充分汲取文化力量以推动学科发展。xsZ品论天涯网

首先,增强学科发展的延展性。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的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先有“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和发展与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才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文化载体等要素。进言之,文化所具有的惯性即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对社会发展的牵制,既会让学科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也会在客观上对学科研究范式、知识体系等的创新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需要辩证看待这种文化惯性,一方面要积极向外拓展,将学科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联系起来,通过学科建设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则要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文化环境,通过学科“内循环”带动社会“大循环”。xsZ品论天涯网

其次,增强学科发展的流动性。文化并非凝结在某一时刻的固定事物,而是呈现出一种变动不居、时刻流动的状态。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不仅导致人的流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更为频繁,而且也通过经济贸易、政治交往等方式促进各样态文化之间的流动,尤其以思想的流动为主。文化或思想的这种流动性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建设和育人效果,一方面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关注社会文化或思想的流动及背后深层的社会结构变化,在看似没有规律可循的复杂流变中找到内在逻辑、形成规律性认识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要主动融入和适应文化或思想的这种快速流动的节奏以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最终不断增强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xsZ品论天涯网

最后,增强学科发展的多样性。“文化这一概念最有价值的特征就是差异的概念,它是事物间对比的而非自身的特质……文化被当作实体是没有用的,不如将其看作某种现象的一个维度,这一维度能关注到境遇化的、具体化的差异。”[7](P17)如何在文化差异中进一步确立学科发展的自主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融合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只有在历时性和共时性对比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学科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质,也只有守住马克思主义根本,保持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扎根于本国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中,打开国际视野格局,面向社会多种文化各类思潮,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学科独特的“存在方式”或“发展之道”,即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也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贡献度。xsZ品论天涯网

四、结语xsZ品论天涯网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重这一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并将其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遵循。进言之,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有机联系能够深刻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结构和观念层面的深刻变革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充分的现实必要性,既有世界范围内道德教育的一般性,也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是通过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运动才得以在社会、个体发展需要的历时性变化中找到并明确自身的时代定位与功能作用。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学科体系建构,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引领学科、学术、话语研究,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生命力,构成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科化的内生动力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持续发展的深层力量。一言以蔽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间的交汇融合、相辅相成不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持续发展,只有循此前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成好自身肩负的使命任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学科的应然作用。xsZ品论天涯网

(作者简介: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xsZ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xsZ品论天涯网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4期xs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