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人性化是马克思在不满于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接受费尔巴哈的感性论哲学而又超越费尔巴哈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人性论观点。该观点强调,只有通过人化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美丽的自然界以及感受自然美的感性能力,感觉才能够摒弃利己主义性质,人才不至于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感觉的人性化促使动物性的感觉升华为人的感觉,保证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不再是对物的纯粹占有,成为透过审美自然界而对自我良善形象的认知。在当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中,人们更多的是将感觉人性化作人化自然界的理解,却忽视了其中一个必要环节,那就是美丽自然界的生成。美丽自然界是感觉人性化实现的中介,透过美丽自然界的棱镜能直接见证人的自我形象。马克思的感觉人性化思想揭示出,创造美丽自然界是感觉人性化的必由之路,深入研究并呈现马克思这一思想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哲学基础。一、感觉人性化的提出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将人的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关于理论理性,康德撰写了《纯粹理性批判》,揭示认识自然界的过程及认识的限度;关于实践理性,康德则撰写了《实践理性批判》,揭示人为自身立法的伦理学原则和人的自由存在。通过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批判,康德将人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王国。理论理性虽然能够认识自然界,但目的是为了求福,将人留置于“自然王国”;实践理性则是人为自身制定伦理法则,目的是求善和求崇高,将人提升至“自由王国”。在“自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之间架起桥梁的则是《判断力批判》,人通过“判断力”使自身对自然界的审美变成了道德和自由的象征。康德所谓的“判断力”实际上是一种感觉能力,当人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去享受自然物所带来的愉悦时,美就诞生了。“美是德性—善的象征。”从《判断力批判》中可以看出,人通过审美行为可以从“自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由动物性存在上升为人的存在,从而使感觉、感性拥有了人性论的维度,或者说人的自由和人性通过感性审美由本体进入现象界。黑格尔接受了康德的思想,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理念的感性形象即为美,并认为美本身是无限的和自由的,它既不受认知能力的局限,又不受欲望和目的的限制;既不逼迫对象,又不被对象所征服,因此,“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然而,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都将感性能力作了理性主义的理解,最终将感觉人性化思想归结为理性的显现。面对美学及哲学中理性主义的泛滥,费尔巴哈表达了强烈不满。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无生命的物质实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因而是被肉体需要和感觉所规定的存在物。人的最秘密的本质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欲故我在”。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是感性实体,“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由此结论出发,感觉、感性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出发点,成为其哲学研究的对象。“只有从思维的否定中,从对象的确定中,从欲望中,从一切快乐和烦恼的来源中,才能创造出真实的、客观的思想,真实的、客观的哲学。”在费尔巴哈看来,只有感觉的对象才是无可怀疑地、直接地确实存在着的。“具有现实性的现实事物或作为现实的东西的现实事物,乃是作为感性对象的现实事物,乃是感性事物。真理性,现实性,感性的意义是相同的。”经过费尔巴哈新哲学的特别阐释,康德和黑格尔所奠定的理性主义哲学被颠倒过来,感觉、感性成为哲学的出发点,思维、精神反而成为感觉、感性的婢女。
费尔巴哈诉诸人的感觉,把自己的感性论哲学看作对哲学的复兴,一时之间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曾经热烈欢迎这种新哲学,“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在肯定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非常重视感觉、感性的积极作用,“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感性”。马克思由此表明了一个重要思想:哲学不只研究抽象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还要研究现实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研究感性所直接面对的自然界。“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但是,马克思敏锐地发现,费尔巴哈的感性论完全从人的肉体需要出发去感受自然界,把自然界完全等同于能够被感性所感受到的物质实体,是对康德和黑格尔感性人性化思想的反动,将人重新置于“自然王国”之中,因为从感觉、感性出发的哲学无法将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区别开来。对此,马克思强调,由于人是自然存在物,人必然像所有自然存在物一样拥有表现自己生命的对象,基于此,他开始与费尔巴哈划清界限,并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拥有普遍的本质,因而人在感受自然界抑或用自然界表现自己生命的本质时就必须把个人感觉普遍化为人的本质,用人性化的感觉去感受自然界,如此才能够限制和规范感觉中的本能冲动,确保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的实现。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使用“感觉的人性化”或“人性化的感觉”这一术语,而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了“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等表述;为了表明人性化感觉的存在和必要,马克思还专门强调了“眼睛成为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不同于“非人的眼睛”,“人的耳朵”不同于“非人的耳朵”。由此可见,马克思确有感觉人性化思想,并认为只有感觉被彻底地人性化,才能够人性化地感受自然万物,使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根本区别于动物的自然界。在西方哲学史上,人们总是将人性与理性相结合,把理性视为人的本质的显现,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在于将感觉、感性与人性相结合,实现了感觉、感性的人性化,从而将人从粗俗的感觉需要中彻底解放出来。
人的生存和生活首先要直面自然界,人所直面的自然界是感性自然界,其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土、一鱼一鸟一兽,都是人的感性对象和感性存在物。人能够直接感受到对象,依赖的是感觉和感性,就此而言,人的直接感性对象,无论是人本身,还是自然界,就是人的直接感觉和感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这种直接感性既可以用来感受自然界的纯粹物质属性,也可以用来感受自然界的人性。正是对自然界的这种差异性感受,使感觉、感性有了人性化与非人化的区分。“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如此等等。”所谓人的眼睛是指人性化的眼睛,人的耳朵是人性化的耳朵,正由于这些感官被人性化了,所以才有别于动物的眼睛和耳朵。音乐能够激起人的乐感,但对于没有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眼睛能够进行审美,但对于饥寒交迫的人来说,最美丽的景色也将失去吸引力。因此,感觉的人性化是指在感受自然界时能够在物性自然界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进而在美的自然界中反观到并享受自己的人性。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原本冷冰冰的自然现象由于人性化的感受而变得美好,进而彰显了人性。审美是在感性活动基础上对人性的见证,是人性的象征,透过审美的棱镜,人的本质以各种形式在对象性的自然界中表现为秀丽、雄伟、崇高、静穆、坚毅,等等。马克思承认感觉、感性具有“受动性”,同时也重视感觉、感性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再像康德所认为的那样是空间和时间对自然事物的组织,而是人性化的感觉对自然之美的呈现,以及在美丽自然界中感受到自己的人性。对自然的审美为人性和道德理想提供了一个感性显现的空间和对象。
感觉总是具体的、个人化的,如果感觉仅从个人目的出发,其所获得的感受往往仅具有个人意义。当感觉被人性化,即个人的感觉被普遍化为人的感觉,实现了个体与类本质的统一,个人对自然界的感受才具有普遍意义。这种普遍意义不仅指向个人,也指向他人,即他人的感觉能够为我自己所占有,我自己的感觉也能够为他人所占有。感觉的人性化将个人与他人的感觉统一起来,这就使得个人的感觉具有了社会性,成为社会性的感觉。“别人的感觉和精神也为我自己所占有。因此,除了这些直接的器官以外,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例如,同他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等等,成为我的生命表现的器官和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占有方式。”个人的感觉要呈现出一种普遍意义,不仅意味着感觉要被人性化,还意味着感觉要被社会化。人生活在社会当中,社会性也是人的普遍本质的表达。“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马克思一方面主张,对于人来说,只有对象世界成为人的对象,人才不至于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另一方面则强调,只有当对象世界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正是感官、感觉的这种社会性存在形式,确保了“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二、感觉人性化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由是人的本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根据这一说法,感觉的人性化亦可以理解为感觉的自由化,超越自然必然性对感觉的羁绊,非功利性地对自然界进行鉴赏,在审美之中感受到自由愉悦。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都将审美活动视为自由的显现,美在于自由,是自由的象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强调自由是人的本质,并不像康德和黑格尔那样是从先验论出发的,因为马克思在提出人的自由本质之后,马上表明人的这种自由本质需要在劳动中被证明。“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自由本质得以在劳动中证明,意味着自由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不是人的先天本质,而是蕴含在后天的劳动活动之中,通过劳动活动创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人的本质原本存在于人自身之中,但是这种本质就像黑箱那样无法被直观到。因此,人要想见证自己的自由本质,就必须通过劳动活动将其外化出来,印刻在他所加工改造的自然界之中,使自己的本质现实化和对象化,如此才能够在自然界中观察到自我的自由形象。“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按照马克思的思想逻辑,审美并不是对自然界的静观,而是通过劳动使自然界得以人化,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再现自己,由此,审美见证人性和自由才成为可能。所以,感觉人性化的实现途径是人加工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活动。“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正由于现实自然界是人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作品,凝聚其智慧、情感和意志,人才会像欣赏和享受自己的人性那样欣赏和享受自己的劳动作品。也就是说,自然界在印刻上人的本质并成为对象性的人本身之后,才成为审美对象,感觉的人性化才得以完成。所谓自然界的人化,无非是自然界的美化,让天蓝、地绿、水清、气新、鸟儿欢唱、动物欢叫,使自然界合乎人性存在的目的。如此,才能够在自然审美王国中呈现出人的自由和人性。人的每一次劳动都是具体的、个别的,但每一次劳动的结果都改变了自然界的存在状态,保证劳动产品蕴含了“人化自然”的普遍属性,从而使得自然界能够成为令人愉悦的审美对象。马克思发展了黑格尔的劳动创造美的思想,人化自然就是对美的表达,但是不同于黑格尔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马克思将整个自然界视为人的艺术作品,让审美回归至现实自然界本身。
人在自然界中生活,作为自然王国的成员,理应在感觉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物性。但是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由王国的成员,更应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和人性。然而可悲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却使人的感觉发生了可怕的异化,人满眼看到的都是自然界的功利主义价值,缺失了人性化的感受,粗陋的实际需要支配了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对自然界的单纯的拥有和占有所代替,自然界变成了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审美的自然界就必然离人而去,再也见不到由自然美所折射出来的善美人性。比如,经营矿物的商人仅仅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根本看不到矿物本身的美。人所面对的自然界不再是人的审美自然界,而变为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人的本质也由此被异化。“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对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同时,确切地说,变成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的非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物化是人的本质的非现实化和异化的思想,被当今发生的生态危机所证实。生态危机意味着自然界的残破,其本质是人性的危机,是人性对自然的恶所导致的生态恶果。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发生马克思所说的感觉异化现象,根本原因是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本来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创造美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却变成了奴役人的手段。我们知道,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人们不再像古希腊人和中世纪基督徒那样憎恨劳动、视劳动为恶,而是讴歌劳动,视劳动为善。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描述的,在“宗教改革”之后,劳动变成了新教徒创造财富、荣耀上帝的工作。洛克则将劳动看作合理占有自然财富的唯一手段。国民经济学家则提出,劳动是人用来增加自然财产的唯一东西,是人能动的财产。但是马克思拨开劳动的迷雾敏锐地指出:“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言,在我看来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这种灾难除了使工人遭受压迫外,还使感觉和感性遭受非人化,“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正是劳动的异化以及感觉人性化的丧失,劳动不再创造美的自然,而沦落为对自然界的占有和剥夺。如弗洛姆所言,“贪婪地谋取、占有和牟利成了工业社会中每个人神圣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感觉人性化的自然界沦落为纯粹的私有财产,自然界的审美感受演化为粗陋的占有感受,这是人的不幸和悲哀。因此,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为了激发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马克思认为,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都必须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如此才能保证感觉的人性化从异化状态中彻底解放出来。“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眼睛成为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成为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当人的感觉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和生命、对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进行感性占有时,“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
扬弃异化劳动的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马克思对这种真正劳动的规定明确蕴含着美学意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不仅生产肉体需要的东西,也生产能够进行审美的自然界,因为不被肉体需要支配的劳动活动保证了劳动目的的非功利性,保证了人能够愉悦地欣赏自然界,从而使人的劳动目的得以升华到自由的精神境界,即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出整个自然界。由于人化自然界同时也意味着人被自然界化,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因而马克思也提出,这是向着“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在马克思那里,真正的劳动属于创造美的劳动,属于感觉人性化的劳动,正是这种真正的劳动终结了仅具有有限意义的、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如有乐感的耳朵、能感受自然之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确证人本质力量的感觉,才发展和丰富起来。随着人化自然界的感性活动的发展,非人的感觉进化为人的感觉,非人的自然界进化为人的自然界,感觉的人性化、能够审美的自然界最终得以完成。“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通过真正的劳动创造出能够审美的自然界,亦是创造出了人自身。因为唯有在美丽的自然界中,人才不至于丧失自己,唯有美丽自然界才能够发挥见证人性和自由的效用。美丽自然界是人类真正劳动创造的结果,在美丽自然界中能够见证到自己的善美人性,因而美丽自然界才是人真正的栖身之所。
马克思强调,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扬弃自然物的个人属性,克服感觉的利己主义性质,使其上升为见证人的普遍本质的普遍性对象。感觉从物化中解放出来与感觉人性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体现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摆脱了单纯的占有和拥有,摆脱了对自然界的片面享受,“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从感官层面来看,人对自然界的感觉关系是丰富多样的,眼睛能够观察事物,耳朵能够聆听声音,鼻子能够感受气味,舌头能够品尝味道。人的每一种感官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本质力量,能够感受自然界的某种独特性和独特存在方式,感觉的人性化则保证了感官从不同的侧面体验自然界的美,从不同侧面感受人的现实存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虽然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呈现出人的现实多样性,但人对自然界的存在是总体性的,因此,人必须统领自己的各种感觉,保证各种感觉统一指向自然界的审美存在,最终以总体性的形式全面实现人的现实存在。三、感觉人性化的当代价值
感觉人性化作为人的劳动活动和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说,人类从生产自己吃喝穿住行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开始,就与动物拱手相别。由于人类首次打造出的用于生产活动的石器工具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意志,自此也就意味着人化自然界和感觉人性化的历史过程的开启,因而这种劳动活动具有见证人的本质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人类开始脱离野蛮而走向文明。前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人化自然的程度比较低下,人的灵魂无法深刻展现于自然界之中,因而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狭隘的关系。黑格尔将人的这种存在方式称为“田园牧歌式”生活方式,即人无须费力劳动,就能够在天然朴素的状态中享受草地、森林、牲畜、果园等供给的生活材料以及其他可享受的东西,缺乏艺术美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往深一层看,这种生活很快就会使人厌倦。……因为这种狭隘的生活方式须先假定心灵还没有发展。对于一个完全的人来说,他必须有较高尚的希求,不能满足于与自然相处相安,满足于自然的直接产品。”工业文明在反对基督教神学的过程中将人们的原始欲望充分释放出来,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了一个新世界,人化自然界的程度比以往一切世代都要高,创造出来的现代化产品定会令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然而,工业文明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简单而片面的生产活动,它将自然界简单化为僵死的物,人对自然界不过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完全远离了人对自然界的审美旨趣,甚至连艺术作品都被转化为产业。感觉人性化的生产活动则促使人类文明发生根本转型,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成为人类新型文明的根本特质。就此而言,感觉人性化的生产方式所创造的文明形态,内在契合于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属于生态文明建设范畴。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谋求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让天蓝、地绿、水清、花儿怒放、鸟儿歌唱,给我们展现出一幅醉人的美丽画卷。从生态维度来说,万物协同进化本就是美的展现。当今生态美学研究已经充分证实,生态和谐为美,生态分裂为丑。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就的是天人共美。所以,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正是感觉的人性化,是感觉人性化的文明表现形态。
传统观念总是用人类所创造的产品的丰富和精细程度来评价人类的文明程度,认为能够创造出精美物品的民族必定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然而,这样一种评价人类文明的方式,属于黑格尔所倡导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思路,虽然它充分展现了人类的创造性价值,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己主义缺陷。现代人创造的物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由此我们就可以说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加文明吗?一方面可以认为,现代人的文明程度比古代人更高一些,因为社会毕竟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现代人创造出来的枪炮、原子弹等对人的杀伤力和致死率远比古代的冷兵器更恐怖、更野蛮。鲍曼就明确指出,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文明,甚至比古代人更加野蛮。“现代文明不是大屠杀的充分条件;但毫无疑问是必要条件。没有现代文明,大屠杀是不可想象的。正是现代文明化的理性世界让大屠杀变得可以想象。”感觉人性化思想的提出及其实现,之所以是一场人类文明的深刻革命,就在于人类脱离野蛮而走向文明的标志不再依赖于人所创造的物品,而依赖于人再生产出生机盎然的自然界,用整个自然界的美丽、和谐、完整彰显人自身的文明。所以,感觉人性化所开辟出来的文明必然是新的文明,必然是生态文明,它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一个以自然界的美丽、绿色、生态为标志的新时代,使得天蓝、地绿、水清、花美成为人类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天蓝、地绿、水清、花美,一旦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内在本质,自然界的美丽必然超出个人主观的审美情趣,进入客观的公共生活领域,成为当代人的基本诉求。也就是说,在生态文明新时代,感受自然美、追求自然美、实现自然美超出了私人的审美情趣,升华为人的普遍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人类生活不能没有美,缺乏美的人类生活是黯淡无趣的异化生活,但是,以往对审美生活的表达和追求更多地局限于个人生活领域,认为审美是个人的主观情趣,强求共同审美几乎成为奢谈。将感觉从个人主观感受中解放出来而普遍化为人性的感觉,则把对自然界的审美升格为大众的公共生活,自然界的勃勃生机、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被视为大众的普遍诉求和美好公共生活的内在本质。自然环境属于公共的领域,其美好程度成为衡量人们社会生活美好与否的标准之一。感觉人性化所开辟出来的生态文明,之所以能够超越以往的文明形态,就在于把美丽自然环境从私人享受领域纳入公共生活领域,让审美成为人类的共同命运,成为大众普遍的高雅情趣。人人热爱自然环境,亲近自然环境,美化自然环境,自觉捍卫自然美,是人性解放的标志,是生态文明的根本表征。
当然,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好并不是不要物质生活,并不是排斥对个人需要的满足,而是在按照美的方式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充分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即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用美丽自然界推动经济发展,使人们享受到生态化的物质生活。感觉人性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用先进的、绿色的生产力发展生活、改善生活,再生产出使人既能享受自然美又能够享受物质生活的自然界。如果说工业文明坚持个人物欲优先,占有自然成为人的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那么生态文明则是把对自然界的审美、把美化自然界提升至优先位置。就如习近平提出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中充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此,美学最终与伦理学达成统一,审美同时表达着道德律令,按照美的规律建设自然界成为普遍的道德规范。生态文明虽然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奠基于工业文明之上,借助工业文明发达的生产力,高效地改善自然环境,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以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按照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美是道德和善的象征,是自由的象征,审美使人性在观念中获得了解放。而感觉人性化所生成的美学则是一种实践美学,自然美不再仅仅是道德、自由、人性的象征,还是道德、自由和人性的真正实现。因为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内在蕴含着人的崇高美德和人性解放。要想让自然界真正获得和谐、美丽和宁静,让万物竞自由,人类必须做到尊重自然和守护自然,将利他主义精神贯彻到自然界之中。“人类有其完美性,而他们展现这种完美的一个途径就是看护地球。”正是生态文明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看护,保证了利他主义精神走向完满和完美。正是美丽自然界从审美观念变成审美现实,崇高人性不仅限于美的象征,而变成了普遍的公共生活现实。崇高人性就蕴含在美丽自然界之中,美丽自然界是人性显现出来的面貌,是人的自由之身。自然美客观化,自然万物竞自由,人性美和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也就随之客观化。人对自然界的自由,不是体现为对自然界的征服,而是行走于自然界的和谐、美丽与宁静之中。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5期发布时间:2023-12-0109:58: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