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鲜明使命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如此,通过耙梳党的重要文献资料发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使命话语频频出现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和国家重大纪念和表彰大会以及领导人的相关讲话之中。如“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等等。由此可见,使命话语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而且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已经建构了一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使命话语体系,成为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维度。所以,我们应当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的实践来理解使命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容、原则和指向,以此明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和干什么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稳步推进。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的话语建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体系。由于使命内涵指向的多元性,使得使命话语的建构内容亦存在多元性。但是,使命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核心要义的话语建构、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核心要义的话语建构、以为人类谋进步和为世界谋大同为核心要义的话语建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当代表达。
(一)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核心要义的话语建构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是中国共产党以宽阔的政党比较视野得出的正确结论。虽然,世界上关于政党性质划分的标准有很多,但最为根本的就是要看政党是为什么人。对于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神圣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坚持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使命任务则是新时代的话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为人民谋幸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并形成了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核心要义的使命内容。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难、民族蒙辱、文明蒙尘之际,中国人民长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将为人民谋幸福确立为使命任务,希冀通过政党的力量来完成现代国家建构,彻底摆脱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压迫的命运,从而为为人民谋幸福奠定根本政治前提。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必然需要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这样才能将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真正付诸实践。对此,习近平要求,“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幸福的能力和成效”,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提升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能力,克服为人民谋幸福过程中的困难,不断强化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多做为人民谋幸福的实事。不仅如此,为人民谋幸福也是衡量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的标准之一。“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毫无疑问,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4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使命任务,改革开放成效究竟如何,归根结底就是看是否实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所以说,为人民谋幸福既是中国共产党肩负使命任务的目标,也是使命任务本身的内容,更是完成使命任务的衡量标准,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人的问题。
(二)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核心要义的话语建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历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高度一致的。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使之成为全党的思想共识。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难发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需要全党为之不懈奋斗。应当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频频出现于多个重要场合,向海内外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坚定不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如,2023年1月6日,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SerdarGurbanguliyevichBerdimuhamedow)举行会谈时讲道:“中国共产党正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诸如此类的表述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从民族发展的层面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世界各国的发展,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所以,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充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三)以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核心要义的话语建构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早已形成休戚与共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所以,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不仅要从国内视野出发,还应当以海纳百川的世界视野来审视,这就是建构以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核心要义的使命话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应当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来理解,这样才能形成全面、准确的理论认识。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赓续了这一理念,掷地有声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同时,还需要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究其缘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蕴含着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政党基因,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完成本国历史使命而奋斗,而且还应当关注全世界人民寻求解放、自由的历史诉求。对于当今世界而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要担负起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人类社会发展共识,稳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局势。另外,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肩负着执政兴国的使命,而今,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因此,中国共产党开拓树立关照世界的宏阔视野,在提升本国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向后发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担当和道义担当。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的话语建构原则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三个方面的使命内容遵循着一定的建构原则,这就是立足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体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把握世界格局的深刻改变。
(一)依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建构
从词源解释看,使命指的是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的责任。使命可以理解为担当某种重大责任的外延,而重大责任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这构成了使命话语的生成基础。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心任务,这些中心任务表现为党的政治路线,体现在党的方针、政策方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恢宏史诗和赢得伟大荣光的重要经验。为了完成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依据特定历史时期的时空境遇明确具体的行动使命,由此再衍生出系列使命话语,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的建构原则之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由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所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将经济建设确立为党的中心工作,此后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沿着所确立的中心任务前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所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亦是以完成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为基点,确保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在新时代稳步推进。完成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是朝夕之功,而是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不断努力奋斗。因此,新时代通过时代化的使命话语来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地展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的具体要求,动员全党为之努力奋斗,进而达成完成使命的目的。实践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正是立足完成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要求的生动体现,旨在以完成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担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任务。
(二)依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建构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话语建构原则,明确了使命的发生逻辑、实践内容和价值旨归。首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使命的发生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任务的发生逻辑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考察和解读,但最为重要的维度就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考察。人民群众的支持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所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正是坚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体现,将维护好、代表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坚定不移的使命任务。其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使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人民谋幸福、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等话语频频出现,这些话语的共同指向都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表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使命的价值旨归。检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否高质量履行使命任务,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使命任务的旨归所在。然而,美好生活具有时代性、发展性的特质,决定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这契合了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任务的历史进程。
(三)依据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而建构
善于研判社会主要矛盾,并且能够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而及时作出使命调适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研判发生了三次主要的变化,分别表述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既作为一种问题指向而存在,同时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而存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党中央研判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后,党的全部工作都将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旨在更好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任务的过程。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这为使命话语的产生提供了新的依据。顾名思义,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词集中在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所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明确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基于此,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做好三次分配、橄榄型分配结构、高质量发展等使命话语应运而生,这些话语皆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具体表达。由此观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的产生和发展,以深刻考量社会主要矛盾变迁为依据,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明确使命任务的基石,并据此实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言以蔽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话语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问题指向,也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重要使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的征程。
(四)依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形势而建构
2021年7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在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这句话包含了两层要义: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不仅担当国内使命,而且还担当世界使命。前文已经述及,由于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性质和独特的发展历程,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地具备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担当的世界使命是立足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的总体形势而确定的。因此,审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建构原则必须立足世界大局来考量。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世界使命的逻辑依据。我们应当准确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所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就变在前所未有、百年罕遇,具体指的是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贯穿事物发展全过程的,应当准确认识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质。故而,我们不仅要认识变的一面,更应当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破立并举的统一。变局是表象和问题的呈现形式,我们要从变局中抓住发展的机遇,担负起更多的世界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应当担负起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任务。现实表明,近年来,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题,但地区冲突、对抗趋势明显增强,部分国家还陷入了战争泥潭,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变革的因素逐渐上升。在此形势之下,世界各国更加渴望和平、发展、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故而,中国共产党才反复提及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话语,这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形成的话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政党品格,致力于创造出更加繁荣、安定的世界发展环境。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的话语建构指向
结合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体系的建构实践,今后建构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体系应当优化话语表达方式、增强话语理论阐释、引导话语服务实践,不断提升话语的吸引力、解释力和引领力,使话语建构和完成使命相得益彰。
(一)增强话语理论阐释,提升话语解释力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强调理论必须达到彻底性,方可展现出理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使命话语是以话语的形式而存在,但本质是建立于使命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今后发展使命话语体系,应当从内容层面来做好使命话语的理论阐释,使人民群众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完成使命、完成使命要求什么、又有何意义等内容。第一,讲清楚使命的形成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如此强调历史使命,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表现为赓续中国共产党竭诚为民的历史传统、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论基因、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求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实践必然等,这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使命缘何而来的问题。第二,讲清楚使命的内容层次。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有着多重视阈,既可以从纵向的历史发展视野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任务,也可以从横向的比较视野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政党的力量来推动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还可以立足当下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维度予以理解,这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使命如何存在的问题。第三,讲清楚使命的重要意义。使命话语不仅能够深化人们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认知,而且还能强化全党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自觉,有效提升全党的思想凝聚力,切实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有何价值的问题。简言之,今后中国共产党要做好使命话语的理论阐释,引导全党和人民群众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履行使命、怎样履行使命任务、履行使命任务有何价值等问题,只有对使命话语理论体系有了彻底的认知,才能将话语转化为履行使命的持久力量,引领使命话语体系不断创新。
(二)优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话语吸引力
话语的表达方式直接关乎话语的影响力。话语的表达方式应当与人民群众真正的“生活世界”有效连接,以平易近人的话语方式传播真理。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群众中来的政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就必然要求党员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我们将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形象地称为“群众语言”。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尤为注重语言表达艺术,善于以“群众语言”表达话语意涵。如“中国梦”“接着干”“啃难啃的硬骨头”,等等。这些话语既表达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同时也展现了履行使命之艰难。需要认识到,是否学会使用“群众语言”对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至关重要。习近平强调:“我们的方针再正确,如果不被群众理解,也难以贯彻施行。”这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学会用“群众语言”来做工作。“群众语言”所折射的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话语表达方式应当具有吸引力,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这启示今后发展使命话语应当不断创新话语的表达方式,研究不同社会阶层的习惯和特点,以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共产党担当使命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伟大变革的故事,切实增强话语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民群众的目光与关注,让话语被人民群众更为自觉地接受。话语的效力与话语的表达方式、话语的吸引力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因此,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与时俱进地发展话语,而且要深度思考如何将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话语”,激起人民群众的思想共鸣,从而吸引人民群众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完成使命任务的实践中来。
(三)引导话语服务实践,提升话语引领力
话语作为一种表达思想意识的载体,是建立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话语必须服务于使命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话语,从而提升使命话语体系的引领力。一方面,要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实践中发展话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所履行的使命任务,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共产党完成使命的实践过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过程。所以,发展话语应当紧密关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是如何站稳人民立场,是如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发展使命话语需要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汲取话语资源,生动地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竭诚为民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实践中发展话语。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所以,使命话语必须立足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艰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毫无疑问,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任务最为生动的篇章,发展使命话语应当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使人民群众更为贴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敢于担当使命任务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话语只有从实践中来,体现实践的成就和变迁,才能有很强的引领力。发展使命话语需要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炼话语资源,并以话语力量来推进实践进程,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完成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党忠诚及其保障机制研究”(1718ZDAM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何锡辉,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23-08-1106:31: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